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家禽类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8-02-13 12:35:20石建州张鹏飞蒋苗苗王慧芳赵金兵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三黄鸡麻鸡卢氏

石建州,王 冰,张鹏飞,蒋苗苗,王慧芳,赵金兵

(南阳师范学院,河南 南阳 473061)

河南省是我国传统的农业大省,属于暖温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该地区冬冷夏热、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地形地貌复杂、经济作物多样。河南省适宜的气候条件和多样的地理环境以及发达的种植业,孕育出了多个具有优质性状的地方家禽品种,这不仅丰富了我国的动物遗传种质资源库,还为家禽资源平台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素材。深化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工作,能够为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1]。传承历史文明与发展现代经济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依托,因此,加强保护和开发地理标志产品也成为两者之间的一座桥梁,通过强化对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能够实现历史文明和现代经济的共同飞速发展。地理标志也属于一种知识产权,但与专利、著作权以及商标不同,地理标志不受时间保护期限限定,可以得到永久的保护[2]。保护、开发和利用地理标志产品不仅能够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带动地方区域经济集群化的快速发展。保护、开发和利用地理标志产品以及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已经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壮大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优化调整行业结构、增进产业化发展、促进农业农民增收,以及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3]。推动河南省地方特色产品发展,加强河南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打造地理标志产品的金字招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迄今为止,已授权的河南省家禽类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一共有4个,分别为卢氏鸡、正阳三黄鸡、固始鸡和漯河麻鸡,这些被批准的地理标志产品是河南省宝贵的财富和资源,在提升地方经济繁荣、发展河南省畜牧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该文分别从地方家禽品种卢氏鸡、正阳三黄鸡、固始鸡和漯河麻鸡的中心产区、品种特性以及保护利用3个方面论述了这4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发展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1 特性与保护现状

1.1 卢氏鸡

卢氏鸡旧称卢氏花鸡,是河南省特有的一个比较珍稀的原始鸡种[4],也是具有优良性状的地方家禽遗传资源品种[5]。1983年,收录于《河南省畜禽品种志》;2006年,卢氏鸡及其卢氏绿壳蛋成为受国家原产地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2001年,卢氏鸡被列入于 《河南省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2011 年,被《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家禽志》[6]收录。

原产地卢氏县 (北纬 33°33′~34°23′, 东经110°35′~111°22′)境内主要是以山地、丘陵以及河谷盆地为主,气候季节变化显著。该县闭塞的交通环境较大程度地避免了卢氏鸡与外来鸡种的杂交与混血,从而使卢氏鸡遗传种质资源能够较好地保存下来[4-5]。

1.1.2 品种特性:卢氏鸡属于小型的肉蛋兼用型地方鸡品种,主要的外貌特征包括:个体轻巧,体型结构紧凑,小呈楔形;头小清秀;眼圆微凸且有神;鸡体的后躯部分发育良好,羽毛紧贴,颈部细长,躯干背部宽平,两翅紧贴,尾型为直尾翘起,胫部青色且较长,多为单冠型,少量豆冠和凤冠,冠和肉髯鲜红色,少数鸡只乌面绿耳;喙青色,短略弯曲,偶有黄色和粉色;虹彩主要有橘黄色和棕褐色;羽毛色泽鲜艳,公鸡主要以红黑色为主,母鸡以麻色为主;四趾灵巧锐利;皮肤主要为粉白色,极少呈乌色。卢氏鸡生性活泼,反应灵敏,警觉性高,易受惊,机敏善飞,觅食力强,生态适应性广[1,4-5]。

成年卢氏鸡的平均体重为公鸡1 700 g、母鸡1 110 g。400日龄卢氏鸡公鸡和母鸡的全净膛率分别为(69.3±2.39)%、(68.4±0.67)%;公鸡和母鸡的半净膛率分别为(81.5±2.03)%、(76.1±2.85)%[1,4]。

放养方式下,卢氏鸡的开产日龄为170 d左右;母鸡的开产平均体重约为1 170 g,初生蛋重为44 g;公鸡开啼日龄为88 d,平均体重为657 g。笼养方式下的开产日龄为120 d左右;母鸡的开产平均体重约为1 500 g,初生蛋重为36 g;公鸡的开啼日龄为56 d。种蛋受精率为94.6%,受精蛋孵化率为 93.69%[4];年产蛋数 110~180 个,蛋重约 47~55 g;蛋壳色泽大多数呈红褐色,但有3.6%为绿壳蛋,是较为罕见的遗传性状[1,4-5]。

