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万山教授论治抑郁性失眠

2018-02-13 14:13:36周培培郝巨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16期
关键词:万山三焦少阳

周培培,郝巨辉

(1. 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北京 100009;2.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睡眠紊乱是抑郁症的重要症状之一[1]。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失眠不仅仅是抑郁症伴随的躯体症状,也很有可能是抑郁症的独立风险因素,失眠和抑郁之间存在着复杂而密切的正相关联系[2]。长期失眠也是很多常见的心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消化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皮肤病、性功能障碍、月经紊乱等疾病的危险因素,改善睡眠是抗抑郁治疗中必须兼顾的早期干预手段之一。目前临床以抗抑郁、镇静安眠药物治疗,仅能短期改善抑郁者的睡眠问题,但是有可能掩盖甚至加重抑郁障碍,且不良反应多。现今国际上尚无中医治疗抑郁性失眠的临床实践指南,关于中药汤剂治疗抑郁性失眠的文献较少。郝万山教授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级名老中医,著有《伤寒论讲稿》《伤寒论理论与临证》等,对《伤寒论》理论体系及其理、法、方、药的运用具有独到见解。郝万山教授特别重视抑郁性失眠患者的诊治,多年来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辨证施治体系,现将其治疗经验整理如下。

1 抑郁性失眠的特点

抑郁性失眠以入睡困难、早醒、间断易醒为主要特点,其中早醒是抑郁症患者的典型特征[3]。中医将抑郁症归属中医“郁病”范畴,而失眠称为“不寐病”,因为肝主疏泄,所以一般认为郁证就要从肝论治,而临床运用传统柴胡疏肝散、逍遥丸、酸枣仁汤等疏肝理气、安神助眠的汤剂治疗抑郁性失眠效果并不理想。郝万山教授通过文献整理、分析及临床实践观察中独辟蹊径,从胆和三焦论治,提出“阳郁痰阻,心胆不宁”也是抑郁性失眠重要病机之一。“阳”是指少阳阳气;“郁者,滞而不通之义”(《医经溯洄集·五郁论》)。若少阳阳气被郁遏不能畅达,则气机升降出入失常,水液代谢失司,营卫之气运行无序,阴阳失和,则病发不寐。病程日久则导致痰浊、气滞、瘀血互结,郁而化火,火盛伤阴等病机变化,病势缠绵,反复发作,经久不愈。

2 少阳与抑郁性失眠的关系

人体的各种功能都依赖于阳气的鼓动,包括肢体运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以及脏腑机能活动。昼寤夜寐也是阳气消长的体现,若阳郁不得展发,失去鼓舞温养之能,则神机颓废、肢体倦怠、脏腑功能失调[4],导致阴阳不和,睡眠紊乱。郝教授认为:春季及寅卯辰三个时辰为少阳主时,《黄帝内经》称少阳为一阳、嫩阳,此时阳光和煦,阳气弱小,气温由夜间的低温逐渐升高,春季植物的营养向根的末端和枝条的顶端输送,生根生叶,这种气由中心向四周运动的方向就叫展发、布陈,也就是《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的:“春三月,此为发陈”,因此在春季自然界气的运动趋向为展发状态。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若春天的少阳木气展发布陈无力,大地转为活跃状态的时间便会迟滞,那么便会影响动植物一天乃至一年的生长发育,因此抑郁症会出现晨重暮轻及典型的季节性发作的特点。在人体,足少阳胆腑具有藏精汁、主疏泄、主决断、寄相火等功能,手少阳三焦乃水火气机的通道,气化的场所,元气之别使,内寄相火。《素问·阴阳离合论》曰:“少阳为枢”。郝万山教授解释说,少阳就像主管门扇开阖的合页,主管轮子转动的轴承一样[5],主管车轮的转动和门扇的开阖。如果胆和三焦的阳气像初升的太阳一样不亢不烈,和煦温暖,木行展发陈布的运动趋向正常,那么对肝气疏泄条达、脾胃升降自如、心阳心火振作、肺气宣发肃降通畅、肾气的藏泄,以及对太阳表气的布达、里气的输布,每一个细胞器官的新陈代谢,能量的合成、输布、交换和利用,精神情志的舒畅,睡眠的稳定都有着促进激发调节控制作用。

