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教育中儿童参与的经验探索
——以中国儿童中心为例

2018-02-11 01:02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儿童活动教育

(中国儿童中心)

一、我国校外教育发展概述

校外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但是,作为一个现代学术概念,校外教育出现于何时何处却很难考证。国外尤其是在英语国家,校外教育所用的词汇有:“放学后的教育”“学校之外的教育”“课外教育”,等等。国内学者如沈明德、张印成、顾明远、谢维和在国外学者对于“校外教育”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各自不同的定义。综合来看,理解校外教育的概念和内涵,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要素:时间、空间和对象。大多数学者对于时间、对象的界定没有差异,认为校外教育是儿童在学校时间之外接受的教育;而在空间要素上却存在诸多不一致的地方,有的认为整个社会公共文化设施都是校外教育的实施主体,有的认为需要限定在一些具有明确教育功能的专门性教育机构,还有的倾向于局限在如青少年宫、少年宫、青少年学生活动中心、儿童活动中心、科技馆等由政府投资兴办的校外活动场所。

因此,国内校外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校外教育可以认为是在学校教育体系之外,由各级各类教育机构针对儿童开展的促进身心发展、培养个性品质的教育活动。而狭义的校外教育则是指综合性或专门性的校外教育机构利用课外或校外时间开展的思想道德建设、科学技术普及、文艺体育培训、劳动技能锻炼等教育实践活动。

1947年,宋庆龄先生创立的中国福利基金会建成第一个儿童福利站(校外教育机构的雏形)、1949年大连儿童文化馆成立(新中国第一所校外教育机构),我国校外教育经过6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由政府投资兴建的校外活动场所约有5000所,主要分属于教育系统(约3000个)、共青团系统(约800个)、妇联系统(约600个)和科协系统(约350个)四个部门,逐步形成了国家、省、市、区县、乡镇街道五级校外活动场所网络,基本实现每个县都有一所综合性、多功能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除了上述公办的校外教育机构外,还有由社会力量和个人出资兴办的各类民办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这类机构数量更多,远超公办校外教育机构。

校外教育的功能定位和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一样,相比新中国成立之初发生了极大的变化。1957年,团中央、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少年宫和少年之家工作的几项规定》(第一个校外教育法规性文件)明确校外教育的基本任务是配合学校对少年儿童进行教育,这一时期校外教育的定位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学校教育和学校外、学校后的教育并举”,这标志着校外教育已逐步成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后,校外教育的发展更是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校外教育中儿童参与的策略经验

如果说学校教育体现了国家意志,更多地类似于体育比赛中的“规定动作”,那么校外教育则体现儿童个性发展的自我需求和选择,更多地类似于“自选动作”。“自选动作”和“规定动作”在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方法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而这些差异的核心都指向一点:儿童参与。

从参与机会看,学校教育的内容受制于课程大纲和教学计划,不能随意变动,学生参与机会少或只能被动接受;校外教育的内容则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可以根据儿童需求“私人定制”。从参与形式看,学校教育主要通过班级授课来实现教育目的,学业水平参差不齐的几十个学生同时听一个老师讲授;而校外教育主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三五个或十多个人的“小规模”团队活动或实践中得到充分的关注、展现。从参与方法看,学校教育主要是在封闭的教室空间里进行传授和讲解,考核指标多为标准答案和分数;而校外教育可以经常走到户外,强调体验、探究、参与、合作、讨论、调查、社会实践等能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育方法,目标是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具体到校外教育中儿童参与的基本策略经验,下文将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环境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

