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走出课堂的初中化学

2018-02-11 01:31陈爱凤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柴禾体味氧气

◆陈爱凤

(河北省乐亭县马头营镇初级中学)

学习知识,就是为了有一天知识能为我们所用。如果我们头脑中装了一本百科全书,但不会应用于生活,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资源浪费。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步伐的加快,以及学科教学与实际生产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给平时的化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原来认为只要把实验课开齐开足,理论课多讲多练就可以了,殊不知学生在一节课上只是紧赶慢赶的把实验做完,或者把笔记记全,之后就无所适从了。因此让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水平,而且可以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一、在生活中实践化学理论

我们都知道水中行舟,仅有前进的愿望是不行的,还应当付诸行动。同样,学习不仅是为了获得知识是不够的,还应该学会运用。虽然我校的学生大多生活在农村,但现在的学生真可称得上“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连白菜开花与否都不知道,更别提为家长干什么活了。在进行课上教学时,学生只是一种形式性的学习,学习完之后也不知道能干什么。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可以试着让学生们在他们亲身经历的生活实践中理解化学知识。比如,我们在讲燃烧这一常见的化学反应时,学生们对“氧气的浓度、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这两个原因能影响燃烧的剧烈程度总是不理解,其实生活中就存在与之对应的例子。比如,我们所处的农村家庭,每天都要烧柴禾,用来做饭或取暖。多启发学生,他们就会发现,当把柴禾压得太结实,氧气不充足时,火烧的不旺,只有把柴禾用木棍挑一挑,让柴禾与氧气接触的充分时,火烧的才旺。都说做人做事要踏踏实实,这样才能有所发展;然而我们要想让火长久、热烈的燃烧,却不能让火太“踏实”,而要虚一些。让学生们理解,“火虚则旺”的实质是增大了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由此可见,教师要努力让学生把课上所学的文化知识实施到生产中去。使学生们在劳动中,既实践了自己学到的科学文化,又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那种情境已经脱离了单纯的课堂范畴。

二、在劳动中践行化学实验

化学有很多知识与农业生产分不开,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的讲解的话,学生只能是“纸上谈兵”,不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原来在实验室中做实验,两人一组,有时出现只是一个学生做出结果而另外一个人就懒得动手的现象。再有,如果两个学生动手能力都差,那这节实验课就真的是流于形式了。其实,可以让学生们在劳动中践行化学实验。如在学习溶液的组成时,教师可利用学校现有的盐类,如硝酸钾、硫酸镁等,进行溶液配制。在室外进行植物的无土栽培,让每个学生都亲手试一试,教师进行指导,每棵植物都挂上配制溶液的学生姓名小牌,成活之后由学生带回家继续栽培,而不像在教室里只象征性的讲解一下。这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家为了使自己的植株成活,听的更用心了,学的也更起劲了。如现在狐狸和貉子养殖户大多实施自动化饲喂,经常在水中添加一些药物和营养液,学生在学习完溶液的配制之后也可以帮助家长在家进行配置。这时他们就可以在家庭生产中做家里人的小帮手,真正体味到劳动的乐趣和掌握知识的可贵,也使课本的知识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延伸,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真正实现了教学的宗旨:理论联系实际。

三、在课堂外体味化学乐趣

要想得到真知,必须要付诸行动,亲身的经历比他人的教授更有用。在平时做实验探究时,学生们经常按题目要求逐项进行实验,结束后,学生们往往不知道做这个实验到底有什么用。这就要求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如学习完水的净化之后,学生只是知道了在实验室中进行水净化的装置和实验步骤而已。并不清楚水净化的意义是什么,并不了解水净化的用途有哪些。教师可以在课后让学生试着自制生活中的净水器,学生自己动手之余还可以体味到趣味小实验的乐趣,同时也增加了孩子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又如,在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学习常见的碱,氢氧化钠时,可以带领学生们在课后配制少量的氢氧化钠与碳酸钠的混合稀溶液,然后放入几片干净的树叶并煮沸。让学生们自制书签。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采用不同的时机进行化学知识的教学,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今后我们要在化学教学上再谱新篇章,为课程改革不断注入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王爱国.优化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措施[J].文理导航,2012,(08).

[2]何如涛.以情启智,让复习课不再枯燥.新课程,2016,(05).

猜你喜欢
柴禾体味氧气
聚焦空气与氧气
你身上的体味怎么来的
氧气的测定与制取
氧气汇流排间电气设计
康体养生,体味别样的健康生活
班级特色 体味数学,收获精彩
母亲的柴禾
行摄『太行八陉』体味岁月沧桑
消失的柴禾垛
柴禾妞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