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洁
(江苏理工学院)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之间存在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很多高校针对人才的培养计划进行了改革,并加大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时国家教育部也将重点工作转向为教学改革制定相关标准和方针政策方面。并且通过设立重点的专业型的本科院校,加强对技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所以,当前高校务必要将第二课堂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给予高度的重视。
对于当前的高校的第二课堂的建设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第二课堂存定位模糊、制度缺乏约束性和规范性、保障工作不完善、管理评价体系缺失等问题,导致第二课堂的教学效果不明显。
目前,很多的高校对第二课堂的认识存在模糊的现象,对第二课堂的实践教育效果没有认识到位,而且被大多数教师和学生误认为,第二课堂教学就是为了满足学生对课余生活的丰富性的要求、为学生提供社交能力的发展平台。实际上,第二课堂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是对课程知识传授的补充,是迁移出来的获取知识能力的一种手段,为学生的知识运用创造了机会,进而有效的拓展了第一课堂的教学实践的范围,对教学实践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了延伸。
在多数的本科院校中,第二课堂活动都是被定性为学生丰富的课余生活的一种表现形式,完成任务是很多院系进行的课堂活动的主要目的。由于缺乏制度的约束性和规范性的制度指引,使得第二课堂的活动形式和内容,其自娱性占据主导地位,第二课堂的人文教学意义被忽视,其所承载的培养综合型人才的功能被淡化。很多学生在第二课堂中,忽视了它对于提升自身人文素养的积极作用,很多学生消极作为,对于提升技能的培训逐渐产生厌烦情绪,更有甚者,将其以一般娱乐活动对待,根本没有认识到第二课堂对自身的综合能力进行拓展锻炼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大多数的本科院校在进行省市共建的管理体制中,对于第二课堂的管理存在一定的缺陷,对第二课堂的保障工作没有给予一定的重视,对办学的经费和教学场所的建设等相关工作没有给予有效的保障,而且大部分的教学资源和经费都投入到了第一教学课堂的建设中。除此以外,很多高校对第二课堂的指导工作没有到位,导致第二课堂的建设缺乏一定的科学性,降低质量。
许多本科院校对第二课堂的管理评价体系存在缺失,使得第二课堂的处境被边缘化,在实践的教学中,没有发挥自身的作用。尤其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的过程中,很多学校领导对第二课堂的内容、教师、第二课堂的教学任务、以及学生在第二课堂中收获的成绩等一系列的重要问题,这些都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评价体系。而有效的管理评价体系的存在对于第二课堂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帮助,是对第一课堂教学的补充,并且是对教学实践、教学内容的形式和内容的不断延伸和拓展。
在对第二课堂进行重构的过程中,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一目标,辅助做好学校的教学改革工作,尤其做好顶层设计,使第二课堂重构这一制度理念落地生根。
在第二课堂重构的过程中,要坚持做好顶层设计的原则。首先,对于第二课堂的重构来说,并不是课外活动的简单组合,是需要通过与高校人才培养计划进行结合,并根据人才培养措施进行实践,与第一教学课堂做好衔接,进而与本校整体的教育体系进行紧密的接轨。对于当前本科院校的第二课堂的重构来说,要对第二课堂的发展方向进行一个明确的定位,确定具体的人才培养的计划、模式、预期等相关内容。对存在的预设的功能进行明确,对教学功能的路径进行定位,确保第二课堂能够符合当前的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和目标,进而进行规范的教学活动。其次,要两手抓,一手抓教学经费、场地、指导教师的工作的落实,一手抓第二课堂管理的评价的体系的制定、和评价制度的建设,并且对教师的第二课堂的工作任务量进行正确的评价,对学生在第二课堂取得的成绩进行准确的评价。再次,对各个专业的课程的设置、以及专业课的理论的指导,要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生的专业的培养、服务的面向、以及学习任务的安排,要尊重其主体性,与学生的兴趣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相统一,进行有目标的学习、有效地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并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结构、以及专业的实践能力。
现阶段,很多的高校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而第二课堂能够有效的帮助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并且在第二课堂的内容和形式的设计中,能够体现学校对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在当前的本科院校中,在第二课堂重构的过程中,要将人才的培养目标和第二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的设计进行紧密的结合,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坚持以人为本,要突出学生的个性的表现,满足学生的多元化的发展需求,而且还要兼顾学生的专业的实践能力的提升,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融入到培养人才的发展目标中,进而进行有效的第二课堂活动。另外,要将课内的教学实践与课外的教学活动进行融合,并将其进行延伸,要实现第二课堂的功能,所以,要重视对学生的专业的引导,切莫放任自流,要保证第二课堂教育实践的育人功能,进而实现第二课堂的重构。
在高校对学生进行引导的管理制度的建设方面,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第二课堂的活动中。要在健全的管理制度下、完善的评价体系和方案的设计过程中,让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地施展。第二课堂重构,既要重视管理制度的建设,又要懂得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可选择的“第二课堂”营养菜单,努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最大化,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愿意并且能够积极参与到第二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来。
通过对第二课堂的重构,以及实践综合教学的时间的延伸和拓展,推动教学改革,并对教学改革产生积极的影响,为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实现起到助推作用。
通过有效的重构第二课堂后,使得实践教学有效的开展,特别是在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实践教学有了一定的突破后,从第一课堂向外延伸和拓展,虽然课程学习结束,但教学没有真正的结束,对于“第二课堂”的一个教学理念就是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在了解社会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和生活阅历。以江苏理工学院为例,如教育学院将师范专业学生送到清潭实验小学、常州中学、兰陵中学等中小学校实习,通过观摩真实的课堂教学,提升其师范人才的培养质量。再如,汽车学院多次组织学生参观中车集团等大型汽车企业,解了这些大型汽车企业的发展历史,企业在产业升级和产业转型过程中克服的困难,以及对全国的交通运输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在实地参观了工厂车间的过程中,近距离了解零件生产和整车装配的真实过程。这种课堂教学外的观摩学习,让学生明白自己为什么而学,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坚定了他们将匠心精神融入专业学习的决心。这些“第二课堂”的活动,有效地延伸了实践教学时间,为学生的成才成长提供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对于第二课堂重构后的实践教学,其教学内容和教学的空间方面得到了有效的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再局限于第一课堂,同时,也不仅仅是学校内的实验室及自己本专业的学习,空间维度得以拓展。众所周知,当今时代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第二课堂活动是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以外自愿以多种形式和渠道获得知识与信息,培养兴趣与爱好,发展个性与能力,形成特长,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品质与作风,并从中受到锻炼的活动过程。以江苏理工学院为例,学校专门成立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加大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和提升。截止目前,连续举办了十一届的经典诵读比赛,这也逐渐成为我校校级的品牌学生第二课堂活动;规范汉字大赛有效提高了学生规范汉字书写水平,提升了学生对于美的欣赏能力;通过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中华经典古诗文、优秀近现代文学作品或影视戏曲艺术作品,畅谈从中获得的感悟或其对自己人生产生的影响这一形式进行的演讲比赛,增强了大学生的自信心及演讲能力。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拓展了实践教学的空间范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围绕当前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重构第二课堂的活动的开展,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环节的第二课堂,能够完全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机制,通过第二课堂的重构,有效的延伸了课堂的实践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促进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升,进而有效促进教学改革。
[1]朱泓,刘志军,李志义.重构培养体系夯实培养基础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12,(5):7.
[2]赵姝颖,潘峰.基于多维实践平台的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03):60.
[3]孙丽华.试析高校第二课堂的设计与经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3):60.
[4]令狐文生,金一鸣,李纯清.高校第二课堂课程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高教论坛,2015,(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