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新祥 ,胡志 ,2
(1安徽医科大学 卫生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2;2安徽省健康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安徽 合肥 230032)
我国老龄化的特点表现为“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当前,工农业现代化尚未完成、社会发展制度建设比较滞后、社会公共政策仍存在缺陷,特别是有关民生的收入分配、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革矛盾日益凸显,使得如何养老成为政府和社会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1]。相对于传统的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模式,作为新型的养老模式——居家养老服务模式逐渐成为政府和学者共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居家养老是符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与传统“孝文化”的养老方式,具有成本低、覆盖面广、服务方式灵活等特点,用较小的成本满足老年人的服务需求[2]。在建设健康中国和健康老龄化的背景下,通过社会网络视角研究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对补充和完善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健康老龄化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网络是指社会行动者及其之间关系的集合。一个社会网络是由多个点(社会行动者)和各点之间的连线(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组成的集合[3]。社会网络理论认为,处于特定网络中的个体的行为受其网络结构影响,并且行动者之间相互连接。社会网络可分为宏观网络和微观网络,主要从网络紧密度、强度、异质性、趋同性和位置等进行网络研究与分析。国外最早提出并运用“社会网络”概念的学者是巴恩斯,他使用“网络”概念研究了挪威一个渔村中跨越亲属群体和社会阶级的社会联系,从而描述了该渔村的社会结构[4]。美国学者格兰诺维特依据关系连接强度把关系纽带做了强弱之分,提出了弱关系是信息桥的观点[5]。伯特的“结构洞理论”研究人际网络的结构形态,强调竞争资源不仅是资源优势,而且更重要的是关系优势或社会资本优势[6]。Moore S[7]等人开展了一项名为“蒙特利尔市居民区网络与健康老龄化的队列研究”,系统地探讨了社会网络与健康的关系,指出社区中老年人社会网络存量的匮乏对其健康的不利影响。
居家养老又称社区居家养老。赵丽宏认为居家养老就是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方式,在家庭养老的基础上,介入社会和政府的力量,共同创造一种适宜的养老模式[8]。陈雪萍将居家养老定义为老年人居住在家中,由家庭和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共同支付养老费用的养老模式[9]。王锦成等将其定义为老年人在家中居住,并且由社区提供院舍式养老服务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模式[10]。综合各方观点,居家养老就是在政府领导下,以社区为依托,家庭为单位,老年人为主体,健康养老为中心,生活照料、精神关爱以及医疗服务为主要服务内容,社会网络为支撑,通过整合和有效利用社区资源,调动政府、社会、家庭力量共同参与的养老系统模式。其本质是以老年人的人际关系网络为支撑,促进社区内部养老资源的整合、流动和分配使用的过程。
社会网络是社会学范畴研究的热点,居家养老是政策研究的重点,看似是两个无关的概念,其实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社会网络作为社区内部一种资源,与居家养老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契合性。社会网络联结强度可以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距离老年人关系近的就是“强关系”,距离远的就是“弱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传统“孝文化”的衰落,使得传统家庭结构正转向“4-2-1”型结构,家庭代际关系重心下沉,“父母在,不远游”思想已被打破,老年人社会网络中的“强关系”的弱化已成必然[11]。居家养老使得老年人既能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下接受养老服务,又可以享受儿孙的绕膝之福,从而可以促进身心健康,更好实现健康养老。
居家养老服务的模式可以强化老年人的社会网络紧密程度。社会网络理论包含3个要素:节点、关系和连线[12]。居家养老作为一种桥梁和枢纽的方式,把每个家庭的如同“孤立节点”的老年人整合和链接起来,使社区内的原本处于“孤岛化”的、精神生活匮乏的老年人,通过社会参与建立了互帮互助的友爱关系,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提高和扩大了老年人的社会网络紧密度和网络规模,也使得原来“异质性”的网络关系得到了强化,从而可以培育归属感和社区整体网络的凝聚力,促进健康养老。
