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彬,刘芳
(1.内蒙古包钢医院 神经内科,内蒙古 包头 014010; 2.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神经内科,北京 100000)
神经重症患者大量应用高渗性脱水、高粘度性、高营养等药物,对其外周血管刺激性较强。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可以避免反复多次静脉穿刺,降低患者的痛苦,还可以有效保护其外周血管。PICC具有操作简单、穿刺成功率高、置管时间长、不使用麻醉剂等特点,但神经重症患者的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在PICC置入后,极易引起导管局部静脉血栓的形成,一旦栓子脱落会导致肺动脉栓塞而危及生命[1]。因此,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干预是PICC置管后研究的重点。本文对神经重症患者PICC置管引起局部静脉血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1.1 导管因素 神经重症患者多为老年患者,血管弹性差、脆性增加,不同材质的导管置管时对血管内皮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有报道[2]显示,聚氯乙烯、聚乙烯材料的导管比聚氨酯、硅胶管发生血栓的危险性高;使用聚氯乙烯导管引起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高达70%,而硅胶管引起静脉血栓发生率达20%。硅胶管置入后对人体不会引起异物排斥反应,与血管组织相容性好,导管透明度高。Grove等[3]研究显示,导管为3 Fr、4 Fr、5 Fr、6 Fr 规格的PICC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 0%、1.1%、6.6%、9.8%,与Evans等[4]研究结果一致。可见导管直径越大,血栓发生率越高。导管/静脉直径比(catheter /vein diameter ratio,C/V)的最佳临界值不同,发生血栓的风险也不同。Sharp等[5]认为45%为C/V的最佳临界值,C/V>45%患者发生血栓的风险是C/V<45%的13 倍;胡婷婷等[6]认为,C/V>45%患者发生血栓的风险是C/V<45%的9倍。而宋燕伶等[7]研究显示,C/V的最佳临界值为34%,PICC 静脉血栓的发生与C/V大小有关,C/V越大血栓发生率越高,C/V>34%患者发生血栓的风险是C/V<34%的8.8倍。因此,根据静脉直径大小选择适当型号的PICC导管,可降低患者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1.2 疾病危险因素 神经重症患者多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存在,血管内血液呈高凝状态,易形成静脉血栓[8]。在神经重症患者中,糖尿病与应急性高血糖发生率较高。糖尿病是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9],患者发生血栓的风险较高,其发生机制可能与损伤血管内膜和固有的凝血酶原状态有关。既往有血栓病史也是发生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而且下肢静脉血栓与PICC置管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相关[10]。Chopra等[11]研究发现,有静脉栓塞史的PICC置管患者更易形成静脉血栓,考虑与静脉血栓史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障碍,置管时引起血管内皮损伤有关。因此,在PICC维护过程中,应注意有静脉血栓史患者需定期评估,并给予准确的预防和护理干预以防止血栓发生。
1.3 药物因素 神经重症患者常使用高渗性、刺激性或高粘度性药物,其与血管壁接触时间延长,易损伤血管内皮。有研究[12]显示,输注血制品、高渗性药物是引起PICC 相关性血栓的危险因素。Chemaly等[13]研究发现,输注两性霉素B是PICC导管留置后局部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两性霉素B溶于5%葡萄糖形成胶体凝集,使PH值降低,从而刺激静脉。
1.4 置管时间 杨方英等[14]认为,置管时间不足2个月,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是5.33%,留置时间大于2个月血栓的发生率是 0.81%;随着留置导管时间的延长,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将逐渐降低。艾文佳等[15]认为,置管后第1周内血栓的发生率较高。成芳等[16]研究也认为,13.33%的患者血栓发生在PICC置管1周内,血栓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置管后1~3个月。Ong等[17]研究显示,血栓的平均发生时间为PICC置管后15 d。由此可见,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大多发生在15 d前后之内,在此期间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穿刺侧肢体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1 置管前干预
