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2018-02-13 07:44杨映映赵林华
吉林中医药 2018年12期
关键词:山茱萸熟地黄五味子

邸 莎,杨映映,赵林华,韩 林*

(1.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2.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山茱萸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主要含莫诺苷、马钱苷、苹果酸等环烯醚萜类、有机酸、鞣质类等。山茱萸味酸、涩,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补益肝肾、收涩固脱等功效。古云:“传方传药不传量”,用量可直接影响方药的临床应用效果,然而临床山茱萸的用量莫衷一是,无“据”可依,因此有必要总结古医籍及现代医家运用山茱萸的临床经验,高度归纳山茱萸临床常用剂量、配伍、所治疾病等规律,以供临床科研同道参考借鉴。

1 经典名方用量与配伍

古医籍记载山茱萸可通过配伍相应中药治疗月经不调、眩晕、遗尿、肝肾损伤等疾病。古现代方药用量折算因时代度量衡不同而变化,如东汉1两约13.8 g、宋金元1两约41.4 g、明1两约37 g、清1两约37.3 g[1]。山茱萸配伍熟地黄,如六味地黄丸(北宋《小儿药证直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丸)中山萸肉(四钱,约16.6 g)配伍熟地黄,共奏滋补肝肾、填精益髓之效;配伍肉桂如加减归芍地黄汤(清《医略六书》),山萸肉(三钱,约11.3 g)滋养肝肾之阴,与生地等合用共奏养阴生津之功;配伍黄芪,如固冲汤(清《医学衷中参西录》),山茱萸(八钱,约30 g)补肝肾、调冲任、敛阴血,配伍黄芪、白术等健脾补气中药,治疗脾气虚弱、肝肾阴血亏虚之月经过多、崩漏等出血不止;配伍人参,如来复汤(《医学衷中参西录》),山茱萸(二两,约74.6 g)补肝、敛汗,与人参配伍治疗肝虚极而元气将脱者;配伍固涩之中药,如补虚固精丸(宋《圣济总录》;各味中药为细末,与前膏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丸,空心、食前煎桃仁酒下),山茱萸(半两,约20.7 g)配伍补骨脂等固涩药,其中山茱萸补肾益精、固精缩尿,治疗肾阴或肾阳不足之遗精,或肾虚膀胱失约之遗尿、尿频等。

2 名老中医山茱萸用量与配伍经验

赵振昌常用山茱萸配伍黄芪、生地黄,治疗脾肾气(阴)虚、肝肾阴虚以及阴阳两虚型肾脏疾病如慢性肾衰,多用20 g[2];与生地黄、熟地黄等量配伍治疗肾性蛋白尿,其中山茱萸有补有敛,滋补肝肾、收敛固摄,以收涩蛋白,防止蛋白从尿液排出体外;配伍土茯苓、黄芪等治疗痛风性肾病,多为20 g[3];六味地黄丸加减常治疗阴虚火旺型慢性肾小球肾炎,山茱萸多为15 g[4]。

周仲瑛常以六味地黄丸为基础方治疗肾阴虚型慢性肾炎、糖尿病、高血压、肺结核等;认为糖尿病肾病病位主要在肾,涉及肝、脾(胃)、肺及心,主要病机为肝肾不足、气阴两伤,山茱萸配伍生地黄、山药等滋阴固肾;高血压关键病机为阴虚阳亢,常用山茱萸、桑寄生、生地黄等;常配伍肉桂、茯苓等温肾化气利水,治疗膀胱癌术后肾功能减退;配伍麦冬、五味子治疗气阴两虚、心营不畅型心悸;配伍生黄芪、当归,治疗气虚血瘀型血小板增多症;治疗虚哮重视补肾,主张治肾为清痰之本,并自拟平喘固本汤,山茱萸为10 g,党参15 g,胡桃肉10 g等补益肺肾、固本培元[5]。

段富津用山茱萸配伍熟地黄、山药或女贞子治疗肾阴虚型前列腺炎或肾精不足型耳鸣、颤证,为15 g[6];配伍麦门冬、五味子治疗心阴虚或气血亏虚型不寐,多为15~20 g;配伍黄芪、五味子治疗气血两虚及心阳不足型胸痹,为15 g;配伍黄芪、白术、熟地黄治疗脾肝肾不足型月经过多、经断前后眩晕,为15 g;配伍熟地黄、茯苓、山药治疗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型糖尿病及合并雀目、水肿,为10~15 g[7]。