(一)教育内容:以儿童经验和能力为中心

传统的校外教育活动主要有文艺(如钢琴、表演、舞蹈、唱歌等项目)、体育(如游泳、乒乓球、跆拳道、武术、围棋等项目)、美术(如绘画、书法、设计等项目)、科技(如乐高、机器人、航模、小牛顿等项目)等多种类别,其中很多项目的学习内容都以儿童某方面的技能训练为主,目的都在于技能水平的提高,往往会存在简单重复、枯燥无趣的情况,这样使得儿童的兴趣得不到充分的挖掘、培养和有效提升,有时甚至会起到相反的效果,一些孩子对所学的内容毫无兴趣,校外教育有可能成为他们痛苦不堪的学习经历。因此,现在很多校外教育活动开始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改造,设计的内容或课程更加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一些外出进行的自然体验(如了解山河湖海、动物植物等)活动、一些本地节日民俗的文化活动(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和具有本地特色的民间游戏、礼仪等)、一些与自己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且还能和自己的父母朋友一起参加的互动活动,都能让孩子们在熟悉和亲切中积极主动参与有利于其健康人格的培养。

(二)教育方法:引导与启发为主

校外教师应该摒弃学校教育中直接灌输的教育方法,在教育过程中循循善诱,采取引导与启发的教育方法。在校外教育的活动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要有所转变,比起知识的传授者或技能的训练者而言,他们更为重要的角色应该是引导、支持、鼓励以及创设环境。能够激发孩子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孩子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参与,启发孩子在过程中全身心投入、创新思维、亲自行动、解决问题,这应该就是参与作为校外教育方法的重要意义所在。比如,现在比较流行的创客教育,教师通常只教授基本知识原理,所有作品需要儿童通过主动思考与参与,发挥创造力与想象力来完成,教师在其中起到的是引导与协助的作用。再如,很多艺术创作类活动,都可以走出去,到生活中、自然中采风,找寻灵感,其实这也是一种启发,教师无须说太多,让儿童可以放飞自我,主动思考与创造,这就是儿童参与的重要意义所在。

(三)教育过程:活动全过程设计和运用

为给儿童创造更多参与的机会, 教育活动的准备、实施和评价阶段全过程都应该尽可能多地蕴含儿童参与的理念,设计儿童参与的内容。活动的准备阶段,要根据儿童的特征(性别、年龄、身高、认知能力、行为能力、情绪等),设计活动中儿童参与的任务。 这个阶段也需要儿童、家长的积极参与并贡献智慧。活动的实施阶段,要让儿童在各个参与任务中积极投入,特别注重讨论、分享、互动等关键环节,引导儿童与同伴、家长、教师以及其他参与者有效互动。活动的评价阶段,要通过面谈、电话、网络等多个渠道去深入了解儿童、家长对教育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对下一步的教育活动进行改进。

(四)教育环境策略:友好对话的支持性环境

校外教育活动中创设儿童友好的支持性环境,对于促进儿童参与的有效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体现儿童参与理念的基础保障。这种环境创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硬环境,即教育活动的场所,这些局域应该进行儿童友好型的设计和布置,如在墙上贴上儿童活动照片、绘画的墙壁会更温馨,围坐成一圈或者“U”形的方式比排排坐更加有利于师生的沟通和互动;另一个是软环境,尤其是家人的心理认同和支持。校外教师需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教育活动的理念、内容、形式,从而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形成多方共同支持的教育氛围。

三、校外教育中儿童参与的案例分析——以中国儿童中心为例

中国儿童中心成立于1982年,是国家级综合性校外教育机构,在我国校外教育系统发挥着引领和示范作用。中心以构建特色鲜明的校外教育实践模式为主线,以培养儿童健康人格为目标,坚持以儿童为主体,尊重儿童自身成长规律,注重儿童个性发展和主动发展,把儿童参与的理念贯穿于教育活动全过程,彰显了校外教育的独特价值。

(一)儿童参与《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的评估/起草/宣传系列活动

如前所述,1992年《儿童权利公约》在我国正式生效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共颁布了三个“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为促进儿童参与的践行,提高儿童的主体意识、参与能力,同时为“纲要”可以准确反映儿童的需求并对“纲要”进行广泛宣传,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于2006年,在对《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以下简称《儿纲》)的实施效果进行中期评估的过程中,邀请了儿童代表的参与,整个活动是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支持下与中国儿童中心合作开展的。此后,在新一轮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新儿纲》)的起草与宣传工作中,也都引入了儿童代表的参与,中国儿童中心一直作为活动组织方与核心技术力量承办了该系列活动,这也是校外教育机构源头参与政策实施的一个重要案例。

