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正飞,王 蕊,海恒光,史丽萍*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2.宁夏国龙医院,宁夏 750004 )
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经络是气血运行和信息传递的通道,亦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体表路径中的节点和终末点,对人体具有调节和反应的功能[1-2]。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是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是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微循环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包括淋巴液与组织液的流动[3],是组织与细胞之间物质交换场所,是各种组织运送氧气、养料和排出废物的体液循环单位。近些年随着对微循环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经络与微循环存在着微妙的关系,为全面了解经络与微循环之间的关系,本文对经络与血流微循环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
经络现象是经络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自从20世纪70年代,Tanzawa[4]发现经络线上血流灌注量高于非经对照线这一特异性后,人们发现经络与微循环存在着一定的关系。郭义等[5]对健康人体经穴处钙离子浓度进行了在体探测,发现测试的14 对测试点中,有9对钙离子浓度明显高于旁开对照的非经非穴处。刘芳[6]以微循环血流量作为观察指标,发现十二经脉在正常状态下的血流量显著高于经穴旁开非经穴。许金森[7]取督脉上命门、脊中、至阳、身柱4个穴位,并取左右两侧1 cm,深2 cm处作为对照点,发现下深部穴位的血流灌注量高于对照点。原存信[8]通过观察30例正常人循经传导时皮肤微循环状态,发现皮肤微循环形态、功能、皮肤温度的变化及血流量的增加具有循经趋势,循经感传前后同经同穴处皮肤微循环各项指标和皮肤温度有显著或者非常显著的变化。岳沛平[9]以子午流注学说为理论基础,对126例健康青年手三阳穴位处的皮肤血流灌注量进行择时观察,发现手三阳穴位处的皮肤微循环在气血流注旺盛时辰(开穴时)内,微血管管袢数目增多;在衰落时辰(阖穴时)内,微血管管袢数目减少。郑洪新[10]以肝郁脾虚证胃脘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发现足三里血流微循环改变具有特异性并且最敏感。王苓苓等[11]通过实验观察发现,针刺委中穴和阳陵泉穴后腰部整个区域的皮肤血流量与针前比较均显著升高。循经微循环的变化是各种经络现象中的特异性生理或病理变化,只有通过研究经络现象,才能进一步研究经络的实质。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12]。如《灵枢·海论》云:“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随着经络现象研究取得大量研究成果的同时,有一部分学者对经络实质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刘芳[6]认为,穴位是微血管开放的集中点。刘伍立[13]认为经络与微循环分布、走行、吻合等特点上有相似之处。穆祥等[14]认为经络的实质是皮内呈有序态的微血管网络,并认为腧穴的实质是局部微循环的集中聚集和集中开放的区域。王海泉[15]通过对经络与微循环在形态、生理、病理、治疗等方面的对比研究认为:古人描述的经络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微循环系统,是微循环集中开放的区带,提出了经络实质的微循环学说。刘风华等[16]利用多电极电生理技术,发现针刺能引起生物电沿着古典经脉传导的现象,并利用解剖学与组织学原理解释:毛细动脉管、毛细静脉管、毛细淋巴管、细胞间隙组织液电解质网络和细胞群的复式微循环构成了古典中医经络三维解剖结构的最小单位。徐培平等[17]认为,经络相当于微循环单位。
经络本质是一个很复杂的事物,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经络实质与微循环有关,并且以微循环为重要参数研究经络的部分功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今后可以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进一步揭示经络的实质。
微循环障碍是疾病病理变化的基础[18],近年以经络理论为指导的针灸疗法对一些以微循环改变为突出病理表现的疾病也有较好疗效。
