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体验起来

2018-02-11 02:30张维文
教育界·中旬 2018年12期
关键词:亲情生命母亲

张维文

【案例描述】

《散步》一文语言质朴,歌颂的是美好的亲情,是家的温馨。作者选取了一个生活镜头,将景美、家和、情濃融为—体,因此我把这节课的定位放在引导学生体会浓浓亲情,懂得爱惜亲人,珍爱亲情上来。如何让学生真正感悟这份浓浓的亲情与责任不是老师将这份情感强加于学生,而是在整个教学中我通过采取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自主体验,让学生真切地感悟那份亲情的可贵。现截取《散步》中的教学片段看看学生在本堂课中是如何真正体验情感的。

一、品读体验悟真情

教学片段一

师:生命多么脆弱!严冬,对于身体虚弱的老年人,就是一个坎儿啊!珍爱生命的人都急切地盼望春天带来新的生机,“春天总算来了”,课文是如何描绘春天的?请你读一读。

生:(有感情的齐声朗读)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到一样东西——生命。

师:这段文字你们有什么体会?

生:春天带来生机,带来活力。

师:田野铺着新绿,枝头抽着嫩芽,水中冒着气泡,生命在复苏,生命在勃发。刚才大家读的时候没有把春天的活力、生机盎然的景象读出来,请大家依照提示读出来。想象“新绿”,读出新生命的色彩。

生(个别读):地上,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

师:树上呢?想象那一个个嫩芽密布枝头的景象,读出“二月初惊见嫩芽”的惊喜。

生(个别读):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师:生命如此美好!我的母亲也战胜了严冬,来到了春天。母亲毕竟老了,身体又不好,明年的冬天,能否熬过去,还是个未知数啊!于是,在产生“走大路”与“走小路”的分歧上,我断然决定“走大路”。可见我不仅爱自己的孩子,也孝顺自己的母亲,在朗读时要读出坚定的语气。

生(个别读):走大路。(学生加强了语气)

教学片段二

师:请一位同学朗读最后一段。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如何理解“慢慢地,稳稳地”?

生:因为我和我的妻子背的是老人和孩子,如果摔着了很容易受伤。

生:因为我和妻子人到中年,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责任重大,因此做事要稳稳的,很仔细。

师:如何理解“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生:我背上的是母亲,妻子背上的是儿子。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是整个家庭。“一花一天国,一家一世界。”对于我和妻子来说就是整个世界。

生:我背母亲是尊老,妻子背儿子是爱幼。尊老爱幼,就是中华传统美德。

生:我背上的是生命的源头,妻子背上的是生命的延续。生命的源头加上生命的延续就是整个世界。

师:那么这句话在读的时候应该如何处理?

生:“慢慢地”“稳稳地”“很仔细”“整个世界”这些词应该重读。

师:请一位同学朗读。(一生朗读)

师:请大家再次有感情地齐声朗读一遍。

生(齐读)

点评:这两个教学片段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用心朗读,做到以读促悟,以悟激情,我看到学生不仅体验了语言的意蕴,也走进了作者的心灵空间,真正被文本的情境所感染。他们通过品读体验感受到了生命如同春天一样美好,感受到了家庭浓浓的亲情,而这美好的一切需要家庭的每一个成员担负起责任。品读体验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文当中,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与作者对话,感受作品中的生活气息,感受文本中所蕴含的深邃内涵,体会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情感魅力,进而诱发学生的情感与文中蕴涵的情感相互碰撞,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诠释,在读中悟理,在读中生情。

二、情境体验悟真情

1.模拟情境体验

教学片段三

师:“我”出来散步主要是为了母亲,可是母亲本不愿出来,假洌尔是文中的“我”,你们准备怎样劝说母亲呢?下面,我们来个现场表演,一位同学扮演母亲,另一位同学扮演儿子。儿子劝说母亲到外面散步。要求结合课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及想象来对话。

(学生展开想象,交流合作后表演展示)

示例:

生:(扮儿子)妈妈,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一些了,我们一家人到外面散散步吧!

生:(扮母亲)儿子,妈妈上了年纪,腿脚不方便了,再说,妈妈身体不好,走远一点,觉得累。我看,还是你们带着孩子出去转转吧。

生:(扮儿子)妈!您都一冬天没出来了,外面春光明媚,到外面透透气,对身体有好处。

生:(扮母亲)那好吧。我准备准备。

生:(扮儿子)春寒料峭,外面还有些冷,您穿上外套,免得着凉。

生:(扮母亲)好的,那我去拿件外套。

点评:模拟情境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走进了文本,调动了学生自己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激活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自主体验,同时也点燃了思考的火花,把教材中的“此情此景”变成学生的“我情我景”,真切地体会到了母亲的善解人意,儿子的孝心,体会到了浓浓的母子情,体会到了亲情是人世间最憨厚的一种情感。模拟情境可以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的思考,唤醒学生的情感与经验积累,使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也能使语文阅读教学涌动着生命的灵性,焕发着迷人的光彩。

2.渲染情境体验

教学片断四

师(小结):这美好的一切都来自一份浓浓的情,一份浓浓的亲情。然而,亲情需要珍惜,因为(老师深情朗读毕淑敏《亲情无价》的片断。)我相信每一个赤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父母还健在。

古人语:“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作为子女的我们不要把点滴的忽略变成永久的遗憾,珍爱亲情,关爱父母,从现在开始。

点评:在本环节我通过一段深情的朗读渲染了情境,学生被这样的情境深深地感染着。教师通过自身的感情来渲染情境,能够拨动学生的情感琴弦,引发他们涌动的情思,引领他们全身心进入文本情境,引领他们在情境中自主体验,真切地体会到了亲情元价,要学会珍惜亲情,关爱家人。情境渲染提高了学生感知的效应,并且教师的感情色彩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学生因感官的兴奋,主观感受得到强化,从而激起情感,促进自己进入特定的情境之中。作为语文教师要把文章中负载的作者的情感真切地传达给学生,就需要全身心投入到作者的喜怒哀乐中,将作者的爱憎化为自己的爱憎,力求以形象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去感染学生的心灵,引领学生体验情感,让学生置于文本所展示的情境中去领悟哲理,明辨是非,洞察美丑,净化心灵。

教学片断五

这段文字描绘了一幅多么美妙而有诗意的图画!能给这幅画取个名字吗?

