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思宏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文献信息研究所,西安 710003)
《伤科补要》全书共四卷,系清代伤科医家钱秀昌所撰,绘人体骨度、要穴、治伤器具图,列治伤三十六则,概括经验之方为歌,附各家秘方、急救良方,是一部实用价值颇高的中医伤科专著。该书汇集正骨经验,结合特技秘诀,并辅以平素经验,因简明实用而流传颇广。
本文据虹口竹荫堂、隐溪志远堂、上海千顷堂3种版本,对《伤科补要》的成书及其相关问题略作探讨。
钱秀昌,本名钱文彦,字秀昌,号松溪,上海县(今属上海市)人。钱秀昌初习医时,因医理源深,遍访名家却未获心传,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因不慎左臂骨折,得时医杨雨苍治愈,遂从其学习伤科,之后习得接骨入骱之法及秘传治伤之方。
钱秀昌在自序中写道:“汉晋以来,名家林列,内外方书汗牛充栋,而伤科一法,诸书虽载,略而不详”[1],由此他参以《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屡试屡验,“导正骨心法之精义,合平日试验之真传,分作三十六则,将经验之方浑括为歌”[1],编撰成书,名曰《伤科补要》。
中医古籍浩如烟海,然而关于伤科的专著却甚少。唐代蔺道人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伤科专书,为伤科辨证、立法、处方奠定了基础。之后,元代的危亦林继承其骨伤科经验,著有《世医得效方》,完善了骨折和脱位的处理原则与方法。至明代,朱棣有《普济方·折伤门》,薛己有《正体类要》,不断完善以前的正骨技术。清代吴谦等编著《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系统地总结了清代以前的骨伤科经验,《伤科补要》之后,有胡延光的《伤科汇纂》以及赵濂的《伤科大成》。
2.1 成书内容 《伤科补要》在外伤科疾病的治疗有颇多精辟之论与独特见解,其学术思想也对后世有重要启迪和借鉴作用。[2]全书分为四卷,正文前有“凡例”,凡十二条,述编纂体例。“凡例”下先列“总目”,提挈各卷内容纲领,后列全书目次。
正文卷一为人身正面穴图、人身背面穴图、人身侧面穴图、骨度正面全图、骨度背面全图、骨度侧面全图、骨度正面尺寸图、骨度背面尺寸图、《灵枢经》骨度尺寸、应刺穴图、照检骨格图、照《洗冤录》尸格图、器具总论、攀索迭砖用法图、腰柱图及腰柱用法图、木板图、杉篱图及木板图杉篱用法图、抱膝图及抱膝用法图、周身名位骨度注释、脉诀。
卷二为“治伤三十六则”,分别为金疮论治、治伤法论、跌打损伤内治证、至险之证不治论、从高坠下伤、颠顶骨伤、囟门骨伤、鼻梁骨断(附目伤)、唇口玉堂伤、伤耳、咽喉伤、腹伤肠出、手法论、锁子骨(附胸胁)、背脊骨伤、接骨论治、脱下颏(附失颈)、髃骨骱失、曲[3]骱、手腕骱、臀骱骨、大揵骨膝盖骨、胻骨脚踝跗骨、受伤着寒及怀孕而伤、受伤感痧论、损伤出血吐血、胸腹胁肋痛闷、腹痛腰痛、杖疮夹棍伤、药箭伤、诸咬伤、汤火伤、救自缢法、救溺水、运熏灸倒四法及灸脐化痞法附、应刺诸穴。卷三为“汤头歌括”,载止血黑绒絮、如圣金刀散、玉红膏、陀僧膏等九十一首方药,每方先列歌括,再述功用、组成、制服法等。
卷四先列“附录各家秘方”,载正骨紫金丹、疏血丸、乌龙膏等四十七方,每方述功用、组成、用法等;再述“急救良方”,载救中暍、救冻死等五十类急救药方,各类一首至数首不等。
钱秀昌认为伤科医者应“治伤先须认明穴部”,须明脉理、详脉决,要熟记名位骨图以辨骱之形、骨之状,以器具辅助手法等。为方便学者参考,书中绘有穴人图及骨度全图,同时为便于学者依样立法,亦绘有器具图形。
2.2 学术价值 在继承伤科各家经验的基础上,该书于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如:
书中记载《灵枢经》骨度尺寸,照绘《洗冤录》穴部图,指出人在脱臼或骨折时,“其骨骱包于肉里,外视难明,恐有差误,故照骨图绘明,可辨其骱之形,其骨之状。临症时虽于肉里,能洞悉其形状”[1],提出损伤局部望诊法。
