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歆,黄美峰,杨绍君,胥翠萍
(赣州市畜牧兽医局,江西赣州 341000)
1.1.1 法律方面。我国在动物疫病防控方面唯一可循的法律是《动物防疫法》,关于基层疫病防控只寥寥几语,仅在第一章第六条中提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统一领导,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对基层疫病防控缺乏相关的细则或指导性条例,而基层防疫工作涉及疫病源头控制和公共卫生安全,应该出台专门的细则以明确工作责任及相关注意事项。
1.1.2 机构人员方面。基层防疫具体工作由乡镇站畜牧兽医人员负责,工作内容包括官方兽医承担的产地检疫和村级防疫员承担的动物免疫、疫情扑杀及无害化处理等。部分地区乡镇站畜牧兽医人员不纳入地方编制,财政采用“定岗不定员”定额补助制度,由地方政府补贴,待遇普遍偏低,基层防疫员年龄老化,大多没有缴纳养老保险,又使基层防疫人员养老成为一历史遗留问题。加之基层一线的工作环境较差,染病几率高,由于无编制,晋升也无希望,这些因素都加重了年轻基层防疫人员的流失,导致人员结构普遍呈现老龄化趋势,进人少退休人多,已满足不了基层防疫工作的需要。
1.1.3 防疫效果评估方面。当前衡量基层防疫工作其中一个重要指标是监测辖区内畜禽免疫密度,但是存在部分地区只监测生猪年出栏500头以上、家禽出笼5万羽以上的大型规模养殖场的免疫水平,这就使散养户成了一个监测盲点,而当前我国养殖状况,尤其是家禽仍为散养户多且分布范围广,养殖环境较规模养殖场差,潜在的疫病更复杂并且扩散风险更大。
防疫是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队伍建设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基层防疫队伍老龄化较严重,基层防疫人员多为非畜牧兽医专业,所掌握的防疫技能仅靠原始的“师带徒”或经过基础简单的培训上岗,具备执业兽医师资格证的人员少之又少。
1.3.1 基层养殖户现状。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以农户散养模式居多,该模式常见于家庭养殖。部分地方的农村养殖户将畜禽场地选在房前屋后搭建栏舍,此种模式做不到人畜分离。部分散养户的文化水平较低,年龄偏大,欠缺必要的疫病防控技术,也缺乏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意识,病死畜禽未进行深埋等无害化处理,有的随意丢弃到路边甚至河道中,造成更为严重的疫病传播隐患。
1.3.2 潜在隐患及存在的问题。当前动物疫病呈现病原变异速度加快,新增病种日渐复杂,疫病传播随交通便利程度呈易扩散、多散发、感染强等趋势。部分散养户仍凭借原有的养殖经验进行防控管理,现代疫病控制理念不强,重治轻防,欠缺程序免疫意识,担心疫苗接种后产生应激反应,认为免疫易引起动物减产或死亡,甚至拒绝村级防疫员上门免疫,作为生产者疫病防控主体责任意识淡薄,给疫病防控工作带来隐患。
2.1.1 完善基层防疫相关法律细则。当地政府应会同兽医主管部门,充分征询兽医专家方面的意见,建议国家层面出台基层动物疫病防控相关的指导性细则、管理条例,确定基层防疫责任,落实基层疫情监测、应急动物疫情预案及演练等职责,并将其纳入镇村级绩效考评,于每年“春秋两防”会同兽医部门联合考评管理。
2.1.2 加强资金监管,确保基层防疫经费。一是维持基础设施稳定运行。更新淘汰老旧冷库及检疫相关仪器设施,常备冷藏包、防护服、检疫器械等,定期检查消毒剂是否在有效期内。二是保证基层人员经费。基层防疫人员长期坚持在疫病一线,病源感染的风险高。要切实保障基层防疫员的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努力提高基层防疫人员的工作条件和工资待遇。
全面推进基层防疫人员聘用制度,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公益性基层防疫站工作。逐步推行基层防疫资格准入制度,优化防疫人员结构。创造培训条件,完善培训考核方式,建立防疫人员知识更新长效机制。
一是培养新一代公益性基层防疫员。为有效应对基层自然减员后人员供应问题,解决基层防疫队伍老龄化。可在职业培训类院校设置兽医专业,定向培养基层防疫人员,实行学费减免政策,提高补助待遇,学成后择优纳入财政事业编制。二是解决防疫员养老问题。50岁以上的防疫员与镇政府签订劳动合同,由当地县财政以实际工龄作为依据,对个人养老经费进行补助。
建立市场需求为导向,社会精细化分工为指导,积极引导和支持有偿服务机构的发展,与公益性乡镇防疫站统一部署,互为补充。按照统计局和兽医部门联合统计的畜禽数量,核定基层防控工作量从而确定需要的人数,组建专职工作队伍从事免疫、扑杀及无害化处理等。
社会化服务机构应做到:一、无疫病时,平时的消毒灭源,免疫接种工作能全覆盖基层养殖户。做好“预防为主,群防群治”的入户宣传。制定突发疫情应急预案并做好应急演练,确保疫情突发时人员、物资能迅速到位,最快时间内将疫情控制到最小范围。二、突发疫病时,能迅速封锁现场,扑杀病源并切断扩散途径,及时将初步诊断结果上报当地兽医主管部门,无害化处理后彻底消毒。
提倡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经营模式,在我国农村地区逐步推广养殖小区。养殖小区应符合“三区规划”要求,科学选址,采取“全进全出”模式,程序免疫,统一消毒。通过现场宣讲、电视投放广告等形式,引导基层养殖户加强防疫观念,增强免疫意识,形成全民全域自觉减少疫病传播风险的氛围。
信息之窗
第12届内蒙古乳业博览会暨高峰论坛圆满落幕
第12届内蒙古乳业博览会暨高峰论坛于2018年3月26-28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国际会展中心召开。本次大会共有257家乳产业链相关企业参展。展出品种涵盖奶牛育种、保健、养殖技术设备;乳制品加工包装技术设备;琳琅满目的乳品等。
本次高峰论坛为期两天,专题讲座15场,作为此次大会的亮点,论坛以“安全环保健康——共建内蒙古高质量、强品牌、绿色发展的乳品行业”为主题,邀请到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畜牧业部门负责人,行业协会负责人,乳企以及产业链相关领域负责人,牧场经营管理者,以及媒体记者千余人齐聚呼和浩特,以乳业全产业链整体协作共赢为方向,共谋中国乳业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