3.1 针刺与微循环 早在《内经》就依据“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规律进行“循经取穴”,作为针灸辨证施治的指导思想,如《灵枢·刺节真邪篇》所云:“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现代医学利用经络理论对一些疾病进行针灸治疗,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周立华等[19]以“三穴四针法”治疗78例鼻衄患者,治疗1次后出血停止患者73例,效果较好。并从西医机理方面分析:合谷、印堂、上星诸穴受到刺激时可反射性的引起鼻腔黏膜血管收缩,使鼻腔黏膜血管血流逐步减少达到止血的效果。杨大红[20]认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瘀的病理基础是血管内皮受损而产生的TXA2—PGI2失衡,体内促凝物质增多(VWF、FD等升高),抗凝物减少(AT—Ⅲ↓)而致的血液高凝状态,因而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以活血化瘀为基本治则。吴义新[21]观察50例脑血栓患者,以甲皱微循环管袢的血色、血流状态和血流速度为观察指标,发现观察指标针刺前后有非常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同时发现脑血栓患者甲皱微循环的改善与脑血栓发作次数没有明显关系。吴信法等[22]观察耳针“心穴”对失血性休克家兔心泵功能的影响,发现耳针“心穴”确实存在抗休克作用,且认为这种抗休克作用与改善内脏器官血流量有一定联系。
3.2 艾灸与微循环 艾灸是古代医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用艾灸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对微循环病理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
杨清彬等[23]对90例肢体水肿的中风患者采用艾条雀啄灸的方法灸百会、患侧肩髃、外关、曲池、合谷、中渚、阳陵泉、环跳、悬钟、太冲,发现艾灸前后人体甲皱微循环差异有统计意义,并认为艾条灸是借灸火的热力行气活血,通过经络腧穴改善微循环。郭朝霞[24]通过艾灸治疗76例患侧肢体水肿的偏瘫病人,灸百会穴、患肢肩髃、外关、曲池、合谷、环跳、中诸、太冲、阳陵泉、绝骨。经2周艾灸治疗后患者甲皱微循环明显改善。蔡文娟[25]等采用艾灸神阙穴改善脐周微循环的方式调节肠胃功能,达到辅助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作用。周杰芳等[26]观察到哮喘患者微循环有明显病理改变,微循环的病理改变影响了肺细胞及组织的气体交换,艾灸能使哮喘患者微血管管径有不同程度的增大,血流速度加快,增加了气体交换,间接改善了哮喘患者的微循环,并认为改善微循环是治疗哮喘的一个重要机理。朱柏君等[27-28]对39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球结膜微循环研究发现:艾灸患者双侧内关、足三里和膻中5个穴位,发现穴位艾灸后微血管扩张、血流加快、血细胞聚集减轻及微循环得到改善。姚宝农[29]对9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分组研究发现,艾灸百会穴能改善缺血性中风患者脑血液循环。王洁等[30]观察艾灸0 级糖尿病足血管病变患者的三阴交穴,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局部血液流量,改善患者足部血液运行,减少足溃疡的的危险因,。
3.3 其他疗法与微循环 乔玉珍等[31]观察33例由于各种疾病造成的微循环障碍患者,利用氦氖激光照射“井穴”,发现管袢形态和管袢内流态恢复正常者16例,管袢50%~60%恢复正常或者内流态改善者11例,管袢形态、内流态和症状均无改善者2例,说明氦氖激光照射“井穴”对病态甲皱微循环有治疗作用。杨恩英等[32]观察复方丹参穴位注射治疗耳鸣、耳聋前后对球结膜微循环的影响,发现清晰度、微血管数、缺血区、细动静脉管径、红细胞聚集都有明显的改善以及球结膜微循环比甲皱微循环更接近于内耳微循环。夏永青等[33]对26例胃溃疡病患者中脘、足三里穴位给予人参注射,发现胃溃疡病患者中脘、足三里穴位有不同程度的皮肤微循环障碍,人参注射液治疗1~2个疗程后,可见微循环袢顶清晰度增高,微血流流速增加,红细胞聚集明显减轻,证明人参注射液穴位治疗胃溃疡有改善微循环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苏秀贞[34]利用头穴穴位注射脑蛋白水解物治疗小儿早期脑瘫,发现穴位注射能显著改善平均血流速度(Vm)、大脑中动脉(MCA)、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ed)、前动脉(A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s)、降低血管阻力指数(RI),通过改善脑部微循环来治疗小儿早期脑瘫,并且具有较好效果。杨秀娟[35]观察24例血瘀证患者刺络前后甲皱微循环变化,发现管袢内血色优于刺络前,粒絮流率有显著较少,流速显著加快,说明刺络对血瘀状态下的微循环有改善作用。
综上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现代医学部分检测技术运用传统医学的研究后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肯定了经络特异性的存在[36]。但这些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研究范围方面,研究者只选取了几条经脉或者几个穴位作为研究,这可能与整体的经络特性有偏差;在监测技术方面,现代的监测技术不能很好的与传统医学的研究相结合,阻碍了祖国医学的发展。目前微循环血流量只能反映经络的部分功能[37],经络整体特性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
[1] 李东,王迪盛.基于神经、细胞、微循环的经络探析[J].中医研究, 2008, 8(13):1-3.
[2] 楼新法,蒋松鹤.穴位的解剖学特征及其分类[J].中国针灸,2012, 32(4):319-323.
[3] 张鑫月,贾振华,袁国强.微循环理论应用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 2013, 9(45):1940-1942.
