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链球菌病诊断与防治措施

2018-02-13 23:59:59扎西罗布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22期
关键词:链球菌病致病菌链球菌

扎西罗布

(西藏山南市隆子县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山南 856000)

0 引言

在羊群饲养中很容易出现感染病菌的情况,不但会对羊群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且对肉质也产生不利的影响,进而导致其经济效益降低。其中最常见的是感染羊链球菌,因此,为提高羊群的健康水平,加强对此病的预防及明确诊断方法对羊群的养殖非常重要。

1 病原学

羊链球菌病的致病原是溶血性链球菌,该种致病菌革兰氏阳性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有荚膜、不形成芽孢、不具备运动性。链球菌在羊体内寄生繁殖后,能在羊脏器器官、血液等病料中大量存在。采集典型病变组织,制成涂片后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链球菌呈现成对存在、单个存在或短链排列[1]。病原菌能在患病羊各个脏器器官、气管分泌物和鼻液中大量存在。自然条件下,溶血链球菌具有很强的抵抗能力,能在干燥的尘埃中生存数月。但该种致病菌对温度较为敏感,60 ℃温度下30 min即被灭活,日常消毒剂,如0.5%的漂白粉、2%来苏儿、0.1%升汞溶液和2%苯酚可以将其灭活。

2 流行病学

溶血性链球菌主要经呼吸道或损伤的皮肤粘膜、吸血、昆虫叮咬等传播。羊是主要的传染源。从患病羊呼出的气体中,夹杂大量致病原。该种疾病在羊群中传播流行,常与饲养管理条件有密切联系。羊链球菌病发生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常发生于每年夏秋高热潮湿季节。养殖场一旦温度湿度控制不当,羊舍湿度较大,粪便堆积,通风不良,温度较高,导致羊身体抵抗能力下降时,会为该种疾病侵袭提供条件。通常羊链球菌病潜伏期为4~8 d,患病时间为2~3 d,具有发病率高、速度快、病程短、致死率高的特点。

3 病症表现形式

羊链球菌病在表现形式上通常分为5种时期:①潜伏期。这是羊患病初期阶段,这一时期羊在外观上没有明确的患病表现,但是会出现食欲下降、精神状态不佳等情况,对病情的确认也较困难。②最急性期。此时期羊的外观表现仍不明显,但是其致死率非常高,通常发病后1 d内死亡。③急性期。此时期羊有较明显的患病表现,如体温升高、食欲下降、不再反刍、反应迟钝等。同时观察羊的眼睛能明显发现有充血现象,并伴随有浓浆状的分泌物,并且羊鼻腔中也有此种物质出现。通常羊在确诊感染急性型链球菌病的2~3 d内出现死亡情况。④亚急性期。羊仍然会出现体温升高的现象,同时还会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情况。羊大便出现带血丝情况。⑤慢性期。羊食欲下降,同时伴随体温上升和关节肿大等情况,通常羊在30 d内出现死亡情况。

4 病理学变化

将病死羊解剖后,发现病死羊的各个脏器器官普遍存在出血现象,其中肝脏肿大明显,外观存在少量出血点,胆囊炎肿大,肾脏皮质表面存在出血点,心外膜存在少量出血现象,前胃、真胃粘膜表面存在大面积的出血、炎症病变,能看到明显的溃疡病灶和坏死红斑。头部、颈部、肩部、腹股沟和肠系膜淋巴结显著充血肿大,有的淋巴结存在充血化脓坏死现象。

5 诊断

5.1 实验室检测

通过将死亡羊体的内脏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发现其内脏中出现大量双球状的菌体时可确定患有此病。还可将死亡羊体的病理提取物注射到家兔体内,通过对家兔的观察确诊,若家兔在1 d内死亡则可确定死亡羊体因链球菌致死。具体方法是采集病死羊的典型病变,脏器组织制成涂片,充分干燥后,经火焰固定,选择革兰氏染色剂充分染色,干燥后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发现革兰氏阳性染色成对或成短链排列的球菌。将病料完全粉碎后,接种到血液琼脂平板上,温度控制在37 ℃,持续培养24 h,在血液琼脂平板上生长出圆形、湿润光滑,边缘整齐,半透明的致病菌,菌落周围存在典型的β溶血现象。将分离得到的致病菌转移到血清肉汤中,持续培养24 h,发现肉汤中存在白色絮状物沉淀,上部液体清澈,下部液体浑浊。结合上述诊断结果,可以对病情做出针对性诊断,确诊为溶血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羊链球菌病。有条件的实验室还可进一步进行生化反应试验,验证链球菌的生化功能。在进行药物治疗中还应将分离得到的致病菌按照常规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筛选出高敏抗生素,以选择针对性药物进行治疗。