治则中金疮治疗一则,钱秀昌据《虎铃经》又提出八忌、九不可治、四难治。八忌为:“一忌骂怒,二忌喜笑,三忌高声,四忌劳力,五忌妄动,六忌热羹粥饮,七忌过酒,八忌酸咸。”九不可治为:“曰伤脑,曰伤天仓,曰伤臂中跳脉,曰伤大小肠,曰伤五脏,此九者皆死。”四难治为:“脑破髓出,及咽喉中沸声,两目直视,并痛在不伤处。”[1]
论跌打损伤治疗方法时,提出 “治分老幼强弱,即从上、中、下三焦分别部位”,要求医者“临症时,须察脉之虚实,审症轻重,药配君臣佐使”,不可“不审其原,不切脉之虚实,不分经络脏腑,妄投药剂”。[1]另,卷二第二十一则“臀骱骨”载:“胯骨,即髋骨也,……使患者侧卧,一人抱住其身,一人捏膝上拔下,一手揿其骱头迭进;一手将大膀曲转,使膝近其腹,再令舒直,其骱有响声者,以上……服生血补髓汤,再服加味健步虎潜丸。”[1]创新采用髋关节脱位侧卧复位法,内外治疗相结合。
《伤科补要》绘人穴、骨度、器具,制三十六则,集医方为歌,附各家秘方、急救方,补前贤之未备,在内外治疗及手法、用药、经验、创新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不仅为当时伤科的统一诊断标准提供了基础依据,也为后世精确测量和诊断等奠定了基础,填补伤科空白,在中医骨伤方面有巨大贡献与影响,对研究中医骨伤学科及学术思想有重要价值。
《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中著录共有14种版本,馆藏情况:“清嘉庆23年戊寅(1818)虹口竹荫堂刻本”(以下简称竹荫堂本),藏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等7处;“清嘉庆23年戊寅(1818)引溪志远堂本”(以下简称志远堂本),藏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天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等4处;“清嘉庆23年戊寅(1818)刻本咸丰八年重印本”(以下简称咸丰重印本),藏于吉林省图书馆;“清嘉庆刻本”,藏于上海图书馆、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等4处;“清咸丰8年戊午(1858)姑苏来青阁春记刻本”,藏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等2处;“清光绪10年甲申(1884)姚从龙据嘉庆刻本抄本”,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图书馆;“清抱芳阁刻本”,藏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清抄本”,藏于苏州大学医学院图书馆;“1924年上海文元书局石印本”,藏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等6处;“1924年大石山房石印本”,藏于天津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图书馆等2处;“上海千顷堂书局据清嘉庆23年刻本影印本”,藏于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等3处;以及“1957年上海卫生出版社据清嘉庆23年刻本影印本”“1958年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影印本”“1986年中国书店据千顷堂书局印本影印本”。
笔者所见版本为虹口竹荫堂本、引溪志远堂本、千倾堂影印本,竹荫堂与志远堂本均为嘉庆23年所刻,千倾堂本据此两版影印。
现将3种版本作以对比。
4.1 全书排版大致相同 序及正文皆为左右双栏,版心为白口,上端单鱼尾,象鼻为花口,刻有书名“伤科补要”四字,上鱼尾下端书口处有口题,标明卷数及本页所刻内容的篇名,正对卷数下方刻有每页序列数。
4.2 全书排列顺序相同 牌记页后为序,序之后为凡例、参订门人、总目录、正文目录、正文。
4.3 正文总目及内容相同 正文每半页9行,行约20字。
4.4 序跋的数目有差异 竹荫堂本共3条序,志远堂本共8条序,千顷堂本2条序。竹荫堂与志远堂本均未见跋,千顷堂本文末有2条跋。