1.1.3 保护利用现状:目前,卢氏鸡保种采取的是保护区保护的方式[1]。卢氏鸡中产绿壳蛋的非乌骨鸡种群、片羽非丝毛种群等种质遗传性状,均为新品种的选择育种提供了优良的遗传资源素材[4]。由于绿壳蛋比褐壳蛋更受市场的青睐,因此近年来,在卢氏鸡的保种和选择育种方面,企业和科研院所更加关注其绿壳蛋等优良性状的选育工作,不仅采用传统的保种育种技术方法,同时也利用现代分子标记选育育种技术,大力推广绿壳蛋鸡种群,使卢氏鸡中绿壳蛋鸡种群的比例提高[5]。专业公司于2001年开始一直从事选育卢氏鸡绿壳蛋鸡及其产业化的开发和利用工作,已成功培育并推广了卢氏鸡绿壳蛋基因纯合品系,绿壳蛋比率已高达90%[1]。2010年,河南省卢氏鸡的存栏量为70.83万羽,其中,卢氏鸡绿壳蛋鸡的存栏量为33万羽[4]。目前,已在河南省西部的三门峡建立了卢氏鸡绿壳蛋鸡专门化生产基地。另外,卢氏县养殖龙头企业还借助于“一揽子金融扶贫政策”实施了“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运作模式,并成立了生态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使卢氏鸡成为该地区农民致富的“金凤凰”[7],且已逐步由特色产业向支柱产业转换[4]。

1.2 正阳三黄鸡

正阳三黄鸡是我国稀有的特优型地方良种鸡之一、河南省地方优良家禽品种之一,素有“中华名贵鸡种”“药鸡”的美称。正阳三黄鸡因以正阳县为主产区,且具有“黄羽、黄喙、黄胫”的三黄特征而得名。正阳三黄鸡属肉蛋药兼用型地方家禽品种,具有耐粗饲、生长快、适应性广、产蛋多、品质优、抗病能力强、适宜放养等优点,其体态秀丽匀称、生性活泼敏捷、肉质细嫩鲜美、蛋品质高,还具有补气、养血、利尿的功效,开发利用价值前景广阔[8-10]。 1978年,正阳三黄鸡收录于《河南省地方优良畜禽品种志》;2006年,编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名录》;2009年,列入《河南省重点地方畜禽优良品种保护名录》[8];2010年,正阳三黄鸡被正式获批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9-10];2011年,录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家禽志》[6]。

1.2.1 中心产区:正阳三黄鸡中心产区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的正阳县、汝南县和确山县,邻近的各县也有分布,且正阳县的正阳三黄鸡数量较多、分布较广[1]。

《湖北民族学院知识产权管理办法》《湖北民族学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试行办法》《湖北民族学院横向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实施细则(暂行)》《湖北民族学院横向科研项目经费代理记账报销细则(试行)》《湖北民族学院科研奖励办法》等规定、制度、管理办法形成了学校现行的专利管理制度体系。

1.2.2 品种特性:正阳三黄鸡主要的外貌特征是具有“黄羽、黄喙、黄胫”的三黄特征,体型较小,结构紧凑,体态匀称,外貌清秀美观。喙短粗且稍弯曲。冠、肉髯和耳叶均是红色,虹彩呈橘红色,皮肤颜色是白色或黄色。冠型分为单冠和复冠2个类型,鸡群以直立单冠为主,约占86%,有5~7个冠齿。正阳三黄鸡公鸡羽毛色泽亮丽,颈羽金黄色,主翼羽黄褐色,尾羽黑褐色;眼圆大且有神;冠和肉髯饱满发达;头尾高翘耸立,胸部凸出,背腰平直。正阳三黄鸡母鸡体型呈楔形,小巧精致;头小而清秀;胸部紧实圆润,肌肉发达;颈羽黄色,躯干部羽色略浅,有金色光泽,尾羽和主翼羽多呈黄黑色[1,8]。

正阳三黄鸡成年鸡的平均体重为公鸡2 000 g、母鸡1 470 g。150日龄公鸡和母鸡的半净膛率分别为81.0%和80.0%;公鸡和母鸡的全净膛率均为72.0%。正阳三黄鸡的性成熟期晚,开产日龄194 d,年均产蛋153枚,平均蛋重52 g,蛋壳呈浅褐色,平均蛋形指数1.33。开啼日龄约为90 d。在放养方式下,平均种蛋受精率为90%,平均受精种蛋的孵化率为 80%[1,8]。