5.2 辨别诊断

羊链球菌病在诊断时通常会出现与羊炭疽、羊梭菌性痢疾等病情相似的的状况,给病情的辨别带来很大困难,进而无法对疾病进行准确治疗。其中最相似的是羊巴氏杆菌的感染,其在临床上的症状与链球菌感染的情况非常接近,给病情的医治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通过症状做出的准确辨别确诊对于病情的控制非常关键。同时羊炭疽病和羊梭菌性痢疾病都会引起羊内脏出血,这是与链球菌感染区别所在,后者不会引发此种状况。

6 防治措施

6.1 加大对羊群的管理强度

要防治羊链球菌病的发生,需提高对羊群的管理,可将管理规范化、科学化。①加强羊群的保暖工作,为羊群提供温暖的生存环境,降低其患病的概率。②减少外来羊的进入,可进行内部繁殖生长,避免羊链球菌病的外部侵入。③做好相关的检疫防疫工作,定期观察羊群的各种动态,并按时对羊群实行疾病检疫,同时要对相关的防治措施进行前期规划,以提升羊群对疾病的抵抗力。④加强羊的饲养管理,控制养殖密度,合理搭配饲草料的营养结构,提高牲畜免疫力。

6.2 接种相关疫苗

为提高羊群对羊链球菌的抵抗力,可进行羊链球菌氢化铝菌苗的接种,特别是针对一些疾病高发区,一定要按时按量为羊群打疫苗。通常此疫苗在注射时在羊背部皮下进行,接种量及方法与羊的年龄有直接关系。具体注射量为3个月以下的小羊需注射2次:第1次注射3 mL药液,到6个月时再注射3 mL药液;对6个月以上的羊则一次性注射5 mL药液,可免疫6个月[2]。

6.3 对病羊的处置

(1)病羊安置方法。在羊群中发现感染此病的羊时,要立即将其与羊群隔离开,同时要及时清理粪便,将病羊排泄物清理干净。在放牧时也要将病羊与羊群分离,不可混放,避免其对健康羊的感染。

(2)病羊治疗方法。在对病羊进行治疗前,要先对其进行药敏试验,药敏试验由药敏纸片完成,根据测量抑菌圈的大小决定治疗药物的选用,确保其不会发生药物过敏情况后再对其进行相关药物的治疗。抑菌圈大于15 mm的为高度敏感,治疗药物可选用氧氟沙星和头孢曲松;抑菌圈在10~15 mm的为中度敏感,治疗药物可选用先锋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林可霉素、螺旋霉素和环丙沙星等;抑菌圈小于10 mm的为抗药性强,治疗药物可选用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土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和复方新诺明等。在治疗时要重点对其进行抗菌抗毒的处理,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3]。可为病羊注射头孢类及地塞米松类药物,对其进行消炎处理,而后再通过对其病情的分析选择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在为病羊治疗的同时要及时对健康羊群进行检疫,同时接种相关疫苗提高羊群的抵抗力,避免病情进一步扩大。

7 结束语

为提高羊群的抵抗力,诊断与预防其感染链球菌病时,一定要加强环境的卫生清洁程度,不但要经常清理羊圈,而且要定期对其进行消毒处理。为提高羊群的整体健康水平还要为其定时接种疫苗,确保羊群能正常生长发育。

猜你喜欢
链球菌病致病菌链球菌
一例黄颡鱼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控
当代水产(2022年5期)2022-06-05 07:55:36
羊链球菌病多发 防治方法看这里
今日农业(2021年3期)2021-12-05 01:46:23
链球菌感染与银屑病相关性探究
猪蛔虫病继发链球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兽医导刊(2019年1期)2019-02-21 01:14:22
SSEL结合多重PCR同时快速检测生菜中4种食源性致病菌
食品中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的探讨
现代食品(2016年24期)2016-04-28 08:11:58
肺炎链球菌表面蛋白A的制备与鉴定
猕猴桃采后致病菌的分离及中草药提取物对其抑菌效果初探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29921—2013)解析
一起山羊链球菌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