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祥
摘 要:让初中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法是数学教学的终极目标,也是数学新课标教学的重要要求。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针对初中数学浅谈几点有效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具体策略,与各位同行共享。
关键词:初中;解题;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是对数学对象的理性认识过程,简单来说,就是学生应用数学工具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思考过程。笔者认为,解题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途径,广大教师可以从习题训练入手,通过强化解题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观察材料结构,整体思维
学生在求解问题时,首先应当学会从全局着眼处理,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概括出数学关系,进而再确定解题的思路与策略。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数学材料的整体结构,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与整体思考,从而培养他们的整体性
思维。
比如一次函数问题:A市和B市分别有某型号库存机器12台和6台,现在决定支援C村10台,D村8台,已知从A市调运一台机器到C村和D村的运费分别是400元和800元,从B市调运一台机器到C村和D村的运费分别是300元和500元,试求出总运费最低的调运方案,总运费最低为多少?笔者首先引导学生观察题目条件,对问题展开整体分析。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条件,尝试用图表展示问题的整体关系。通过表格,学生很快确定了解题思路:设总运费为W元,A市运往C村的机器为x台,列出W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W=400x+300(10-x)+800(12-x)+500[6-(10-x)]=-200x+10600,然后根据一次函数的增减性进行分析,确定总运费最低的方案,并很快得到答案为:x=10,也就是说从A市向C村调运10台机器,向D村调送2台机器,从B市向D村调送6台机器,此时总运费最低,最低运费为8600元。可见,笔者通过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整体分析,有效提高了他们的解题效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沟通纵横知识,灵活思维
一道数学问题可能涉及很多知识点,教师在教学时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去梳理、归纳问题所蕴含的知识点,帮助他们沟通纵横知识,进而提高他们的解题速度,发展其思维的灵活性。
例如“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对一个问题进行探究与解决:关于不等式2x-a≤-1的解集为{x|x≤-1},求实数a的值。对于这道题,首先根据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知识可知,2x-a≤-1的解集为x≤(a-1)/2,已知不等式解集是{x|x≤-1},因此可得(a-1)/2=-1,再求解一元一次方程可得a=-1。该题属于不等式与方程的综合题,笔者通过习题训练,引导学生梳理了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相关的知识,帮助他们建立了知识体系,实现了知识的迁移与综合运用。
三、拓宽联想范围,发散思维
在解决问题时,学生有可能会思路闭塞,感觉无从下手,或者是解题方法单一、古板,导致效率不高。笔者认为,教师要引导他们积极地展开联想,通过拓展联想范围,诱发学生产生灵感,获得解题思路,进而提高他们思维的发散性。
例如,在“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学时,设计了如下问题:关于x的方程1-(x-a)(x-b)=0的两根为m、n(m 学生发现此方程可以构建出两个函数:y=(x-a)(x-b)和y=1,并描绘出函数大致图象。此时,结合方程组的根的定义,易知方程的两根m、n(m 四、改变题目条件,开放思维 变式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概括力、提升学生思维开放性的有效途径。笔者认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习题训练时,可以有意识地改变题目条件,使他们学会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突破思维定式。 例如:如图1,△ABC和△ECD都是等邊三角形,△EBC可以看作是△DAC经过什么图形变化得到的?说明理由。 此题易知△EBC是△DAC绕C点逆时针旋转60°变化得到的。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研究、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新思维,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演变过程。笔者开始逐步改变题目条件,产生了几个变式。 变式1:如图2,当等边△ABC和等边△ECD分别绕点C旋转时,BE、AD之间的大小关系如何? 变式2:在图1基础上,如果将三角形扩展到四边形,若ABCD、DEFG都是正方形,则CG与AE关系如何? 变式3:若将正方形按照图2的方法进行旋转,其结论还会成立吗? 变式4:若将正方形变换成任意正多边形,其结论是否仍会成立? 活动中,笔者通过一题多变,有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开放性与创造性,使他们学会对问题进行多层次的思考。 综上所述,教师通过有效的习题教学,锻炼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他们在强化解题的速度、技巧与综合分析能力的同时,提高了自身思维的整体性、灵活性、发散性与开放性,使课堂教学效果高质保量。 参考文献: [1]郑荣.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J].数学大世界,2017(10). [2]程鹏.探究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5):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