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气机升降理论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探析

2018-02-13 20:09陈培陆家卉潘旖旎王伟
新中医 2018年9期
关键词:鼻窍清阳鼻塞

陈培,陆家卉,潘旖旎,王伟

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 杭州 310035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属于Ⅰ型变态反应,发病时可出现鼻痒、鼻塞、流涕、喷嚏等症状及鼻黏膜苍白水肿、鼻甲肥大增厚等体征。若长期反复发作,可致嗅觉失灵。近年来由于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变化,本病在全球的发病率有增无减,平均发病率高达10%~25%[1]。本病西医多采用对症治疗,见效快,疗效确切,但不良反应较多[2]。王伟教授系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主任中医师,从医30余年,在中医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方面有较高造诣,其从“百病皆生于气”出发,治疗AR临床效果明显。基于气机升降理论,笔者从头面部气机、相关脏腑气机等方面论述AR的治疗心得,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参考。

1 理论依据

气机升降理论源于《素问·六微旨大论》,原文记载:“升而已降,降者谓天;降而已生,升者谓地。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可见气机的升降出入是自然界发展与变化的规律。《素问·六微旨大论》又曰:“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气机的升降出入也是人体发挥正常生理功能,维持动态平衡的基础[3]。故笔者认为,鼻窍作为肺之门户,正常进行体内外气体交换,是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1 头面部为至清至阳结合的部位 鼻窍位于头面部,故头面部气机条畅与否与鼻窍功能密切相关。《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诸阳之会,皆在于面。”程杏轩《医述》曰:“六腑清阳之气,五脏精华之血。皆会聚于头……至清而不可犯也。”杨继洲说:“头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手足阳经及督脉同时散布于头面部,可见头面部需至清至阳结合共同发挥作用。鼻窍居于头面,且鼻翼旁为阳明多气多血之经的起止点,故鼻窍功能正常发挥也是至清至阳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

1.2 头面部为气机升降的转折点 《成方切用·祛风门》曰:“头为六阳之位,其象为天,乃清空之位也。”决定了其在气机升降生理活动中的特殊性。《证治准绳·诸痛门》曰:“盖头象天,三阳六腑之精气,皆会于此;三阴五脏精华之血,亦皆注于此。”左右为阴阳之道路,故人体内的气机随肝之升发从而左升,气机上升至头面部转而下降,沿肺经肃降从而右降[4],升降相因,故头面部成为气机升降的转折点,头面部也更易发生气机升降失调,鼻窍位居头面,本病发病时出现的喷嚏症状,就是气机失调的病理现象。

1.3 头面部清气由鼻窍而上达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言:“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鼻窍作为七窍之一,是气血循行的重要通路。再者《四圣心源·鼻口根源》曰:“清气之升,由鼻而上达。”由此可见鼻窍为头面部所需清气输送的通道,故头面部清气与鼻窍有密切的联系。

2 过敏性鼻炎与相关脏腑气机升降的生理病理联系

2.1 脾升胃降 《内经》曰:“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而鼻窍是清阳所布达之窍。再《四圣心源·鼻口根源》曰:“清气升而浊气降也,故口知五味而鼻知五臭。”可见鼻窍嗅觉正常发挥作用需要清气升达且浊气下降。清阳正常布达则鼻窍清灵,津液正常濡润,而过敏性鼻炎发病时多有鼻塞、鼻流清涕。《四圣心源·鼻口根源》曰:“升清之权在于太阴,太阴陷则乙木不能升其清。降浊之机在于阳明,阳明逆则辛金不能降浊,得升降之宜,则口鼻之窍和畅而清通矣。”由此可见,升清在于脾而降浊在于胃,太阴脾脏升则肝气升发有助于清阳上升;阳明胃腑降则肺气肃降有助于浊阴下行。

脾运化功能是脾升清功能的前提条件,故脾气健运既可保证升清有源,同时使水液代谢正常。《素问·至真要大论》言:“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主运化水液,如若脾气虚弱,健运失常则水液内停,日久聚水湿成痰而储于肺,痰湿邪气循经上犯鼻窍,故出现鼻塞、流涕等浊阴上逆雍堵鼻窍的症状。又《灵枢》曰:“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嗅。”宗气来源之一就是脾运化水谷之精微,故若脾气虚则宗气来源不足,易发生嗅觉障碍。

胃的生理功能在《类经·脏象类》中有谓:“胃司受纳,故为五谷之府。”又《灵枢·平人绝谷》曰:“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故气得上下。”由此可见,胃对饮食水谷受纳及向下推送的能力就是胃的通降之性。胃作为六腑之一全在于通降,以下行为顺。通降是受纳的前提条件,胃的通降还包括小肠将食物残渣下输于大肠、大肠的传化糟粕功能。人体生理功能活动和气血津液的化生,皆依赖于饮食水谷,胃的推陈出新能保证“胃为气血水谷之海”的能力正常发挥的同时,也能肃降肺气保持呼吸有度。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鼻窍作为上窍之一,鼻塞、流涕等症状与脾胃升降功能密切相关。又《内经》曰:“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脾升胃降相反相成,是脾胃及其他脏腑得以发挥作用的首要基础;脾胃作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从而调节其他脏腑乃整体气机平衡。

