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蓉
(新疆农垦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新疆 石河子 832000)
农业科技期刊是科技期刊重要的组成部分,肩负着传播农业新成果,推广农业新技术,交流生产经验,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报道国内外科技动态、信息的任务,以为农业科研、教学、生产服务为办刊宗旨,在促进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1]。据2016年新闻出版统计年报数据,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共出版科技期刊近6 000种,其中农业科技期刊1 600多种,涵盖了农学方向27个专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农业科技期刊面对其他传媒的竞争日趋激烈。因此,分析农业科技期刊现状,全方位、深层次地思考农业科技期刊的发展与出路,对推动农业科技期刊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新疆农业科技期刊有16个,分别为《新疆农业科学》《干旱区研究》《新疆农垦科技》《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沙漠与绿洲气象》《新疆林业》《新疆农业科技》《新疆农业大学学报》《新疆畜牧业》《新疆农机化》《草食家畜》《塔里木大学学报》《新疆环境保护》《农村科技》《石河子科技》《绿洲农业科学与工程》,其中技术类和学术类期刊各占一半的比例。从各期刊的出版周期来看,普遍偏长,其中季刊占到期刊总数的20%,双月刊占比偏高,占到期刊总数的56%,月刊占25%。新疆各农业科技期刊均以所属科研院所或大学为主办单位,属公益型事业单位,办刊经费与人员工资由单位统拨,依托事业单位采用传统媒体运营模式办刊,运行依赖财政拨款和收取一定的版面费维持,大多数期刊发行量较低,没有广告收入,经济力量薄弱,受众较窄,社会影响力小,竞争力弱。
《新疆农垦科技》是由兵团科技局主管、新疆农垦科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农业技术类科技期刊,1978年3月创刊,双月刊,2013年改为月刊。创刊伊始,杂志定位在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涉及农业方面几乎所有专业,期刊读者主要面向科技人员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及团场职工群众,坚持“提高与普及相结合,实用技术为主”的办刊方针。主要报道农业现代化实践中的新成果、新技术、新进展和新经验,传播农业科学技术,促进农业科技交流,推动农业科技进步,让科研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在体制管理方面,《新疆农垦科技》为兵团科技局主管、新疆农垦科学院主办,挂靠在新疆农垦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以编辑部为工作单元,科技局、院、所三级管理。兵团每年下拨办刊经费。
《新疆农垦科技》为月刊,目前编辑人员数量为5人,专职编辑3~4人。编辑年龄在30~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8岁,人员偏老化。学历均为硕士研究生。在职称方面,由于岗位限制,取得并被聘用的正高级职称岗位1人,副高级职称岗位1人,中级职称岗位3人。编辑专业结构以大农业各学科为主。编辑人员组成在年龄、学历和职称方面有一定优势,但在人员数量和专业结构方面还有待加强,缺乏出版专业懂媒体经营管理的综合型办刊人才。
《新疆农垦科技》年收稿总量在1 000篇左右,稿源主要依靠自然来稿为主,也不定期的向农业方面的专家进行约稿,目前,主要是自然来稿,以及作者在与编辑沟通、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固定的作者群,从而保证期刊的用稿量。自然来稿中来自基层农业生产单位的稿件最多,其次为科研院所,然后是农业推广部门,三类机构的发文量占总发文量的76.03%,分别为38.75%、22.32%和14.96%,管理部门、院校所和公司企业、占发文量比例较为相当,依次为 6.33%、6.57%、8.27%[2]。
《新疆农垦科技》杂志为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主要刊登的内容包括农业、畜牧、农机等方面的稿件,还刊登有节水、农业气象、信息技术、食品安全、农田水利等方面的稿件,可以说涉及到了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对于各类农业科技稿件的选用,主要以实用性和先进性为原则,特别是对适合新疆地区大农业方面的新技术、新成果的稿件优先刊用。至2017年,《新疆农垦科技》主要围绕作物栽培、园林技术、植物保护、畜牧兽医、农业机械、节水农业、土壤改良、科学施肥、产品应用、品种介绍、农业气象、信息技术、科技论坛、科技工作者建议等栏目选稿用稿。期刊栏目的设定,随着发展时期和兵团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各栏目及版块也作了相应的调整与重新改版,比如为使兵团职工更快地了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开设了热点聚焦、前沿科技、科技成果/产业成就、援疆动态等版块,为报道各种高新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增设了科技讲座以及一些专题栏目。
《新疆农垦科技》杂志为月刊,每月下旬发行。杂志由兵团印刷厂印刷,邮局发行为主,邮发代号:14-84。创刊以来《新疆农垦科技》发行量保持稳定增长,是新疆地区发行量最大、覆盖面较广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期发行量基本稳定在1.5万册左右。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读者获取信息的渠道、方式和阅读习惯发生了改变,导致发行量迅速下滑,至2017年发行量减少了30%以上。此外,《新疆农垦科技》对期刊的广告业务十分重视,承揽了与大农业相关的各类广告业务,广告容量大、效果持久、印刷精美,广告效果和营业额远远高于其他同类期刊,广告经营不仅增强了期刊的经济实力,而且强化了期刊的信息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期刊的影响力,提高了期刊的知名度。但受近年发行和广告客户需求减弱的影响,广告业务也出现大幅下滑。
《新疆农垦科技》杂志的读者几乎涉及到农业的各个领域,包括兵团各级生产部门管理者、农业技术人员、农业生产一线的职工以及农业科研单位和院校等。作为兵团科技成果对外宣传的窗口,《新疆农垦科技》杂志不遗余力地对国内外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和农业生产实践进行了报道,对兵团职工掌握新技术、了解新品种和产品以及新机具的使用给予指导,使杂志成为广大农业工作者的良师益友,经历近40年的建设,《新疆农垦科技》杂志的读者群基本固定。
