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妮妮
(定西市安定区畜牧技术推广站,甘肃 定西 743000)
定西市安定区位于甘肃省中部,属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是六盘山片区特殊困难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之一。近年来,按照“生态优先、立草为业、草牧结合、以草定畜、以畜促草、循环发展”的思路,把种草养畜作为扶贫开发的战略性主导产业来培育,在产业扶贫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产业扶贫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出现耕地大面积撂荒的现象,这为大面积种植牧草和饲用作物奠定了基础,通过大力宣传引导和各级部门组织协调,截止目前,全区多年生牧草留床面积达到104万亩,每年种植一年生饲用作物40万亩以上,2017年为135个贫困村落实各类牧草种植面积20万亩,其中贫困户落实牧草种植面积11.73万亩,饲草种植覆盖到35%以上的贫困户,使贫困户通过牧草种植增收脱贫致富。
将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作为转变生产方式、加快草牧业提质增效的有效载体。积极探索通过发展草产业助推精准扶贫的路子,通过组建草牧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种养示范户、培育养殖专业村、培育家庭养殖场、组建牧草机械服务队等方式,积极鼓励贫困户加入新型经营主体,形成“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户”的模式,通过转变生产方式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目前,区内共培育各类新型经营主体3500多户(家),新型经营主体在贫困村的覆盖度到达了80%以上,其中有1000余户贫困户加入到通过发展草牧业增收收入的队伍当中。
重点依托草牧业龙头企业和全区己发展起来的草牧专业合作社,采取“草品加工企业带动”、“规模养殖场(企业)带动”、“挂靠企业入股带动”等模式,利用“土地流转”、“投放基础母畜”、“专项贷款入股分红”、“吸纳贫困户劳动力到企业务工”等多种形式,带动贫困户增加经济收入。
将适合种草养畜的贫困户,以村为单位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将贫困户直接纳入,依托草品加工企业在贫困村设立的牧草收购点,通过辐射点带动贫困户种植牧草的方式,使贫困户增加经济收入。该模式一方面可以使企业的生产原料有保障,另一方面可以极大地调动农民种植牧草的积极性。实现了“企业做大、合作社做强、贫困户增收”。
草品加工企业将贫困户的闲置土地作为企业的牧草种植基地,采取标准化种植生产、专业化收割等手段,建立企业的种植基地,贫困户剩余劳动力则进入公司务工,农民可以得到流转土地的财产性和工资性双重收入。
草品加工企业实行订单种植,并为贫困户免费投放订单种籽,在产品质量保障的前提下,企业以高于市场10%的价格收购,同时可以有效地降低贫困户牧草种植风险。
将扶贫专项资金量化入股到草品加工企业(合作社),草品加工企业(合作社)每年按入股资金的8%对村集体和贫困户进行分红。
近几年,依托草牧业试验试点、粮改饲、肉羊育种创新基地、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畜牧良种补贴、新一轮退耕还草等项目,按照“一个项目制定一个扶贫帮扶方案,一个项目实施主体制定一项扶贫帮带措施”的要求,采取流转土地、免费投放饲草种籽、加价收购饲草、投放基础母畜或其他的帮带方式,带动贫困户发展草牧业增加经济收入。
针对贫困户在草牧业发展过程当中对各环节技术的缺失,将区乡两级技术人员100多人全部安排到贫困村,对从事种草和养殖的贫困户进行全程技术指导和培训,为每户培训一名种养技术“明白人”。同时,将专业特长明显、技术水平较高的10余名专家派到草牧企业和合作社进行生产过程的全程指导和咨询,目前已培训农户10000多人(次),其中贫困户1000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