3 抑郁症的临床表现与阳郁痰阻、心胆不宁的关系

若少阳胆和三焦的阳气被郁遏,木气展发布陈不足,支持无力,导致少阳宣通上下,布达内外,疏泄展发功能失调,通行元气、运行水谷及水液的通道受阻,则气机郁遏、代谢低下、心神失养、痰浊蒙蔽。

3.1抑郁心境、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6]《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胆者,中正之官”,《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胆主决断,具有对外界事物进行判断、做出反应的作用。心主神明,却也离不开胆的决断,且胆经贯于心,两者共同参与情志活动,心胆相通[7]。肝胆相表里,若胆疏泄不利,肝气机郁结,胆决断失司,则出现精神抑郁、情绪低落、不同程度的无愉悦感,兴趣丧失,悲观消极,犹豫不决、担心害怕甚至出现自杀的念头或行为。人体的正常情绪、思维、意识活动赖于阳气的推动,而少阳气郁后,肝胆疏泄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受阻,三焦水液代谢功能紊乱,输布调节水液功能受阻。阳气不足者浊阴必乘,气机郁结者痰浊必生,浊阴伤阳,痰浊蒙蔽则令人体代谢低下,脑神失养,舌苔厚腻,出现思维迟钝,行动迟缓,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工作、学习效率低。出现典型少语、少动、少食的抑郁症症状,甚至发展为“抑郁性木僵”。

3.2睡眠障碍 抑郁性失眠患者典型的睡眠障碍特征为早醒,指觉醒时间提前1~2 h,总睡眠时间不超过6 h,一般醒后不能再寐。其次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浅表,少数患者表现为睡眠过多[8]。患者早醒一般于夜间3:00—5:00觉醒,此时正是清晨大自然少阳之气展发的开始,郁闭的少阳之气受到其鼓动,借机扰动,阴不敛阳,故早醒再难以入睡。若少阳郁滞严重,阳气无力展发,卫气不能昼行于阳,则表现为多寐。由于少阳郁闭,全身气机受阻,痰湿血瘀阻碍阴阳相交,卫气不能夜行于阴,故而出现入睡困难。

3.3躯体症状 少阳郁遏则胆贮藏和排泄精汁功能不利,则影响胃的受纳、降浊及脾的运化和升清之功,出现胃脘部不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体质量减轻等症状。胆与三焦内寄相火,少阳气郁易于化热,则抑郁症者多伴有心烦急躁等焦虑症状。足少阳经别上贯于心,当少阳胆腑气郁后,阳气不能振作心阳,会出现心神不宁,惊恐不安,惊惧不宁的临床表现。少阳之气郁闭,阳气不能布达于外,则肢体不温。《杂病源流犀烛》所说:“痰之为物,流动不测,故其为害,上至巅顶,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俱有。”阳郁后痰浊内阻,痰浊流注周身,便会出现头晕目眩、食欲不振、胸闷心悸、咳痰憋气、腰酸腰痛、二便异常、遗精滑精、月经不调等的多系统不适症状。