[4] TANZAWA S, AKIYAMA S. Meridian phenomena observation by thermograph. In: Proc. Symposium of 2nd World Conference o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Paris:World Federation of Acupuncture -Moxibustion Societies,1990:33-36.
[5] 郭义,陈爽白,张春煦,等.健康人体经穴Ca2+浓度分布特异性的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 2002, 21(1):37.
[6] 刘芳,黄光英,敏.针刺对经脉穴位微循环血流量的影响[J].微循环学杂志, 2007, 17(1):8-11.
[7] 许金森,胡翔龙,汪培清,等.督脉循行线下深部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观察[J].红外技术, 2003, 25(6):86.
[8] 原存信,陈蓓,邢江淮,施瑾.循经感传时皮肤微循环的观察[J]. 中国针灸, 1994(2):40.
[9] 岳沛平,陆建中.经穴皮肤微循环的时间结构与子午流注--附126例健康青年手三阳经脉经穴择时观察[J].江苏中医,1991(11):21.
[10] 郑洪新,林庶如,夏淑杰.胃脘痛肝郁脾虚证相关穴皮肤微循环流量变化[J].辽宁中医杂志, 1997, 24(12):531.
[11] 王苓苓,张维波,谢衡辉,等.使用血流成像技术对“腰背委中求”经典理论的验证[J].针灸研究, 2007, 32(4):247-250.
[12] 秦鹏民,许金森.经络与微循环的相关性研究[J].河南中医, 2005, 25(1):81-82.
[13] 刘伍立,江一平.浅谈微循环与络脉的关联[J].江西中医药, 1986(2):44.
[14] 穆祥,段慧琴,胀涛,等.经线皮区内微血管网络自律性运动有序性的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5,11(1):55-60.
[15] 王海泉.经络实质的微循环学说[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0(4):64.
[16] 刘风华,张波,秦南极,等.经络气血理论的生物物理论证[J].中国医药导报, 2008, 5(36):10-14.
[17] 徐培平,符林春.经络实质之浅见[J].陕西中医函授,2000(6):7-9.
[18] 史东燕,王海泉,杨丽.经络与微循环关系研究进展[J].河南中医, 2014(8):1604-1605.
[19] 周立华,卢依平.三穴四针治鼻衄[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 18(4):73-74.
[20] 杨大红,杨霄,杨敏.针药合用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J].河南中医, 2001, 21(2):17.
[21] 吴义新,郭若亚,张澍,等.电针对50例脑血栓患者甲皱微循环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 1984(1):10.
[22] 吴信法,陆贤平.耳针“心穴”对失血性休克家兔心泵功能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92(1):88-90.
[23] 杨清彬,孟庆刚,郭文海,等.艾灸治疗中风患者肢体水肿90例[J].中国针灸, 2000(2):72.
[24] 郭朝霞,郭文海.艾灸治疗偏瘫病人患侧肢体水肿76例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 1999(2):32-33.
[25] 蔡文娟.艾灸神阙穴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 2014(20):60.
[26] 周杰芳.艾灸对哮喘患者微循环影响的临床观察[J].广州中医学院学报, 1988, 5(2):9.
[27] 朱柏君,梁淑英,李传杰,等.艾灸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球结膜微循环的影响[J].中国针灸, 1986(5):19-21.
[28] 李晓梅,李岩琪,周丹,等.提插补泻对健康人足三里穴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J].针刺研究, 2013,4(29):297-300.
[29] 姚宝农.艾灸百会穴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23(13):1369-1374.
[30] 王洁,黄香妹,金瑞芬,等.0级糖尿病足血管病变患者艾灸三阴交穴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 2012(7):70-72.
[31] 乔玉珍,刘文敏.氦氖激光照射“井穴”对病态甲皱微循环的影响[J].天津中医, 1989(4):12.
[32] 杨恩英,曹治寰,印利霞.复方丹参穴位注射治疗耳鸣、耳聋前后对球结膜微循环的观察[J].中级医刊,1994(11):50.
[33] 夏永青,姜桂英,张立娟.人参注射穴位封闭和胃溃疡病中脘、足三里穴位微循环改变的疗效观察[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99(8):763.
[34] 苏秀贞,赵永刚.头穴穴位注射改善早期脑瘫患儿大脑微循环作用观察[J].中国针灸, 2009(10):795-797.
[35] 杨秀娟 ,张和媛 ,路绍祖 ,等.24例血瘀证刺络前后甲皱微循环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1987(4):21-22.
[36] 马鼎,孟智宏.经络腧穴特异性研究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 2014, 30(12):65-68.
[37] 王康,王雪争,郭义,等.循经能量代谢特点的研究近况[J].中国针灸, 2011, 4(29):381-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