葛琳仪运用柴胡疏肝散医案4则

2018-02-13 18:21宁蕾蕾魏佳平秦铮然倪海祥
新中医 2018年2期
关键词:瘿病郁金嗳气

宁蕾蕾,魏佳平,秦铮然,倪海祥

1.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2.浙江省中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6

葛琳仪主任中医师1962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临证55载,广探经义之渊源,曾出任浙江中医学院院长、浙江省中医院院长,为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床对多系统疾病诊治都颇有心得。因其德术双馨,2017年荣获“国医大师”称号,实至名归。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葛老师运用柴胡疏肝散治疗疾病医案4则总结如下。

1 胃痛

林某,女,65岁,1998年11月13日初诊。患者胃脘不适约5年余,表现为胃脘时胀,隐隐作痛,受寒及食后尤甚,时有嗳气泛酸。3天前因情绪欠佳,胃脘胀痛再发,嗳气频频,泛酸,不思饮食,大便每天3次,质溏薄,夜寐欠安。既往胃镜提示慢性胃炎。诊见患者形体偏瘦,舌质淡红、舌苔薄,脉弦。治拟疏肝和胃,理气止痛,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处方:生白芍30 g,代赭石15 g,茯苓、柴胡各12 g,郁金、制香附、炙甘草、佛手片、海螵蛸、旋复花各9 g,黄连、陈皮各6 g,吴茱萸1 g。7剂,每天1剂,水煎温服。

11月20日复诊:症减而未除,大便略稀,舌脉同前,原方去黄连、吴茱萸、代赭石,加蒲公英、太子参各15 g,玫瑰花、炒白术各9 g。14剂,每天1剂,水煎服。14天后复诊,胃脘不适大为好转,嗳气消失,继续原方加减调理半月而愈。

按:《景岳全书》有言:胃脘痛症多由饮食、寒邪、气不顺为病因,然因食、因寒者亦与气相关。《沈氏尊生书·胃病》中指出:“胃痛,邪干胃脘病也。……唯肝气相乘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肝脾同居中焦,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脾之运化功能需肝木的调节作用。情绪不畅,木失条达,肝气犯脾,脾失健运,至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壅阻中焦。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胃为水谷之海,传化物而不藏,胃气通为顺,降为和,气机不畅,则发为胃脘胀痛。患者嗳气反酸,得食更甚,胃气上逆,尤其情绪不畅时更为好发。故治拟疏肝理气和胃,药投柴胡、香附、郁金、陈皮,配合白芍、甘草柔肝以制理气药之香燥。患者泛吐酸水、呃逆嗳气,予左金丸之黄连、吴茱萸,取辛开苦降之意。加代赭石、旋复花降逆胃气,调理中焦气机。复诊气滞稍解,脾虚未复,加太子参、炒白术培本固之。灵活化裁,则诸症皆安。

2 瘿病

叶某,女,43岁,1998年4月6日初诊。患者半月来感颈部闷胀不适,心悸胸闷,多汗,乏力,夜寐不安,胃脘作胀不适,大便解而不爽,小便无殊。查体甲状腺触诊2度肿大,无压痛及粘连。舌质淡、苔薄腻,脉细数。经西医检查诊断为甲亢。中医诊断为瘿病,辨证为气郁痰阻型,治拟理气化痰消瘿,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处方:黄芩、薏苡仁、夜交藤各15 g,柴胡、佩兰各12 g,郁金、制香附、木香、苍术、厚朴花、姜半夏各9 g,陈皮6 g。7剂,每天1剂,水煎服。

4月13日二诊:7剂药后症减,仍感心悸、乏力,寐差,舌淡、苔薄,脉细,考虑患者气阴两虚,心脾失养所致。治拟养阴益气,健脾宁心,方用生脉散加减,处方:珍珠母30 g,太子参、全瓜蒌、栀子、玉竹、炒薏苡仁、人参叶各15 g,炒酸枣仁12 g,柏子仁、姜半夏、麦冬各9 g,五味子、陈皮各6 g。14剂,每天1剂,水煎服。

4月27日三诊:患者症状明显改善,颈部瘿瘤仍存,继以健脾理气化痰论治。随访1年无复发。

按:现代中医将一系列甲状腺疾病归属于瘿病范畴,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炎、甲状腺癌等。《济生方·瘿瘤论治》论其病因:“夫瘿瘤者,多由喜怒不节,忧思过度,而成斯疾焉。”由此可见,古人认为瘿病的发生与情志状态息息相关。若情志所伤,木失调达,气机不畅则血脉雍滞,痰气壅于颈前,则发为瘿病。根据经络学说,足厥阴肝经巡行路线“循喉咙之后”,正是甲状腺所在部位。肝的疏泄功能使人气血条达,“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气血流畅,则积聚难成,葛老师提出治疗甲状腺疾病“当以治肝”为治疗原则。临床上瘿病以女性多见,女子以肝为先天,本例患者为围绝经期女性,素体阴虚。患者首诊以气滞痰凝为主要病机,治疗以柴胡疏肝散加苍术、半夏疏肝理气化痰为主,配以夜交藤、厚朴花养心安神。药后颈部憋胀感及胸闷好转,气机稍畅,又以心脾气阴两虚诸症为主,故改疏肝为培补气阴。使脾胃健旺,运化有常,则痰无所生;气血充盛,心神得养,则心悸寐差自愈。选方用药上实为辨证论治,宗其根本,体现了葛老师辨体质、辨病、辨证结合的“三位一体”辨证观。

