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甜,刘锦秀
(蚌埠医学院 护理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大学生群体中有一部分学生在生理、心理、学习、生活、交往等领域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和问题,有些甚至导致退学、自杀等严重后果,严重影响了学校的管理及安全稳定,给自身及他人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困扰,已经成为高校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摆脱心理困境,已经成为高校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某高校2010级学生蒋某某,该生从大一下学期开始,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出现一系列问题,变得敏感、自负、纠结、矛盾,想得到别人的关注又反感别人的关注,拒绝别人的好心,曲解别人的好意;以自我为中心,人际交往能力很差;经常逃课,学习成绩差,最多时一学期5门课程不及格,且有旷考行为,严重影响了自己及其他同学的学习和生活。经过学院领导、辅导员、同学们坚持不懈地关心和帮助,该生最终战胜了严重的心理问题,顺利完成学业,并且以笔试、面试均第一名的好成绩考上了研究生。
1.走进学生,建立档案。该生入校初行为举止并无任何异常,给人的初始印象是性格内向、敏感、乖巧,唯一的问题是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感到困惑(录取的护理专业并非第一志愿),并因此向老师进行过转专业的咨询。后经过慎重的思考,该生最终决定继续在本专业学习,期间并无异常。但大一下学期后该生出现经常逃课,不理会宿舍及班级同学等情况,经辅导员多次谈话后情况没有改善。年级将该生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安排班级、宿舍同学主动和该生交流,关心该生,无论上自习还是课外活动,都主动邀请该生参加。这些措施起到了一定效果,该生在学习和生活上变得较为积极。同时,年级针对该生建立了动态追踪档案,详细记录该生的思想动态,便于分析掌握该生的心理变化,针对性地给予帮助。
2.查找问题根源,寻求家校合作。大二上学期,该生突然发短信说要离开这个世界,辅导员和学生干部及时找到该生,该生表示自己不适应专业学习,很纠结,并提出退学的要求。为缓解该生情绪,并进一步了解情况,辅导员当下同意该生请求,并要求其家长到校办理手续。该生母亲到校后,辅导员与之详谈,了解到该生视父亲为自己的人生导航,但其父在该生大一下学期时犯罪入狱,对该生打击极大,而与其母的极少沟通导致其无法倾诉,失去了人生导航。了解到这些情况后,辅导员认为该生父亲入狱可能是导致该生目前状况的根源。在辅导员的坚持下,该生母亲和老师一起劝说该生不要退学,该生最终同意不退学,但希望能够在校外租住能有个人的空间。辅导员认为校外租房不符合校纪校规,存在安全隐患,也不利于该生融入集体,摆脱人际交往的困境,但该生及其母亲坚持在外租房的要求,后经学院领导研究,在该生及其家长保证自身安全和按时上课的前提下,同意该生在外租住一个学期。该生在外租住期间,年级更加强了对该生的关注,辅导员和学生干部多次到该生租住处,了解租住环境,强调安全,并在年级组成特别关爱帮扶小组,重点关心该生的学习生活,该生状态有所好转。学期结束,在与家长商量后,辅导员和家长一起要求该生在新学期必须搬回宿舍,同时年级要求家长加强对该生的关心。
大三初始,该生父亲出狱,给该生心理带来了积极的转变,同时在年级老师和同学的关心下,该生较之大二在学校生活各方面都变得更加积极。但后期该生又开始出现矛盾、纠结等崩溃情绪,在班级群里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豪言壮语”,认为自己非常有才华,无人赏识,被屈才了,但一些关键时刻又展现不出才华,因此该生自己在情绪上经常大起大落,时而豪言壮志,时而低落消沉,否定自己,怀疑自己。鉴于这种情况,辅导员发动同学、实验课老师等所有相关力量,一边耐心开导该生,让同学们一如既往地关心该生;一边积极联系家长,详细介绍该生的在校状态,寻求家长帮助。该生家长初期积极配合,到校陪读,该生情况有好转;但后期逐渐失去耐心,不愿再到学校来,甚至和老师说放弃该生,任其自生自灭,这也为年级的帮扶工作带来了阻碍。但年级并未放弃,学院全体老师和班级同学一起想办法,用爱心、耐心、包容心关心爱护该生。鉴于该生自己不愿进行心理咨询的情况,辅导员到心理咨询室就该生情况进行咨询,寻求帮助。根据心理咨询师的建议,辅导员针对该生希望得到关注,又不知道如何得到关注;虽然聪明有才华,却不知道如何利用自己的聪明才华;渴望成功却频频受挫的极度矛盾心理,刻意给该生布置一些能够发挥该生特长的“任务”,让该生在这种“任务”中感受到点滴积累起来的成功和自信。同时在班级一些活动、课程开始前让该生在讲台上展示自己的特长作品,同学们也给予了该生很高的肯定和赞扬,对帮助该生树立自信起到了很大作用。该生的矛盾情绪逐步得到较大程度的缓解,与同学的关系也有所改善。此外,辅导员仍耐心地与该生父亲联系,剖析其对该生人生导航的重要性,希望其付出更大的耐心和爱心包容该生,给予信心及支持,能重新成为该生的人生护航者。经过辅导员的努力,该生父亲后来逐渐又对该生投入了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在该生大二至大三的重要时期,学院全体老师、年级同学及该生家庭一起形成合力,为帮助该生走出心理最艰难时期的困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把握时机,将关爱做到实处。由于专业的特殊性要求,该生在大四需要到医院进行为期一年的实习。在实习期间,该生想备考研究生,实习与研究生备考之间的冲突再一次击垮了该生,该生一度旷工不去实习,待在宿舍看书,在实习医院造成了恶劣的影响。鉴于此情况,辅导员积极和该生谈心,了解到该生不适应医院环境,且将来也不想到临床工作,所以不想实习。辅导员耐心进行开导,实习是学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完成实习计划,是没有办法顺利毕业的,而且临床实习能够帮助更好地消化书本上的知识,有利于理解和记忆,应该将二者合理的联系起来,分配好时间,而不能一味地逃避,只看书也会产生倦怠。经过老师和同学的开解,该生愿意继续实习。为了更好地督促该生按时实习,年级和实习医院联系将实习队长和该生分配在一个科室一起实习,更好地帮助该生;同时,年级安排实习队长和该生住在一个宿舍,一起生活,关心开解该生,也能随时了解该生的思想状况。此外,学院领导也积极和实习医院进行沟通,适当放宽对该生的要求,给予包括该生在内的考研同学更多的时间进行复习。在一年的实习过程中,该生虽也时常出现一些小的问题,但经过学院领导、辅导员、班级同学及其父母的关心和帮助,该生终于顺利完成了实习,并在研究生考试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顺利录取。