1.活动过程

该系列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即儿童参与《儿纲》的评估,儿童参与《新儿纲》的起草,儿童参与《新儿纲》的宣传。这三个活动虽有相似性,但各有侧重与特点。评估活动重点在于对现存的儿童生活状态的描述与评估;起草活动重点在于基于现存的一些问题,提出更好的完善性的建议;宣传活动,则更多地在于通过不同活动形式来让更多的人了解《新儿纲》与儿童权利。但所有活动始终坚持儿童发展、儿童最大利益、无歧视和儿童参与的原则,在最大限度上保持儿童视角、倾听儿童的声音。项目主要通过以下几个关键活动来带动儿童参与。

(1)意识开发与技能培训

通过参与式培训的方式使儿童代表了解儿童权利与《儿纲》或《新儿纲》等理念和内容,并在模拟演练中掌握访谈技巧和方法,为下一步行动做好准备。这部分的重点即参与式,非传统的讲座或灌输式,通过教师的鼓励与引导,让儿童有兴趣参与到趣味性的活动中,同时习得相关的理念与技能。比如,权利卡片分类、角色扮演、发展树、参与阶梯等活动,还有让孩子们用画笔描绘他们心中理想的家园等。

(2)实地考察

在掌握了相关理念和技能之后,儿童就要开始分头行动了。实地考察是以儿童代表为主,带队教师进行协助的儿童行动过程。儿童代表们在这个阶段返回到自己生活和学习的环境 (社区),运用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搜集一手资料。观察与采访从儿童权利视角出发,对自己生活环境中有关儿童生存发展的方方面面问题进行关注,并做记录、整理与思考。

(3)表达分享

儿童代表们再聚到一起,呈现实地考察成果,并通过成果来展现儿童代表对于《儿纲》《新儿纲》的理解,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呈现形式可以丰富多彩,包括展板、照片、绘画、讲故事、表演等。

(4)建议采纳

在将儿童代表所有的建议整理完毕后以报告形式提交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最终在相关政策执行步骤中(评估或起草)慎重考量儿童代表的意见,并采纳确实有用、 合理的建议。

(5)宣传品开发

宣传活动中,儿童与成人一同工作,开发了一些相关的宣传品。儿童与教师一起讨论、设计、动手完成“我的发展我参与”笔记本,儿童特有的思维与创意、语言与绘画,不仅为宣传品增添了独有的色彩,更是给成人以惊喜与启发。

2.分析与点评

首先,从该活动目标与内容上看,选择了儿童权利与《儿纲》《新儿纲》作为主题,这虽然不是大众熟悉的内容,但却是与儿童自身息息相关的,只要方式适宜是很容易引起儿童共鸣与兴趣的。其次,从形式、方法与过程上看,以参与式培训、实地考察、表达分享等为主,可以说几乎每一步都蕴含着浓浓的参与意味,这当然也与活动本身的设计与来源有关。最后,看环境创设方面,活动中所有的成人,无论是校外教师、政府工作人员、带队教师或是考察点的工作人员,都事先沟通过,对于儿童权利及儿童参与理念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在活动整个过程中做好引导与协助的工作,尽可能地鼓励与相信儿童,这也是保证活动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下面就活动的意义与其为儿童带来的收获进行具体分析。

(1)为儿童增权赋能同时,提升其社会责任感

对于儿童来说,活动不仅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视野,比如对儿童权利、《儿纲》《新儿纲》的了解,对当地学校、社区、儿童之家、少年法庭等的考察,还有对参与式培训的体验等;还提升了许多能力,比如参与培训所需的理解与表达能力,考察时所需的沟通能力、勇气与自信,分享成果时与同伴合作的能力,开发宣传品时的创新能力等;更重要的是通过活动让儿童有机会深入地走进生活,了解不同儿童真实的生存发展状况,这种触动不仅加强了儿童与家庭及社会的联结,也培养了关怀他人与社会的意识,提升了其社会责任感与公民意识。这也是儿童参与促进儿童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

