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早餐》中人物的精神生态分析

2018-02-11 00:00白林梅李素杰
鄱阳湖学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生态批评大众文化

白林梅 李素杰

[摘 要]冯内古特的《冠军早餐》呈现了后现代社会人们精神生态的崩塌。身处大众文化泛滥和消费文化盛行的社会当中,人们失去信仰,沦为精神虚无的“空心人”;一味追逐欲望,成为“单向度的人”;与自然、他人和自我内心疏离,变成冷漠的“机器人”。面对这些人物精神生态失衡的困境,冯内古特开出救赎的药方,希望通过文学艺术激活人们的意识,帮助人们找回精神生态的平衡。《冠军早餐》体现了冯内古特对后现代社会中人的精神状况的深切关怀及其生态人文主义思想。

[关键词]《冠军早餐》;精神生态;生态批评;大众文化

一、引言

冯内古特(Kurt Vonnegut)是美国重要的后现代小说家,《冠军早餐》(Breakfast of Champions)是他的第七部作品,发表于1973年,是一本“感人、难懂而又真诚的书”①。冯内古特在序言中坦言这本书是送给自己50岁的生日礼物,可见其重要意义。小说的故事发生在“很快就要死去”②的地球上,汽车经销商德威恩虽然事业有成,却迷失生活的方向,濒临精神崩溃的边缘。他在参加艺术节时受小说家屈鲁特的“人都是机器”思想的刺激,因疯癫发作而伤害了很多身边的人,自己也被送进精神病院。

国外对《冠军早餐》的研究经历了从形式到内容的转变。多位论者关注到小说的艺术形式创新,如作者的入侵等③,之后更多评论者开始发掘作品的主题意义,包括冯内古特对人类的悲观看法等④。进入21世纪,批评家们从进化论、电影改编等多个角度对《冠军早餐》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挖掘,强调了冯内古特对精神、艺术等的关切。

中国对《冠军早餐》的研究始于20世纪和21世纪之交。有的研究主要分析小说中的拼贴、元小说等技巧,以及这些技巧在表现后现代生活的混乱和无序方面的作用;有的研究认为小说中多个不同叙述视角的切换增加了作品的审美愉悦⑤;还有研究指出《冠军早餐》呈现了美国无深度的大众文化,表现了冯内古特对美国大众文化泛滥、深度文化缺乏的担忧。这些研究较多关注小说的后现代技巧,内容方面偏重小说的文化主题,缺乏对人物精神世界的深入探讨。随着生态批评的不断发展,有学者从动物研究的视角分析小说中人与动物关系影射出的后工业社会人的孤独和人际关系的疏离①;还有学者关注到小说的精神生态内涵,但未能根据相关理论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②。

生态批评自20世纪兴起以来,涌现了诸多分支,关注对象也逐渐从自然世界扩展到精神世界。法国思想家加塔利(Felix Guattari)在《三种生态学》③中、中国学者严春友在《精神之谜》④中都发出了对“精神生态学”的呼吁,鲁枢元则借鉴法国思想家夏尔丹(Pierre Teilhard de Chardin)的思想,认为“生物圈”之上还应该存在“精神圈”(Noosphere)——“一个有思维的实体层”⑤,并提出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的三分法。他指出:精神生态研究“人的内在情感生活和精神生活”,它是“一门研究作为精神性存在主体(主要是人)与其生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一方面关涉到精神主体的健康成长,一方面还关涉到一个生态系统在精神变量协调下的平衡、稳定和演进”⑥。当代社会被污染的自然环境和失衡的自然生态对人们的精神状态产生了消极的影响⑦,人们虽然物质富足,但精神需求很难得到满足,出现了迪维诺(P. Duvigneaud)所说的“精神污染”⑧。这里的“精神污染”是指科技的负面效应和物欲文化威胁到人们的心理和精神健康,对商品经济、金钱和权力的盲目崇拜腐蚀了人们的美好情感⑨。精神污染包括精神的“真空化”、心灵的“拜物化”和存在的“疏离化”等。

在《冠军早餐》中,多位人物都出现了精神生态的严重失衡,面临各种精神危机。本文运用国内外关于精神生态的理论探讨小说中人物的精神危机,透过精神空虚、追逐欲望和相互疏离三个维度剖析小说中人物失衡的精神世界,并尝试寻找解决人们精神生态危机的途径。

一、精神空虚的“空心人”