1.2.3 保护利用现状:正阳三黄鸡保种采取的是保种场和保种区保护的方式。2010年,正阳三黄鸡获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保护范围是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的慎水乡、皮店乡、兰青乡、大林镇、铜钟镇、陡沟镇共6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河南省还创立了一些大型现代化种鸡场,实施标准化、产业化养殖路线[10],其目的是为了选育和推广优良的正阳三黄鸡品种。

1.3 固始鸡

固始鸡是我国著名的地方家禽品种,具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因原产地在河南省的固始县而得名,旧称“固始黄”。固始鸡外形秀丽、肉嫩汤鲜、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因在口感、风味、营养价值等方面都显著优于多数品种鸡而驰名海内外。固始鸡的活鸡和鲜蛋在明清时期就已用作宫廷贡品,有着“中国土鸡之王”和“王牌蛋”的美称[11-12]。固始鸡是国家级重点保护畜禽品种之一,收录于畜禽品种志[13]。2006年,固始鸡被批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6年第123号公告)[11]。 固始鸡具有的优良特性主要有:耐粗饲,抗逆性强,适合放养;肉质细嫩,香纯鲜美,汤汁醇厚鲜香,营养丰富,滋补功效强;固始鸡产蛋能力强,蛋大质优,蛋清较稠,蛋黄色泽深,蛋壳厚不易破碎,耐贮运[12]。

1.3.1 中心产区:固始鸡中心产区以河南省固始县为中心,分布于河南省境内淮河流域以南的商城县、新县、淮滨县等区域,邻近安徽省的霍邱县、金寨县也有固始鸡的分布。在独特的生态环境和饲养条件下,固始鸡经过长期闭锁繁衍而自然形成其优质性状[1,12]。

1.3.2 品种特性:固始鸡属肉蛋兼用型家禽品种,其外观清秀、体型中等、体态匀称、结构细致紧凑、体躯呈三角形、尾型独特、羽毛丰满、机警敏捷。固始鸡的尾型有2种:佛手状尾和直尾,其中,佛手状尾居多,佛手状尾羽向后上方卷曲,悬空飘摇。固始鸡公鸡的羽色呈深红色或黄红色,尾羽通常为黑色,镰羽多带黑色并且带有青铜光泽;母鸡的羽色主要以麻黄色和黄色为主,而白色和黑色较少。成年固始鸡的冠型有单冠和豆冠2种,鸡群以单冠居多,冠挺拔直立。固始鸡的冠、肉髯、耳叶和脸都呈红色;眼圆、微凸,虹彩呈浅栗色;喙呈青黄色,短且略弯曲;胫有四趾,靛青色,无胫羽;皮肤暗白色[1,14]。固始鸡分为青脚系与乌骨系2个品系。固始鸡与其他品种鸡杂交时,其“青嘴、青腿”的特征便会消失,因而,“青嘴、青腿”是固始鸡的天然防伪标志[14-15]。

固始成年鸡的平均体重为公鸡2 470 g、母鸡1 780 g。180日龄公鸡和母鸡的半净膛率分别为81.8%和80.2%;公鸡和母鸡的全净膛率分别为73.9%和70.7%。固始鸡的性成熟较晚,开产日龄205 d,年产蛋141枚,平均蛋重51 g,蛋壳褐色,蛋黄深黄色,蛋壳厚度为0.35 mm,种蛋受精率和受精种蛋的孵化率均可达 90%[1,15]。

1.3.3 保护利用现状:固始鸡保种采取的是保种场和保种区保护的方式。固始鸡的保种选育研究由固始鸡原种场开展;固始鸡保种工作进行了“固始鸡提纯复壮研究”和“固始鸡新品系选育和繁育体系建设”等研究[15]。一些企业还与河南农业大学合作,成立了固始鸡育种中心,培育出了青脚、乌骨、快羽、慢羽等多个专门化品系[1]。与大多数地方家禽品种相比,固始鸡的产业化发展较好,相关企业在进行固始鸡的产业化发展时,不仅注重科技创新、走“产学研”道路,还采用了“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实行了全程“六统一”(供种、防疫、饲料供应、标准化生产、回收和销售)的服务模式,使固始鸡的养殖实现了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目前,河南省固始鸡的产业化发展已呈现出“一个品牌拉动一个产业,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群众”的良好势态[16]。