(2)探索建立儿童参政议政的通道,同时完善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该活动最重要的一个意义就是通过校外教育活动的形式,让儿童能够参与到政策制定与实施中来,这不仅打开了儿童向政府建言献策的通道,让儿童能够在源头参与到政府的政策制定与实施中来,同时对于政策本身来说,也使其在制定实施过程中能够更加贴近目标群体本身,这也正是儿童参与的重要意义所在,即儿童参与不仅可以促进儿童自身发展,更重要的是可以为儿童参与其中的这个事件本身提供更好的帮助与促进。

(3)拓展校外教育新领域与新模式

此活动还有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它不仅为儿童打通了参政议政的通道,同时也为校外教育新领域与新模式的拓展启发了思路,建立校内外教育与政府联结的通道。这也是社会各界的结合,从而为儿童参与提供支持性环境的重要探索。

(二)全国少年儿童生态道德教育项目中的儿童参与

1.项目简介与特色

儿童的生态道德教育是我国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内容,同时也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从2009年起,中国儿童中心作为全国领先的校外教育机构,面向全国开展了“全国少年儿童生态道德教育项目”(以下简称“生态项目”)。较之传统的环境教育,生态道德教育强调要用生态的视角来审视教育,将教育赋予生态化意味。生态道德教育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视角出发,通过选取与设计以生态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引导儿童学习生态知识、发现生态规律、涵养生态情感,从而培养相宜的态度和行为。

理念层面,项目将“儿童参与”作为重要的教育理念与指导策略之一,并将其进行了教育视角下的项目倡导儿童应参与到从策划、执行到后续的整个教育活动全过程中来,这可以很好地激发儿童兴趣并促进各项能力提升,同时也避免了更多的教师特权阻碍儿童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项目的另外一个重要理念即“行动研究”,项目强调参与其中的所有成员(教师、儿童、管理人员等)均为行动研究者,所有人均带着研究与思考的视角来参与其中,共建研究共同体。

实施层面,生态项目拥有集研究、培训、活动、基地建设、宣传五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各项工作模块之间相互关联与支撑,促进项目的良好运行与可持续发展。

通过近10年的探索,生态项目现在已然成为中国儿童中心的一张名片。其鲜明的教育理念,独特的教育设计,丰富的研究实践及广阔的网络平台,都深深吸引着大批校外教育机构以及社会各界对其的高度认可与大力支持。9年来,全国2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50多家校外教育机构,200多个社区,300多所学校,1000余名一线教育工作者,近20万名儿童参与了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活动。

2.生态项目中的儿童参与

(1)多元开放的教育目标

项目倡导的是多元开放的教育目标。重点不是要儿童记住多少知识, 学会多少技能, 而是在于儿童自身的体验与感受,融合与应用。如项目中开展的“小木屋”系列活动,主要以亲子活动的方式带领儿童进行自然体验和教育。活动不仅培养了孩子对于自然的热爱与尊重,也促使其关注自己生活周边的生态环境,同时还促进了亲子和谐关系的建立。

(2)源于儿童生活的教育内容

基于生态道德主题,项目提出了三个更为具体的教育内容板块:“我的绿色伙伴”“我的绿色生活”和“我的绿色责任”。“我的绿色伙伴”主题,从“人与大自然”的关系角度出发,强调较为纯粹的自然教育。带领儿童走进大自然,引导儿童在自然中观察、体验和发现,引发对自然的兴趣,在自然中探索、学习,从而获得大自然的教谕。“我的绿色生活”主题,从“人与生活”的关系角度出发,通过活动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现与思考与生态相关的问题,并通过自己的主动参与来和伙伴们共同探讨并解决问题。“我的绿色责任”主题,从“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出发,强调公民素质教育,引导儿童戴上“自然生态”的眼镜去重新审视自己所在的社区、城市和国家,鼓励儿童关注社会环境中的生态问题,参与到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中,从而促进其公民责任感的提升。

