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莉
【摘要】语言是人们进行沟通的重要工具,世界之大,语言之多,在进行沟通的时候必须要进行翻译。翻译受到个人因素等因素的影响,体现出极强的文化性。大学英语在翻译时必须要考虑到英语和自身语言的不同,只有了解语言所在的文化背景,结合各自的文化背景才能真正地学好英语。但是目前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在这一方面存在不足,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英语 翻译教学 文化意识
大学英语是大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课程,而且随着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教学大纲。新的大纲要求大学生具备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要求。在这五项要求中,“译”即“翻译”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翻译能够体现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关键。之所以说重要是因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将英语字符转化为自己能够理解的语言,才能理解。这种重要也体现在大学英语四级与六级考试中翻译题,近些年的翻译题进行了改革:更多地考察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
文化是知识的载体,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一定要体现出对文化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在于一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原文。一般情况,在进行英语翻译时首先要理解原文,然后是表达译文,检验译文。这“理解全文”的“理解”指的是不仅对原文词汇、词汇、语法、大意方面的理解,还要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即理解原文背后蕴含的文化背景。任何脱离文化大环境的翻译都是不准确的,也就达不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具备相应的文化意识,了解相应的文化环境,才能够达到理解原文的目的。二是可以促进译文的表达。由于文化的差异,我们在思维上与其他国家的人存在一定的差异,我们有着自己特有的文化表达方式,这种“特有的方式”必然要带到英语翻译中,所以我们在翻译过程中无法体现出英语原文的内涵。但是在文化意识的指导下,考虑到原有的文化背景,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就可以最大程度地再现原文的内涵。
但是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体现在翻译方面就有对文化意识的不重视,针对这方面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变现状。
一、要增强对文化意识的重视
前文已经叙述了文化意识对英语翻译的重要性,这一定要落实到行动中,即让学生懂得这种重要性。这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来努力。从英语教师角度来说,首先要自己从心里面重视文化意识,然后是将这种意识传递给学生,要将意识转化为行动,使其对学生产生影响。从学生角度来说,不能认为英语翻译就是简单地将英文字符转化为汉字,还需要最大程度地还原原文的意思,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具备文化意识。
二、教师要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
能够进入大学讲授知识的老师一般都是高知识分子,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知识的更新速度超乎我们的想象。教师一定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要不断地进行学习。教师必须自身就具备这种意识,而且教师要进行广泛地学习,具有较广的文化视野,在教学过程中与其他国家的历史、政治、经济等文化因素相结合,进行中西文化方面的对比比较,让学生在这种教学方式中体会到不同的环境差异从而促进自身文化意识的建设。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學习分为课上与课下。对于学生来说,想要学好英语仅靠课上时间是不够的,课堂只是起到引导、启发学生的作用。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的兴趣。除此之外,大学应该为学生了解更多的异国文化营造氛围,包括具备各种类型的异国文化交流文化等;老师也应该积极地向学生推荐有关的书籍、影视资料等,让学生在课下时间里也处于跨文化的环境中。
四、学生要打牢基本功
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对于英语学习来说,基本功就是要掌握大量的词汇和语法,词汇和语法的“地基”对于英语翻译学习来说非常重要,也是进一步学会英语翻译的基础。由于英语词汇的特殊性,学生要特别注意“一词多义”和“词缀造词”的现象,要了解一个英语单词在不同的句子中采用什么样的翻译;初次之外,学习英语还要有大局意识,在翻译时要注意结合上下文,根据特定的环境以及原著者的风格来选择合适的字词。
五、结语
任何语言的学习都是需要时间,虽然我国学生从小学三年级起学习英语,但是很多学生的英语水平并不如人意。到了大学时期,自由支配的时间进一步增长,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接触新的事物、学习新的知识。大学英语老师要充分利用到这一点,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异国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才能使英语翻译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尹少平.从学生翻译能力的欠缺看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教学的重要[J].怀化学院学报,2010(12):136-138.
[2]李良春.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翻译教学[J].现代企业教育,2008 (18):202-203.
[3]张娜.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北京:北京物资学院外语系,2010.
[4]席海燕.跨文化社会文化意识与外语教学[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05-107.
[5]李兵.浅析跨文化交际[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 (4):67-7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