由此,郝万山教授提出阳郁痰阻、心胆不宁是导致抑郁性失眠的根本病机,治疗上采用和少阳,益心胆,化痰浊,宁神志的方法。

4 和少阳,益心胆,化痰浊,宁神志

和解少阳之枢便是《伤寒论》中的小柴胡汤。它是治疗少阳气郁,枢机不利的经典方剂。用柴胡解少阳气郁,黄芩清郁火,半夏生姜化痰浊、畅三焦,人参、甘草、大枣扶少阳正气。但此方温补少阳阳气之力不足,于是选用桂枝甘草汤辛甘化阳,在柴胡的带领下,桂枝可进一步温补少阳之气。作用为和枢机、解郁结、益少阳、调营卫、和阴阳、舒络脉,这就是郝教授用柴胡桂枝汤治疗本症的思考。三焦不畅、痰浊内生,更加郁遏全身气机,这类患者大多舌苔厚腻不脱,痰浊内阻,只用半夏、生姜不足以涤痰浊、畅三焦,于是引进温胆汤化痰浊、畅三焦、促代谢、宁心胆,但以上两方合用安神之力尚弱。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卷14载定志小丸的适应证有:“心气不定,五脏不足,甚者忧愁悲伤不乐,忽忽喜忘,朝瘥暮剧,暮瘥朝发”。忧愁悲伤不乐,是精神抑郁症的主症。忽忽喜忘,是思维迟钝并且健忘的样子也是抑郁症的表现。定志小丸用人参补五脏、益元气、安精神、定魂魄、养心健脑;用茯苓利窍去湿导浊,补心益恼养神;用菖蒲、远志豁痰开窍,振心阳,益智慧,醒心神。将其配入柴胡桂枝汤和温胆汤中,弥补其温补少阳、振奋肝胆、疏达郁结、涤痰导浊之力的不足,于是诸方相合,郝教授名以“柴桂温胆定志汤”。寒温并用,攻补同施,共成和枢机,解郁结,益心胆,化痰浊,宁神志,定魂魄之剂,临床用于抑郁性失眠疗效显著。

5 典型病例

例1:男,33岁,于2015年12月25日初诊,父亲去世后情绪低落,入睡困难,睡眠浅表,惊悸不宁,白天困倦,四肢倦怠乏力,烦躁焦虑,食欲差,大便黏,口水多,轻度畏寒,舌红暗胖大,苔白水滑,脉沉而濡。诊断为阳郁痰阻型不寐,治宜和少阳,益心胆,化痰浊,宁神志,组方:北柴胡15 g、黄芩10 g、桂枝10 g、赤芍20 g、陈皮15 g、党参12 g、茯苓20 g、法半夏10 g、炒白术20 g、石菖蒲10 g、远志12 g、炒酸枣仁20 g、炙甘草10 g。14剂,颗粒剂,每日1剂,早晚饭后服用。患者服药第6天,入睡安稳,白天精神恢复,食欲恢复,疲倦感消失,服药14剂,诸证皆消,随访至今未复发。

[按] 本例是典型的阳郁痰阻,心胆不宁型不寐的病案。患者身高体胖,阳气并不虚,平素本为痰湿体质,肝胆不舒,气机紊乱,脾胃运化失调,加重了痰湿内阻,痰湿郁遏阳气,出现阳郁之证,舌体胖大,苔水滑属寒湿表现,用郝万山教授经验方“柴桂温胆定志汤”诸药相伍,和少阳、健脾胃、温阳化湿,开窍安神,不寐自止。

例2 :男,56岁,于2016年3月15日初诊,因多梦早醒、眩晕耳鸣来诊。半年前因工作压力大,过度劳累,突发多梦早醒,醒后再难入睡,每日间断睡眠时间4~5 h,伴有心烦急躁,多汗口渴,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排便困难,3 d 1次,量少,舌红,苔白厚腻,脉弦滑。诊为阳郁痰阻证,治宜和少阳,益心胆,化痰浊,宁神志,组方:柴胡12 g、黄芩10 g、桂枝10 g、白芍20 g、陈皮15 g、法半夏10 g、茯神20 g、生白术30 g、枳壳10 g、党参15 g、远志12 g、石菖蒲10 g、炒酸枣仁20 g、合欢皮15 g、山萸肉20 g、浮小麦30 g、炙甘草10 g、麦冬10 g。14剂,颗粒剂,每日1剂,早晚饭后服用。服14剂后患者睡眠时间延长至6 h,多梦改善,醒后可复睡,口渴多汗症状消失,情绪好转,大便每日一行,已无不畅感。原方继服14剂,随访至今未复发。