精神的“真空化”指的是人们一方面失去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尺度,另一方面又没有精神的信仰。《冠军早餐》中的德威恩就是这样,他只能通过自戕或者伤害他人来填补精神真空。小说中的诸多人物在精神方面都有缺陷,并有自杀或杀害他人的行为或倾向。在这些疯癫个案的背后,是后现代社会人们普遍存在的精神空虚。他们没有生活的目标,缺乏精神上的追求,或者欲求与现实相龃龉,于是更加痛苦虚无,变成艾略特笔下的“空心人”⑩。导致“空心人”出现的主要社会根源之一是后现代社会的文化状况。霍克海默和阿道尔诺认为,现代社会的文化工业通过技术加工艺术把艺术变成商品,作为文化工业产品的大众文化(Mass Culture)则“渗透着‘宰制的意识形态(dominant ideology),也是政治与商业联手进行欺骗的工具”{11}。“文化工业的地位越巩固,就越会统而化之地应付、生产和控制消费者的需求”①。

在《冠军早餐》中,以广告为代表的大众文化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生产和控制着人们的需求。德威恩的双胞胎弟弟经营的旅游景点“神圣奇迹洞穴”,不仅在高速公路上做了许多广告,还在法兰心的汽车保险杠上做广告,就连广播中也充斥着各种广告,小说的题目“冠军早餐”就是一家面粉公司的广告,主人公德威恩就处在这种大众文化的包围之中。他自幼在孤儿院长大,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成年后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可是妻子服毒自杀,唯一的儿子本尼自幼便表现出同性恋倾向。经历了一系列的痛苦事件之后,德威恩不仅没有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反而增加了精神上的困惑,转而追求物质上的满足感。他和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普通中产阶级一样,放弃了清教的道德规范,追求享乐和消费。诚如鲍德里亚所说:“今天的一切都证明身体变成救赎物品。在这一心理和意识形态功能中它彻底取代了靈魂。”②精神世界失衡的德威恩处在把身体视为救赎的消费社会,变得更加迷茫和困惑,所以才会接受屈鲁特“人都是机器”的极端唯我论思想,变成疯癫的“空心人”。

小说的另一个主人公屈鲁特童年生活相当忧郁,加上父母悲观态度的影响,成年之后更是十分消极,致使三任妻子相继离去,14岁的儿子也离家出走。除了家庭不幸之外,屈鲁特的文学事业更是一蹶不振,没有出版社愿意出版他的作品,身边也没有人知道他是作家。他的很多作品都具有深刻的主题意义,属于严肃文学的范畴。但是在大众文化主导的后现代社会,严肃文学很难有立足之地。人们生活在以大众文化为代表的无深度文化中,习惯于消费流行的视像文化③,形成无深度思维模式。这些人不会去消费屈鲁特的作品,所以就没有出版社愿意出版他的作品,他的作品只能作为淫秽图片之间的填充。这种文化氛围消磨了屈鲁特的艺术热情,使他“认为自己不但无害,而且无形……已经死了”④。屈鲁特对上帝的信仰也逐渐动摇。他本来是一个环保主义者,对一些公司滥用权力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义愤填膺,希望为环保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努力,但他逐渐认为“上帝并不是环保主义者”,因为上帝制造了火山、旋风、洪水和冰纪等自然灾害⑤。屈鲁特还通过他的小说《如今可以说了》从根本上颠覆对于上帝的信仰。书中的上帝把人类作为试验品,把拥有自由意志的人类放在一个被毁坏的、到处都是机器人的星球上,观察受到机器刺激的人会作何反应。这一切都表明,作家屈鲁特也成为“空心人”。

《冠军早餐》创作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美国出现诸多社会浪潮:有色人种积极采取行动为自己争取权益,年轻人以“嬉皮士”等形式表达自己的反战立场,越来越多的女性觉醒、进入职场并投身社会运动,同性恋者开始发声,卡森的《寂静的春天》宣告环保运动的诞生,等等。这些群体和运动挑战现有的社会状况,影响并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此外,肯尼迪总统和马丁·路德·金遇刺事件对人们形成很大的冲击,人们普遍对基督教信仰产生了怀疑,精神世界变得混乱。《冠军早餐》中的人物就是这种精神状况的反映,他们失去对上帝的信仰,又找不到新的精神支撑,都变成“空心人”。