1.4 漯河麻鸡

漯河麻鸡是河南省优质肉蛋兼用型家禽品种,是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以漯河当地的柴鸡为主要亲本,杂交广东麻鸡,从2001年开始历经8年的世代选育培育而成。漯河麻鸡肉质“鲜、嫩、爽、滑、甜”,蛋黄颜色深,醇香可口。漯河麻鸡呈现出“漯繁南养”的局面,雏鸡和肉鸡畅销湖北、山东、重庆、广东、广西等多个地区[17]。 2009 年,漯河麻鸡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称号[18-19]。

1.4.1 中心产区:漯河麻鸡原产地为舞阳县,中心产区位于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的召陵区、郾城区、源汇区以及临颍县等邻近区域。漯河麻鸡的核心养殖基地在舞阳县北舞渡镇的原种鸡选育场[18]。

1.4.2 品种特性:漯河麻鸡是新培育出的一种优良鸡种,因具有抗逆性强、适应力高、饲料报酬高、肉蛋品质较好、风味鲜美等优质性状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漯河麻鸡的体貌特征主要是体格较小、体型结构紧凑、麻羽适宜、外观清秀美丽、冠型直立、冠色靓丽。公鸡的羽色以红色黑尾居多,母鸡羽色以麻羽居多。根据鸡只羽色的深浅和麻羽程度的差别,漯河麻鸡被分为3个不同的品系,分别是浅麻、中麻和深麻。目前,经过杂交选育的漯河麻鸡有黄脚系和青脚系2个专门化品系。黄脚系的喙、胫和趾为黄色;青脚系的喙、胫和趾为铁青色,因此,青脚系也被称为“铁脚系”[18]。

漯河麻鸡的生产性能优良,肉质细嫩美味,商品肉鸡70日龄公鸡的平均体重为2.0~2.4 kg,母鸡为 1.5~2.1 kg;料肉比为 2.3∶1~2.5∶1。 产蛋率高,72 周龄蛋鸡的料蛋比为 2.2∶1~2.4∶1,平均蛋重小,蛋壳薄,蛋黄颜色深,鲜香可口[18]。蛋壳颜色为绿色的绿壳蛋种群是漯河麻鸡中的优秀鸡种[20]。

1.4.3 保护利用现状:2008年,“漯河麻鸡品种标准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和“漯河麻鸡品种及生产技术规范”的公布,确保了漯河麻鸡的标准化养殖。羽色是漯河麻鸡选育培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漯河麻鸡群体的羽色深浅不一、麻羽程度繁杂,为使种群羽色深浅整体一致,将“黄麻羽”作为典型的外貌特征进行逐代选育,以更加符合家禽消费市场的要求。漯河麻鸡有着优良的市场发展前景,但是,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漯河麻鸡的养殖,资金却成为制约其迅猛发展的因素之一[18]。

2 发展对策

地理标志是指用来标示原产于某地区,并且具备由该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要素所确定的特定质量和特色产品的一种商业标记,这是在《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中对地理标志的定义[21]。2005年,我国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中对“地理标志”产品的定义是“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3]。

申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必须具备以下两点:“由特有自然环境决定的差异化的产品品质”和“标准化生产管理达到的产品品质控制”[11]。地理标志产品是区域经济文化的金字名片、产品质量的有力保证、品牌信誉的象征,在产品的品质方面有着较高的口碑,极具市场竞争力与商业价值。着力保护开发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在推动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打响农业特色品牌、提升农业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加快农业集群产业化发展、增加农业农民经济收入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更好地保护、开发和利用家禽类地理标志产品,不仅可以促进家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带动当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还可以突出产品特色、引导产业升级,从而使其成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18]。