[按] 此患者因工作压力过大导致肝胆气郁,加之平素饮食无规律,导致脾胃升降失司,舌苔白厚而腻为痰阻之象,病属阳郁痰阻证。柴胡12 g、白芍20 g,意在以养血之品养肝体,疏肝之药顺其性,则肝血充,肝气调达,少阳枢机通畅,再佐以枣仁、远志等安神之药,根本上解决了该患者抑郁性失眠多梦的问题。

例3:女,60岁,于2016年12月17日初诊,曾于某三甲医院诊为中度抑郁症,服用劳拉西泮1片,1次/d,服用1个月后擅自停药,之后出现精神恍惚,反应迟钝,易醒不能复睡,强迫观念,心烦急躁,四肢不温,舌红苔微黄厚,脉沉滑。诊断为阳郁痰阻型不寐,治宜和少阳,益心胆,化痰浊,宁神志,组方:柴胡12 g、黄芩10 g、桂枝10 g、白芍20 g、陈皮15 g、半夏10 g、党参15 g、茯苓20 g、石菖蒲10 g、远志12 g、炒酸枣仁20 g、炙甘草10 g、枳壳10 g、炒栀子10 g、淡豆豉10 g、珍珠母30 g。14剂,颗粒剂,每日1剂,早晚饭后服用。患者服药第4天,夜间醒后可复睡1~2 h,心烦及强迫观念好转,服药14剂,睡眠可持续6 h,精神状态好转,恍惚感消失。故在上方基础上去炒栀子、淡豆豉,继服1月后至某三甲医院复查为轻度抑郁症。

[按] 本例患者为阳郁痰阻型不寐,脉象沉取滑而有力,为阳郁于内,痰浊内阻的表现,阳气郁结不能通达四肢,则肢体不温;阳郁日久化火,痰火互结,症见心烦、强迫行为等。《伤寒论》中疗虚烦不得眠,心中懊憹予栀子豉汤,在柴桂温胆定志汤的基础上加栀子苦寒,能泻心中邪热;豆豉轻浮,能引心腹浊邪,泻热去浊,则表里之烦尽解[9]。利用珍珠母这种纯降之品,可加强镇静安神之功效。

6 小 结

抑郁性失眠病位涉及多脏器,发病机制复杂,但郝教授通过运用中医经典辨证论治理论进行分析,将抑郁性失眠复杂的病机简单化、条理化,归纳为“阳郁痰阻,心胆不宁”,从而为治疗抑郁性失眠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少阳,益心胆,化痰浊,宁神志”作为主要治疗法则,将柴桂温胆定志汤广泛用于治疗抑郁性失眠患者的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

[1] Burcusa SL,Iacono WG. Risk for recurrence in depression[J]. Clin Psychol Rev,2007,27(8):959-985

[2] Neubauer DN. Current and new thinging in the management of comorbid insomnia[J]. Am J Manag Care,2009,15(2):S24-32

[3] 王靖,王昕,赵晓洁. 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形式和原因调查及护理对策[J]. 世界临床医学,2016,10(8):66;70

[4] 丁元庆. 阳郁神颓是抑郁症的重要病机[N]. 中国中医药报,2006-7-005

[5] 郝万山. 不生气就不生病[M]. 北京:东方出版社,2014:168

[6]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 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 3版.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8-122

[7] 汪卫东. 胆主决断的中医心理理论与临床研究[D]. 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5

[8] 朱瑶,柳红芳. 从中医古籍中的睡眠理论探讨早醒的病因病机及辩证治疗[J]. 北京中医药,2013,32(4):256-257

[9] 郝万山.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9-180

猜你喜欢
万山三焦少阳
团长回村
三焦“筋膜”说——从筋膜学角度认识三焦
团长回村
童心童画
《三千年》
秦直道
岷峨诗稿(2020年2期)2020-11-19 12:59:56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一) 两手托天理三焦
基层中医药(2020年4期)2020-09-11 06:30:36
流言
湛江文学(2017年1期)2017-11-24 13:37:10
常少阳
中国篆刻(2016年12期)2016-09-26 07:43:39
朝医太极针法治疗少阳人失眠6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