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艳
摘 要: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学者们塑造了众多性格迥异且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本文结合文本内容从多个角度对现代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审美意蕴进行了深入性的分析与研究,试图挖掘其内在特质与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对现代文学的创新与拓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作用,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现代文学;人物形象;审美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5-0-03
审美的本质,是发现及探索美好事物的一系列动态过程,是一种将艺术创作创新与再造的艺术行为。有学者提出,任何美丽的事物都源自于生活,所以我们也可以将审美视为将生活原型转为艺术品的创造过程。在《美学》这一经典作品中,黑格尔曾发表过下述观点:“艺术创作隶属于能动创造范畴,若想使作品看起来灵动且有富有灵魂,那就势必要用心灵去浸透与浇灌”。而内含美学思考则是衡量文学作品价值的重要指标。所谓的内含美学思考,从专业的角度上来看,通常是指潜藏于文学作品中对现实进行观察、分析与评价的审美标准,通过形象,点燃陶冶人且具有启迪作用的火花;通过形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尘世曲折与人性分化所带来的痛楚。读者在研读作品时,往往会被这些亮点所吸引,深刻地感悟、把握现实,这些文章不但会被传阅与理解,还能长久地引导、激励着人们,忘却痛苦,展望未来。
一、人物形象的审美意蕴
(一)悲剧美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涉及的内容很多,往往依靠众多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及其关系来将纷繁的世相充分且深刻的反映出来,以此来烘托主题,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正处于文化转型和历史变革的重要阶段,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均与其他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生存景观不容乐观,导致历史精神与人文精神两者间产生巨大且难以协调的冲突。而这种冲突则可以说是悲剧的源头,也是众多作家创造作品的灵感之一。笔者对这种冲突所产生的悲剧种类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具体可分为下述三种类型,即为:
1、情感悲剧
一般来说,与爱情相关的作品才会出现情感悲剧。人是构成社会不可缺少的单元,享有着爱与被爱的双重权利,但是在有些作品中,可能当时社会背景下的封建礼教与伦理对情爱的把关较为严格,等级观念也很强,所以很多人的恋情比如说不同社会阶层或主仆间的感情往往是不容于世的,他们被感情和世俗折磨得遍体鳞伤,又在痛苦中独自舔舐伤口,自我救赎,最终无一例外的,即便再深刻的感情也会逐渐消散与覆灭,从而造就了这些人物的悲剧人生,为其形成变态人格奠定了基础。在《雷雨》这部文学作品中,四凤身为一个豪门侍女,在委身于富家公子时,她的内心真的如同表面一样平静、毫无波澜吗?四凤真诚、单纯,憧憬甜蜜的爱情,但是她在追求幸福时无异于是被人提线操控的“木偶”,再多的想法都不能宣之于口,加之等级观念的影响,最终导致了“四凤”的死亡。四凤虽然是世人口中的“下人”,但他们同样也是人,在遇到爱情时,也怀揣着无限的憧憬与喜悦之情,但由于礼教与世俗,这些相爱的人便会即刻陷入困苦于猜忌之中,承受着无限的煎熬与痛苦。一来,他们无时无刻的不在思念着对方,想用内心炙热与忠诚的爱留着对方,能够与之相伴一生;二来,他们无法打破内心的屏障与世俗的桎梏,最终在犹豫与彷徨中,或是病重,或是颓废,或是死亡。《蝶恋花》这首宋词中,一句“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充分反映了人们自虐扭曲、爱恨情愁的惨烈行为与溅血心态。
2、命运悲剧
中国曾经遭受过多个国家的侵略,国人在新中国建立之前饱受战乱与摧残,内部是天灾泛滥、经济落后和军阀混战,外部又面临着外族的蚕食与侵略,让百姓成日忧心忡忡,无法安稳度日。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北洋军阀与国民党政权虽说处于政治的顶端,对百姓掌有生杀大权,但是在面临外部危机时却又极度软弱,无情地剥夺了很多无辜国人的生命,外国侵略者享受着我国的大好河山与资源,而流着相同血液的同胞却以悲惨的方式接二连三的死去,百姓的生活混乱无比,苦不堪言。在《创作的要素》中,作者叶绍钧先生认为:“现代作家的内心都是无比渴望光明与自由的,只要人生观在水平线以上的,都会在作品中体现出对黑暗势力的抵触与抗争,比如反抗兵乱、社会悲剧,用小人物的悲惨人生而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这是近代文學史迫切需要的。”在侵华年间,中国几乎沦为人间炼狱,惨剧每天都在上演,严重戳伤了作者的神经,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用手中的笔书写着死亡、战争、疾病和饥饿,描述着历史中中国同胞苦不堪言的生活,这些作品则是对这一段历史的纪念与沉淀。