在毕业前的最后半年里,该生由于前几年课程不及格较多,面临补考的心理压力非常大。学院领导、辅导员和班级同学积极帮助该生,班级成立专门小组带领该生进行复习,辅导员积极帮助该生联系相关课程老师进行答疑,让该生在复习过程中平复焦虑情绪,最后顺利通过补考,拿到了学位证和毕业证。目前该生在研究生阶段学习状况良好,也和老师同学多有联系。
在本案例中,该生在人际交往方面明显能力欠缺,想得到大家的关注但方法不对,喜欢女同学不知道如何表达,常常用恶作剧等方法让同学更加厌恶;遭遇挫折后一蹶不振,贬低自己,极度自卑。在对该生进行帮扶的初期阶段,总是维持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反复,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找寻该生心理困境的根源尤为重要,辅导员在与其母亲的交谈中得知,该生一直以父亲为人生导航,但父亲的突然入狱给该生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使其失去了人生的目标和导航,变得异常敏感、自卑;与母亲的极少沟通也使其无处倾诉。后来该生父亲出狱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该生才慢慢的有所好转。
1.原生家庭变故影响个人性格。本案例中,原生家庭的变故是导致该生心理困境的直接原因。原生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孩子在这里学习到最初的行为和生活应对方式,他们的性格态度、习惯养成、思想认知等都有着原生家庭教育的印记,每一个有心理问题或障碍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不健康的原生家庭[1]。经了解,该生与母亲常年缺乏沟通,更无深入的内心情感交流;父亲又在其关键时期入狱,使其心理上遭受巨大打击无处倾诉。郭梅英等人研究发现,大学生的特质焦虑和其原生家庭密切相关,特质焦虑较高的攻击行为倾向也会相应较强,而原生家庭背景也越不健康[2]。因此,这也提示我们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干预时,要对症下药,找寻根源,既要关注学生本人,还要顾及其家庭背景。鉴于这一点,辅导员在得知该生的家庭背景后,也积极和该生的父母进行联系,了解其内心世界,有的放矢地开导该生,帮助该生重新树立人生的目标;该生父亲出狱后,虽然也曾一度对该生失望,想要放弃该生,但在辅导员的劝说下,最终仍然积极配合关心爱护该生,给予了该生很大的包容和鼓励,对该生的改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该生在尊重和关爱下也逐渐改变了如对女同学口出污言秽语,实验课拿小刀在同学面前晃来晃去等不好行为;也积极发挥自己的计算机特长,在学校计算机比赛中脱颖而出,代表学校参加全省大学生计算机比赛,给自己树立了信心;在后期更为自己重新树立了人生的目标,要考取研究生,并认真备考。
2.负面心理影响个人性格形成。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负面心理常常会对个体成长和个人性格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该生的成长过程中,长期寄居在亲戚家,和母亲的沟通较少,以及父亲的突然入狱都在其内心深处留下了负面印迹,使其变得敏感、自卑、自负、纠结,又没有学会寻找正确的途径进行纾解,因此在以后的生活中,这种负性情绪和性格一旦再次遭遇负性事件将会被激发,进而产生心理障碍,对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该生在进入大学后,因为大学环境的不适应、父亲的突然入狱等因素影响,负性心理被激活,在适应大学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均产生了很大的障碍,自己在纠结、矛盾、焦虑的情绪中变得压抑、郁闷,具体表现为自负,觉得才华无人赏识,没有人理解自己,但是自己却又无所作为,只能用逃课、浑浑噩噩地生活来缓解自己焦虑和纠结的心理。
3.不良个性品质导致人际交往受阻。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个体自身的个性品质是影响人际交往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人们普遍倾向与个性品质好的个体进行交流沟通,个性品质差的个体则会在人际交往中受到阻碍。该生具有典型的过度自卑、自负自傲、敏感固执等不良个性品质,虽然想要和同学进行交往,但方式不对,在交往中遭遇挫折,非常地矛盾和纠结,因此该生总是独来独往、自我封闭,也不接受同学的善意,对同学会恶语相向,久而久之导致同学的厌恶。