3 胁痛

张某,女,56岁,1998年11月20日初诊。患者3年前进食油腻食品后出现右胁疼痛,以后反复发作。1周前疲劳后症状复发,疼痛连及腰背,伴恶心嗳气,不思饮食,便艰,夜寐不安。既往有慢性胆囊炎、胆结石病史。舌质淡红、舌苔薄黄腻,脉弦细,治拟疏肝利胆,理气止痛,方用柴胡疏肝散合五金汤加减,处方:金钱草、海金沙、炒白芍、郁金、黄芩、蒲公英各15 g,柴胡、制香附、姜半夏、制大黄、金铃子各12 g,炒川芎、炙鸡内金各9 g,陈皮6 g。7剂,每天1剂,水煎服。

11月27日复诊:药后右胁疼痛基本缓解,大便增多,但仍秘结,继辨前证。初诊方去金铃子、陈皮、半夏、制大黄,加虎杖根、决明子各15 g,牛蒡子9 g。14剂,每天1剂,水煎服。14天后随访,症状已明显好转。

按:胁痛是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灵枢·五邪》中说:“邪在肝,则两胁中痛……”,指出本病与肝胆系统相关。肝胆系统由肝脏、胆腑及其所属经络、筋膜、爪甲、目窍等组成。肝居胁下,其位在右,行气于左。胆腑内藏精汁,附着于肝,为奇恒之腑。肝胆相为表里,是维持和调节身体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脏腑。肝经巡行路线布胸胁,故胁痛或左或右。本例患者肝气郁结,胆道不利,肝胆失疏,湿热内蕴,不通则痛,故而肝经所循之胁肋部疼痛。肝气犯胃,胃失和降,故恶心嗳气,大便不畅。故而治疗以疏肝理气、化湿通腑为要。以柴胡疏肝散行气止痛;有形之邪阻于胆道,以五金汤清热利湿、化解排石;又配以制大黄泻热通络通腑。二诊腑气通而不畅,加决明子、牛蒡子润肠通便,使湿热之邪从肠道而解。葛老师言:调畅气机,通利胆道及肠道是治疗本病关键,方证结合,邪去气畅,则诸症皆瘥。

4 少腹痛

周某,女,38岁,1998年4月10日初诊。患者近2年来每月行经前出现少腹隐痛不适,乳房发胀,腰酸,经行后则症状缓解。经量中等,色先暗红,后鲜红,夹血块,周期尚准,末次月经3月12日。舌质淡红、舌苔薄黄腻,脉细。治拟疏肝理气,调经止痛,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处方:益母草30 g,蒲公英、黄芩各15 g,川楝子、佛手、柴胡、当归各12 g,郁金、制香附、乌药、红花、桃仁、枳实各9 g,青皮、陈皮各6 g。7剂,每天1剂,水煎服。

4月17日二诊:患者经期少腹痛及乳房胀较前减轻,说明气滞血瘀之症已减,加以益气养血补肾之剂调理。初诊方去乌药、蒲公英,加党参、杜仲各15 g,生黄芪12 g,橘核、川芎各9 g。7剂,每天1剂,水煎服。加减调理2月后,6月份行经不适症状明显减轻,予再调理1个周期善后。

按:足厥阴肝经过少腹,布胁肋,穿过乳中上行。肝性喜条达,主疏泄而藏血。患者多虑,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故少腹隐痛不适,乳房发胀。遵《内经》“木郁达之”之旨,以柴胡疏肝散解郁行气止痛为主。葛老师认为,调理脏腑功能应顺其性,养其真。若是脏腑气机郁滞需顺其性,故使用柴胡、郁金、香附等药顺应肝气生发、条达的的特性。当归甘辛温,归肝经,甘温能补,辛能散,功效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故在本方中代芍药补肝血、柔肝阴,防理气药之香燥易劫营阴。复诊经行已较畅,患者腰酸、脉细,继前疏利之外,重视养血益气培补肝肾,以养其真,使胞宫物质基础得到补给,自然功能得以修复。因月事按月周期而至,故巩固数月,诸症缓解。

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原方以柴胡疏肝解郁为君,香附疏肝理气止痛、川芎行气活血止痛为臣,枳壳、陈皮行气导滞,芍药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为佐,甘草调药和中为使。葛老师认为,在现代社会环境下,人们生活、工作的节奏越来越快,长期的生活压力、工作透支使人体精神经常处于紧张及疲劳的状态,易致肝郁。而肝为木土之脏,性喜生发条达而恶抑郁,功主疏泄。其疏泄条达之功用,一为调节人的情志;二是助脾胃生化精微;三则使人体气机条达。若肝郁为患,可引起诸多病症。除上述4例外,葛老师亦用柴胡疏肝散治疗痞满、乳僻、不孕症、郁证等病症,主证辨为肝郁者,皆可随证加减运用,屡获良效。

猜你喜欢
瘿病郁金嗳气
浅谈中医“五辨”思维在瘿病诊治中的运用
多基原郁金的性状、显微及气味差异性研究
“一指禅”爸爸
钦丹萍辨治嗳气验案
川郁金入药道地史考证*
总是打嗝,是不是胃肠有问题?
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有效中药复方用药规律研究
有关甲状腺结节的中西医诊治研究进展
张娟教授治疗瘿病验案一则
不同方法提取郁金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