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军
摘 要: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在教育中越来越重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是素质教育的体现,能够在一定意义上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利用微课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微课;主体地位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9-013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9.085
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得各行各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教育模式也必然面临着一定的改革[1]。因此,高中数学教学中也需要注重对教学模式的改革,优化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实现对教学的创新,提升教学效率。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微课模式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同时也走进了课堂教学中。而教师需要利用微课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 微课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获得了更大的便利,同时也使教育面临新的改革形式,所以教育的开展还需要能够与时俱进,加强对传统课堂的改革和创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微课是新科技形势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手段,在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高中数学教学中通过微课的应用能够保证教学的针对性,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逐渐提升学习能力,并能积极参与到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微课是一种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教学工具,教育者不但可以利用网络来制作视频,并将视频内容融入到微课中,进而使学生的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提升了教学的新颖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2]。
二、 微课突出高中数学教学学生主体地位的策略
(一) 合理制作微课内容
微课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特点进行合理的录制和编排。在微课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遵循以下步骤,首先合理选择微课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经验,在备课的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细化分析,选择最适合做成微课的内容。在内容筛选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完成,第一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微课的制作中必须要紧紧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第二根据自身的经验,保证微课制作的灵活性,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教师需要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判断,进而保证微课制作内容的合理性。比如,针对“三角函数”的内容,由于三角函数的图像抽象性强,变化过程复杂,学生难以有效掌握,因此教师就可以以这部分内容为微课的选材对象[3]。同时微课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10分钟左右为宜,而且语言要尽可能的简洁。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需要适当地加入一些趣味性的元素。最后,在微课的制作中,教师还要充分利用PPT等信息技术,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 利用微课做好课前预习
预习是保证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因此为了使学生能够充分地参与到预习中,教师还需要在每堂课开始前制作一个微课视频,在视频中对课程的主要内容,需要掌握的问题以及涉及的之前学习的知识进行简要的分析,并将这些信息分享到班级的微信群或者QQ群中,学生可以在课前通过微课的方式对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比如,在教学“概率”的相关问题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学习的内容制作一个微课视频,包括对前面知识的总结以及后面知识的介绍等[4]。通过自主预习,学生对课堂上将要学习的知识进行熟悉,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体现了主体地位。
(三) 利用微课完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对知识的框架进行构建,从而实现对高中数学重难点知识的突破。高中数学的知识结构复杂而且抽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非常费力,但是这些问题又都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如果学生无法有效掌握,那么对于学生的以后学习和高考都会造成一定的困扰。教师通过将重难点知识制作成微课后,可以使学生随时随地地观看视频,而且可以重复观看,防止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完全掌握进而影响学习效果。比如,在教学“抛物线”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抛物线的图形变化动态的为学生进行展示,进而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生动化,有效降低学习的难度,有利于学生知识框架的构建[5]。此外,在微课的应用中,教师利用微课展示一些典型的例题,要求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解答,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权,使学生自己控制学习进度,进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 利用微课做好课后复习
课堂的时间有限,大部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都无法全面掌握课堂内容和知识,而且教师也无法做到对这些知识的反复讲解。而通过微课形式可以将这些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完整的解释,学生在课后通过视频反复观看,进而实现对课堂知识的巩固。这种复习的方式不需要求助于教师和同学,学生的学习也更加便捷,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微课教学具有灵活性、便捷性等特征,而且学生的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参与性,有利于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高中数学教学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习难度大,因此教师需要能够灵活地应用微课,降低学习难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 叶丹明.基于学生主体论的微课数学教学模式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5):37.
[2] 罗彩君.利用微课提高高职学生自主学习效率的策略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7(3):64.
[3] 王佳佳.利用微课培养高中学生数学思维的策略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3(9):159.
[4] 周麗霞.基于学生主体论的微课数学教学模式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4):69.
[5] 王全瑞.借微课之“手”为高中数学学习助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