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浩
摘 要:川剧作为中国西南地区流行的传统剧种,它最大的特征在于地域特色文化的展现,属于民间艺术的一种形式。川剧的融合性一直为大众所褒扬,也正因为如此,成就川剧在西南地区长盛不衰的现象。多元文化时代,川剧消亡论调的悲观情绪在蔓延。笔者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川剧也致力于寻求更好的发展创新之路,以期适应新时代的审美需求。本文主要从川剧的发展现状作为切入点,从审美主体(大众)的角度阐释川剧的创新发展之路必须围绕地域性、乡土化来进行。才能够真正提高川剧的艺术性,拓宽其生存与发展之路。
关键词:川剧;消亡论;地域性;现代性;生存发展
日间,和一位学术老者在谈论到川剧的时候,他发出了川剧正在走向消亡的叹息。可能是五十年代生的人,见证了川剧曾经辉煌的时刻,因而对于如今川剧的一些诸如上座率不景气,观众老龄化,川剧受到现代影视技术等的严重冲击等现状忧心忡忡,所以心里有这样的感触,其实我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为一名川剧的新兴爱好者,我并不认同川剧即将走向消亡,我认为川剧的未来是充满希望的。
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有统计数据表明,从2015年开始实行的四川省中小学川剧传习普及展演活动到目前为止取得了圆满成功。2017年是第三届展演,一共有四川14个地市的23所中小学共600多名学生观看了这次展演。其中包括《挂帅》《花木兰》《红灯记》《约定》《新钟馗嫁妹》《三字经》《贵妃醉酒》《成都的桥》《赠花卿》等共23个经典川剧剧目。当天,累计超过26万人次通过 “四川在线”在网上开通的直播房间观看了此次展演, 观众、网友纷纷留言表示了对这群川剧娃娃的喜爱和支持(晏一立,《四川省中小学川剧传习普及展演发展评析》)。 中小学川剧传习普及展演 “已逐步成为一张具有品牌效应的四川艺术教育普及名片”。戏曲观众一直都被诟病“老龄化”,然而,这次川剧从“娃娃抓起”的活动的圆满完成,足以说明新生的川剧观众正在崛起。川剧没有走向消亡,反而是在多元化的艺术竞争环境下,愈战愈勇。
我们都知道消亡论来源于西方。关于艺术消亡论最初是由西方的黑格尔提出的。而我们国内开始关注到消亡论是在文学界,始于希利斯·米勒在《文學评论》上发表的关于“文学终结论”的论文,在国内掀起了轩然大波。自此以后中国掀起了各式各样的消亡论调,面对川剧现在的一些不景气的现象,于是有很多人也开始呐喊“川剧正在走向消亡”。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认为川剧走向消亡论调的理由不外乎以下几种。他们认为川剧作为戏曲的一种,其实是中国古代社会遗留下来的旧的艺术,它本身是为封建社会服务的,随着现在的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失去了它原本的社会功能,所以消亡是必然趋势。另外一种说法即是从中国的戏剧的历史发展的进程而言的,一个剧种生,另一个剧种死,生死循环,于是川剧作为这戏曲里面的一种,总有一天也要被取而代之,走向死亡,就像北曲,就像传奇
一样。
持以上这些观点的人们,他们也有自己的论据,其中的确是有合理的部分。但是就此认为川剧必将走向消亡这样的断论,我认为还是过于偏颇。川剧消亡论者其实是走上形而上之路,因而没有正确的看待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发展。
(一)马克思在阐述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之间的不平衡性时,将古希腊艺术作为具体的分析研究对象,在古希腊的时候生产力很落后,但是当时生产出来的古希腊神话和史诗却“显示出永久的魅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原文),并且到今天“仍然能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为什么呢?艺术反映的是经济基础,但是艺术并不是直接反映生产力的。换句话说,艺术的发展与否并不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否而发展。用数学里面的术语来讲,就是二者之间根本就不存在正比例的关系。因此,我们并不能够用现代这个时期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去衡量川剧这门戏曲艺术的发展水平。
(二)川剧作为戏曲艺术的一种,它在戏曲艺术当中是有着强大的历史继承性的。马克思在研究艺术发展的影响因素中明确提到艺术的普遍发展规律,艺术发展应该是在继承本民族遗产的前提下进行发明创造。同样的,川剧不是横空出世的,它是在18世纪的时候,以高腔为基础,同时吸收了昆山腔,皮黄腔,梆子腔以及灯调等而形成的。并且剧本上,也有很多是其他剧种的剧本上改编发展而来的,例如川剧新编古装戏代表剧目《谭记儿》的最初来源就是元杂剧作家关汉卿的《拜月亭》。任何艺术形式的发展与创新都是在既有的基础之上发展完善的,如果离开具体的继承去空谈,那就形而上了。
(三)川剧是四川文化的承载。川剧的包容性、地域性、与时俱进的现代性,决定了川剧的可持续发展前景。
川剧的包容性体现在川剧对其他剧本的接纳与吸收。川剧包含五种声腔,昆腔、高腔、胡琴、弹戏、四川灯戏。这五种声腔共同构成了川剧的博大精深。同时也成为川剧生命力的重要来源。
