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雯 张肖敏
(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3; 2.南通市中医院,江苏南通226001)
便秘指大便干结或者排便不畅、便而不爽的一种疾病。西医予乳果糖、镁类泻剂、开塞露等药物治疗,但长期使用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运用“流津润燥”法治愈便秘2例(张肖敏主治),报告如下:
案1.秦某,男,35岁。2017年8月26日初诊。
患者大便秘结半年余,4至5天一行,便前腹痛难忍,须用开塞露方可解出。由于1年前患格林巴利综合征,经治愈后出现便秘,粪便质地较干硬。平素自觉胸胁苦满,口苦心烦,脾气急躁易怒,常有腹胀、嗳气,纳食欠佳。证属少阳气秘。治以疏木达土,畅通肠腑津液。以小柴胡汤合小承气汤化裁。处方:
柴胡12g,黄芩10g,法半夏10g,厚朴15g,枳壳15g,瓜蒌仁20g,太子参12g,生大黄(后下)6g,炙甘草10g,生姜3g,大枣3g。水煎服,日1剂,服7剂,早晚分服。
二诊(9月2日):诉服药后大便量增多,日行2次,矢气则舒,守方去大黄。继服5剂,大便日行1次,仍干结,便时腹绞痛,原方加郁李仁10g、陈皮10g、砂仁(后下)6g、广木香10g。患者大便成形,日行1次,诸症均除。再续前方出入以巩固疗效。
按:肝胆属少阳,主通调周身气机。肝疏泄气机不畅,阻碍津液正常布散于大肠,濡润失司,大便秘结。故患者便秘时伴有胸胁苦满,便前腹痛异常,皆是肝经凝滞,上下出入之路闭塞所致。运用疏肝法使患者脉道通利,津液流布,肠燥也自然得解。方中以柴胡、黄芩和解少阳,太子参代替人参、生姜、大枣清补调和脾胃,大黄、厚朴、枳壳轻下热结,除满消痞。患者服药后枢机得利,气机升降得畅,体内津液流动正常,肠道濡润,而症状渐平。
案2.吴某,女,37岁。2017年8月12日初诊。
患者便秘6年余,解便时痛苦异常,状如羊屎样,同时伴面部痤疮,口干,偶有嗳气、烧心反酸等症状,无恶心呕吐,脘腹时胀硬,矢气则舒。舌红舌体偏瘦、苔根薄腻,脉弦细。证属气血津亏,肠失濡润。治以清热养阴润肠。拟方润肠丸加减。处方:
当归20g,羌活6g,防风6g,生大黄(后下)3g,皂角刺3g,桃仁6g,郁李仁10g。水煎服,日1剂,服7剂。
二诊(8月19日):患者带药赴西藏,服药后每天大便1次,腹部胀尚适。回宁后,大便减少,口干晨苦,舌尖红、苔薄黄微腻,脉细弦。证属湿热内结。治以泻火祛湿通便。处方:金银花10g,全当归20g,黄芩10g,生苡仁30g,赤小豆30g,生大黄(后下)6g,郁李仁10g,桃仁6g,徐长卿20g。水煎服,日1剂,服7剂。
三诊(9月26日):诉口苦已平,口干明显,每日大便2次,大便成形,舌尖偏红舌苔薄黄,脉细弦。初诊原方去皂角刺,加知柏各10g。水煎服,日1剂,服14剂。后随访3月,症状无复发。
按:本案患者属于慢性便秘,初诊以大黄泻热导滞,当归养血补血,羌活、防风升发清阳,疏利气机,桃仁、郁李仁润肠通便。药后患者便秘明显好转,后因远赴西藏,起居饮食失调,出现大便减少、口干苦等,此乃热与湿相结而热象偏重的表现,以赤小豆当归散加减泄热祛湿活血,金银花、黄芩清热通腑,郁李仁、桃仁润肠通便。三诊患者肠热渐清,但考虑长期便秘,阴液已耗,以知、柏共奏清热坚阴之效。服药2周后症状明显改善,后以养阴健脾为基本大法,守方加减,基本消除患者因便秘所带来的困扰。
参考文献
[1]李梴.医学入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