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漫湾镇农业服务中心, 云南 普洱 676217)
母猪产科疾病是由于“病原感染、不良应激、营养失衡、机械损伤、管理缺陷”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导致其生理及代谢机能发生紊乱的一种复杂病理变化,较多发于妊娠期和产期。其中,早期(多见于后备母猪)主要症状表现是发情异常、不孕不育、屡配不孕等;妊娠期母猪常见流产、产死弱胎及木乃伊胎等;分娩期母猪发病率最高、症状最为明显、危害性最大,此时母畜生殖系统遭受物理性损伤、病原感染、内脏器官异位收缩变化、心理及生理性突变应激等,产后不食、高热、便秘、瘫痪(急性脱钙)、出血、三炎症等均是常见的显症表现。
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总体原则:①强化源头控制。现代规模猪场频繁对外引种及交易,应注意加强引种及外购后备母猪的检疫检验,从源头上控制好某些高危害性病种的阳性检出个体入场,尤其是注意劣汰罹患严重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后备母猪,对预防本病效果明显。②抓好重点病种疫苗免疫。首要任务是抓实高危病种疫苗免疫,当前主要是落实“猪瘟、猪蓝耳病、猪口蹄疫”强制免疫(猪场必免病种),其次是抓好“猪细小、猪伪狂犬、猪圆环病毒病、猪乙脑、猪传胸、猪萎鼻、猪大肠杆菌病”等计划免疫(选择性接种),以确保母猪、新生仔猪获得有效抗体保护,从而有效降低母猪发病率和死淘率。③抓好良性养殖环境控制。母猪舍内小环境要根据四季气候变化、温差波动机动掌控好温度、湿度、通风(空气质量)、保洁度(消毒灭源)、采光度等,使之适宜母、仔猪当前的生理特点和耐受值,最大化降低不良环境应激、减少发病。④改善饲养管理。通过不断培训和完善本场制度化管理机制,促使饲养管理人员能规范化开展“生物安全防范、猪舍环境控制、猪群营养控制、程序化保健预防、药物防治”等常规管理工作,长期保持母猪群良好的整齐度和健康度。⑤合理劣汰。经实践验证,能繁母猪的正常使用年限是4~5年、产子8~10窝,此阶段的母猪综合繁殖性能、生产性能成绩表现最佳,之后逐年下降,为规模猪场长远发展考虑宜作淘汰处置,包括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严重繁殖障碍性疾病(亚型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毒病、猪细小病毒病等),必须果断采取淘汰措施;养殖过程中发现明显生理及生产缺陷的,如“罹患三炎症,屡配不孕,食仔癖(异食癖),肢体残障,产子率低下,母性缺失(咬伤仔猪、压死仔猪、拒哺乳),后代出现生理缺陷”等,均应作淘汰处置,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本病发生率。
针对本病重症不食病例,应首先查明致病诱因加以纠正、消除各种不良应激源;治疗处方应经过合理辨证、对症下药,还需要采取相应的支持疗法以增强效果。笔者推荐当前广谱高效处方为:①消化性疾病适用方剂有“黄芪多糖注射液(0.2 mL/kg)+复方青霉素或氨苄西林钠(0.1 g/kg)”混合肌注,1剂/d、连注3 d;呼吸性疾病适用方剂为“黄芪多糖注射液(0.2 mL/kg)+柴胡注射液(0.1 mL/kg)+氟苯尼考(水剂0.1 mL/kg,粉剂0.05~1 g/kg)”混合肌注,1剂/d、连注3 d;“呼吸+消化”混感型综合征首选“黄芪多糖注射液(0.2 mL/kg)+头孢菌素(0.1 g/kg)”混合肌注,1剂/d、连注3 d。②支持疗法:绝食超过12 h以上的病例首次注射时可考虑同时另侧颈部肌注1~2剂胃动力促进剂(常用复合VB注射液、10~20 mL),促进病猪胃肠蠕动、尽快排便和恢复食欲;脱水严重的病猪有必要静滴、静注或内服500~1 000 mL补液盐,及时补充体液和纠正电解质代谢紊乱;伴神经症状、高烧高热、呕吐、中毒等症状的,要对症控制;治疗期间投喂易于消化的食物,加强精细化饲喂管理至痊愈。③注意事项:孕畜用药要仔细参阅药物说明书,只能使用标注“孕畜可用”的药物,禁用复方磺胺、复方硫酸庆大等对孕畜和胎儿有危害的药物;腹部明显膨大、接近临产期的母畜注射治疗时要尽量轻柔,原则上不能强制保定,禁止粗暴驱赶、按压等,以免造成机械性流产;孕畜禁用大黄、芒硝、健曲等具有凉性泻下功效的中成药,或可致母畜流产。
[1] 罗正英,孔赛莲.母猪产科疾病的预防及治疗[J].中兽医学杂志,2015(11).
[2] 秦光远.母猪产科疾病及其防制[J].养殖技术顾问,2013(2).
[3] 杨汉春,孙德林.控制母猪产科疾病提高母猪繁殖潜力[J].猪业科学,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