3、精神悲剧
20世纪初期我国正处于社会形态转型的重要阶段,很多落后的观念与思想仍然留存与大部分人的心中,但值得一提的是,“五四”所带来的先进思想、外来文化与观念对年轻一代有着深刻的影响。历经传统封建礼教束缚与战乱的青年,对新生活及自由的向往是十分迫切的,但这与社会旧势力和陈旧思想则发生了严重的矛盾,加之政局的不稳定,他们会在愁惘与彷徨之中迷失了自我,世情也无情的摧残了他们的期待与向往。底层民众生活窘迫,温饱都是一种奢求,脊梁早已被生存的压力压弯,而他们也因为无力抗争而成为悲剧的宠儿。透过此情此景,我们仿佛也感受到了那种扑面而来且无处不在的沉重与窒息感,与作品中的人物共同经历着喜悦与心酸。
茅盾在《社会背景与创作》这篇文章中曾言:“怨以怒的社会背景势必会滋生出怨以怒的文学”。命运的曲折和坎坷、社会的无情与残酷,都是造就人物麻木与痛苦的主要原因,让他们时刻生活在困苦与无力当中。精神的愚昧与思想的落后是很多文学作品的灵感源泉,创作者们也通过作品向世人宣告思想落后而引发的一系列精神悲剧。
基于精神悲剧、命运悲剧以及情感悲剧这三个角度来看,悲剧往往会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与喜剧相比,其审美价值显然更为独特,作者充分利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与矛盾来毁灭那些社会上看似美好与深刻的情感,带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以及对人生的反思。在这些悲剧作品中,人们无限憧憬着甜蜜的爱情,但却无法冲破封建礼教的桎梏与内心的屏障,从而陷入徘徊和迷惘之中,而这种矛盾交织的心理正是我国社会形态转型时期特殊情感的写照,揭示了当时社会背景下的现实问题与深层次矛盾,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与反思。
(二)生命意识的复苏
文学作品中的生命意识一般包括三方面内容,即死亡意识、安全意识与生命意识,即生命个体对自己生命的自觉认识。人是世界上的高等智慧动物,意识到自己是改造世界、创造社会的重要主体,每个人都是独立的,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不依附于任何人,也不妄自菲薄,认同优点,改正缺点,对生命负责,希望能够成长为一个对他人、对社会以及对国家有价值且有贡献的人。
从生命意识这一层面来对现代文学进行分析与探讨,可以得出这一结论:文学是人类对生存关怀与生命关怀的表达,是对社会现象的一种深刻体现,它关注的是形而下的生存欲望,又对形而上的生命意义进行思索,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鉴于此,在研究文学时,应把握好各类作品中的生命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生命的感性特征以及文学作品所具有的审美特质,对人类审美观念的形成大有裨益。
生命意识强调从文化学、社会学的外部角度去探究文学所具有的意义,认为应从作品内部来关照它所具有的人生意义与生命价值。艺术情感理论与心理学理论均对文学作出过解释,前者认为文学仅仅是人类情感的一种形式,是人类精神的投射与情感的释放;而心理学则认为文学是社会文学观念的集中体现,但这种界定显然较为狭隘,文学是涉及多方面内容的,除了能够反映社会现象之外,还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感情。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具备无法估量的人生意义与生命价值,是艺术领域的瑰宝。
现代作家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悲剧,并不是被命运捉弄的颓丧,也不是无法消弭与转变的悲观主义,而是人类在发展、成长与奋斗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不幸。作家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强调的是对人性的挖掘与探索,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人性,不是被封建礼教与世俗束缚住的僵死角色,而是希冀自由、能够主动追求光明与价值的存在。巴金曾发表过下述言论:“他们都是人类的一份子,是构成社会单元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所追求爱情、幸福、生命与青春的过程中付诸了百般努力,这既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深爱的人们。”
二、审美意蕴的形成
现代文学作品在叙事上具有鲜明的特征,如:高超的抒情技巧、美丑的强烈对比,以及多种不同的叙事角度等,吸引读者去研读、去品味,去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与作品中的人物同悲喜、共生死。
(一)置身其中的叙事角度
叙事角度即作者叙事的立足点与观察点,从不同的角度去叙述同一件事将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应结合作品的内容来选择最佳的叙事角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叙事效果。
一般来说,不同的叙事角度将会营造出截然不同的故事气氛与感情色彩。巴金、鲁迅等知名作家更倾向于第一人称叙事,这种叙事方式更能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引起他们情感上共鸣。