《新疆农垦科技》是新疆兵团创刊最早、影响最广泛的期刊之一,经过40年的发展,在推动新疆兵团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展示兵团科技的窗口,传播科技信息的使者,架起成果转化的桥梁,荟萃实用科技的园地”的重要平台。自创刊以来,期刊先后多次获得全国优秀期刊、新疆自治区优秀期刊和先进集体奖,近年来,《新疆农垦科技》连续二届(2015年和2017年)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推荐为中国“百强报刊”,期刊的社会影响力和品牌引领示范作用进一步扩大。
期刊缺乏长远发展规划,上级单位除给予办刊经费外支持外,对期刊的发展不够重视。在管理上,仍然延用传统的编辑部管理模式,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估机制,干多干少都一样,没有起到调动编辑人员工作热情和主动性的作用。
目前《新疆农垦科技》有专职编辑3~4人,编辑从组稿、约稿、编辑、排版、校对到出版发行身兼数职,事务繁杂。由于长期从事编辑的工作性质,始终“为他人作嫁衣”,难出成果和业绩,与从事科研的人员相比在今后的职称、职务晋升方面处于劣势。加之农业科技期刊自身生存能力弱,在加快期刊创新发展的过程,原有那些的困难将更加凸显[3],编辑从业人员从事期刊编辑工作的信心降低,编辑人才不断流失,极大地影响了本刊编辑队伍的稳定性。另外,由于人员少,任务重,编辑们没有充足的时间充电和学习,从长远看,也不利于编辑自身素质的提高。
从现有稿源来看,基层农业生产单位来稿居多,科研院所和大学稿件增多,但名家、专家的稿件少,且科研来稿中反映科研人员科研水平的优质稿件较少。由于优质稿源缺乏,进而也难以保证期刊内在质量。
目前,期刊的数字化建设仅停留在把期刊的PDF电子版简单的复制到各个终端平台上 (投稿系统平台、微信公众号)。期刊仍然处在传统纸媒传播阶段,缺乏媒介融合思路,网络化、现代化水平仍然较低。
本刊的经济来源主要集中在上级部门拨款、版面费收取、广告与发行收入这些常规运营模式。随着互联网发展和传播方式的多样化,目前纸制期刊需求急速下降,近年来广告和发行均逐年下滑,面对这一新形势,期刊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现有的编辑队伍以农业科学及其相关专业为主,虽具有较好的专业背景,但是缺乏出版、传媒等专业特长的期刊经营管理人才,在期刊策划、品牌经营等综合谋划能力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刊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提升。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新疆期间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提出要求:“成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兵团作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排头兵,各项农业工作均走在全国的前列,兵团的现代农业有着极其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兵团的农业科技期刊,要开发和利用好这一优势。因此,《新疆农垦科技》要明确自己的功能定位,始终着眼于兵团的现代农业发展,才能更好、更有效地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科技期刊的内容是根本,比网上“零碎信息”的浅阅读内容要深刻。因此,要继续加强《新疆农垦科技》特色栏目的建设,打造策划一些重点栏目,实行主动约稿,加大专题组稿,对兵团农业涉及的研究领域及生产技术热点问题积极调研,精心策划,专题报道,要适应需求并不断深化,扩大期刊品牌影响力,改变过去为办刊而办刊的传统做法,立足于发挥期刊的服务功能,把期刊更紧密地融入到为兵团现代农业建设服务上来,围绕国家及兵团制定的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使期刊真正成为兵团科技与经济融合的重要力量。
质量是期刊的生命线,是科技期刊品牌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为确保编校质量,要严格把控审稿、编辑加工、校对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在编校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工作:注重熟悉和准确运用相关标准;对每篇稿件要进行细致的编辑加工;严格落实“三审制”和“三校一读”制度,注重内部质量自查。
一是要保证适当的专职编辑人员数量,并注重对编辑人才的培养,加大对编辑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学习和参加各种期刊学术交流会议的机会,全面提高编辑人员的业务素质,努力培养既懂专业又精通出版业务善于经营的全才。
农业科技期刊应该建立拥有独立域名的网站,网站内容应突破纸质期刊内容,要借助技术手段,对内容资源进行技术整合和集成,借助网站分类清楚、便于检索、易于使用的数据库优势,在纸质期刊原有的风格基础上,推出完全不属于纸质期刊的网络内容,生成多种多样的产品形态。同时,通过自建网站的准确定位,可以争取潜在的作者、读者以及相关广告用户[4]。《新疆农垦科技》可通过借助期刊的品牌价值和读者资源,大力构建期刊网站平台,创新自媒体平台和多种出版形式与读者进行交流,实现发掘用户资源、将传统期刊媒体品牌优势向新媒体领域延伸拓展的目的。
期刊品牌是科技期刊发展的无形资源,是衡量科技期刊竞争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要充分发挥《新疆农垦科技》“百强报刊”的示范引领作用,继续加强期刊的品牌建设工作,致力于“提高与普及相结合,以实用技术为主”的办刊主旨,注重创新性、实用性和导向性,与生产、科研和管理紧密结合,以更大的力度和决心推进兵团现代农业创新驱动发展,在广大读者心目中牢固树立起期刊的品牌形象。
[1]曾祥秀.我国农业技术类期刊的发展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
[2]陈志蓉,宋庆平,陆文辉,等.《新疆农垦科技》2005—2011年载文统计分析[J].新疆农垦科技,2012(11):44-46.
[3]黄爱萍,林海清,张梅.地方性农业科技期刊创新发展的模式构建[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3,25(11):144-147.
[4]司智霞,王翠.全媒体模式下农业技术类期刊的现状与发展[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6,28(10):16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