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科,宋 辉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一院针灸推拿科,南京 223300)
三叉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疾病,中医将此病归属于“面痛”“偏头痛”范畴,认为此病是风寒、风热、风湿之邪侵袭手足三阳颜面部脉络,造成经络不通、气血瘀阻脑络。在治疗上以针灸和中医药联合治疗为特色,本次研究就针对以上发病机制,采用逐瘀活络方联合毫火针治疗瘀阻脑络型三叉神经痛,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1 病例来源 9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均为我院2010年6月-2015年6月门诊及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男29例,女19例;年龄最小37岁,最大70岁,平均年龄(59.3±3.1)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5年,平均病程(2.5±1.2)年;左侧27例,右侧21例;VAS评分平均为(4.6±1.3)分。观察组48例,男31例,女17例;年龄最小48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59.1±2.9)岁;病程最短1.5年,最长4.5年,平均病程(2.3±1.4)年;左侧25例,右侧23例;VAS评分平均为(4.8±1.4)分。2组患者年龄、性别、VAS评分、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考《针灸学》诊断标准[1]。
对照组予卡马西平(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486,规格0.1 g)0.1 g/次,每日3次口服;甲钴胺片(山东鲁抗辰欣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25,规格0.5 mg)0.5 mg/次,3次/d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逐瘀活络方联合毫火针治疗。其中药物组成有麝香0.5 g(包煎另煎),老葱15 g,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木香、香附、全蝎、蜈蚣、土鳖虫各10 g,秦艽20 g,当归6 g,甘草6 g。取汁200 mL,分早晚2次服完,1剂/d,连续服用4周。毫火针取穴下关,另外第一支加阳白、第二支加颧髎、第三支加颊车;操作方法为局部消毒后选择毫针(规格0.25 mm×25 mm),在燃烧的酒精棉球外焰烧红后快速进针,深度约为5~10 mm,进针后不施加补泻手法,留针30 min后起针,嘱患者保持针孔清洁。另外在合谷、行间、风池、阳陵泉、内庭、足三里等配穴上采用普通针刺以辅助治疗,除足三里穴用补法外,余穴均采用泻法,同样留针30 min后起针。以上治疗均10 d为1疗程。
3.1 观察指标 从疼痛范围、分支、时间、触发、抽搐、频率等方面进行疼痛积分判断[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中p物质、β-内啡肽、5-羟色胺含量变化情况。
3.2 疗效判定标准 结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3-4],治愈为疼痛和相关症状消失,1年内不复发;显效为疼痛和相关症状消失后复发,但间隔时间显著延长;有效为面部疼痛程度、发作频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触发点仍疼痛明显;无效为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善。
3.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结果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2组样本对应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等级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4.1 2组治疗前后疼痛积分改善情况比较 2组治疗后疼痛积分(范围、分支、时间、触发、抽搐、频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疼痛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4.2 2组治疗前后相关血清指标比较 2组治疗后p物质较治疗前显著下降,β-内啡肽、5-羟色胺则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2组治疗前后疼痛积分改善情况比较 (±s,n=48) 分
表1 2组治疗前后疼痛积分改善情况比较 (±s,n=48)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 别 范围 分支 触发 时间 频率 抽搐对照组 治疗前 3.41±1.23 3.04±0.97 2.99±0.41 3.12±0.34 2.78±0.34 2.71±0.25治疗后 1.86±0.67# 2.02±0.89# 2.04±0.28# 2.03±0.31# 1.99±0.31# 1.84±0.22#观察组 治疗前 3.42±1.21 3.02±0.95 2.97±0.38 3.11±0.32 2.75±0.31 2.68±0.23治疗后 1.01±0.54#△ 0.98±0.45#△ 0.94±0.14#△ 0.89±0.24#△ 0.88±0.23#△ 0.92±0.13#△
表2 2组治疗前后相关血清指标比较(±s,n=48)
表2 2组治疗前后相关血清指标比较(±s,n=48)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 别p物质/(pg/mL)β-内啡肽/(pg/mL)5-羟色胺/(μg/L)对照组 治疗前 81.34±4.56 40.56±3.52 36.72±3.14治疗后 60.53±3.51# 60.41±4.13# 54.56±7.35#观察组 治疗前 81.48±4.53 40.61±3.54 36.75±3.16治疗后 41.11±2.56#△ 79.95±5.37#△ 70.24±9.46#△
