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罗权
摘 要:俗语作为现代汉语中一种重要的语言单位,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动宾式三字俗语作为俗语的其中一类,以其结构简单、形象生动,语义丰富而备受人们青睐。本文主要探讨动宾式三字俗语的句法及语义特征,以及与民俗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俗语;句法;语义;民俗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5--01
一、定义
“俗语”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和《说苑》。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认为,俗语是指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也叫俗话。
二、动宾式三字俗语的基本特征
(一)句法结构特征
动宾式三字俗语在结构上,既可以充当词组,也可以充当句子(可单独成句),还能充当复句中的分句。
1、单独成句
哎!坏了!捅漏子 啦!
2、充当复句中的分句
他一听说自己的好友碰了硬钉子,合上眼睛,头忽然感觉眩晕。
3、充当某种句法成分
(1)作主语
抱佛脚是没有什么益处的,平常的积累才是重要的。
(2)作谓语
她非常爱面子,不愿在别人面前承认自己的弱项。
(3)作宾语
他独自背了黑锅,让大家免于责罚。
(4)作定语
通过此次职业技术测评,王工基本就知道哪些是走后门的人。
(5)作状语
要是任何一个人,因为任何一件事不顺自己的心,就这么撂挑子躺倒不干,怎么办呢?
(6)作补语
这孩子不学好,从不求上进,家人迟早会被他气得上西天。
(二)语义结构特征
动宾式三字俗语所要表达的语义往往是指其整体意义,而不是各部分意义的简单相加,而它的整体意义基本是借助夸张、借代、比喻等各种修辞表达。动宾式三字俗语广泛存在于现代汉语及人民的日常交流之中,在语义方面往往呈现出自身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1、双重性
人们使用动宾式俗语并不是因为其字面意识的简单相加,而是整个俗语所蕴含的整体意思。就如“开夜车”字面意思是“在晚上开车”,而作为俗语的整体意思则是“为了抓紧时间而工作或学习到深夜”。
2、变异性
变异性即语义生成的变异性。所谓变异性是指,动宾式三字俗语的意义并不是字面各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也就是说其字面意与整体意是不等值的。“钻空子”是利用事情的漏洞来实现某种意图。
3、民族性
动宾式三字俗语包含的民俗语义是其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也就是说,语义在反应概念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种民族文化色彩,就如“跳龙门”。
三、动宾式三字俗语的民俗语言学特点
汉语俗语丰富多彩,本文就经济、社会、信仰等方面的习俗惯制,分类例举 相关俗语,以显示其民俗语言学特点。
(一)有关衣食住行的俗语
衣:穿小鞋、扣帽子、戴高帽……
食:炒鱿鱼、打牙祭、吃小灶……
住:挖墙脚、拆壁脚、开天窗……
行:坐轿子、抬轿子、开倒车……
(二)有关婚丧嫁娶的俗语
打光棍、牵红线、出门子……
(三)有关迷信信仰的俗语
怀鬼胎、抱佛脚、烧到香……
(四)其他
打圆场、出风头、跑江湖、打哈哈、打客套……
四、动宾式三字俗语与民俗的联系
(一)直接来源于民俗事情
一些俗语直接源自某些民俗事象,很大部分俗语源于此类。俗语“打牙祭”的本身即为一種食俗,就是定期或不定期地改善伙食。一般人平时多蔬食,隔若干时日肉食一次叫“打牙祭”。
(二)俗语的语言构成中含有俗语语汇
一些俗语语言构成包含民俗词汇,或民俗词汇作为中心词构成口语,具有很强的民俗性。俗语“见阎王”,“阎王”是宗教迷信中统治世界生死的神圣官僚。
(三)体现民俗习惯
俗语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语言,在体现民族习俗和习惯方面比其他词汇更集中,也就是说,各民族习俗可以用本民族俗语体现就如“跳龙门”等。
五、结语
动宾式三字俗语是十分常见的语言现象,也是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简短 、语义丰富、形象生动,是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通过对动宾式三字俗语的了解及掌握,对于动宾式三字俗语的研究与发展起着良好的推动作用,有利于丰富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俗语言文化。
参考文献:
[1]曲彦斌.民俗语言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
[2]仁赫.俗语典故精选[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91:62.
[3]温端政.“中国俗语大全”前言[J]. 语文研究,2004,(02):4-8+19. [2017-08-09].
[4]周睿.动宾式惯用语研究[D].湘潭大学,2010.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2016):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北京: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