二、利欲熏心的“单向人”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使用“拜物”来描述商品的性质①,提出商品、货币和资本三种形式的拜物教。鲍德里亚发展了马克思的观点并指出:“时至今日,拜物教的概念则在一个更为简明、经验的层面上被讨论着:物的拜物教、汽车拜物教、性拜物教、休假拜物教等等。”②鲁枢元则用心灵的“拜物化”表示人将自己生产的产品当作异己的对象来盲目崇拜,并指出:“拜物化使人的精神物欲化、心灵物质化,随之而来的是人的体验感悟能力的贫瘠,记忆想象能力的迟钝,审美感受能力的退化。”③《冠军早餐》中的人们受到广告等各种工业文化的刺激,产生的欲望挣脱了理智的控制,沦为欲望的奴隶。在这些欲望的驱使下,人们忽视精神世界,一味追求物质的满足,不再进行批判性思考和艺术的想象,变成马尔库塞笔下的“单向度的人”④。

一方面,人们暴饮暴食,为满足食欲而残忍对待其他物种。屈鲁特的一部小说中描述了一部关于吃东西的影片,里面的主人公不停地吃肉、菜等各种食物,足足吃了一个半小时。该小说较详细地描述了汉堡包和炸鸡两种食物,还特意在文字描述之后插入牛和鸡的图片,使人们无法回避肉食和动物之间的关联,把人类文化中有意造成的“缺位的指涉物”还原。另一方面,人们放纵性欲,致使色情产业极其发达。屈鲁特的一部小说描写了类人动物居住的星球上下流影片泛滥的状况,其实影射的是地球上的现实问题。色情电影和色情读物遍地都是,就连屈鲁特的严肃作品《车轮上的瘟疫》都被包装成色情作品。

除了沉迷于生理欲望,人们的金钱欲望也极度膨胀。主人公德威恩的人生宗旨就是一切向钱看,以至于逐渐失去正常人的情感。为了挣钱,他把由蓝鸟农场开垦形成的洞穴吹嘘为“神圣奇迹洞穴”,以此来抓住人们的眼球并获取利益⑤。他把自己的情人法兰心培养成一把手,但每周付给她的工资却很少。比德威恩更富有的馬里特隆工厂为了利益,愿意为空军生产塑料炸弹。虽然该公司找了马里蒂莫兄弟公司来处理污水,但这个被黑帮控制的公司拿了钱之后却偷偷把污水全部排入糖溪。这些资本家通过各种途径积累大量财富,但是被压迫的工人们却日日为了基本的生存需要而奔波劳碌。酒吧里的服务员为了多挣小费,即使被客人侮辱也强颜 欢笑;刚刚成年就出来打工的女招待为了支付父亲的医药费,不得不牺牲自己的肉体来换取金钱;年逾六十的煤矿工人一辈子都在为罗斯瓦特家族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却不被当人看待。

金钱欲望的膨胀是消费社会的产物,而消费社会是一个重视物质财富并从消费中获得快感的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确实能满足人的生理需求,但是人们还会有精神需求。当人们忽视精神世界而只注重追求金钱时,在精神上“对快乐的追求就降格为对消费目标的追求”⑥。人们对金钱的膜拜受到科学技术的诱导,进而发展成为对数字的迷恋。在科学唯物主义看来,人的自我价值与其所占有的财产或可度量的事物成正比。德威恩拥有诸多产权和股份,他的价值得到他人的充分认可,甚至即便他发疯前在假日旅馆的大厅里旁若无人地大声唱歌,也没人认为这是反常行为。人们无法想象,德威恩的精神的正一步步走向彻底崩溃,也因此错失向他提供救助的机会。

《冠军早餐》中的人们受到大众文化和消费主义的影响,追逐金钱,放纵欲望,靠“钱、性、妒、地产……维持生命”①。他们变成欲望的符号,沉迷于欲望满足带来的短暂快乐之中,失去批判和思考的能力,放弃精神的维度,从而退化成“单向度”的人。

三、相互疏离的“机器人”

鲁枢元指出,疏离化包括人与自然的疏离、人与人的疏离以及人与自己内心世界的疏离。现代城市居民住在人造的、与自然隔离的城市环境中,失去直接接触自然和直观感受自然的机会,与自然产生疏离。此外,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现代沟通媒介可以产生隔离的效果”,人与人之间出现“沟通带来的隔离”②。人与自己内心世界的疏离“表现在信仰的丧失、理想的丧失、自我反思能力的丧失”③。马克思说,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精神构成人类的独特性,使人类优于机器④。然而,《冠军早餐》中的人却迷失在追求欲望满足的歧途中,逐渐与自然、他人和自我疏离。他们丢失了人的精神性,失去批判地思考人生意义的能力,与机器无异,这也正是小说叙述者说的“不论我自己,还是任何一个人,都没有什么神圣的地方,我们都是机器”的深刻含义⑤。

