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2018-02-11 07:33刘少坤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学术研究社会科学工作者

刘少坤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快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在新形势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地位更加重要、任务更加繁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更好地肩负起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的光荣使命。

首先,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深读细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哲学社会科学是思想的学问,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思想者。哲学何所“思”,也即“思者何所为”。对学术研究本身而言,博学与慎思,二者同等重要。“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之深,方能学之用、释之透、看得远。“学”与“思”两方面的有机结合才是学术研究的正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还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终要落实到怎么用上来。因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提高政治站位,不但自己要深入学习好党的十九大精神,还要潜心研究阐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当前,最重要的“学”与“思”,就是切实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研究如何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伟大实践。要以深读细研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己任,肩负起学习和阐释的双重任务,要学原文、讲原话、释原义。这关系到如何对待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善于学习和运用也是科研工作者坚守马克思主义学风的重要体现。

思想引领行动,理念指导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始终牢牢把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个主题。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只有把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才能真正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意蕴和内涵。鉴往知来,学术研究才能立意高远、思想深邃;深学笃行,学术成果才能言之有物、写之有魂。正如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只要我们善于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錯误,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更是把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付诸于实践的生动体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术研究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关键在创新、出路在创新、希望在创新,有原创性、独创性、前瞻性和针对性,才有活力,才能升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按照这一要求,把握思想精髓,更新思想观念,敏锐判断形势,掌握科学方法,不断在科研工作体制机制方面创新,在研究方式方法上创新,使研究成果更多地为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上,要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要在研究视角和观点上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树立强大的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要牢牢立足于自治区欠发达的基本区情,紧紧围绕脱贫攻坚、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等重大课题深入分析研究。知行合一,推出一批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结合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多出精品力作,真正体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智库建设和对策研究上有新业绩,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贡献新力量。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术研究社会科学工作者
5·30,致敬最美科技工作者
2019年度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Education with a Heart that Embraces the World, from the Fertile Cultural Land of the “Eternal City”
Analysis on the importance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in university English
数字生活方式对高校教师学术研究之影响
亚健康科技工作者
当代艺术档案的认识与收录方法
“中华慈善优秀工作者(志愿者)奖(共152名)
社会科学总论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也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