施今墨治疗糖尿病时注重寒热虚实,提出糖尿病主要证型为阴虚燥热、脾气亏虚、阴阳两虚,山茱萸配伍地黄一补一敛、养阴益精,治疗下消诸症见尿频量多、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等症,为12~15 g;配伍熟地黄、枸杞子、菟丝子等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为15 g[8]。

夏桂成提出“女性的生殖节律是在‘心(脑)—肾—子宫’生殖轴的调控下,阴阳消长转化的圆运动生物钟规律”以及遣方用药以“动、静、升、降”为特点,常配伍炒白芍、菟丝子,治疗在阴血恢复、阴长开始的月经后初期;用清心滋肾汤(山茱萸、山药、熟地黄)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山茱萸多为6~10 g;配伍白芍、丹参或山药、续断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气血不足、肾虚型子宫腺肌病、痛经或多囊卵巢综合征,为10 g左右[9]。

程益春认为糖尿病属于本虚标实,发病关键为脾气亏虚,自拟健脾降糖饮(山茱萸、生黄芪、天花粉等)为主治疗糖尿病,山茱萸多为10 g;配伍生地黄、山药或生黄芪、当归治疗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老年糖尿病或气血不足型糖尿病闭经、糖尿病型口腔疾病,为9 g;配伍柴胡、夏枯草治疗桥本甲状腺炎,为12 g;配伍生黄芪、浙贝母等治疗气阴两虚型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周期性麻痹、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炎,为 9 ~ 15 g[10]。

3 方药量效研究委员会专家用量与配伍

李济仁常用山茱萸配伍生地、五味子、补骨脂等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山茱萸在199张处方中出现了23次;自拟苦参消浊汤治疗乳糜尿,其中山茱萸、熟地、山药配伍,补益肝脾肾脏、固本培元,山茱萸多为15 g;配伍薏苡仁、鸡血藤、肉苁蓉或熟地、土茯苓、苦参治疗肝肾不足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或脾肾不足、湿热下注型淋证,为12~15 g[11]。

仝小林常用六味地黄丸治疗疑难杂症,如肝肾阴亏虚型糖尿病合并足跟痛、肠上皮化生、强迫症合并滑精等,山茱萸多为15 g[12];将糖尿病发展过程分为郁热虚损4个阶段,病久伤肾,导致肾阳不足,常用山茱萸配伍淫羊藿,其中山茱萸助阳益精、淫羊藿补阴壮阳,合用加强温肾缩尿功效;配伍茯苓、肉桂治疗糖尿病肾病,曾用15 g;配伍黄芪、桑螵蛸或黄柏、知母治疗老年肾功能减退症见夜尿增多或红皮病型银屑病,为8~10 g;配伍黄芪、桂枝治疗气虚血痹、脉络郁滞型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曾用15 g[13]。

李赛美常用山茱萸配伍桂枝汤、地黄治疗太阳表虚型皮肤病,其中山茱萸、地黄滋养少阴经水,桂枝汤调和营卫,山茱萸曾用30 g[14];配伍黄柏、知母、菟丝子治疗肝火亢盛、肾阴不足或肝肾阴虚型内分泌疾病,为10~12 g[15]。

谈勇提出“滋阴补阳方序贯”法治疗各种妇科疾病,在经后期补阴、经前期补阳,并结合月经周期规律区别不同时期简化用药,对于薄型子宫内膜、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多囊卵巢综合征,运用此疗法,注重在经后滋阴补阳、补肾填精,配伍熟地黄、炒白芍,山茱萸多为6~9 g[16];运用“滋阴补阳方序贯”法配伍山药、龟板治疗胚胎反复移植失败,根据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特点,结合滋阴补阳方序贯与分期论治,为6~10 g[17]。

4 现代医者用量与配伍

4.1 配伍黄芪 山茱萸配伍黄芪、牡丹皮、知母治疗慢性肾炎,山茱萸能有效降低尿蛋白,为10~30 g;治疗糖尿病肾病,脾肾阳虚、痰湿癌毒内聚型胃癌,山茱萸用量为10~15 g,黄芪为30 g;治疗肾虚血瘀型癃闭或肾虚型便秘,山茱萸为15~18 g,黄芪为20 ~ 60 g[18]。

4.2 配伍党参 治疗肝脾血虚、冲任失固型崩漏,山茱萸12 g,党参24 g[19];治疗出血减少期、瘀血已去的崩漏患者,山茱萸30 g,党参20 g;治疗元气不足、冲任不固夹痰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山茱萸为15~25 g,党参15 g;治疗肾亏血瘀型不孕、脾肾亏虚型流产或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脾肾亏虚型IgA肾病、肾阳亏虚、膀胱虚寒型遗尿,山茱萸10~15 g,党参15 g[20]。

