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自勇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初中语文教学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教学效果也明显的得到了改善,在教学方法改革中,探究性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最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探究性教学方法指的是在学生进行学习时,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事例以及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以及实验等各种方法进行探究,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知识点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是主体,加强了其自主能力以及学习能力,探究性教学方法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其中思想沟通代替了知识灌输,多方面交流代替了单向吸收,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以及教学质量。探究性教学应用到初中的语文教学中,也有这一定的重要意义,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枯燥乏味,增加了新的活力源泉,使得学生乐于语文学习。
初中语文具有丰富多彩的内容,但是假若长期进行语文学习,枯燥乏味就无可避免,对于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以及形成语文素养有着不利的影响。将探究性学习应用到语文教学中,可以增加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听、说、读、写构成语文学习的关键内容,教学方法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通过探究性教学,可以进行问题设计和情境创设,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还提高了初中的语文素养。
例如,在进行《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收集相关资料,自主进行学习,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还可以发现语言的艺术性,从而激发学生锻炼口语的兴趣,使其在学习中感受快乐。
初中语文教学必须要在课堂中融入情感,全面的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养。探究性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学习、协作解决以及总结五个环节,在这五个环节的学习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还可以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思维能力等各方面的素质。运用探究性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可以学会从多个角度深入的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总而言之,探究性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还能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老师可以进行创设情境教学,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探究学习氛围。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让学生可以在探究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因此,探究性学习的应用,老师需要发挥主导作用,但是要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认真分析教学的目标,结合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探究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当中提高学习热情以及积极性,从而投入到语文的学习之中。
例如,《皇帝的新装》教学,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联想,以夸张的形式将皇帝的愚蠢以及无能表现出来,让学生深刻了解统治阶级的虚伪的本质,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童话故事对纯真事物的热切向往。老师在进行教学时,以“新装”为主导,通过“新装”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存在的“骗”,继而以“骗”为主体,创设情境进行教学。比如皇帝为什么会受骗?大臣为什么要帮助骗子?百姓为什么要传播皇帝受骗?一系列的问题都可以成为探究性教学的线索,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自主的投入到学习当中。
学习《纪念白求恩》一课时,老师可以在学生学习结束后,要求学生给白求恩写一封信,学生通过老师创设的情境,可以深入了解白求恩,在信中可以体现出白求恩的共产主义、国际主义精神,将其形象描述得淋漓尽致。
进行《天上的街市》教学时,文中表述的街市繁华而又美丽,老师在这个情境中引出牛郎织女,牛郎织女一年只见一次面,又怎么可能在街市闲游?学生对此就会产生质疑,通过探究以及老师的引导,学生就很容易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顺利掌握课文重点。
教学中常说教无定法,其意义是倡导老师进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进而活跃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传统教学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在探究性学习下,老师可以将教学方法进行多样化改变,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三块钱国币》时,老师可以改变地板的教学方法,由学生分别扮演课文中的人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可以深刻的体会到稳重人物的思想感情,加深理解。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通过视听结合,给予学生更加丰富的感官感受,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老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当把权利交还给学生,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学习。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不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与习惯,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小组学习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以课文《陋室铭》举例,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小组学习翻译课文,并找到文言知识。比如“无丝竹之乱耳”,学生经过讨论,就会发现“丝竹”是一种乐器,但在这里指的是奏乐声音;“之”是一个语气助词,没有意思,用在主谓中间,取消独立性。
综上所述,探究性教学方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将其应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是语文教学进行改革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