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康
(焦作大学人文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3)
隐性采访又称为暗访,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不暴露身份,不向采访对象说明采访意图而进行的采访。随着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隐性采访越来越受到记者的重视,它可以使记者获得通过正常采访无法获得的素材,从而写出内容深刻的调查性报道,监督政府与社会,做好党与人民的喉舌。
介入式采访,是指记者不亮明身份,潜入采访对象的工作生活地,观察并参与采访对象的活动。19世纪80年代,《世界报》记者伊丽莎白·科克伦化装成一名精神病人,打入一家精神病院,发现了该院虐待精神病人的许多内幕,公之于世后引起社会很大震动,促使该院加以整改,就是一次成功的介入式隐性采访。
观察式采访,是指记者隐瞒身份,偷偷观察新闻发展的过程,或隐蔽起来秘密摄录采访对象的行为。民国时期,《大公报》记者范长江曾化装成一名公司的职员,深入西蒙额济纳旗,刺探日军的动向,就是一次成功的观察式隐性采访。
许多成功的监督报道都离不开隐性采访。通过对新闻事件的曝光,让老百姓了解事件的真相,从而避免上当受骗,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在社会中传播正能量,引领社会风气,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一项重要使命,隐性采访则是记者进行舆论监督的重要手段。记者的职业道德不仅要求其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而且要大胆地揭露黑暗、曝光丑陋,行使监督权。记者要遵守法律,恪守新闻职业道德,履行好自己的神圣职责,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
隐性采访是记者不得已的选择。对于一些揭露性报道,如果公开记者身份,采访会受到阻力,记者本人受到威胁、殴打、关押,甚至危及生命。隐性采访适用于这些揭露阴暗面的采访,以避免记者受到伤害。记者在隐性采访过程中,要善于伪装,不能引起采访对象的怀疑,要善于保护自己。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好隐性采访需要一份完备周密的采访计划,包括确定利害关系、采访先后次序、资料的搜集、调查的价值等。要明确采访目的,知道写出来的报道要解决什么问题,制定的采访计划越详细越好。明确报道目的,做了政策、知识等方面的准备后,把要问的问题准备好。
确定隐性采访的采访对象至关重要。根据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研究小组的研究,采访对象可以分为 7类:敌人、朋友、失败者、受害者、专家、警察、有麻烦者。确定好采访对象后,多搜集有关采访对象的各种资料,从而熟悉采访对象。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隐性新闻线索的来源,一般有九种可能:新闻信箱、记者直觉、知情者、新闻线人、公开报道、内部资料、政府文件、法庭记录、其他文献等。记者要广交朋友,与各行各业的群众打成一片,可以从群众那里获取新闻线索,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处处留意皆学问,要培养一双善于发现隐性新闻线索的眼睛。
记者一旦手中掌握了隐性线索,接下来就是提出明确假设,确定自己可能在调查中说明什么。假设可以为记者提供明确的思路,给调查指明方向,可以帮助记者判断新闻价值的大小,可以帮助记者顺藤摸瓜。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学者们告诫说,在调查性报道的采写过程中,对假设的初步核实应当尽快完成。它不是为了证明假设正确无误,而是判明究竟有几分把握可以证明这个假设。记者应核实线索的可靠性,并争取掌握更多的背景资料。
记者要为自己假造一个不易被觉察并且便于进行隐性采访的身份进入隐性采访地区,接近隐性采访对象,避免对方对记者的身份产生怀疑,争取取得被采访者的信任。取得信任后,记者可以套取所想要的情况,来证实自己以前的假设。这样的提问和明访是明显不同的,需要有一个巧妙的理由来掩盖提问的真实目的。记者掩盖好自己的身份后,可以提出自己所要了解的问题。
取得能够证明报道真实性的证据是至关重要的,这些证据涉及文件资料的原件、副本、复印件、抄件、录音、录像带、照片、采访笔记、各种书证、实物证据等,所有这些证据应分类归档并妥善保存。因为调查性报道引发的纠纷可能迟至一年或几年后才浮出水面,记者取得必要的合法证据是十分重要的,以免被揭露对象投诉报道不合事实,甚至以侵权为由起诉记者与媒体。记者要靠证据来证明自己是用事实说话的,从而避免产生法律纠纷。
观察,即用眼睛采访,可以捕捉到新闻事件的细节,细节可以帮助记者去伪存真,从而增强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用眼睛观察,在隐性采访中可以大显神通,被采访对象的非法活动无遮无拦地暴露在记者的眼前。调查性报道可以写得鲜活生动,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观察不需要向采访对象提问,所以非常安全,可以从容不迫地用眼睛记录一切有价值的新闻事实。
隐性采访中获取的证据有的是不可靠的,记者需要搜寻可靠的人证和物证以证实自己的观点。需要提高自己对伪证的识别能力,这与警察、律师的工作有近似之处。记者要有一双火眼金睛,对搜集到的证据加以甄别,使搜集到的证据和资料有理有据,经得起推敲,具有足够的说服力。
记者的采访报道权源于公民言论自由权,记者的舆论监督权源于公民的监督权。法律在保证记者批评权的同时,也保护记者的人身安全不受伤害。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公民的权利受到国家法律的保障。记者作为国家的公民,采访权受国家法律的保护。记者通过隐性采访写作的调查性报道,监督国家、社会与公民,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得到老百姓的支持与厚爱。
隐性采访既受法律保护,也受法律制约。记者的采访行为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记者不能扮成国家公务人员,以行使公务的名义获取新闻。在法治国家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对记者的社会行为也有严格的限制,不得违反法律。记者在隐性采访过程中,要注意度的把握,不得侵犯采访对象的名誉权、隐私权等权利。这需要记者了解党的方针政策,掌握国家的法律法规,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隐性采访。
隐性采访的报道中,涉及法律纠纷最多的是名誉侵权问题。记者要深入采访,谨慎言论,避免法律纠纷。隐性采访是一种比较冒风险的采访方式,一旦让被采访者识破,将对记者不利,会带来人身伤害,甚至是生命危险。所以记者一定要善于乔装打扮,不引起采访对象的疑心,神不知鬼不觉中完成自己的采访任务。这需要记者把握好采访对象的心理,善于引导,精于沟通,获得采访对象的各种违法犯罪的情况,让新闻事实公之于众,搞好舆论监督,并且保证自身在采访中、采访后不会受到伤害。
记者的隐性采访要遵循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遵循伦理道德标准。记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仅代表着自己的形象,也代表着党和国家政府的形象,代表着新闻工作者的整体形象。所以记者要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恪守新闻职业道德,在采访中规范自己的言行,不逾矩,不乱来,采写出意义重大的调查性报道,既揭露了丑恶,鞭挞了落后,还扶持了正义,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
通过隐性采访撰写的调查性报道,要想避免摊上官司,记者必须步步为营、格外小心,要有面对诉讼的思想准备,因此,要采取充分的保护措施。首先,采集新闻要用合法方式,避免侵犯采访对象的合法权利。其次,要客观表达、公正写作,在报道中不能有太多的主观流露。最后,要注意证据的搜集、核实与保存,万一对簿公堂,可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隐性采访任务重、责任大、难度大,一不小心就会吃上官司,但对于抑恶扬善、鞭挞丑恶、维护正义意义重大。所以,记者应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做好隐性采访,搞好舆论监督,传播正能量,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1]蓝鸿文.新闻采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丁柏铨.新闻采访与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戚鸣.实用新闻采访[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4]梁一高.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5]周海燕.调查性报道采访与写作[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