川剧的地域性主要体现在川剧的地域文化特色上。而尤为明显的是川剧对四川方言的运用。从戏剧戏曲学的角度给川剧下的定义是:“川剧,是以四川方言演唱的,以唱念做打方式来叙述故事的,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从定义本身来看,“以四川方言”、“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无论是四川方言的演唱,还是所流行的区域,地域性是川剧最大的特征。乡土乡音背后所承载的,是四川人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及情感的表达方式。戏曲当中素有“千金念白四两唱”。念白在川剧当中的分量同样如此。对于四川人来说,四川话的念白在川剧中所表达的那些情趣和韵味是无可取代的。这也跟四川人的生活方式不无关系。在四川当地,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段子,两个四川人如果发生口角,旁边观看的人很多,大多数人都是一副很淡定的样子,外地人看到这个场景就会觉得怎么大家都这么冷漠,这不吵得都要打起来了吗?然而,地道的四川人会告诉你:“没得事,打不起来的,就是展嘴巴劲而已”。同样在川剧的诸多戏中,你能够感受到这种四川人特有的“展嘴巴劲”。还有四川话里的“摆龙门阵”,四川人的酒局不在酒,喝啤酒都是小盅小盅的来,重点在于喝酒时的“龙门阵”要摆起。比如川剧《王婆骂鸡》、《裁缝偷布》、《皮筋滚灯》、《迎贤店》等,其中的念白极具四川人的生活情趣,反映出四川人独特的乐观幽默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类似的还有诸如 《乔老爷奇遇》 中 “吃得饱, 睡得着, 免得蚊子咬脑壳” 这样的台词, 也近乎熟语一般地成了生活语言。四川方言是川剧的立身之本,川剧讲四川话,更是川剧的魅力和特色所在。试想,如果将川剧里的念白改成普通话,那么四川人语言的诙谐、 风趣和幽默将无法展现出来,川剧也就失去了地域性的文化根基。例如《归正楼》,丑角演的是个乞丐邱元瑞,有一段精彩的唱词:“那高楼住它做啥?窟(“蹲”)桥洞免得漏渣渣;那牙床睡它做啥?坝地铺免得绊娃娃;那高头大马骑它做啥?那打狗棍拄遍千家;那绫罗绸缎穿它做啥?穿襟襟挂绺绺风流潇洒;那嘎嘎(“肉”)吃它做啥?喝稀饭免得塞牙巴… …”四川方言在剧中的运用很好的体现了喜剧性的效果,穷乞丐的方言吟唱,唱出了四川人的性格,更唱出了四川的风土人情和地域特色。
川剧的现代性,最明显的在于对现代的精神面貌的反映。无论是川剧的演出舞台对于现代其他的艺术方式的借鉴与发挥,还是川剧剧本创作(故事新编、现代戏等)所蕴含的对于当代精神文明的表达与展示,都很好的表明了川剧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创新能力。从而涌现了一大批优秀剧作,《目连之母》《马前泼水》《薛宝钗》等等,虽然是旧的故事题材,但是思想主题却是紧跟时代,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去剖析问题。
在艺术多元化的自媒体时代,川剧艺术要想保持其强大的生命活力,必须坚持川剧艺术创作(剧本、音乐、表演)对于民间审美价值取向、普通百姓审美喜好的尊重,以及对民间性,生活性和艺术性的美学范畴的坚守与把握。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就艺术创作问题谈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列宁说:“藝术是属于人民的。它必须在广大劳动群众的底层有其最深厚的根基。它必须为这些群众所了解和爱好。它必须结合这些群众的感情、思想和意志,并提高他们。它必须在群众中间唤起艺术家,并使他们得到发展。”习近平文艺座谈会坦言“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川剧艺术从民众中来,到民众中去,从未脱离民众。其实就如唐文标在《中国古代戏剧史》中所言“中国戏剧是一种‘民间娱乐,是一种大众文化......而且人口聚居......”(唐文标《中国古代戏剧史》)对世俗生活的尊重与喜爱,是川剧艺术永葆青春的秘诀。
我能理解川剧消亡论者的初衷,是由于对着川剧有着深厚的感情,是对于当下川剧存在的现状以及问题的担忧。但是由于痛心疾首而就失去对川剧的希望,从而形而上高喊川剧消亡论,却是我所不苟同的。老话说,医生为病人治病,是为着把病治好,而不是要使病情加重,把人往死里整。因此,我认为如果真正爱护川剧,还是坐下来谈点实际的吧。在现代信息多元化,各种艺术形式争芳斗艳的今天,我们当然不可能要求川剧像过去艺术形式比较单薄的年代那样独霸剧坛,而应当做的是,正视当今川剧的现状,承认竞争的前提下,转变观念,开阔思路,努力去寻找新的方式,从而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当中找到川剧的更多出路。
参考文献:
[1]邓运佳.川剧艺术概论〔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
[2]李泽厚.美学论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3]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7.
[4]巴金.1960年致成都市川剧院的一封信〔EB/OL〕.新华网,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