一个人的社会网络就是其个体的关系集合,包括人与人之间、个人和组织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的关系网络。“健康中国”战略中提到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中,健康战略下的居家养老也要把健康融入到服务的各个层次。要建立良好运行的居家养老模式,关键要培养和丰富老年人群的社会网络成分。
1.物质生活支持网络。物质生活支持网络是指帮助老年人做饭和做家务等方面,这是老年人基本的需求,任何养老服务的开展都以这方面的服务为基础。以此探究居家养老服务,老年人普遍指出存在着照料主体单一、服务时间短、上门频次和服务质量低等问题[13]。受我国经济体制的影响,民间组织和企业的资金难以流入养老体系中,养老经费来源渠道单一且存在着巨大的资金缺口,从而无法提高服务质量。西方国家实践表明,单靠政府的力量不可能建立起一套可持续的国家福利制度[14]。当前,居家养老的经费来源主要依靠于政府,这给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压力[15]。所以,政府应通过制定政策消除社会和民间资金流入的壁垒来拓宽投资渠道,对于有高质量服务需求的老年人,也可以收取额外费用,形成政府、社会、个人多渠道的资金筹集模式。同时,做到精准预算、整体规划、专款专用,充分利用资金。
2.精神文化支持网络。精神文化支持网络主要包括老年人的文娱和体育等方面。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在低层次的物质需求被满足之后,人就会产生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老年学活动理论表明老年人有着与青年人大致相同的活动愿望,只是放缓了活动的速率和节奏[16]。由于单元房结构特点和老年人的居住方式,使得老年人之间关系网络连接强度较弱,人际关系淡化。相关机构应多举办如舞蹈比赛、书法交流、电影放映、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引导老年人积极参与团体活动,通过社会交往不仅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参与频率、强化精神文化支持网络、提升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17],而且还可以增加老年人之间的关系互动,增进彼此感情,强化老年人的“弱关系”,同时增加社区的凝聚力,提高居家养老的满意度。
3.情感和心理慰藉支持网络。老年人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既要面临因生命周期的转变所带来的各项身体功能的减弱,又要面对因退休或无其他社会劳动所带来的存在感和自评价值感的降低。因此,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也是十分强烈。目前,老年人普遍存在着缺少沟通交流、不善社交、甚至与社会“隔离”等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服务人员的专业性不强,不善于心理慰藉。服务人员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带薪职工,一类是志愿者团队。带薪职工大多为中年下岗职工或农村务工人员,缺乏专业知识,综合职业素养较低,即使老年人主动寻求心理慰藉,服务人员也满足不了老年人心理需求。另一方面,老年人缺乏自主性,根据林南的情感—互动—资源三角互惠关系的观点,人具有的寻求资源的动机促使其工具性行为的产生,从而可获得更多资源[18]。所以,应积极鼓励健康的老年人主动加入志愿者团队。这些老年人熟悉周围环境,与服务对象年龄差距小,生活习惯相似,能更好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同时,也可以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提升其社会价值感,扩大和丰富情感支持网络。
4.医疗保健支持网络。医疗保健支持网络主要是指老年人需要的预防、治疗、康复等医疗方面的服务。由于身体周期的变化,老年人普遍存在着身体不适和多病缠身的现状,而现行的就医环境存在着大医院的“人满为患”,社区医院的“门可罗雀”的现象。老年人所患疾病大多是可以在社区得到解决的,由于老年人行动不便和子女工作繁忙,其基本的医疗需求就应在社区得到满足,实现在家门口治愈和康复,这也符合居家养老模式的特点。究其原因,无非是社区医疗的设施配备差、医疗技术低、预防保健服务宣传不到位等。社区医院应加大预防保健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教育。政府应逐步加大对社区医疗设施的建设,加强全科医生的培养和社区医生的团队建设,以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的就医形式。
随着社会变迁和时代发展,传统的“家庭养老”也随着老年人社会网络中“强关系”弱化和“弱关系”强化的趋势向着“居家养老”模式发展。因此,要解决中国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更快地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健康老龄化社会,夯实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作为养老服务体系的基础建设,应用社会网络理论探索一条符合我国特色的养老服务模式道路有着较为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