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薪竹 田静(.辽宁中医药大学 沈阳 003;.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沈阳 003)
痤疮,中医称之为“肺风粉刺”,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医宗金鉴·外科新法要诀》[1]对肺风粉刺记载曰:“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该病初发损害为与毛囊一致的圆锥形丘疹,皮损加重后可形成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等。本病最常见的是寻常型痤疮,皮损常在颜面、颈、胸背部。除寻常型痤疮外,痤疮也可有聚合性痤疮、爆发性痤疮、药物性痤疮、月经前痤疮等类型。痤疮为损容性皮肤病,好发于青春期男女,其心身健康往往受到严重影响[2]。
据文献报道,目前临床公认的痤疮类型为风热外袭、肺经郁热、胃肠积热、血热偏盛、冲任失调、阴虚不足[3],大多强调“肺胃热”是发病的主要因素,治疗多用清热、解毒、化痰、祛瘀之法。然而本人在跟随田师出诊的过程当中,往往发现部分患者使用上述之法治疗后,其症状未见明显缓解或病情反复,迁延难愈。这些患者的共同特征是皮损较重,多沿面颊两侧、口唇周围分布,可见较大的脓头和结节,心情郁闷,烦躁易怒,大便溏泻,舌红苔黄腻,脉弦滑。导师根据王琦教授[4]的中医体质九型分类,认为这些患者属于其中的“湿热体质”。因此在辨证分型上,临床辨证为肝胆湿热证,在治疗上采用健脾疏肝,清利湿热之法,以龙胆泻肝汤加减,配以金银花,连翘,野菊花,蒲公英等清热解毒之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痤疮肝胆湿热证探讨如下。
对于痤疮的发病机制,古代医学家早有所述。《素问·生气通天论》[5]云:“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为痤疮的病因病机研究奠定了基础。此后各医家结合各自的临床经验,将痤疮分为风热证、湿热证、血热证等[6]。现代医学家总结前人之说,将痤疮的病因病机更加细化,认为在风热、湿热、血热的基础之上,亦有脾虚湿盛、肺胃热盛、胃肠积热、血瘀痰凝、冲任失调、阳郁不抒等方面,并提出了痤疮与体质、脏腑相关等新观点及理论[7]。
田师认为肝脏喜条达而恶抑郁,患者心情郁闷,气机郁滞,肝主气,气郁则肝郁,肝郁化火,木旺承脾,脾失健运,脾之运化功能失常,水液不化,聚而生湿,湿热蕴结肝胆,肝之疏泄功能失调,循经上行,发于颜面,成肝胆湿热证。肝郁气滞,则出现烦躁易怒,失眠,脉弦等症;气郁化火则舌红;肝郁乘脾,脾虚湿盛则见大便溏泻,脉滑;肝经的循行[8]中有“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故皮损多见于两颊及口唇周围。
此证病位在肝胆脾,病机为肝胆之火伤于脾,而至脾虚湿盛,故治疗上常以健脾疏肝,清热利湿之法,选用泻肝胆实火之龙胆泻肝汤加减。该方出自《医方集解》,方中龙胆草为君,入肝胆经,清肝胆实火,泻肝胆湿热;黄芩、栀子清热燥湿为臣,以泻三焦之火;泽泻泄热,渗湿利水,使湿热从小便去,当归、地黄滋阴养血,防苦寒渗利之品伤阴,使邪去而阴血不伤,三者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护胃安中为使。共奏清泻肝火、清热利湿之效。肝胆湿热证痤疮患者常炎症较重,脓头较多,故佐以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板蓝根、白花蛇舌草、紫花地丁等以助清热利湿解毒之功;伴有结节囊肿者,常予连翘、夏枯草、(浙)贝母、皂角刺以散结消肿透脓;粉刺较多者予枇杷叶以消粉刺;油脂较多者予栀子、茵陈;月经不调者加益母草以调经。
患者崔某,男,16岁,2017年6月30日就诊。患者面颊、口唇周围、额头见红色毛囊丘疹反复2年,加重半个月,伴脓头、粉刺、囊肿,色素沉着,皮损色红质硬,皮肤油脂分泌旺盛,平素喜食油腻的食物,学业压力过大。小便可,大便溏,3-4日一行,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查螨虫(-),痤疮杆菌(+)。诊断为痤疮(肝胆湿热证)。以健脾疏肝,清利湿热之法予龙胆泻肝汤加减。方用:当归15g、生地黄15g、黄芩片15g、泽泻10g、栀子10g、陈皮20g、甘草片10g、清半夏10g、板蓝根15g、(浙)贝母15g、连翘20g、苦参10g、青皮10g、茵陈15g、蒲公英20g、野菊花20g、夏枯草10g、皂角刺10g。7剂,水煎服,日一剂分3次口服,同时配合中药消炎面膜外用,并告知患者少食甜、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作息规律,缓解压力。治疗1周后,患者自述新起痤疮减少,原有皮疹好转。在此方基础上予以调整,继续服药4周后,痤疮明显好转,8周后未见新起皮疹,原有皮疹变平,囊肿干瘪。后续继续外用中药面膜以巩固治疗。
按:该患者学业压力过大,导致心情抑郁不舒,肝郁而化火,木旺承脾,脾虚生湿,湿热上犯于头面,则面颊、口唇周围、额头可见红色毛囊疹及脓头、粉刺、囊肿;湿热重,则见大便溏、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治以健脾疏肝,清热利湿之法,予龙胆泻肝汤加减。方内去龙胆草以防大苦大寒伤脾;配陈皮、清半夏以化痰散结;加蒲公英、野菊花、板蓝根清热解毒抗炎;加(浙)贝母、连翘、夏枯草、皂角刺以散结消肿;加苦参以增清热燥湿之功;加青皮入肝胆经以疏肝;加茵陈以减少皮肤油脂分泌。
痤疮为皮肤科多发病,治疗中常以肺经风热,肺胃热盛,血热内蕴等为主要病机,然田师根据中医体质学说中“同病异治”的理论基础,结合现代人的中医体质特点,认为部分患者应从肝胆湿热的角度治疗,选取龙胆泻肝汤为主方加减,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故总结如上,以期为中医临床治疗痤疮提供更多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