作为机器的人与自然产生疏离,不能体会自然的美,更不会敬畏自然。人一旦没有了敬畏之心,就很容易为了经济利益而压迫自然、破坏自然。在《冠军早餐》中,冯内古特借屈鲁特之口提到人类对大自然的疯狂掠夺。他指出,人类短短几百年的时间就把自然花费了几百万年沉积、转化来的不可再生煤炭资源消耗殆尽。人类不仅以惊人的速度消耗资源,而且严重污染了环境。人与自然的疏离导致资源耗尽、环境污染、物种灭绝,而这些又反过来对人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不利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人类不仅与自然是疏离的,而且人类之间也是疏离的。人们不能准确地理解对方,在沟通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误解,进一步导致痛苦和焦虑⑥。德威恩与法兰心虽是情人,但彼此并不十分了解,与好朋友哈里之间也出现了误解和疏离。与身边人产生疏离的德威恩转而与他的拉布拉多狗聊天,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只狗没有尾巴不能与其他的狗沟通,这与他的主人不能与其他人沟通相互呼应,深化了疏离的主题。

《冠军早餐》还涉及后现代社会语言的失效。小说中有一位总裁用从不会移动的“金字塔”(Pyramid)来命名高速移动的卡车的公司,原因竟然是他喜欢这个名字“金字塔”的声音。屈鲁特据此构思了一篇小说,其中的人们只看重语言悦耳的声音,于是语言不停地变成音乐,政府需要不停地发明新的文字来传递信息。这个反讽的例子说明人们忽视语言承载的意义,使得语言不能实现沟通的目的。因此,冯内古特在小说中加入一百多张插图来辅助人们沟通。语言的失效使得沟通受阻,进一步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德威恩在疯癫之前患了早期语言模仿症,会机械重复听到的上一句话。

“反正”她(服务员)说,“你光顾我们小店,是我们的荣幸,这话并不能完全表达我的意思,但是我希望你明白我的意思”。

“意思,”德威恩说。

……

“这是大家都吃的。”她说,“我们并没有特别弄东西给你”。

“你。”德威恩说。①

这段对话中,参与的双方没有进行任何有效的信息交换,语言并没有传递信息,更没有实现促进沟通的目的。此时,语言反而变成沟通的壁垒,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离。人们不仅不关心别人说什么,而且不在乎别人说什么,因为语言“不能充当沟通的手段,但可以充当一种使人逃避痛苦现实的仪式模式”②,正如本尼住在贫民窟仍天天大喊军队的座右铭“能做”。

除了与自然和他人的疏离,小说中的人物还与自己的内心发生疏离。人与内心的疏离除了体现在信仰的失陷、理想的丧失,还体现在“听不到自己内心发出的声音”③。德威恩的内心深处其实想要法兰心全心全意地爱他的肉体和灵魂,但是他不仅没有表达出自己的诉求,而且不让法兰心说爱他。他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而“建立安全感的途径是理解带给我们安全感的心理习惯并建立那些习惯”④,但是德威恩没有这样做,反而一味通过积累物质财富来获取安全感。虽然在一定范围内人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会随着财富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对于德威恩来说,物质财富的增加已经不能带给他幸福感和安全感。此外,积累金钱本质上并不能建立带给人安全感的心理习惯,于是德威恩在追逐物质财富的道路上与自己的初心渐行渐远。

小说中人物与自然、社会和内心出现疏离,同现代科技有着密切的联系。德威恩在自杀的前一刻选择了放弃,转而开枪射击洗手间的马桶,但是没有人听到枪声,因为房子的隔音效果极好。现代科技极大地增强了墙壁的隔音效果,在保护隐私的同时也增加了沟通的难度,使得人们像弗罗斯特的《补墙》一诗描绘的那样,再也不能自由地交流,互相之间产生隔阂,传统社区所提供的情感支持与关爱因此降低为零。

四、精神生态失衡的救赎

面对人类精神生态失衡的困境,人道主义作家冯内古特在小说中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首先,冯内古特借极简派画家卡拉比基安之口,强调人的“意识”(Awareness)的重要性。密德兰市艺术节上的获奖作品是一幅抽象画《圣安东尼的诱惑》,这幅画是绿色背景上竖着一道橘色反射胶布条,画家解释道:

“这是一幅每一个动物的意识的画。这是每一个动物的非物质核心——‘我是,所有的信息都发向这个‘我是。这是我们任何动物身上都存在的唯一东西,不论是耗子、鹿,还是鸡尾酒吧女招待。它是毫不动摇和纯正的,不论我们遇到什么荒谬的事情。一幅圣安东尼的画本身是一根垂直的毫不动摇的光柱……我们的意识是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也许在我们任何人身上都是神圣的。我们其他的东西都是死机器。”⑤

《冠军早餐》的一个基调就是:人都是机器,其中的人物因此而面臨精神危机。卡拉比基安通过意识把人和动物与机器区别开来。此处把人与动物并置,与机器作了区分,也体现了冯内古特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此外,冯内古特在小说的其他部分也强调了意识的重要性,他认为解释物质和能量关系的方程E=MC2中应该增加一个代表意识的A,否则能量E和质量M都不存在。当代量子物理的最新研究也涉及人的意识的重要作用。而在弥尔顿的《失乐园》里,亚当和夏娃由于一念之差吃了智慧果被赶出伊甸园,这也强调了人的意识的重要作用:意识能把天堂变成地狱,亦可把地狱变成天堂。虽然有人怀疑“意识”的解决方案是否太过肤浅①,但冯内古特通过强调“意识”所要表达的是“人有灵魂”②,强调人所具有的精神性。小说引用约伯的话语“他试炼我后,我将炼成真金”③作为题词,也是对灵魂和信仰的强调。

其次,冯内古特也寄希望于艺术传播思想来帮助人们走出精神困境。深受抑郁折磨的德威恩在无路之时选择去艺术节寻找答案,这就寄托了作者对艺术的期望和肯定。印象派画家卡拉比基安向听众解释完他的抽象画代表的是人的意识之后,在场听众都表示赞同和崇拜,并提议艺术家要做的就是解释艺术作品,使其更容易为大众接受。小说的叙述者斯都奇听了卡拉比基安的解释之后也获得重生,决定给予屈鲁特自由。小说中艺术节的举办地点是一个圆形建筑,在夜晚上灯之后宛若一轮明月,暗喻艺术可以为身处黑夜中的人们指明方向。

最后,冯内古特在《冠军早餐》中还体现了对“思想”或“念头”的关注。屈鲁特在《车轮上的瘟疫》一书中提到地球人很容易因为念头中邪,说明“念头”对人们的精神状态有重大的影响。也正是屈鲁特关于人都是机器的观念,使得德威恩的疯癫爆发。“通过屈鲁特与胡弗两人之间的关系,冯尼格特旨在阐明文学的社会功用”④,说明文学艺术对人性的巨大影响。也正是这件事,让屈鲁特意识到“他的观点很重要,而且能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⑤。

五、结语

《冠军早餐》中的人们失去信仰和精神追求,成为精神虚无的“空心人”;他们迷失人生的方向和生活的意义,沦为追逐欲望的“单向人”;与自然、他人以及自我的内心疏离,变成互相疏离的“机器人”。这些人物的出现,反映了美国社会大众文化泛滥、消费文化盛行的社会现实以及现代科技的负面效应。通过刻画人们精神生态的失衡,冯内古特批判了拜物的大众文化和消费主义,指出现代科技导致人性异化的潜在危害。

面对密德兰市精神生态失衡的人们,冯内古特强调人拥有意识和灵魂,因而不同于机器。他提倡发挥文学艺术传播思想的作用,为人们提供精神养料并控制欲望,建立与自然、他人的联系,关注自己的内心,做一个拥有丰富精神世界的人。

总之,从精神生态的视角审视冯内古特的《冠军早餐》,可以发现贯穿全书的黑色幽默之下,是冯内古特对后现代社会中人的精神状况的深切关怀,呈现了冯内古特生态意识中的精神生态维度,体现了冯内古特的生态人文主义思想。

猜你喜欢
生态批评大众文化
新时期我国大众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浅谈对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几点思考
既要“阳春白雪”,也要“下里巴人”
北大教授力挺《创造101》:大众文化不是草履虫
浅析“大众文化”
略论生态批评的三大基本理论
解读《白鲸》中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主义的对抗
读者的不同思维
科马克?麦卡锡西部小说的生态批评解读
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自然生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