4.3 配伍丹参 治疗肾虚痰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脾肾亏虚型糖尿病肾病、气阴不足或痰瘀阻滞型房颤,山茱萸为10~15 g,丹参为10~15 g;治疗间质性膀胱炎,山茱萸30 g,丹参30 g[21]。

4.4 配伍枸杞 治疗继发性不孕症处于卵泡期,山茱萸30~60 g,枸杞30~40 g;治疗干燥综合征,山茱萸15 g,枸杞15 g;治疗中期糖尿病肾病,山茱萸9 g,枸杞9 g[22]。

4.5 配伍地黄 金匮肾气丸治疗肾气不足、膀胱气化不利型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小便不利等),山茱萸10 g,生地黄30 g;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山茱萸12 g,生地黄12~20 g;治疗血虚风燥、阴虚夹湿型脱发或脾肾两虚型慢性肾脏疾病,山茱萸15~20 g,生地黄、熟地黄各15~30 g;治疗肾阴不足或阴阳两虚、脾肾两虚型淋证、水肿、不育、阳痿,山茱萸为9 g,生地12~15 g[23]。

4.6 配伍五味子 治疗脾肾阳虚型肾性蛋白尿,山萸肉15 g,五味子30 g,治疗肝肾气结或亏虚型肺痿、咳嗽,山茱萸8~15 g,五味子10 g[24];萸味龙牡汤(山茱萸、生龙骨、生牡蛎各30 g,五味子15 g)治疗多汗症[25]。

4.7 配伍巴戟天 治疗肝肾不足、精亏血少型月经后期、痛经、产后腰痛、经期延长等妇科疾病,山茱萸15 g,巴戟天10~15 g;治疗肾虚宫寒型继发性不孕,山茱萸30~60 g,巴戟天50~100 g;治疗脾肾阴阳、气血不足型月经过少、中风后失语、共济失调、甲状腺功能减退,山萸肉15~20 g,巴戟天15~20 g[26]。

5 小结

通过总结经典名方、名老中医、“方药量效研究委员会”专家以及现代医家临床应用山茱萸及其用量经验,得出临床用量为6~74.6 g;根据疾病、证型、症状,寻求山茱萸最佳用量与配伍。如山茱萸补肝肾阴精,可配伍地黄、黄芪、枸杞、菟丝子、白芍,治疗内分泌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妇科病(月经过多、崩漏、更年期综合征等)、肾病(慢性肾炎、肾性蛋白尿)、类风湿关节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中风,为6~74.6 g;补气养阴活血,配伍黄芪、丹参、知母、麦冬、当归、天花粉、生地黄,治疗妇科疾病(崩漏、痛经)、皮肤病(银屑病、痤疮)、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功能减退)、心脏病(胸痹、房颤)、糖尿病及其合并视网膜病变,为9~30 g;温补脾肾,配伍肉桂、淫羊藿、地黄、黄芪、党参,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肾脏疾病(慢性肾病、肾小球肾炎等)、妇科病(月经过少、不孕、流产),为9~30 g;补益肺肾,配伍党参、五味子,治疗咳嗽、肺痿、哮喘,为8~15 g;补肾固涩兼活血化痰,配伍桑螵蛸、熟地黄、黄芪、丹参、土茯苓,治疗肾功能减退、遗精、痛风性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便秘,为8~30 g。

山茱萸有降血糖、调节免疫、抗肿瘤、抗血栓、抗菌、抗炎、保护神经及肝肾、抗氧化及抗衰老等药理作用;山茱萸用量较安全且具有食用安全性,但不适用于命门火炽或湿热导致小便淋涩患者。本文通过总结古现代医家运用山茱萸临床用量及配伍规律,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依据并指导临床用药。

猜你喜欢
山茱萸熟地黄五味子
山茱萸真空干燥特性研究
熟地黄膏缓解震颤
从阴阳气血化生浅议熟地黄的临床使用
HPLC-DAD法快速筛查五味子颗粒(糖浆)中南五味子代替五味子
熟地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生物活性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山茱萸配方颗粒中5种成分
熟地黄和茯苓对山茱萸中3种成分煎出量的影响
豫西南山区山茱萸播种育苗技术
五味子醇甲提取纯化方法的研究进展
北五味子化学成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