(3)强调体验与探究的教育形式和方法

在教育方式方法上,项目强调的是要更多地引导与启发,如提问、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将重点放在如何激发儿童的兴趣与好奇心、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上,这就区别于普通的环境教育中灌输各类科普知识的形式。并且,项目强调儿童的体验,很少会给予固定的答案,只要是儿童的体验、感受与想法,那就是“对”的。2015年,项目组向全国发布并推荐了培养和体现儿童亲自然力的“亲自然的50件事”。如“看日出与日落的变化、收集到10种不同的树叶、跟着蚂蚁找到它的家等”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将大自然与儿童联结在一起,通过刺激儿童的不同感官促进他们的身心全面发展。

(4)活动案例

基于以上理念与方法,本文列举一个项目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具有儿童参与意味的活动案例——贵州省儿童中心与中国儿童中心合作开展的“草海夏令营”活动。活动最初的“草海”主题就是在与儿童一起开展营前工作坊时共同讨论而确定的。在教师的协助下,所有孩子通过讨论、查资料、考察等做足了准备工作,并提出了“草海人的自然生活”“草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等一系列主题活动的构想。活动开展过程中,孩子们分工合作,考察当地自然环境,访问当地人生活状况,体验当地民俗生活,最后所有孩子共同完成了“我的草海生态行”手册。手册内容包含有关草海的自然、人文、民俗、交通等各个方面,以及对保护草海的憧憬与倡议,整个手册凝结了儿童真实的感受与独特的视角。

3.分析与点评

(1)在以儿童为本促进儿童参与的同时,创新德育新模式

自然是人类生命的起源,也是人类命运的归宿。人类的基因中具有天然亲近自然的倾向。对于社会化程度还不深的儿童来说,这种倾向就会更加自然地流露。因此,生态项目从本身主题上来讲,就是践行儿童参与非常优渥的土壤。项目紧紧抓住这一特点,以儿童的生活为出发点,选取和设计符合儿童特点的生态教育内容,同时强调体验与探究为主的教育方法,倡导实践以“儿童为本”的教育行动,可谓是应用儿童参与的典型教育实践案例。反观传统的德育教育,更多的是脱离儿童实际生活,强调意识形态的灌输,忽略了儿童真正的内化与成长。从这一点上来看,生态项目不仅很好地促进了儿童参与,而且创新了德育的新理念与新模式。

(2)教师的意识开发是促进儿童参与践行的有效途径

项目的另一大特色是特别注重对于教师的培养与意识开发。因为项目集结的是全国的校外教育机构与教师,而“儿童参与”理念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生态项目探索出了一个非常好的途径,即通过骨干教师培训的方式,让小部分人先了解项目、了解儿童参与,并亲身体验,然后再传播给更多的人。只有真正开展活动的每一位教师头脑中存在并认同儿童参与的理念,项目的目标才可以达到。其实不仅仅是活动教师,还有其他相关的人,包括管理者、合作方等项目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被“赋权”,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为儿童更好地参与共同搭建一个支持性的环境与氛围。

(三)“小精灵弹拨乐队”母亲节音乐会活动中的儿童参与

“母亲节音乐会”是中国儿童中心柳琴中阮社团一年一度的特色主题活动。从2010年至今,已举办了7届。活动以母亲节为契机,通过让学生表演节目的方式,在促进技能培养的同时,融入感恩教育,提升心理社会能力,促进健康人格培养。社团特别注重儿童参与理念与方法的融入,现以2014年母亲节活动为例,呈现并分析活动中对儿童参与理念及方法的践行。