2.1.1 专科护理团队置管 选择具有相关资质护理人员进行置管,提高穿刺成功率,以降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在超声引导下实施PICC穿刺,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对血管内皮组织的损伤, 避开静脉瓣、静脉分支较多以及血管内的其他不良因素[18]。李冬梅[19]、吕萍等[20]研究表明,通过专业护理人员选择合适的血管和导管,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保证导管通畅,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送管时动作应轻柔,以匀速、缓慢为宜。
2.1.2 置管前评估 评估并筛查可能发生血栓的高危人群非常重要。有研究[11]显示,危重症患者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最高,为13.91%。李全磊[21]编制的“PICC 置管术前评估表”仅能在置管前筛查,在置管后不能持续评估,缺乏连续性。 陈璐等[22]研制的评估表,较为全面地涵盖了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能动态、全程地评估PICC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该量表可用于风险筛查。通过血栓风险筛查,尽早发现高危血栓患者,早期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以减少静脉血栓的发生。
2.1.3 合理选择穿刺部位 贵要静脉血管较粗,静脉瓣较少,适合PICC穿刺,因此首选贵要静脉;其次是肘正中静脉,不宜选头静脉。头静脉静脉瓣较多,分支多,易造成送管困难,损伤血管内皮,置管后容易引起静脉血栓的发生。孙文彦等[23]研究显示,经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的置管成功率分别为96.4%、93.7%、91.7%。但是Allen等[24]研究发现,在PlCC静脉血栓发生率中,头静脉占57%,贵要静脉占14%,肘正中静脉占10%。
2.2 置管后维护 由于神经重症患者长期卧床, 肢体活动障碍,肌张力增高,甚至关节挛缩变形,容易造成血液流速缓慢或血液淤滞,进而增加了静脉血栓的发生。将患肢抬高20°~30°,局部热敷,注意患肢保暖,病情允许情况下,增加水分摄入,稀释血液,以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血容量。避免长时间压迫肢体导致血液速度减慢,如发现患者置管侧肩部、颈部、肢体出现肿胀、疼痛应及时处理。在对PICC置管及维护期间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25]。
2.2.1 正确冲封管 正确熟练的掌握冲管、封管技术防止堵管,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在PICC导管维护中明显减少了注射器相关性回血,提高导管维护效果[26]。选取≥10 ml的注射器,采用一推一停脉冲式方式进行生理盐水冲管,不可重力滴注或静推,但在输入静脉高营养药物、高粘滞性药物、甘露醇等高渗性脱水剂后用20 ml生理盐水冲管,剩余0.5 ml边推边撤并正压封管,以避免PICC导管堵塞,形成静脉血栓。
2.2.2 肢体进行功能锻炼 置管后早期功能锻炼是预防血栓的重要手段,一般在置管后24 h即可进行功能锻炼。每日进行握力圈抓握训练,10~15 min/次,每个动作重复24次,可加快上肢静脉血液和淋巴回流,降低静脉血栓的发生,防止肌肉萎缩[27]。PICC置管术后手握弹力球可以有效降低肢体肿胀[28],增加血液循环,减少静脉管腔内的压力,避免血栓形成,还可以促进肢体局部营养代谢。
2.2.3 抗凝与治疗 抗凝是治疗和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措施。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药物是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但低分子肝素抗凝作用较强,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容易引起出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等并发症[29],需要监测凝血指标。陈燕等[30]指出,患者同步抗凝治疗使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1次/d,连续使用7天,可显著减少静脉血栓的发生。王宝娜等[31]研究表明,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可有效地预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的形成。王旭梅等[32]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可以减少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的风险,但是其不良反应需要密切监测,以免增加出血的风险。阿司匹林具有口服方便,不良反应小,价格便宜,容易被患者接受,在置管后给予患者口服阿司匹林,以预防 PICC相关性血栓的形成。置管后局部静脉血栓一旦形成,首先要实施溶栓治疗,而非盲目拔管[33],避免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在应用抗凝和溶栓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和栓子脱落征象[34]。
神经重症患者多为老年人,其血管条件差、基础疾病多、血液循环障碍,加之置管时间、应用药物等多种因素,易造成其PICC置管后局部静脉血栓形成。因此,置管后需要给予规范操作,做好集束化管理、置管的维护及健康宣教,以降低PICC置管后局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使更多的患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