4.4.1 竹荫堂本 竹荫堂本首页为牌记,四周双栏,框格外正上方“嘉庆戊寅春镌”,为刻板发行时间,即嘉庆23(1818)年。牌记框格分三部分,正中为书名“伤科补要”四字,书名右上方注明作者“上海钱秀昌著”,书名左下方注明刻板书坊名“虹口竹荫堂藏板”。
牌记页之后为序,共3条。
序一为苏昌阿撰写,共6页,每半页5行,行11字,大字本,楷书。序末落款时间“嘉庆己巳年季春”,即1809年春末,署“知上海县事长白山人铁菴苏昌阿”。苏昌阿,号铁庵,又号长白山人,时任上海县知县,清代上海县隶属松江府,松江府为今上海辖区东南角部分。序末左侧钤“苏昌阿印” 阴文、“铁菴”阳文二章,篆书。
序二为朱茂常撰写,共3页,每半页6行,行13~15字,大字本,行书。序末落款时间“嘉庆癸酉夏日”,即1813年夏,署名“庚子科举人现任福建知崇安县事练水朱茂常”,朱茂常,时任福建省崇安县知县。练水,即今练湖,地处今江苏省镇江市辖内丹阳市,史上曾称之胜景湖,明代吉梁有诗云:“万顷吞天光,一舟渺莲叶。载酒觅钓俦,醉弄波心月。(《练水渔舟》)”据此,朱氏应为江苏丹阳人士。落款左下方钤“朱茂常印” 阴文、“美堂”阳文二章,篆书。
序三为张范东撰写,共2页半,每半页6行,行13~15字,大字本,行书。序末落款时间“嘉庆壬申春三月”,即1812年初春,署“赐进士出身前任广西知平南县事山左张范东”,“山左”古为山东旧称。张范东,号昙村,山东人士,赐进士出身,曾任广西平南县知县,道光二年(1822年)任河北正定知府,道光八年(1828年)任山东济阳知府。落款左下钤“张范东印” 阴文、“昙村”阳文二章,篆书。
序后为凡例、参订门人名录、总目录、正文卷。4.4.2 志远堂本 志远堂本为《续四库全书》收录版本,同为“嘉庆戊寅春镌”,牌记页左下方堂号为“引溪志远堂藏板”。
牌记页之后共有8条序,其中第6条为自序。
序一同为苏昌阿序,此处不再赘述。
序二为张范东序,序三为朱茂常序,除先后顺序与竹荫堂本有别外,内容均相同。
序四为李林松撰,共2页,每半页6行,行15字,大字本,隶书。落款“嘉庆十九年岁次甲戌首春上澣同里李林松序”,行书。嘉庆十九甲戌年为1814年,“首春”指农历正月,“上澣”又作上浣,汉典中解为“唐代定制,官吏十天一次休息、沐浴,每月分为上浣、中浣、下浣,后来借做上旬、中旬、下旬的别称”。故此序应是钱秀昌同乡李松林于1814年农历正月上旬所作于。后钤“李松林印”阴文、“心庵”阳文两章,篆书。李松林,(1770-1827),字心庵,号易园,闵行人,清嘉庆元年(1796年)中进土,授户部主事,嘉庆十八年主纂《嘉庆上海县志》,嘉庆十九年修纂《嘉庆松江府志》。
序五为盛镛撰,5页,每半页5行,行11~15字,大字本,行书。署“嘉庆庚午季春中旬宝山江湾里人盛镛”,该序作于嘉庆庚午年(嘉庆十五年),即1810年,季春指农历三月。盛镛,名盛大镛,字东序,江湾镇(今属上海市虹口区)人,博览群书,从学章谦存,曾任《江湾里续志稿》纂修工作。序后钤章二,上为阴文“盛大镛印”,下为阳文“东序”,篆书。序六为钱秀昌自序,共1页半,每半页9行,行约20字,大字本,楷书。自序见四处框内提行,即遇到本朝或帝王有关的避讳字或名词时,在框内另起一行,若突出栏线以外,高出正文一字距离,仍与上栏框连属的情况,称“上框抬头”。[3]第一处提行见自序第五行,“熙朝”抬高一字,形容本朝兴盛。第二处见第六行,“高宗纯皇帝”指乾隆,乾隆帝卒于嘉庆四年(1799年),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故另起一行并抬高两字。第三处见第七行,“御纂医宗金鉴”另起一行且抬高一字,《御纂医宗金鉴》共九十卷,清政府组织太医院院判吴谦等编纂,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刊行,为清代广为流传的大型医学教科书。第四处见落款“大清嘉庆戊辰荷月上邑钱秀昌松溪氏自序”,自序作于1808年,为凸显本朝,故“大清”高出一字。荷月为农历六月,古时的大县一般称为“上邑”,此处应指上海县。之后钤章二,上为阴文篆书“钱文彦印”,下为阳文篆书“松溪”。由自序可知,《伤科补要》的成书时间为1808年农历六月。