2.2 肺气肃降 本病发病时多有喷嚏连连。《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肺气上从,……嚏,鼻窒。”可见肺气上逆则可出现喷嚏、鼻塞等。肺开窍于鼻,鼻窍通过咽喉通于肺,且鼻是体内外气体交换出入的门户。《灵枢·脉度》曰:“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可见鼻有主嗅觉、助发音、助肺行呼吸的作用。《四圣心源·鼻病根源》曰:“鼻病者,手太阴之不清也。肺降则宗气清肃而鼻通,肺逆则宗气壅阻而鼻塞,……肺气熏腾,淫蒸鼻窍,是以清涕流溢,涓涓而下也。”且肺为水上之源,若肺气失于肃降,则水液不能正常输布于官窍皮毛,津液不循常道则鼻涕横流而致鼻窍壅塞,导致嗅觉不灵、发音障碍、呼吸不畅等临床表现。本病发病时常见鼻塞、喷嚏连连症状,是肺气上逆、浊气上行通过鼻窍的外在表现;气机失调进一步影响肺通调水道的功能发挥,津液代谢失常而鼻涕不止。故笔者认为肺气肃降功能的正常发挥是关系鼻窍通利的首要条件。

2.3 肝气升发 鼻窍位于头部,而头面部为人体至清至阳合而为用的部位,头面诸窍皆依赖肝肾精血的濡养及脾胃运化水谷精微充养,二者均不能直接布散于头面及诸窍,需靠肝脏升发之性而达之。肝经经脉循行,“贯膈,注于肺,上巅络脑……”,由此也通过肝经输送有助于将精微物质上输于头面官窍,发挥濡养作用。《血证论》曰:“肝属木,木气冲和条达,不至遏郁,则血脉得畅。”肝之升发促进精气血津液的运行,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水津亦行,无痰饮水湿留置之弊。肝之疏泄功能正常有助于脾胃运化正常,反之则如《四圣心源》所云:“脾升则肾肝亦升,故水木不郁。”故笔者认为,脾之升清可促进肝之升发,直接或间接影响头面官窍的气机,关系鼻窍通利。

3 桔梗元参汤治疗过敏性鼻炎

综上所述,脾胃为后天之本,脾升胃降功能是全身气机畅通的枢纽,故脾胃虚弱时一方面造成肺金生化来源不足,肺气的宣发肃降无力则肺气郁闭导致鼻塞、喷嚏连连;另一方面脾虚对水液代谢失常,痰湿内生,储于肺中发病时气机上逆,随经上扰而发为鼻涕不止,故过敏性鼻炎临床常见喷嚏、鼻塞、流涕等症状与机体脏腑的气机升降关系十分密切。桔梗元参汤出自清代黄元御《四圣心源》,该方的立论思路是以气机升降为纲,中心思想是输转脾胃之气,带动肝木之升发、肺金之下行。方中桔梗开宣肺气,桔梗、苦杏仁一宣一降,肺气宣降得宜,津液正常输布,则鼻窍通利鼻涕自止;姜半夏降浊和胃;与陈皮同用通降胃气保持胃腑“实而不满”;同时与枳壳斡旋脾胃之气,使胃气通降得宜;同时苍耳子、辛夷花、白芷等药的辛散之性上行头目而通达鼻窍;防风药性辛香,辛则散肝,香能舒脾,且为理脾引经之要药,应用防风既升举脾阳,亦能疏散肝气[5],并与葛根共同发挥升清阳作用;方中借玄参咸寒之性,结合苦杏仁将肺气肃降下行且克制本方过于温燥。重用甘温之黄芪健脾补肺,合防风共固护正气,实卫表;兼以茯苓、山药、芡实药食同源,可培补脾土,芡实又可收涩脾津,共使脾气健运,杜绝痰湿化生来源。临证之时明辨脏腑气机升降特性而顺应其特性,用药贵在以药味之偏纠脏腑之偏,恢复机体气机使之升降有度有序,在过敏性鼻炎中医临床中应当注意运用这一规律,则效果立竿见影。

4 病案举例

于某,男,50岁,工人。因“鼻塞、鼻痒、喷嚏、流涕2年余加重2天”于2017年3月15日就诊。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下每天早晨6时左右鼻塞、鼻痒,喷嚏大作约十余次,涕如清水量多,症状持续半小时左右,症状同上。患者鼻炎发作时自服用地塞米松或西替利嗪1片,症状便可缓解。近2天发作次数增多,症状较前相仿。症见:晨起鼻塞、鼻痒、喷嚏,伴流清涕,量多如清水状,纳食及睡眠尚可,大便稍溏,每天1~2次,舌淡红、苔白腻,脉象濡稍滑。西医诊断:过敏性鼻炎。中医诊断:鼻鼽。辨证为脾虚肺郁,痰湿内蕴。治则:健脾理肺,升清降浊。方剂以桔梗元参汤加减。处方:桔梗、玄参、姜半夏各12 g,苦杏仁、白芷各10 g,防风、橘皮各9 g,炒白术、茯苓各15 g,黄芪、葛根各30 g,苍耳子、辛夷花(包煎)、甘草各6 g。7剂,每天1剂,水煎服。二诊:早起喷嚏较前减少,发病时仍有鼻痒、鼻塞、清涕,大便基本成形。脉证不变,脾土虚弱,痰湿未尽去,继以上方加山药30 g,白芥子15 g,以加强健脾祛湿,续服7剂。三诊:鼻塞、鼻痒、喷嚏较前好转明显,遇冷空气时不自主流清涕,观其脉证,痰湿已不明显,去白芥子,加芡实30 g,五味子5 g,健脾收摄津液。四诊:诸症已不明显,患者自诉精力较前充沛,续用上方7剂,以期巩固疗效。嘱患者注意饮食调摄,劳逸结合。随访3月未复发。

猜你喜欢
鼻窍清阳鼻塞
益肺强身摩鼻窍
过敏性鼻炎的推拿治疗
汽车发动机机械故障的非接触式检测技术研究
过敏性鼻炎,重在治肺
宝宝鼻塞,妈妈有哪些对策
宝宝鼻塞,妈妈有哪些对策
福晋与王爷的爱情轻喜剧
江苏清阳机器有限公司 原江苏清淮船舶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9种处理宝宝鼻塞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