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洁,崔军武,董效军,谢唯维,王炳昭,迟宇豪,杨群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陕西西安 710000
自闭症,全称自闭症谱系障碍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是一种广泛发展障碍,以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和非言语交流缺陷、兴趣狭窄和行为刻板等为主要临床特征[1]。近年来,我国自闭症患者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根据2015年4月发布的《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估算,0~14岁年龄患症人数或超200万。自自闭症的发病因素比较复杂,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等多个方面,主要治疗方式包括中西医疗法、心理学干预以及营养学干预等手段。
有学者发现,若父母的行为比较刻板、重复且超系统性,其子女罹患自闭症的可能性也相对较高。双生子研究揭示,在同卵双生子中,若其一患有自闭症,其二的患病率将高达60%,而在异卵双生子中,患病率只有5%;另外,若家中出现患有自闭症患儿,二胎也有超过5%的几率患病[2]。
遗传学一般认为,自闭症是由染色体异常和基因
突变导致的,具体包括基因的拷贝数变异、点突变、microRNAs和连锁区域等。尽管当前尚未确定自闭症的具体关联基因,但学者已经发现了部分潜在的致病基因或易感基因,诸如NLGN4X基因、突触蛋白基因以及CNTNAP2基因等[3]。此外,研究人员发现,候选基因大多集中在16号、7号、5号以及2号染色体上,单个基因并不能导致自闭症,必须与至少3个基因协同发生作用,才能致病。
1.2.1 孕期因素 有研究提出,若孕妇出现孕期并发症,或经历子宫感染、环境污染以及接触化学物质等,都可能提高胎儿罹患自闭症的风险[4]。而3岁是自闭症发病的关键时间点,个体最重要的3个时间段为出生前、出生时以及出生后不久,这3个时间段婴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
1.2.2 重金属因素 诸如铅等其它重金属进入人体后会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从而可能导致自闭症。以汞为例,常态下,当汞进入人体,人体可以通过代谢将其转化为乙基汞,于18 d左右排出体外,然而,体内的部分肠道微生物可以把汞去甲基化或者甲基化,生成具备神经毒性的汞,从而对神经系统造成破坏,进而引发脑萎缩[5]。
1.2.3 肠脑因素 肠脑可以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有研究表明,脑肠轴可能影响自闭症的发病,还有学者发现美国2006—2010年间,正常人罹患结肠炎和腹泻的比例仅为自闭症儿童的1/7。有学者发现,与正常人相比,自闭症儿童的肠型比较独特,几乎没有普氏菌属肠型,而是以瘤胃球菌数肠型和拟杆菌属肠型为主[6]。
1.2.4 营养和饮食因素 据统计,90%以上的自闭症儿童都存在饮食方面的问题,他们大部分只对淀粉类食物、脂肪类食物、加工食物或零食感兴趣。研究发现,防腐剂和人工色素等常用食品添加剂会严重影响儿童的大脑发育,果葡糖浆或将自闭症发病率提高了91%[7-8]。
近年来,有学者提出缺失心智理论的能力是自闭症的根源。心智理论(theory of mind)是指个体理解自己与他人的心理状态,包括情绪意图、期望、思考和信念等,并藉此信息预测和解释他人行为的一种能力。如经典心理学实验“莎莉与安娜”:莎莉把玩具放在篮子里,安娜把莎莉的玩具挪到纸箱子里,自闭症患儿认为莎莉会去纸箱子找玩具。而事实上,莎莉不知道玩具在哪,她依旧会去自己放玩具的地方。自闭症患儿无法理解他人的思维[9-10]。
目前,对于自闭症的心理学治疗方法主要有生物反馈疗法、神经反馈疗法以及认知行为疗法等。如对自闭症儿童进行奥尔夫音乐疗法后发现,患儿基本可以控制情绪,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儿的刻板行为。很多机构将认知疗法与DDT教学方式结合,主要给患者添加了行为分析和感觉统合训练,为语言功能障碍严重者提供很大帮助[11-12]。
中医对于自闭症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以及电针治疗等方式。严榆芬等人[13]提出,使用 6 g茯苓、6 g半夏、5 g橘红、2 g甘草、6 g党参、4 g枳实、1 g竹茹、5 g益智仁、5 g石菖蒲以及2片生姜组成加味温胆汤,用水煎制,让自闭症患者每日分2次口服1剂,症状明显减轻;吴晖等[12]人使用口服中药、推拿和针灸三位一体的治疗方法,治愈了90%的自闭症患儿。此外,还有学者[13]尝试使用头针和电针配合行为疗法来治疗自闭症患儿,效果也比较显著。
当前尚无专门治疗自闭症的特效药,大部分用来治疗自闭症的药物均属于抗精神病类药物,并非以自闭症为核心治疗相关症状,如阿立哌唑、利培酮、氟西汀、西酞普兰以及赛庚啶等药物,均为仅能对自闭症的部分症状进行治疗[14]。
2.4.1 食物治疗 食物治疗,副作用和风险均较小,通过调节饮食逐渐改善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减轻患者病苦和心理症状。目前,食物治疗主要包括法因戈尔德饮食、生酮饮食、地草酸饮食、心理和肠道综合征饮食、特殊碳水化合物饮食以及无酪蛋白饮食等。
2.4.2 肠道菌群治疗 肠道菌群治疗主要是大肠菌群的干预治疗,包括使用益生菌和移植粪菌两种。胃肠道功能失调,导致患者出现吸收和消化障碍,许多患者由于消化功能代谢紊乱,使得有毒物质通过肠道进入血液循环,造成大脑发育迟缓。通过食物改善患者胃肠功能,对于治疗部分患者出现的腹泻、便秘效果显著,规律饮食、排除过敏食源,可减轻患者胃肠功能压力,从而改善自闭症症状[14]。
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小儿自闭症诊断标准:3岁以前发症或出现发展障碍,发病男女比例为3∶1,社会的行为、情绪、与他人接触关系等存在质的关系,思想交流、语言发展、模仿游戏等存在障碍,反复出现的固执及刻板行为,还有情绪上的恐惧。目前,自闭症的诊断主要根据精神障碍DSM系统和ICD系统的现行版[15]。
多年临床研究发现,自闭症常需与唐氏三体综合征进行鉴别。鉴别要点:①发病原因不同,唐氏儿的发病原因为染色体异常;②病症不同,唐氏儿的面容体征比较特殊;③严重程度不同,唐氏儿一半以上会流产,存活率比自闭症低;④自闭症更多的是一种心理障碍,而唐氏儿更多的是一种生理障碍[3]。
常见的评定工具有ABC行为量表和CARS诊断量表,克氏行为量表及PEP-3孤独症儿童心理教育评估量表,其余已知的有日本名古屋大学《自闭症儿童评定量表》《自闭症诊断访谈量表》(Autism Diagnostic Interview,ADI)等。目前临床诊断以量表为主,缺乏简便易行的客观指标。
目前,不少国家定期在儿童中进行普查自闭症,确保及时发现病症,以免延误治疗,同时也为研究储备被试、提供方便。如美国学校为自闭症患儿建档,需要时,研究人员可直接与学校联系。而在我国,招募高功能自闭症群体做研究十分困难,因为高功能自闭症患儿基本能够上学,多数在正常学校,不去医院诊治。
自闭症是由环境、遗传、肠道、营养、饮食以及母亲孕期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自闭症患者的某一个病症,而应综合考量,综合治疗。在未来的研究探索中,应当将中医疗法、西医药物、神经心理疗法、饮食、肠道治疗等各种治疗方式有机结合,探索出一套专门的治疗方案,供临床参考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