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婷 陈峰
(1.浙江中医药大学 杭州 310053;2.嘉兴市第一医院 浙江 嘉兴 314001)
粉刺为中医病名,又称“酒刺”“面疱”“肺风粉刺”,其西医病名为“痤疮”,俗称“暗疮”“青春痘”。本病特点为颜面、颈项、胸背等处散在针尖或米粒大小的丘疹,或见黑头、能挤出粉渣样物;重者出现脓疱、结节或囊肿等损害;多见于青年男女[1-2]。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 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张介宾注曰:“形劳汗出,坐卧当风,寒气薄之,液凝为皶,即粉刺也,若郁而稍大,乃形小节,是名曰痤。” 王冰注曰: “时月寒凉,形劳汗发,凄风外薄,肤腠居寒,脂液遂凝,蓄于玄府,依空渗涸,皶刺长于皮中,形如米,或如针。久者上黑,长一分,余色白英而瘦于玄府中, 俗曰粉刺。”由此可见《素问》认为粉刺因汗出当风,脂液凝蓄于玄府,使面部气血凝塞不通而致。
明代医家陈实功《外科正宗·肺风粉刺酒齄鼻》云:“粉刺属肺, 齄鼻属脾,总皆血热郁滞不散, 所谓有诸内, 形诸外。”清代医家祁坤《外科大成·肺风酒刺》云:“肺风由肺经血热郁滞不行而生酒刺也。”均认为粉刺为血热证,因血热郁滞,发于肌肤,而生粉刺。南宋医家严用和在其《重订严氏济生方·赤浊白浊遗精论治》中论述心肾不交时写道:“医经曰:男子二八肾气盛,天癸至。天癸者精也,精者身之本也。肾藏精,藏精者不可伤。皆由不善卫生,喜怒劳逸,忧愁思虑,嗜欲过度,起居不常……更有少壮之人,情动于中,所愿不得,意淫于外。”肾精亏耗不足,则易现阴虚火旺之征,阳偏亢则易起血热而发为粉刺。
现代研究认为粉刺好发于青春期前后之男女,成年后发病者,男性多于女性[3],当是人之一生中阳气充盛,气血充盈的年龄。从发病年龄、发病部位、病位所属经络分析,其病属阳证、热证。阳盛则热,遇风则玄府闭塞,气血不通[4];血热郁滞不散,则发于肤表而有肿结。
总之,粉刺的病因病机主要有:血热偏盛;肺胃积热;外感风热;气血凝塞;血郁痰结。素体血热偏胜是粉刺发病的根本;饮食不节、外邪侵袭是致病的条件;血瘀痰结使病情复杂[2]。
粉刺常多发于人体之头面部、颈项部、胸背部。根据阴阳学说,人体上为阳,下为阴。“头为诸阳之会”,手足三阳经于头面交接;人之胸背部亦为人身之上端,颈部及胸部又有多气多血之足阳明胃经经过,背部则为阳气充盛之地且有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经过,从经络分布及所属阴阳部位分析,粉刺多发于人体阳盛之处。
面部分布都为阳经腧穴,主要以阳明经在面部分布范围最广,腧穴最多[5-6]。手阳明大肠经面部经络循行为: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夹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夹鼻孔。面部穴位有迎香、口禾髎。足阳明胃经面部经络循行为:起于鼻,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夹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面部穴位有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
由上所述可知,粉刺多发于人体阳位,其面部皮损多发于阳明经所过之处。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脉,粉刺于人体阳气旺盛气血充盈处生,从八纲辨证分析,其证属阳、属热。在面部痤疮的患者中,笔者发现其皮损多发于阳明经所过之处,以肺胃积热型患者尤显。面部针刺经穴及局部取穴亦多位于阳明经及其经脉所过,针刺面部阳明经穴可起到清泻血热、行气血、散郁结之效用。
针刺治疗取穴处方,主穴:下关、颊车、巨髎,并在面部阳明经及其周边的皮损处针刺。配穴:四肢躯干腧穴根据辨证分型,肺经风热用曲池、鱼际、肺俞、大椎;肠胃湿热用合谷、曲池、足三里、内庭、阴陵泉;痰湿瘀滞用丰隆、足三里、膈俞。
处方配穴分析:巨髎、颊车、下关为足阳明胃的经穴,巨髎是足阳明胃经与阳蹻脉的交会穴。颊车可治面部疾病,《针灸集成》“合谷、列缺、地仓、颊车。问曰:此症缘何而得?答曰:血气上壅,痰滞中焦,肿而不散,故口内两颊红肿生疮,如不早治,恐难治也。”下关是足阳明胃经与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故三穴共用,有清胃热,去瘀积的功效。
面部阳明经所行之处,均为气多血多之地。局部针刺对面部气血运行有促进功效,有清积热,散瘀结的作用。
曲池、鱼际、肺俞、大椎。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合谷,是治疗皮肤病的要穴,《太平圣惠方》秦丞祖《明堂》云:“主大人偏身风癫,皮肤痂疥。”鱼际为手太阴肺经的荥穴,肺俞在足太阳膀胱经上,是肺的背俞穴。大椎为督经上,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交会穴。三穴共用,可清肺经实热,疏风宣解。