1.活动过程

该活动从4月上旬的准备之初到5月下旬活动结束后的总结完毕共历经近2个月的时间。

(1)活动准备阶段(1个月):第一周,教师发布活动通知并布置任务,一是让儿童思考活动设计,提出自己的意见;二是本次音乐会活动的节目全部由学员自由组合、自行报名;三是音乐会的小主持人自愿报名,选定后自行准备台词并练习。第二周,教师收集并整理了所有建议和报名,确定了所有自行报名的20个节目都可以参加表演,报名主持人的3 名学员也可以一起搭档主持。接下来两周时间,儿童的主要任务就是排练节目。教师方面,音乐会相关的一些后勤准备工作(节目单、海报、PPT、服装、化妆等)由学员家长团队在和教师沟通后完成。

(2)活动开展阶段(半天):音乐会在母亲节当日举行。由于参加表演的学员们大多都有多次表演的经历,所以少有怯场的情况发生,孩子们大多正常发挥。在音乐会中间偏后的时段,教师组织了亲子树的互动环节。首先让所有学员在小纸条上写一句想对妈妈说的话,分别贴到了一棵事先制作好的亲子树上,然后教师随机找出几张念给大家听,并请上相应的母子(女),现场采访交流,孩子们简单质朴但却真挚的话语让妈妈们和所有现场观众感动不已,教师最后不仅赞扬了母爱的伟大,同时也肯定了所有孩子在这场音乐会中的认真与努力。最后,音乐会在大家的掌声、欢笑声中落幕。

(3)总结阶段(半天):在活动结束后的第二周课上,教师组织所有学员和家长召开了一次茶话会,主题是畅谈本次母亲节音乐会的感受与收获。茶话会中,每一位学员和家长都发了言,或长或短,有的学员手写了稿子,有的家长写在手机里,学员们有的总结了自己的琴技发挥以及改善,同时还有很多孩子谈到学琴多年的感受,以及家长感动于孩子的变化与成长。

学员1:今年是第一次自由组合选报节目,我找了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表演了喜欢的歌曲,很开心,下次希望还可以这样!

学员2:卢老师对我们特别好,从来不会骂我们,我在舞台上弹错了,但是下台来卢老师一直鼓励我,我最喜欢卢老师了。

学员3:妈妈每天都陪我练琴很辛苦,我很感谢妈妈,所以这次母亲节活动我很认真地排练和演出,希望她永远开心。

学员家长1:我家孩子以前胆子特别小,自从学琴后勇敢多了,性格也开朗多了,从参加这几年音乐会的情况来看,变化真的很大,年她居然自己提出要报名当小主持人,我完全没想到,真的特别感动,非常感谢卢老师。

学员家长2:老师的教学是开放的,我们每次都会在下面听着,她教得真的特别好,不只是技巧, 她教学的热情和态度我们很佩服,从来不对孩子凶,都是以鼓励为主,我们孩子也说了,是因为卢老师所以才喜欢上学柳琴的。

学员家长3:我们已经参加了好几年音乐会了,这次确实有所创新,如节目的选报上。孩子就是这样,有了任务,他们就会很认真地对待,她和小伙伴之间的沟通很积极。另外,孩子们在卢老师的指导下把《渔歌》改编得很好听,我感觉特别自豪。

2.分析与点评

该母亲节音乐会整个活动中, 多处体现了儿童参与理念的融入,具体分析如下。

(1)技能培养打底,能力与素养并重,培养儿童健康人格。首先,从活动目标与内容来看,活动以传统的艺术类成果汇报演出活动为基础,通过展演形式,既提升了专业技能的水平,又锻炼了孩子的胆量与自信心;其次,活动以母亲节为契机,贴近儿童生活,融入感恩教育,通过“亲子树”、《感恩的心》手语舞蹈与献花等环节的设计促进了亲子关系的和谐与融洽,达到儿童健康人格全面培养的目的。从活动后孩子和家长谈及的感触中也可以看出,他们在乎的并不都是弹奏技能的好坏,而更多的是活动带来的技能以外的成长与变化。

