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玉珍
[摘要]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该次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同期选择50例非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进行检查,并对不同部位检查结果、病变例数以及下肢动脉内径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 观察组受检人员在不同部位检查结果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受检人员的病变例数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受检人员的下肢动脉内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可以更加详细的显示病变部位,从而对病变阳性率起到提高作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中图分类号] R4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8(a)-0167-02
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持续升高,促进糖尿病发病率在临床上日益增加,若不对其机体内血糖进行有效控制,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尤其是下肢血管病变,严重者可引起截肢,从而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巨大影响;下肢血管病变主要是指足部神经病变,引起动脉灌注不足,诱发微循环障碍以及坏疽等并发症[1-2];该院为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将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选取该院收治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同期选择50例非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进行检查,并对不同部位检查结果、病变例数以及下肢动脉内径进行观察和评价。观察组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年龄值(67.21±4.52)岁,年龄上限值72岁,下限值42岁;平均病程值(6.76±0.56)年,病程上限值8年,下限值1年;男女性各占比例为20、30例。对照组非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年龄值(67.25±4.58)岁,年龄上限值73岁,下限值43岁;男女性各占比例为21、29例。100例受检人员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研究性。
纳入排除标准:①观察组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②知情、并签署同意书;③无认知功能障碍,无神经异常疾病;④无心功能、肝功能、肾功能不全等疾病;⑤年龄在40~75岁之间。
1.2 方法
两组受检人员均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查,待患者进入检查室后,指导其采取仰卧位,與此同时对患者的下肢股总动脉、股浅动脉、胫前动脉前端进行检查,检查完毕后指导其采取俯卧位,查看腘动脉,除此之外,应将下肢充分暴露,并将探头放置于界定位置,在操作时应先进行横行扫描,再进行纵向扫描,并和血流方向保持一定夹角,探头频率控制在7.5~12.0 MHz左右。
1.3 观察指标
评价两组受检人员的不同部位检查结果及病变例数,并对下肢动脉内径进行观察。下肢血管病变分级:0级—内膜正常,回声比较均匀,其厚度在0.1 cm以上;1级—回声出现逐渐增强,管腔处于不规则状态,并且内膜发生局限性增厚,其厚度在0.13 cm以下;2级—回声呈串珠样,内膜增厚在0.13 cm以上;3级—管腔发生明显的粥样硬化,与此同时伴有溃疡及钙化程度。
1.4 统计方法
全文数据应用SPSS 21.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利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下肢动脉内径(计量资料),并应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而[n(%)]表示不同部位的检查结果及病变例数(计数资料),并应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受检人员的不同部位检查结果
从表1中可发现观察组受检人员好发于胫前动脉近端及腘动脉等部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两组受检人员的病变例数
观察组受检人员的病变例数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对比两组受检人员的下肢动脉内径
两组受检人员的下肢动脉内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2型糖尿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其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为下肢血管病变,又被称为周围血管病变,可促使患者肢体功能受到影响,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若未能给予有效控制,可发生截肢事件,为此在临床上应提高早期诊断率。
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斑块一般呈多发性、弥漫性,主要是分别在膝盖以下,一旦增厚管壁则会导致患者下肢血管发生缺血、闭塞现象,为此在对患者进行检查时,应仔细扫描,从而降低漏诊、误诊发生率;以往临床上一般采用血管造影和磁共振进行检查,其检查结果具有准确、可靠等优势,但是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程度损伤,并且其费用比较高,一般家庭难以承受;近年来临床上广泛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与血管造影技术相比较,其应用价值比较高,可以有效的观察早期下肢动脉不同程度的硬化状态,从而提高阳性率;除此之外,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灵敏度高、无创伤、重复性强等优势,并且还能提供血管解剖及血流动力学等方面信息,从而为治疗方案起到指导作用[3-4]。
从表1中可发现观察组在不同部位检查结果高于对照组,尤其是胫前动脉近端、腘动脉、股浅动脉、股总动脉等斑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主要是发生于远端动脉,主要是因为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中,促使血管内皮功能受到损伤,继而发生血管病变;从表3中可发现观察组受检人员的下肢动脉内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2型糖尿病患者的下肢血管损伤程度比较严重,应早期进行诊断和治疗,从而避免病变进一步发展,引起一系列并发症。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可以更加详细的显示病变部位,从而对诊断病变阳性率起到提高作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石静琳,史琳涛,张美,等.趾臂指数与体脂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研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6,51(1):109-113.
[2] 张红.舒洛地特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观察[J].中国急救医学,2016,36(z2):35-36.
[3] 杨毅,冉兴无.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与蛋白尿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6,24(12):1065-1068.
[4] 王莉,杨彩哲,王良宸,等.趾臂指数诊断早期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价值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1950-195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