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地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2018-02-13 03:16索南卓玛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8年9期
关键词:高原地区糖尿病心理

索南卓玛

(解放军第22医院护理部,格尔木 816000)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外周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引起的代谢性疾病,以持续的高血糖状态为特征,并可能引起各种组织、脏器的长期损害、功能不全或衰竭。在全球范围内,糖尿病的发病率呈快速增长态势,被WHO称为21世纪的“流行病”。我国的糖尿病患者也越来越多,占比有增无减,已成为严重影响全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查找文献得知糖尿病在我国高原地区发病率更高一些,且老年人占比较大[1]。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以本院在用HIS提取数据为准,时间选定在2017年下半年(7—12月),年龄选择在60岁以上,剔除非首诊和非高原地区患者,医保和非医保患者均包括其中,所有患者均常年居住在医院所在地区,经赋值条件,共遴选出首诊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68例,男75例,女93例,平均年龄69岁。

1.2方法预先设置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性格特点、对疾病的认知程度、饮食习惯、家庭病史、子女相处、诊疗技术、医疗用药、就医满意度、患者入(出)院前后心理状态等栏目的调查提纲,利用护士与患者诊疗期间一对一贴心服务时机,采取问卷调查与电子病历查询等方法获取数据,然后利用数据分析软件SPSS 20.0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系统。其中对符合跟踪研究的60岁以上患者数据,进行更为仔细的系统分析。

1.3结论糖尿病一般由多种病因引起,主要表现为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中,对医院诊疗服务满意度比例最高,达到96%;伴有慢性并发症占比81%;因“富贵病”即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改变导致伴有高血压的占45%;伴有子女不在身边、心情抑郁,常伤心、心情不好、长期宅在家里的占31%;每年健康查体较少且对糖尿病不了解而影响正常生活的较少,占25%等。

2 高原地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特点

2.1存在认知功能障碍高原地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年龄和疾病的因素,加之机体的衰老,理解力和记忆力均有所下降,听力和视力也有所衰退,且伴有不同程度的急、慢性并发症,造成认知和感知功能障碍。还有部分老年人由于对糖尿病知识的缺乏,加之受经济因素影响,认为到大医院花费多,容易被小广告、祖传秘方、偏方及保健品迷惑,因而这类患者对正规治疗有抵触,调查显示,有76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占45%。

2.2存在焦虑抑郁心理有5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存在焦虑、抑郁心理,占33%。这类患者往往以前不知道糖尿病的产生和致病因素,通过与医护人员交流后有了新的认知,知道这是一种终生性疾病而变得较为焦虑,害怕一辈子吃药、打针;更害怕糖尿病引起的各种慢性并发症会给自己带来身体上的损害和痛苦;担心生活上以后会不能自理,需家人照顾,造成生活质量下降。天天不能离开药品(或针剂)导致花费不断增长也是焦虑产生的重要原因,甚至对生活没有激情,慢慢变得性格内向和不善表达,心事重重导致抑郁心理产生。

2.3存在悲观失望心理有38例患者存在悲观、失望心理,占23%,这多见于那些病程长没有引起家庭或个人足够重视,来医院就诊是不得已才来的,要么自认为是小病,想坚持一段时间结果引起其他并发症,一旦确诊又会出现悲观情绪。而且这类患者往往经济拮据,加之病情较复杂,导致用药品种较多、数量较大,且需长期服药治疗。多数由于家庭中缺乏有力的经济支撑,且许多子女也需要为生活奔波劳碌(或长期在外打工);一是没有多余的时间来照顾老人,二是时间一长使患者容易对未来失去信心,三是由起初的焦虑变成害怕死亡而产生悲观、失望心理,进而直接影响生活质量。

2.4存在无所畏惧心理有29例糖尿病患者有这种心理,占17%,早期糖尿病者居多,而且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且存在侥幸心理,普遍认为平常伤风感冒的小病小难的难免,常常表现为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就自认为能吃、能喝、能睡,干活累了休息就会好点,也没什么大的不适,认为血糖高一点没什么关系,更有甚者因为其他疾病就诊检查被发现有糖尿病也不承认,不愿意“多花钱”,也不听从医师告诫而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