序七为陆雨田撰,1页半,每半页9行,行20字,大字本,楷书。署为“嘉庆十三年岁次戊辰巧月中浣宝山门生陆雨田拜序”,巧月指农历七月,此序作于1808年农历七月中旬,即成书后一个月。陆雨田为钱秀昌门生,号苍虬,宝山人。序后钤章二,上为阳文篆书“苍虬”,下为阴文篆书“雨田”。
序八为于克家撰,共1页,前半页7行,后半页未满,5行,行15~17字,大字本,行书。署为“嘉庆庚午仲冬前翰林院庶吉士刑部安徽司主事山左于克家拜观”,此序作于1810年,仲冬为冬季第二个月,即农历十一月。于克家,山东文登大水泊村人,中进士后做官,改名于克襄,字莲亭,曾任翰林院庶吉士,亦称庶常,为明清时翰林院内短期官职,皇帝近臣,负起草诏书,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后又任刑部安徽司主事。后钤章二,上为阳文篆书“莲亭”,下为阴文篆书“于克家印”。
志远堂本中的序四至序八,在竹荫堂本中未见。序之后为参订门人名录、总目录、凡例、正文卷。
4.4.3 千顷堂本 上海千顷堂书局据清嘉庆23年刻本重新影印,正文内容板式均同,正文前2条序,正文末2条跋。序一序二分别为苏昌阿序和钱秀昌自序,之后为凡例、总目录、正文卷,未见参订门人名录页。文末另有两跋,一为陈炳跋,一为王焕松跋。
跋一为陈炳撰,一页,10行,行20字,楷书。署为“嘉庆庚午年季秋月榖旦七十老人愚溪陈炳谨跋”,榖旦,指晴朗美好的日子,旧时常用为吉日的代称,此跋作于嘉庆十五年(1810年)农历九月深秋吉日。跋末钤“陈炳印”“愚溪”两章,上为阴文,下为阳文。跋二为王焕松撰,一页,行16字署为“咸丰戊午秋仲外曾孙王焕松拜跋”,即钱秀昌外曾孙王焕松作于咸丰八年(1858年)农历八月。跋末未见钤章。据此跋所载,“先君子(字沛寰,号云舟)尤得心传,松溪公将归道山,即命是书原板代为收藏”,由此知,钱松溪去世前将该书的原板交于王焕崧的父亲收藏,之后“松溪公殁,先君子广招书肆,令其刷出,壬寅癸丑之乱,板在危城,先君子设法取出,免遭兵燹”[4],王焕崧与其季弟王焕崶“承先人余绪,术守岐黄”,恐旧板有剥蚀,遂将文字内容多次校对准备修正补充,竟发现旧板保存完好、毫无缺失,于是作跋感叹外曾祖父与父亲德泽之重,纪念书板的留存。
王焕崧跋作于1858年,故此本应于咸丰八年重印再版。
《伤科补要》为清代骨伤医家钱秀昌汇集多年经验、各家医方编纂而成,全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切于临床实用,填补伤科不足,乃清代伤科专著中极具特色的一种。
笔者所见版本中,同为嘉庆23年刻本,竹荫堂本有3条序,并未见自序,而志远堂本包括1808年自序、1808年陆雨田序、1809年苏昌阿序、1810年盛大镛序、1810年于克家序、1812年张范东序、1813年朱茂常序、1814年李松林序共8条序。千顷堂本则除自序与苏昌阿序外,另见2条跋,分别为1810年陈炳跋、1858年王焕崧跋。其余内容、板式,3种版本无较大差异。
综上述,《伤科补要》成书于“嘉庆戊辰荷月”,即1808年农历六月,首次刊刻发行于1818年(嘉庆23年),志远堂本应为最初版本,竹荫堂本虽为同年刻本,但较志远堂本稍晚。《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中所列如咸丰年间刻本、光绪抄本及包括千顷堂本在内的民国影印本,均以嘉庆23年刻本为模板。另外,以千顷堂本中王焕崧跋来看,此跋作于1858年即咸丰8年,由于嘉庆23年刻本未见有跋,故千顷堂本应是据咸丰8年重印本影印。然千顷堂本中陈炳跋作于1810年,却未在嘉庆刻本中载入,或是跋已作但未加刊刻,待咸丰8年重刻时加补,此处仍待深入考证探讨。
参考文献:
[1] 钱秀昌.伤科补要[M].清嘉庆23年志远堂藏版.上海,1818.
[2] 韩振华,江蓉星,王培荣,等.浅议《伤科补要》对中医伤科学的贡献[J].长沙:湖南中医杂志, 2013, 29(3):1-2.
[3] 严季澜,张如青.中医文献学[M]. 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11(5):54.
[4] 钱秀昌.伤科补要[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出版社,1986(11):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