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2018-02-12 13:32
关键词:校园文化价值观心理健康

苏 醒

(安徽工程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2017年10月18日,中共十九大在北京胜利召开。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导下,中共教育部党组在2017年12月5日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实施纲要》对高校构建十大育人体系提出了全新的任务和要求,心理育人环节要坚持育心与育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育心和育体(大学生素质拓展)相结合、育心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深入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格局。着力培育师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师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1]。由此可见,心理育人环节已经在新时代高校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方针和体系中占据关键性的地位,成为高校育人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1.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未形成有效合力。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该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研究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积极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和谐与健康发展,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前提与保证。同样,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有利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接纳[2]。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高校都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但是普遍面临一个难题,即无法找到连接和融合两者之间的纽带,进而挖掘彼此之间的关联性以及相互影响、渗透的交叉关系,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合力。

2.心理健康教育未充分利用大学生素质拓展等体验式教学资源。目前,诸多高校在大学生体验式教育教学研究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经费投入力度不足,大学生素质拓展基地的建设也不够完善,无法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多元化的实践支持,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单一化、薄弱化。

3.心理健康教育未有效发挥校园文化的内化作用。相关研究显示,校园文化能够对大学生的方方面面产生无形的影响,进而塑造学生的积极人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但是很多高校无法实现校园文化和心理健康之间的有效转化。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没有将服务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明确目标和内在要求;另一方面,在将校园文化内化为铸就大学生健康品质的关键影响因素时,缺乏针对性的引导措施,内化率大大降低。

4.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师资队伍不够稳定。课程建设方面,大部分高校基本都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依然有不少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首先,课程定位不够明确。部分高校将课程下设在人文学院,也有高校将课程安排在教务处独立开课;其次,有不少高校仍然将该课程作为一门选修课进行开设,且没有覆盖全部的年级,普及推广力度不足;最后,课程教材的选取没有统一的标准,更谈不上针对不同类型的院校、不同年级的大学生配备专门的教材。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很多高校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配备专业、专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大部分授课教师由校内已经取得心理咨询方面相关资质管理等方面的人员兼任,师生比例不达标、教学环节薄弱等问题普遍存在。

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环节未与新时代接轨。从全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活动开展情况来看,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宣传活动虽然持续在开展,但是没有完全把握和利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导致活动效果欠佳,难以达到培育大学生心理健康基本素养的目的。其次,高校基本都能把握“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的时间节点,并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但是每年只有一次这样的活动开展契机,周期性太长,活动效果缺乏持续性。最后,实践活动形式单一,高校基本都是开展讲座、影片观看、参观心理咨询室等活动,缺乏创新性,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覆盖面也不够广。

6.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管理和更新工作有待加强。一般来讲,高校都会在开学季安排对全体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测验,形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库,筛查出心理异常或者心理不健康的同学并进行跟踪、诊断、干预和治疗。但是,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大都是伴随着大学生活的不断深入而滋生的,所以,仅仅在入学时进行心理测验是完全不够的,需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库进行定时更新,形成良性的动态管理机制。

7.高校心理健康防控体系不够完善,转介诊疗机制不够健全。首先,在社会层面上,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在国内大部分城市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和普及,政府部门未能成功整合社会各界心理机构的资源,发挥应有的职能效用。其次,在家庭层面上,父母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存在误区,甚至有些家长在辅导员已经发现学生心理方面存在问题的时候依然隐瞒、逃避,不愿坦白之前的病史并配合治疗。最后,在高校层面上,高校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干预,重担完全压在了一线学生工作者辅导员的身上,并未完全发挥学校、院系、班级、宿舍等多级别预警防控体系的联动作用。

二、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

1.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首先,要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工作队伍的整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素养,确保这支队伍具备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其次,要创新载体形式,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理论知识传授和情境模拟教学等方式相结合,在注重学生内心体验和真实感受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潜移默化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最后,在危机预防和心理咨询过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坚持育心和素质拓展等体验式教学相结合。高校应当利用专业和人才优势,加大高校素质拓展基地建设的研发和投入,将基地打造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第二课堂,利用体验式教学的方法,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注重大学生的内心体验,锻炼和提高其心理素质。高校也可以开拓当地较为知名的专业素质拓展资源,通过共建平台、委托运营、共同管理的方式打造更具专业性的大学生素质拓展基地,将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课程融入基地项目研发当中,全力打造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

3.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打造新时代美丽校园。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非常关键。高校应当从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三个层面来进行建设和完善校园文化体系。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重视内因和外因,又要考虑内容和形式;既要注重心理的活动过程,又要兼顾教育的策略和环节[3]。高校要以新时期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及教育规律为出发点,以建设新时代美丽校园为抓手,突出以生为本的根本要求,从大学生的角度去制定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丰富校园文化活动。通过校园精神文化的渗透以及相关活动的开展,帮助大学生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各类心理问题,提高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4.以人为本,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新体系。选取与高校办学定位相匹配的心理健康课程教材,确立心理健康课程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明确该课程所属学院或部门,确保作为必修课来开设课程。完善教研室师资工作队伍,从发展性教育的视角出发,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讲授不同的课程内容,体现针对性和实效性,将互动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授课的主要形式。

5.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方式和实践活动开展形式。在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体系中,成立专门的宣传队伍,全面负责新媒体建设。形式上,充分利用网络、广播、微信公众号、APP等线上媒体,借助校内各大影响力较广的公众平台进行前期推广,线下以各班心理委员为支点,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宣传;内容上,将大学生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题材中,通过先培养兴趣、再进行心理健康知识传授的方式进行内容推广。在实践活动环节中,时间节点上不能局限于每年的“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而是以此为契机,开拓类似于“3.21”世界睡眠日、“9.10”世界预防自杀日、“10.10”世界心理健康日等一系列品牌活动。

6.贯彻新发展理念,动态管理和监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首先,高校应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中心,在保持新生入学时心理健康测试全覆盖的前提下,全面推广应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测评系统”和《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保证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其次,要把握大学生心理问题易发期的关键时间节点,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进行相应的量表测量,不断更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最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中心要跟辅导员等一线学生工作者保持紧密联系,确保能将学生的心理问题第一时间反馈到管理中心,为日后的危机干预和心理咨询提供及时的决策支持。

7.以和谐稳定为前提,完善高校心理健康防控体系。建立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打造由校级分管领导总抓,学工部长牵头,院系分管书记负责,辅导员全面落实的四位一体战略体系。在各学院建立心理咨询辅导中心,由取得心理咨询资质的辅导员值班坐诊,保证生均经费投入。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预案,不断改进心理危机处理方法,规范和出台心理危机干预实施办法,让每一位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都能够“有规可依、有据可循”。明确分工,制定高效的反馈机制及严格的问责机制,确保心理危机应对的时效性和有效性。与高校所在地区心理诊断医疗水平较高的医院或者相关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高校为合作医疗机构提供各类心理问题个案,不断更新和完善信息库,为行业的科研提供丰富的案例支持。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价值观心理健康
我的价值观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