3 实施护理沟通服务的对策

3.1摸清情况配合精益治疗2017年作为本院的“精细化”服务年,老年病护理病区积极行动起来,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主动设计入院贴心卡,要求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对每位患者进行“点对点”的沟通交流,以“手拉手”服务的方式了解其家庭子女数量、生活习惯、文化程度、社保及入院主诉病症等,详细地进行规范护理与沟通,通过查阅病历,努力做到患者基本情况清楚、心理状态清楚、病症了解清楚、注意事项交待清楚。评估之后,根据每一个患者的主诊糖尿病和其他病案的基本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服务计划。

3.2以贴心服务促进健康教育高原地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一次性接受新知识和新思想往往有难度,加之民族风俗和生活习惯差异较大,有的患者还长期得不到家庭或子女的有效照顾。因此,护理服务努力做到:一是介绍病区治疗、生活区基本情况,以子女关心长辈的语境与患者进行健康信息与诊疗信息的交流,形成敬老式交流的氛围;二是介绍在院治疗一般流程和注意事项,搭建健康教育的桥梁;三是对接受能力较强的采取宣传资料加重点解读的方式,对接受能力相对较弱、读写不方便的分次进行系统讲解,循序渐进重效果;四是针对每位患者的生活习惯和糖尿病的病情进行科学引导,并进行现场示范讲解用药和合理饮食注意事项,将药食辩证治疗讲到位;五是针对不同患者个别差异化进行随机教育,利用护士接触患者时机反复教育,突出重点,便于患者记忆。

3.3以身边事例辅助专业治疗高原地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大多数接受程度慢、遗忘快,在用药方法和胰岛素注射操作技能时,往往记不住看不清说明,容易产生老而无用的畏惧心理。对此,应用以前患者和接受早期治疗患者的身边事例进行激励。一是每次巡查和进行治疗服务时,都要花一定的精力与患者沟通,了解每一名患者对前期治疗的亲身感受和身体变化,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让其感觉到被重视和尊重,从而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配合医师治疗和护理服务;二是每周两次进行健康专家现场言传身教,医师、护士分别就不同病种和病情循环辅导,并且请身边的同病种的患者谈感受,达到激励在身边的现场效果;三是对理解和坚持比较好的患者给予“健康花”奖励,以精神安抚激励患者早日步入康复大道。

3.4以换位思考树立生活信心针对一些高原地区糖尿病患者由于家庭因素、经济因素、个人因素导致对生活失去信心的现象,作为护理工作者应当视患者为亲人,尽可能为患者排忧解难。一是主动与患者家属(子女)沟通,引导其除积极配合医院治疗外,还要从日常生活、起居环境等方面对老人多一份关爱,减少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畏难情绪;二是主动与有恐惧、焦虑、抑郁心理的患者沟通,耐心、细致地讲解疾病的可控性,治疗效果不完全取决于医疗用药档次高低和使用药物量多少,也与患者饮食、生活习惯、配合治疗有密切关系;三是护理人员针对不同患者编写一份方法简要、记忆规律等用药口诀,明确告知患者自控能力强,血糖控制得就好,并发症发生发展就慢,对脏器的损害和痛苦就越小,经济上花费就少,生活质量也就会高;四是患者在院时间注意从生活上多关心,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通过不断交流及时了解其思想动态,同时把主治医师、主管护士的电话留给患者,遇有不解的困惑或困难可随时提供专业、便捷的医疗服务,从而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五是对于无所畏惧的患者,重点对其讲解糖尿病的自然病程和发展趋势,若控制不好,可能会出现多种急慢性并发症以及对身体的损害和痛苦,比如给患者播放介绍糖尿病的幻灯片,让患有严重并发症的人现身说法等,使患者深刻地认识糖尿病及其危害,消除无所谓心理而积极配合治疗。

4 讨 论

糖尿病是公认的身心疾病,除科学的用药治疗外,不良的心理因素也会严重影响治疗效果,进而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2]。对高原老年糖尿病患者不同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大幅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控能力,获得更好的代谢控制,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生存质量。优质的心理护理服务,使得医、护、患沟通加强,交流增多,提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和依从度。

猜你喜欢
高原地区糖尿病心理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高原地区肺动脉高压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AV500系列无人直升机在高原地区完成试飞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