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有效切入的策略

2018-02-11 01:31◆裴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饮水机跳绳数量

◆裴 雪

(河北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王滩镇徐各庄小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教学知识点如果能以最佳方式切入,教师不仅能够深入浅出地剖析知识,引导学生顺利解读教学重点难点,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为此,切入点的选择就显得尤其重要。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切入?

一、从知识的生长点有效切入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以旧知识为新知识的生长点,从学生自身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循序渐进展开教学,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旧及新,组织迁移,促成已知到未知的推理。例如,在教学《除法的演算》时,笔者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学习有余数除法的验算。

学生学习过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后,我提问:“如果是65元,可以买多少根跳绳呢?”学生解决问题后,发现有余数,这时一定要让学生正确理解每个数据的含义,让学生思考商21表示的是什么?余数2又表示什么?

让学生根据情境图,理解每根跳绳要3元,65元钱可以买21根跳绳,余数2表示的是还剩下2元钱,让学生将单位补充完整。千万别小看这一环节,学生在补充单位时,又进一步理解了这个数量关系,为验算打下基础。

随后我提问:“怎么判断你做得对不对呢?”这时最好要让学生自发地感受到需要检查一下计算是否正确。再让学生看题目,理解题意,找到数量关系,每根跳绳的价格3元乘21是63元,还剩下2元,这时巧妙地引出了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当学生对知识的生长点理解更深入,更透彻时,除法的演算这一教学重点难点就迎刃而解,不攻自破,教师就能顺利地帮助学生由已知构建新知,学生对除法的演算方法的掌握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从题目的关键词有效切入

小学数学有些题目中的关键词很重要。而这个关键词,一种是能揭示题目中某种数量关系的,以此为主线展开,能有效、快捷地找到题目中所蕴藏的数量关系,如像“多”“少”“贵”“便宜”“大几倍”“小几倍”等关键词;另一种是揭示题目中某种数量变化的,以此为突破口,能准确、快速地找到题目中所隐藏的数量变化趋势,像“增加到”“增加了”“减少到”“减少了”诸多词。

小学数学教材中,一道文字题或应用题中都会出现一两个关键词,教这部分内容时,选择关键词作为切入点,能更有效地引导学生捕捉信息,理解题意,明晰思路,找到切实可行的解题办法。例如,在教学“一台全自动洗衣机的价格是一台饮水机的4倍,全自动洗衣机比饮水机贵960元。全自动洗衣机和饮水机各是多少元?”这道题时,先从“4倍”和“贵”切入,引导学生理解“4倍”和“贵”的意思,通过对“4倍”的理解,让学生自己画出线段图,通过对“贵”就是“多”的理解,让学生在线段图上有关部位标明“多960元”。此时学生可借助线段图,准确无误地理解“多出的960元”与“多出的3倍”是相对应的,用960÷(4-1)求出1倍的钱就是一台饮水机的价格,4倍的饮水机价格就是洗衣机的价格。此题教学选择关键词切入,对于难点的突破,起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从教学的问题有效切入

所谓教学问题有效切入就是课堂教学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前提下,根据教学重点的需要,以教学问题切入为主要手段,把数学知识如同竹笋一层一层剥开,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有效探究并自主构建。首先,切入问题提出,会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探究的兴趣;其次,问题切入的位置,一般定在教学重点难点相关处,教师可以借助教学问题进行展开,引导学生深入剖析,一步一步推进教学进程,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逐渐落实学习目标,解决教学重点、难点,达到构建新知水到渠成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超市一周卖出5箱保温壶,每箱12个,每个保温壶卖出45元。一共卖了多少钱?”教师从终结问题“一共卖了多少钱?”切入,首先引导学生理解“一共卖了多少钱?”是求保温壶的总价,求总价需要单价和数量来支持,在题目中,单价已经给出,数量没有直接的数据,这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根据题目中其他的条件即“5箱”“每箱12个”把隐藏起来的中间教学问题“一周卖出多少个保温壶?”找出来,明确只有求出这个问题,才能解决终结问题“一共卖了多少钱?”。这道题目,教师采用的就是从终结教学问题切入的方法,把问题一层一层地分解,帮助学生一步一步地捕捉有用的数学信息,找出相关对应的数量,引导学生逐渐解决各个层面的问题,教学思路清晰,层次清楚,条理分明,学生对所学知识易于理解,学习方法易于掌握,思维方法得到训练。

参考文献:

[1]牛雪婷.有效切入,增强小学数学课堂魅力[J].考试与评价,2016,(08).

猜你喜欢
饮水机跳绳数量
芳芳猜童话书的数量
自制饮水机
统一数量再比较
学跳绳
跳绳
如何正确清洗饮水机?
NO.10 跳绳
头发的数量
饮水机消毒清洗小方法
选购饮水机要从功能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