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

2018-02-13 09:00孙召财
畜禽业 2018年8期
关键词:体病亚急性黄疸

孙召财

(栖霞市桃村镇畜牧兽医工作站,山东栖霞265301)

0 引言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寄生于猪红细胞或血浆中的,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以贫血、溶血性黄疸、发热、呼吸困难、皮肤发红和虚弱为特征的一种寄生虫病[1]。付红细胞体主要寄生于血液中,对红细胞破坏严重,导致动物的机体发生贫血。常常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流行。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发展。本文将详细分析其发病情况。

1 病原

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能够导致多种动物感染发病的病原微生物,其大小和立克次体比较接近,所以将其归类到立克次体目,无浆体科。附红细胞体的直径为0.8~2.5μm,外观呈环形或球形,以二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它对常见的消毒药物比较敏感,通常在几分钟内即可被消毒药物杀死。对干燥环境的耐受力不强,很容易死亡,但对低温环境的免疫力较强,可以在低温环境中存活数年。

2 流行病学

本病可以感染多种宿主,对人和多种动物都有易感性,感染较多的有牛、羊、猪、犬、鸡等。这些动物的阳性率都很高,如猪可以达到90%,鸡甚至可以超过90%,人的感染率也能高达86%,但只有猪的发病率较高[2]。猪感染附红细胞体后潜伏期一般为7 d,而且很多病猪呈隐性感染。本病的传染源是所有感染的动物,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传播途径广泛,能够通过接触性传播、垂直性传播、血源性传播和媒介昆虫传播,其中昆虫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渠道[3]。节肢动物中疥螨、虱子、蚊子等均能够将携带的附红细胞体传染给动物,其中蚊子是最主要的中介。所以在昆虫活跃的季节就是本病的高发季节,北方在每年的7-9月,南方在每年的6-10月。此外,通过共用注射器针头或是在断尾、阉割的时候使用的器械也会传染本病。公猪通过精液,母猪通过妊娠胎盘均可以传播本病。

3 临床症状

猪附红细胞体病通常根据其发病特征分为3种类型,即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

3.1 急性型

急性型在临床上并不常见,病猪在发病后表现为突然发病死亡,病猪口腔和鼻腔内有血液流出,全身发红,甚至是发紫,病程一般是在数分钟到数小时不等,最长也就有1 d的时间。

3.2 亚急性型

大多数病猪感染附红细胞体后表现出来的症状是这个类型的。可见病猪的耳部和腹部的皮肤变红,病猪精神不振,食欲下降,饮水增多,体温可以升高到42℃,而且是居高不下,病猪可视黏膜苍白,有贫血和黄疸等症状。在身体的末端会因淤血而呈现出紫色。耳廓边缘呈暗红色是其特征性的病变。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猪饮食废绝,不愿站立,排便干燥,类似羊粪状,粪球外有时可见有黏膜附着。在病猪的耳下、颈部、胸腹部和四肢末梢都会出现指压不褪色的皮肤红斑。病猪口腔和鼻腔有泡沫样的分泌物。逐渐开始出现咳嗽和呼吸困难以及血红蛋白尿。

3.3 慢性型

慢性多为亚急性型转化而来的,表现为贫血和黄疸,被毛粗乱,皮肤和结膜发黄,甚至呈深黄色,大便中可见有黑褐色或鲜红色的血液。体温升高,在40℃上下。

4 病理变化

本病的病变主要是黄疸,表现为皮下组织和淋巴结以及周身的浆膜和黏膜出现不同程度的黄染,消化道内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脾脏肿大,被膜可见有结节。肝脏肿大,局部脂肪样变,还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和坏死,肾脏也表现为黄染。

5 疾病诊断

本病的诊断根据发病的季节、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以初步做出诊断,但确诊需要通过实验室进行检测,通过高倍显微镜就可以看到红细胞周边的付红细胞体。

6 预防治疗

6.1 预防

附红细胞体病的预防由于没有疫苗可以接种使用,只能通过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的清洁和卫生,给猪提供适合的饲料,确保营养的全面,增强猪体自身的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还要减少和避免各种应激因素,防止应激给猪造成的影响。附红细胞体可以通过血液传播,这就需要对猪使用的器具进行消毒,减少互相感染。还需要在切断病原传播途径上下功夫,使用杀虫药物消灭吸血昆虫,防止其携带并传播病原。消灭病原可以使用1%的敌百虫溶液喷洒猪舍,一般间隔5~7 d喷洒1次。还可以在饲料中预防性的投放一些药物,如土霉素或四环素等。

6.2 治疗

本病的治疗使用最多的是贝尼尔,通常5~7 mg/(kg体重),肌肉注射。也可以使用7~15 mg的长效土霉素进行静脉注射。注射1次/d,需要连用3~5 d。

猜你喜欢
体病亚急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鲁晓岚:黄疸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肉牛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防治措施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新生儿出现母乳性黄疸可以继续喂母乳吗?
中蒙药内外结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30例
猪弓形体病的诊治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治对策探讨
中医药治疗早期亚急性甲状腺炎验案1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