(2)教师鼓励与引导,儿童全过程参与。活动中,除了表演节目本身是一种参与外,教师非常注重在各个环节尽可能多地为儿童提供参与的机会。从准备阶段让儿童参与活动的设计,自主合作报名节目,自愿报名主持人,到活动中“亲子树”环节、献花环节与母亲之间的互动,再到总结环节中儿童的表达,处处体现了教师对儿童参与的重视。而在这其中,教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即鼓励与引导。教师无须干涉过多,只需创造、提供参与的机会,同时相信儿童,哪怕节目中有弹错,主持中有忘词,总结时只说出一句话,这对于儿童都是最好的参与。

(3)教师与家长形成合力,为儿童参与创造支持性环境。家长团队完成的后勤保障工作在整个活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了解,一直以来,学员的家长都非常信任和尊敬卢老师,对卢老师布置的任务无条件配合,这是卢老师的人格魅力所致,更是长期用心教学、彼此支持信任的结果。校外教育活动的时间很多,只有教师和家长形成合力,达成共识,才能将教育理念和内容传递给家长,让其延伸至家庭中,这样才能对孩子产生长效的影响,才能保障儿童参与能够更有效地践行。

四、推动校外教育中儿童参与的建议

现代校外教育的民主性、开放性、体验性和闲暇性,决定了儿童参与应该成为校外教育机构开展教育活动的特色所在和价值追求。推动校外教育中的儿童参与,不仅在教育活动中应让学生深入、主动参与,而且在教育目标上也应体现参与理念、提升参与能力,这些都需要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类校外教育机构、校外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1.加强政策倡导,树立儿童参与的教育理念。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的以“儿童参与”为主题的《2003年世界儿童状况》明确提出,“促进儿童和青少年有意义和高质量地参与对确保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2011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也明确将儿童参与作为基本原则,鼓励并支持儿童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创造有利于儿童参与的社会环境,畅通儿童意见表达渠道,重视、吸收儿童意见。但是,目前校外教育事业的发展还没有完全树立儿童参与的理念,政府管理部门、相关行业组织非常有必要在政策层面进行倡导,进而有效发挥校外教育在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2.提升服务质量,推动校外教育的内涵发展。作为校外教育的实施主体,各级各类校外教育机构应该不断努力提升服务质量,而儿童参与正是校外教育质量的“生命线”。在场馆建设方面,校外教育机构要努力扩大儿童的覆盖面,提高儿童的参与范围;在时间和空间上,校外教育机构要挖掘潜力,和学校进行有效衔接,为儿童参加校外教育活动提供便利机会;在内容上,校外教育机构要克服以单调的课程培训为手段,追求经济效益重于社会效益,在倡导多元评价、提高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找准教育切入点,抓住学生兴趣点,推出活动创新点,满足儿童对校外教育活动自主、多元的参与需求。

3.开展教师培训,提升校外教育的育人效果。无论是政府层面的政策倡导,还是机构层面的教育目标,抑或是儿童能够在校外教育活动中受益,最终的落脚点都是教师。由于校外教师中很大部分都是艺术类、体育类、科技类等专业教师,对于儿童参与的理念不太了解,更谈不上能将其贯穿于校外教育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之中。因此,非常有必要通过师资培训,开发教师的儿童参与意识,改变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进而让儿童参与成为校外教育活动开展的一个基本要素,为儿童提供多角度、多层面、多学科、全方位的参与机会。

4.推动家长参与,营造支持儿童参与的良好氛围。家庭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始终具有不可替代性。校外教育也必须以家庭为起点,原因有二:首先,儿童参与校外教育活动需要得到所在家庭的支持;其次,儿童尤其是低龄儿童在参与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倾向于向家长求助,需要家长的实时指导。虽然校外教育以关注儿童个性发展见长,但是仍然难以像家庭教育一样细致、深入地了解每一个儿童的每一个方面。因此,推动家长参与校外教育活动,不仅可以增加儿童参与的机会,而且还能提升儿童参与的效果。

(本文选自《中国儿童参与状况报告(2017》儿童蓝皮书系列的第一本)

猜你喜欢
儿童活动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题解教育『三问』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