4.3 2组治疗后总疗效比较 见表3。
表3 2组治疗后总疗效比较(n=48) (%)
中医将三叉神经痛归属于“头风”“面痛”等范畴,认为其发病机制是外感六淫之邪或情志内伤侵犯阳明经脉,疾病初期在经在气,久之则入血入络,引起气滞血凝,面部血运失畅,即“痛则不通,瘀则生痛”,加上本病病位在头脑,有“风”性质,游走不定[5]。故在治疗上需治血和治风同行。
方药中麝香芳香走窜,散结化瘀,老葱通阳散结,二药可开窍通阳,为君药;川芎是止痛之要药,特别是头目、少阴、厥阴头痛,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红花、桃仁、赤芍是活血化瘀通络之要药[16],木香、香附是行气止痛常用药物,秦艽祛风通络,全蝎熄风止痉,土鳖虫破坚通经、化瘀止痛,合为臣药;当归活血养血,为佐药,其和川芎能促使血足而筋自荣,络通而风易散,“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7]。甘草为使药,调和诸药。全方能活血通窍、祛风通络。
针灸学认为“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在针灸治疗上以阳明、少阳经穴为主,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又主宗筋,针刺能疏通气血,激发经气,通经活络,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代谢,加速神经肌肉功能恢复,能促使疾病康复[8-9]。在本研究中,下关穴属足阳明胃经,有消肿止痛、益气聪耳、通关利窍之功;阳白、颧髎、颊车其部位与三叉神经相关分支所支配的区域相吻合,有关研究显示,穴位深部的神经支配能发挥重要的镇痛作用[10];合谷、行间、风池、阳陵泉、内庭、足三里穴能祛风通络、调畅气血、连通表里。加上运用火针处理,能温经通络、活血止痛,且性彪悍,疏通气机之力强,有活血化瘀止痛之功效;研究[11]认为,火针能将温通力量集中在穴位上,能促使肌肉筋脉等火热毒外散,引热外达。现代药理学认为,毫火针能降低体内炎症反应,提高神经递质力量,能提高刺激反射阈,故有较好镇痛作用。
P物质是传导痛觉和伤害性信息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其能诱导疼痛发作,能通过激活肥大细胞等刺激炎症介质聚集、释放,加重疼痛刺激[12];β-内啡肽则能和细胞膜特异性受体结合,降低cAMP浓度,减少疼痛信号在机体内传递,从而起到镇痛作用,另外一方面能减少p物质合成,进而阻断初级感受神经元传递;研究[13]认为,5-羟色胺能提高痛阈,减少疼痛发作频次,能缩短疼痛时间。结果显示,逐瘀活络方联合毫火针治疗三叉神经痛在以上3个指标上有显著变化。
参考文献:
[1] 肖峰,徐淑珍.逐瘀活络针刺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 2016, 31(6):918-921.
[2] 孟敏,吕斌,杨棕嘉,等.中医药治疗老年人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分析[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1, 9(3):172-173.
[3] 段晓芳.中医药及针刺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J].基层医学论坛 , 2011, 15(26):831-832.
[4] 杜帅,侯云霞,陈少宗,等.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取穴规律与经验分析[J].针灸临床杂志, 2013(12):37-38.
[5] 陶圣余,徐雯,高照,等.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用穴规律分析[J].中国针灸 , 2016, 48(2):207-211.
[6] 刘坤,郭锦华,王丽娟,等.高频电针联合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32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 2016, 48(5):68.
[7] 薛建芳,李军.中医特色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二则[J].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12, 1(1):43-44.
[8] 刘婷婷,金弘.透穴法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48例[J].针灸临床杂志, 2012, 28(9):40-41.
[9] 童翔.深刺下关穴结合温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40例[J].广西中医药 , 2015, 38(6):37-38.
[10] 陶圣余,徐雯,高照,等.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用穴规律分析[J].中国针灸, 2016, 36(2):207-211
[11] 袁振涛,王河宝.针刺联合搜风通络止痛方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9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 2015, 37(3):416.
[12] 魏科祥,程为平,谭宁,等.程为平教授循经取对穴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经验[J].针灸临床杂志, 2010,26(2):40-41.
[13] 牟月.针灸推拿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6, 16(35):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