大学生心理困境的发生会对其学习和生活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甚至关系到未来的健康发展,引人深思。造成大学生心理困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在进行干预的过程中,需要深入发掘心理困境形成的根源,调动学校、老师、同学、家长及社会多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共同帮助大学生摆脱心理困境,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提高高校教师队伍应对心理困境的能力。大学生处在高校的环境中,在高校进行学习、生活,与老师密切接触,因此建立一支具有高素质、高应对能力的教师队伍是十分重要的。大学生心理问题是社会、家庭、高校等多种环境因素造成的综合性或突发性的表现,包含辅导员在内的教师更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容易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学生潜在的一些心理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因此,高校要鼓励教师,尤其辅导员学习心理学专业知识,了解心理咨询的专业技巧,对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掌握大学生心理困境的特点,以确保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学生的异常,敏锐判断,进行干预。其次,高校要积极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作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2.建立心理困境应对机制。在对大学生心理困境干预的过程中,要建立有效的应对机制,能够更加积极有效的帮助大学生走出心理困境。第一,重视高校心理普测结果,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心理困境干预重在预防,关键在于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并存,共同发挥作用[3]。积极和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合作,对普测结果异常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建立特殊学生档案,做好动态跟踪记录,随时进行分析及后续跟踪反馈,及时掌握重点学生的思想心理变化状况。第二,充分发挥班级心理委员等学生干部的作用。高校班级心理委员都经过了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专业培训,建立以班级心理委员为中心的学生干部委员会,能随时了解班级特殊群体的心理状况,及时给予帮助。李焰等学者认为在高校通过班级建制,党团组织及学生社团等各类学生组织,能够发挥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相互监督,共同成长的作用[4]。因此,要发挥学生干部等模范带头作用,帮助同学们结成帮扶对象,形成合力,营造宽容有爱的集体气氛。第三,学院要做好对心理问题学生的研讨,实现全员帮扶。由于心理问题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偶发问题较多,处理起来难度大,持续时间长,因此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不能单独依靠某一个老师,要运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建立针对心理问题学生进行研讨的工作机制。要发动学院全体教师,建立一对一导师帮扶制,实现从教师到学生,从上而下对问题学生的关爱和帮扶[5]。第四,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敏感脆弱,在处理过程中,要将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不能只喊空口号,不做实事,这样会消耗学生的信任,对帮扶产生反效果。只有真心实意的帮助,才能让问题学生感受到关爱,建立起信任,化解学生的心理负担,起到真正的帮助作用。
3.发挥学生家庭的作用。学生家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学校和家庭都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高校在积极帮扶的同时,要加强与学生家庭的合作,实现家校合作。很多家庭在学生进入高校后,对其关心只停留在物质方面,认为心理和精神层面的教育都应该靠学校来解决,但一些心理问题究其根源是原生家庭在父母关系、亲子关系、教育模式等方面出现了问题。要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就要从源头抓起,加强源头管控,深入了解学生入学前家庭情况及学生心理情况,与学生家长保持畅通的信息交流及相应的辅导,教授一些基本有效的沟通技巧,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包容、关心和支持,形成合力,共同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
每一个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这个过程中,高校老师要根据学生思想动态的变化,把握教育时机,运用正确有效的手段,联合家庭及社会的力量,一起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健康成长。
[1]廖金花.昨日重现:来自原生家庭的伤害及反思[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7(4):150-152.
[2]郭梅英,魏广东,张玉英.大学生攻击行为倾向与原生家庭特质焦虑及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3):289-290.
[3]吕冬诗.帮助一名心理危机大学生摆脱困境的策略与启示[J].高校辅导员,2012,(13):64-67.
[4]李焰,马喜亭.中美高校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比较[J].思想教育研究,2010,(7):50-53.
[5]徐波,范俊峰.关爱是心理问题学生走出困境的良药——一个典型案例的分析与启发[J].高校辅导员,2011,(10):6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