曹禺在点评巴金作品时曾发表过如下言论:“通过研读巴金先生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他的小说字里行间都充满着激情,但是他的激情并非冲击你,而是润物细无声的去渗透你,他的感情如同水一般流动在作品中,亲切而又自然,叙事时仿佛一个关系亲密的朋友在与你侃侃而谈。”在《杨嫂》这部作品中,巴金以地主家小少爷“我”的身份进行叙事,用细腻的文笔将女佣杨嫂绝望而又悲苦的人生表述出来;又如巴金《第二的母亲》这部小说中,他又从同样的视角去重现了一个经历波折不幸女子的一生。在幼年时期,她的父亲便逝世了,为了生活,她被家人卖到豪绅之家做下人,但由于地位低、且人微言轻,不幸遭受到少爷的凌辱,继而被卖入火坑,又被迫做了一个绅士的续弦。她经历坎坷,从幼年到成年,见惯了人世间的欺诈与人们虚伪的嘴脸,但即便如此,她依然有一颗真诚且善良的心,在戏园看戏时,愿意给予一个幼年失去母亲的“我”伟大且包容的母爱。即便波折不断,但她也对生活充满着期待,希望能平安到老。但是命运仿佛是一个爱开玩笑的小孩子,哪怕是这样简单的愿望都无法实现。在绅士死后,她又被抢夺绅士遗产的亲友遗弃在漫无边际的黑暗之中。作品中对她的直接描写很少,但我们还是能够感受到她虽然被生活摧残但是真诚善良的心,柔软温暖的怀抱,如泣如诉的笛声,虽然读者并不知道她的姓名,但是心中却留存了一个哀怨、温柔的女子形象,她在文章的末尾抒怀“我怜悯那些脆弱的女人,我诅咒那个不合理的制度。为了这个我要活下去。”细腻的文笔、淡然的文字仿佛中国的山水画,看似淡薄,实而有力,有点缀,有渲染,往往带给人一种别样的情致。
(二)强烈的美丑对比
现代作家在作品中对人物形象生动且细腻的描绘,在一定程度上为塑造其他人物形象提供了反衬。如前所述,人是构成社会经济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一个人的外貌特征与性格都是在他人的反衬下凸显而出的,正因为如此,作家通常会在一部作品当中塑造多个人物形象,以此来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在曹禺撰写的《日出》这部作品中,王福升可以说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角色,但通过反复研读这部作品,笔者发现,曹禺先生在这个小角色身上应该着墨良多,原因是这个小角色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纽带,曹禺也想通过王福升来描绘出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大部分百姓的心態和生活。在这部作品中,无论是陈白露,还是王福升都可以说是被大染缸染黑的人,被传统封建礼教与社会等级观念腐朽了的人物。尤其是王福升,他狡诈虚伪,自私自利,可以说是社会上的毒瘤。而陈白露虽然是交际花却敢于仗义执言,即便面临危险也仍然要搭救小东西,展现出内心纯真、善良的一面。在王福升的衬托下,陈白露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了,这就是反衬手法的运用,能够将处于两个极端的人物性格充分地展现出来。
(三)高超的抒情艺术
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作者往往会受到情绪的牵引,将自己的激情与爱憎倾注于笔尖,使字里行间流动着丰富的情感。山川草木不仅仅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是被拟人化的自然,展现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祝福》中鲁镇飞扬着的雪花,作者所表达的不仅仅是自然景象,还是悲剧人物的命运。鲁迅的作品对秋冬景物的描述最多,且这些景物基本都被笼罩在黄昏的夜光下,这是作者经过主观情感的筛选来刻画当时社会上的浓重黑暗,体现主人公内心的绝望与困苦。
三、结束语
上世纪初期我国正处于社会形态改革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一个充满危机、文化思潮风起云涌的时代。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悲剧几乎每天都会上演,这些都在无形当中戳伤了作家的心灵,强烈的道德责任心与社会使命感令他们拿起手中的笔,去讨伐、批判那些丑陋的社会现象,以求还世间清静与自在。悲剧接二连三的上演,让现代作家们对百姓的痛苦与绝望感同身受,以此为原型而塑造的人物形象,充分展示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在被命运摧残之后精神分裂的过程,进而引发读者们的共鸣与深思。
参考文献:
[1]曹禺.曹禺选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11.
[2]马延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仆人形象文化透视[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9(6):10.
[3]潘国红.苟且而卑微活着——《雷雨》中鲁贵生存方式浅析[J].文艺生活.2010,(12):21.
[4]刘家思.曹禺笔下的奴仆形象初探(之三)[J].宜春师专学报,1994,(01).
[5]鲁迅.祝福[M].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201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