合谷、曲池、足三里、阴陵泉。合谷为手阳明经原穴,可祛阳明热郁。曲池为手阳明经合穴,二穴同取有清泄阳明实热的功效。肺与大肠相表里,故又有疏通肺气的功效。阴陵泉为足太阴脾经的合穴,有清热祛湿的功效。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可合治内腑,也是强壮保健要穴,用之可扶正祛邪。
丰隆、足三里、膈俞。丰隆为足阳明胃经的络穴,有联络胃与脾,有和胃健脾化痰利湿功效。痰与肺脾肾有密切关联,主要由脾而引起,故“脾为生痰之源”。丰隆与脾胃均有联络,《针灸玉龙歌》“痰多须向丰隆泻”,是治痰的要穴。膈俞为八会穴的血会。《针灸大成》曰:“六腑结热,血妄行不已,取六腑俞穴并血会治之。”此处运用有泻热的功效。三穴共奏化痰祛湿泻热的作用。
面部针刺手法:主穴采用规格为0.18mm×25mm毫针针刺,采用平补平泻法;皮损处针刺方法为面部皮损处常规消毒,用规格为0.18mm×25mm毫针在与脓疱、丘疹距离约 0.5 cm处与皮肤表面成 30°角进针,进针深度 0.2~0.3 寸,每个皮损区进1~2针,进针后不施行任何手法,留针30 分钟。四肢躯干配穴针刺方法:用规格为0.25mm×40mm毫针针刺,采用平补平泻法,进针0.5~0.8寸,每日1次,留针30 分钟。
陈某,女,22 岁,学生,2016 年 6 月7日初诊。主诉:面部起粉刺4年余。病史: 患者4年前于鼻周及面颊处起粉刺,可挤出白色粉渣样分泌物,曾外涂祛痘之药品,虽暂有效果,但不彻底且常反复加重病情。刻诊:额部、鼻周、面颊均散在红色丘疹及少量脓胞,丘疹间散在暗红色印记,颜面潮红,易觉神疲劳累,大便3~5日一行且不成形,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患者嗜食辛辣肥甘之品、习于熬夜。西医诊断:痤疮。中医诊断:粉刺。证属肠胃湿热型。治则:泻热凉血,行气散结。
取穴:主穴:巨髎(双)、颊车(双)、下关(双),面部皮损局部。配穴:合谷(双) 、曲池(双) 、内庭(双) 、足三里(双)、阴陵泉(双)。
针法:面部主穴及皮损处针刺:患者仰卧位,常规消毒,巨髎(双)、颊车(双)、下关(双)用规格为0.18mm×25mm毫针直刺0.2~0.3 寸,用平补平泻法。面部皮损处用规格为0.18mm×25mm毫针在与脓疱、丘疹距离约 0.5 cm处与皮肤表面成30°角进针,进针深度0.2~0.3寸,每个皮损区用1~2针,进针后不施行任何手法,静留针30 min。配穴体针:用规格为0.25mm×40mm毫针针刺,采用平补平泻法,进针0.5~0.8寸。
每日1次,7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日,连续治疗2个疗程。2个疗程后,面部丘疹明显消退,仅留少量色素沉着,症状基本消失。
按: 患者素体阳热有余,嗜食辛辣肥甘之品,易致中焦运化不周,积久化生火热而循经上传头面。患者面上所发皮损多位于阳明经所行之处,故针刺局部皮损时,亦是针刺阳明经所行之处。针行皮损局部可加快面部气血运行,清积热,散瘀结。面部刺巨髎、颊车、下关,加强其皮损局部针刺之效果。
体针上选用的曲池和合谷为大肠经之原穴和合穴,可清中焦肠腑之热,足三里为胃经之合穴,内庭为胃之荥穴,合用可调理肠腑之气机,也可清胃肠之积热,且足三里可健运脾胃之气,脾胃健,则中焦之湿无所生,可治患者神疲易乏之症。阴陵泉为除湿之要穴,本组穴共奏清热散结,健脾利湿,行气和血之功。
针刺面部阳明经穴治疗粉刺,主要作用为泻热散结、行气和血。较之于单纯的体针治疗粉刺,针刺面部阳明经穴结合体针辨证施治,疗效更为明显。面部粉刺的轻症患者,仅面部局部针刺,亦可达到痊愈。阳明经面部针刺与四肢穴位的配伍运用治疗粉刺的相关机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从而更好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1]孙明然,邹迪,董宇翔. 针灸治疗痤疮研究概况[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2):86-87.
[2]刘宁.中医美容学[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176.
[3]李曰庆.中医外科学[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27.
[4]刘叶兰.中医对寻常痤疮病因病机的认识[J].河南中医,2006,26(4):6-8.
[5]白启锦,薛艳芳,赵俊飞,等.面部经络与腧穴规律性的阐述[J].北方药学,2012,9(1):93-94.
[6]傅杰英.足阳明经美容作用初探[J].针灸临床杂志,2003,19(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