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秀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乳品质量监测中心,新疆维吾尔860063)
社会不断发展,推动了现代乳业的发展步伐,而深化乳业各产业间的衔接力度,有助于推动整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现阶段,国内尚未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一个第三方安全质检机制,有关生鲜乳收购环节的质量检测依然由乳品企业负责完成。这意味着乳品加工企业当对生鲜乳质量检测引起足够重视,避免发生“头重脚轻”,即过于重视企业自身发展,而忽视了行业整体发展的重要性。下文则将对生鲜乳质量检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首先是饲料配比不合理,致使乳脂肪、乳蛋白等含量均达不到国家规定的优质原奶标准;新疆生鲜乳多由散户供给,而散户采取的是粗放饲养,并未合理搭配饲料,致使理化指标偏低。站在整体性视角进行分析,有一定养殖规模,且建有集中式挤奶厅的奶厂原奶的质量要明显好于散户。
其次奶牛本身患有疾病,尤其针对一些患有乳房炎的奶牛,养殖户采取的治疗措施不当,滥用抗生素,使得奶牛体内残留药物,未通过质量检测[1]。诸如:某地一家奶站一个月连续4次抽检质量均不合格,全部为抗生素阳性乳。
首先因生鲜乳质量检测的成本过高,使得收奶站不能做到对每一批原奶都进行检测。据了解,用于检测生鲜乳质量的快速检测试剂价格有几元的,也有几十元的,若奶站逢批必检,必然会耗费非常大检测成本与人工成本。加之某些检测手段涉及到的程序十分繁琐,不仅需要大量的人物力,而且还需要很长的检测时间,正因如此多数奶站仅是走一个流程,即简单的检测抗生素、掺碱量、酸度和比重即可。
其次依然有一部分从事检测工作的奶站工作者在此之前未接受过专业而又系统的技能培训,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连一些常见检测仪器的使用方式都说不清楚,特别是当某些重要检测仪器被损坏或老化时,他们没有做到及时更换,如此自然无法保证生鲜乳检测质量。
新疆地大物博,养殖奶牛的用户又多,若没有一个完善的奶站审批流程,除了无法规范生鲜乳质量检测秩序外,还极可能出现“浑水摸鱼”的情况。特别是在某一片区内,因奶站设立的密度偏大,而周围的奶源又非常少,奶站为降低原奶运输成本,计划每3d运奶一次,但存放过久的牛乳,管理不善便会影响到质量。
自古以来新疆便是牧业发达区,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新疆原奶更是销往全国各地。但即便是这样,走入当地日销售散奶市场,依然还存在着流动性大、管理混乱以及无序竞争等问题,因这些问题的存在,致使散售生鲜牛奶整体检测的理化指标不高,细菌总数严重超标,偶见原奶中残存有抗生素、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
多数情况下,生鲜乳质量检测不合格与养殖户有脱不开的关系,经调查发现,因基层兽医配备人数不足或收费过高,养殖户为节约成本,便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对病牛用药,如此一来便对生鲜乳质量产生了影响。
由此,为确保生鲜乳检测质量,即需要从源头处控制乳品质量,这便要求强化基层兽医的服务水平,让他们明白他们对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对整个地区生鲜乳业发展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本地区生鲜乳检测质量提升工作中,即能够凭借自身技能从源头处把控原奶质量[2]。
应当监督收奶站做好常规性的生鲜乳检测工作,时刻关注检测环境以及检测器具的消毒情况,逐步落实卫生防疫消毒工作,随时检查冷链设备的转运情况,务必保障生鲜乳的良好质量。
针对那些在规定时间内长期无法达到奶源量的奶站应采取合并经营或者拉运的方式,务必做到每天都拉运一次,不可出现隔天拉一次的情况。且针对那些卫生条件与规定不符的奶站,不可予以审批。
推行专人负责制,即将每一步检测工作都要落实到人头上,无论哪一方面出现问题都能够快速找出对应负责人,并将该问题妥善解决。此外,还应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奶业信息平台,国家或地区针对生鲜乳质量检测发布的信息及时上传到平台上,每天统计当地生鲜乳质量检测结果,用以提醒、督促原奶提供者从源头上控制生鲜乳质量。
基于维护人民群众食品安全视角,应逐步加大对散售奶的监管力度,随时安排专业人员前往散售市场,做好对现场奶源的监督与抽样检测工作。并逐步增大宣传教育力度,由政府牵头组建规范的、各功能完善的散售奶市场,并采取星级评定措施,用以优化市场秩序,提升本地区生鲜乳整体质量。
综上所述,新疆地区因生鲜乳产量高、品质好而获得全国民众青睐,为进一步提升生鲜乳质量,需全过程进行把控,而文章主要基于生鲜乳质量检测进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