河南省独特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以及适宜的自然气候条件,适宜多种生物的繁衍、生存和发展,因此孕育出了丰富多样的特有地方物种。河南省拥有一批优良的地方畜禽品种资源,它们是宝贵的种质资源基因库。河南省家禽类获批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有卢氏鸡、正阳三黄鸡、固始鸡和漯河麻鸡4个地方鸡种,它们作为家禽类品质优良的代表,是具有区域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其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应深入开展对这些品种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这些受到保护的家禽地理标志产品是河南省的宝贵财富,在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保护历史文化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开发工作依然存在不足之处,还需要进行一定的改进和完善,否则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地理标志”产品在传承文化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潜力的发挥。与许多优良地方畜禽品种一样,保种是这些家禽品种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同时加大开发力度,从而为这些种质遗传资源的保护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鸡群应该强化选育和培育某一性状的整齐度,如卢氏鸡绿壳蛋鸡种群所产的绿壳蛋的颜色深浅不一致、漯河麻鸡的麻羽程度不整齐等。从保种的立场出发,在保种场内应尽可能保留其品种原有的各种特性[5]。

河南省家禽类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应紧紧围绕以下3点:种质资源的保护、品牌价值的提升、产品质量的升级。采取的对策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首先,加强对“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鉴于“地理标志”产品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各个国家纷纷采取各种法律制度和条例等手段加强对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力度[21]。当前,我国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通过注册农产品地理标志、注册地理标志和注册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来实施地理标志管理及保护[3]。通过条例制度深化开展“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工作,细化对“地理标志”的管理和使用规则,还需要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共同努力,以更好地对地理标志产品进行保护,从而保证品牌的创建。其次,坚持走“产学研”的发展道路。在地方家禽种质资源的保护开发方面,“产学研”结合是关键,加强地方家禽遗传资源的保种、选育培育和利用工作,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大力培育以地方优良品种为核心的特色养殖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促进畜牧业的快速、健康、可持续性发展。科技先行,为优良家禽品种的保种和开发利用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创出具有金字招牌的畜产品。资源保护利用项目通常是发挥生产、管理、科研等部门的各自优势,共同合作实施完成的。河南省家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主要模式是政府主导、企业参与,保种基地建设基本以企业为主体完成[22],因此,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拓展销售市场,注重科技创新,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是使产业逐步发展壮大的基础[16]。最后,建立“地方政府+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发挥政府行政职能,建立宏观调控机制,通过实施“地方政府+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资源保种开发利用,为家禽种质资源保种、开发和利用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扶持[23]。在资源保护开发方面可以借鉴固始县固始鸡的例子,固始县划定固始鸡保种区,建立1个原种场,4个扩繁场。固始县以畜禽产业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坚持实行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利用 “六个一”方案,即“一个地方品种,一套组织班子,一个企业龙头,一个开发模式,一个研发机构,一批生产基地”,形成“政府扶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开发格局[23]。促进产业快速发展,使产业的拉动作用成为畜禽资源保种、开发利用营造雄厚的社会基础,使产业化开发实现 “产业壮大,龙头增强,农民增收”的效果,达到“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群众”的大好局面[16]。政府扶持龙头企业,企业联系养殖户,这样的合作形式,实现了养殖户和市场的高效对接,呈现出了“资源有效开发,产业规模发展,农民普遍受益”的良性健康发展道路。

通过对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现状的分析和发展对策研究,充分发挥地理标志的作用,有助于产品质量优化、突出产品特色、提升品牌价值、挖掘市场潜力、提高竞争力、推动产业化发展、引导产业升级、加强服务意识、提升创新能力、促进农业增效、推动农民增收,并且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效利用河南省家禽类“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不仅能够架起名优特产和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接轨的桥梁,还能够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树立地方名优特产质量与信誉的金字品牌。

猜你喜欢
三黄鸡麻鸡卢氏
三黄鸡疫病防疫技术要点
兽医导刊(2022年4期)2023-01-05 18:57:39
崇仁麻鸡 振翅腾飞
江西农业(2022年1期)2022-02-15 12:49:58
开封卢氏鸡特种养殖助力脱贫致富
广东蚕业(2021年9期)2021-12-01 14:00:58
绿茶粉对清远麻鸡血液脂类代谢的影响研究
广东茶业(2019年1期)2019-04-28 08:32:30
三黄鸡果园、山地相结合的放养技术探讨
兽医导刊(2019年16期)2019-02-12 11:17:13
纳兰容若与卢氏: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民周刊(2018年21期)2018-12-24 09:51:50
王妃没卢氏墀嘉姆赞对吐蕃禅宗的历史贡献探讨
◆专利名称:一种三黄鸡用微量元素添加剂
家禽科学(2017年3期)2017-02-02 01:10:19
崇仁麻鸡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质量探索(2015年10期)2015-05-09 07:47:55
从方国到郡县:卢氏在先秦秦汉时期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