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托加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畜牧兽医工作站,青海果洛814000)
高寒农牧区是指平均气温为0℃~5℃、海拔位置为4 500~5 200 m、太阳辐射强度较大的畜牧业地区,主要以生产适应性强、耐粗饲、耐高寒为特点的畜牧业。高寒农牧区的植株低矮、但生产周期较短,且牧草的营养丰富、粗纤维低,特别适宜发展高原特色的畜牧业。高寒农牧区主要包括四川西部地区、西藏、青海等地。文章就高寒农牧区动物防疫工作现状及应对策略进行研究。
动物防疫具有较为明显的典型化特点,特别是最近几年各地交通日益紧密,这为高寒农牧区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较大的工作难度。与此同时,各地动物防疫意识偏低,并没有深入落实动物防疫工作,导致未能够有效控制动物病菌,甚至还有可能会出现动物病菌变异的情况。
动物防疫力量的强弱会对高寒农牧区动物防疫工作造成较大的影响,鉴于此,务必要提升高寒农牧区动物防疫队伍的综合素质。从目前来看,有相当数量高寒农牧区的动物防疫水平有待提高。
(1)通过对规模养殖场开展动物卫生监督和疫病防控两项延伸考核,实现对规模养殖场从生产到销售全程监督,不仅实现了畜禽强制免疫、常规免疫,还有效防止病死畜禽私屠滥宰流入市民餐桌。
(2)加强规模场监管及散养畜禽免疫,完成免疫率、监测合格率、监管率、建档率、标识佩带率均达到100%,饲养场产地检疫率达到90%以上。
(3)加强疫情测报网络建设和应急处理,建立健全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
(4)加强县外畜禽引购行为监管,有效防止外疫传入。
(5)加强检疫监督。对非法收购、加工、贩卖病死畜禽行为严厉打击,确保畜禽产品安全,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1)高寒农牧区在新动物防疫人员上岗之前需要开展系统的培训和业务素质摸查工作;并且还要采取多种措施来为新动物防疫人员搭建素质拓展平台,例如,采取“老带新”“教师相互交流”等多种方式。
(2)从各地高等院校选拔动物防疫相关专业的优秀人才,以此来提高动物防疫队伍的整体素质,并且还要建立健全薪酬福利激励措施,以便能够让动物防疫工作人员能够以更多的热情、更大的主动性投入到工作中,以便能够获得更好的工作成效。
(1)强化农村畜牧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培训。与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粮油高产高效创建、生态畜牧业示范县建设等农业重大项目结合,开展农村畜牧专业技术人员岗位教育和知识更新培训,尤其是要注意灌输动物防疫知识。
(2)加强岗位证书培训。继续强化新进农村畜牧专业技术人员与现有在岗农村畜牧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证书培训,并将其作为乡镇畜牧专业技术人员竞聘上岗、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可按照省农牧厅统一制定的考试大纲要求,制订教学计划,统一使用省上编写的岗位证书培训教材,分层分类培训,对合格的学员记录继续教育学时,颁发岗位证书。
(3)及时补充农村畜牧专业技术人员。乡镇或区域按岗位空缺补充农村畜牧专业技术人员,按照专业技术岗位招聘条件要求,按规定实行公开招聘。结合“特岗计划”,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乡镇从事农村动物防疫技术服务工作,改善农村动物防疫技术队伍结构,提升推广服务水平。
(4)选聘村级畜牧专业技术人员。按照民办公助原则,鼓励每个有条件的行政村选聘1~2名具有丰富畜牧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人员作为村级农村畜牧专业技术人员。村级农村畜牧专业技术人员工作津贴标准和经费渠道由县级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