生(取名):亲情、背世界、母子、示范、延续、责任、生命、中年、温馨、和谐、爱、背、寸草心、母子情、老中幼、尊老爱幼、整个世界、爱的延续、责无旁贷、人到中年、亲情无边、呵护生命、小事情深、温馨瞬间、瞧这一家子、三辈四口人、最美的风景、春天的故事、家和万事兴。

点评:在本环节中学生通过欣赏一幅图片,立刻置身其中,感受到一家人散步时的温馨场面,并通过给画面拟名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每个人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理解亲情的可贵。通过创设情境可以把抽象的文字变为直观、鲜明的形象,让学生在如观其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中体验情感,从而产生真切强烈的情感,提高学习效率。

三、生活体验悟真情

教学片断六(导入)

“近日南京气温异常,冷热骤变,许多人身体不适。假如你想发出一个保重身体的提醒,请问,你最想发给谁?会怎样表达?”此环节请一两个同学发言,其余做个现场调查:发给父母的舉手,依此发给祖父母的,发给表兄弟姐妹的,发给老师同学的,发给陌生人,等等,然后询问第一个想到发给家人的学生的原因。就“家人之爱”联系到课文。

教学片断七(反馈练习:真情告白,抒写亲情)

师:看到这一家人温馨和谐、互敬互爱的场面,想必同学们心中也拨起了感情之弦,心中也有千言万语想对亲人倾诉。请让我们拿起笔编写一段50字左右的温馨短信,把它发发给你的亲人。

学生反馈练习示例:

1.妈妈,那次是我的错,你替我检查作业可我还对你乱发脾气,我真是太不应该了,以后我一定不会再这样了,妈妈,你能原谅我吗?

2.老爸,你辛苦了,为了这个家,你常常要参加一些应酬,您在外面一定要少喝点酒啊,要多注意身体。

3.爷爷、奶奶,你们的身体还好吗?小的时候,一直都是你们照顾我,你们总是把最好吃的东西留给我,自己舍不得吃,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别再舍不得吃了,我会常常想念你们的。

教学片断八(作业:亲情至爱。美文推荐)

请向你的父母动情地朗读这篇课文,把你对课文的感受告诉他们,把你写好的短信交给他们,然后用200字记述这次的阅读交流。

点评:这三个教学片断需要学生唤起平时的生活体验,寻觅记忆深处的类似场景,还需要与家人进行交流,一个放在导入,引出课文,一个放在分析课文之后的反馈练习上,一个放在课后作业中,整个教学环节首尾呼应,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对课文已经有自己的独特的体验,能够真切地体悟到了亲情的可贵,学会了要珍爱亲情,关爱家人,感恩家人。语文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不断激活生活体验的过程,而已有的生活体验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解读语文,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

【案例反思】

语文课中的自主体验就是强调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作为教师应多给他们提供自我创造的空间和可能性,引导学生自主体验,让学生能够充分阅读、自主感知、细致品味、用心理解、深入思考、大胆质疑。只有让学生凭着自己的体验和感悟读懂文章,理解文本,再走出文本来到现实中,才能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就语文课堂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让学生真正体验起来。

一、在语言品读中体验

语言文字中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品读课文,是激活、唤起学生感受体验的根本方法,一次次的品味语言,一次次的深情朗读就是一次次地拥抱课文语言,就是一次次地感受内容、进入情境、体验情感的过程。学生通过在抑扬顿挫的语调、舒缓疾徐的节奏中加强对语言文字的品味与揣摩,体验语言文字所表达的生活之美,发掘语言文字中的情感因素,去深刻领会情感产生的缘由及情感中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品味朗读可以使学生耳醉其音,目醉其景,心醉其情,对课文所表达的情、物、事有真实的感受和切实的体验。

二、在特定情境中体验

于漪老师曾经说过:“要让学生走进语文,不是只听客观介绍,隔墙看花。”人的情感体验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如果课堂教学中教师善于创设情境,去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功能,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调动学生间的相互合作,引领学生走进真实的生活世界,就可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更好地自主感悟作者的情感及作品的意蕴,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自主体验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事情。

三、在生活实践中体验

叶圣陶说:“一定要把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真切。”教学中适当地引导学生联想自己相似的情感、熟悉的生活、自己所处的社会或所经历的时代,促进学生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会,更好地融入课文情景中,引起情感的共鸣,有利于学生充分体验文本,感悟教材的情与理。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要做到这—点,课堂上要善于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用自己的情去解读和感悟那一篇篇充盈着作家丰富情感的文章,只有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真正体验起来,才能深切感悟作品中的真、善、美。

猜你喜欢
亲情生命母亲
永不凋零的亲情
伪亲情何以大行其道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清明话亲情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亲情互动 潜移默化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