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永平,雷 容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420)
言语行为理论关注人们在交际中如何通过语言实施特定的行为,语言形式和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问题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关注点。 Goodwin(1979)、Fox & Thompson(1990)、Sorjonen (2001)、Couper-Kuhlen & Thompson(2008)、Keevallik(2010)、Mondada(2014)、Keevallik & Hakulinen (2018)等研究表明,许多语言现象都可以通过它们所在的会话序列加以描述。随着会话分析方法应用于越来越多的研究领域,我们可以更好地厘清言语行为的产生与行为实施之间的关系,该方法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交际者如何根据交际目的以及不断涌现的语境,选择合适的交际策略。
本研究探讨心理咨询师 (以下简称咨询师)发起的对话共鸣在心理咨询会话中所实施的社会行为。以往关于对话共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句法学、认知语言学和二语习得领域,对自然会话中对话共鸣的关注相对较少。目前,鲜有学者从会话分析的角度对汉语机构性会话中对话共鸣现象所实施的社会行为进行过系统的研究。本研究以自然发生的心理咨询会话为语料,采用会话分析的研究方法,根据对话共鸣所出现的序列位置,对其所实施的社会行为加以探讨。
在心理咨询会话中,咨询师的专业知识 (epistemics of expertise)和来访者的个体经验知识(epistemics of experience)之间往往存在着差异,交际双方在竞争知识优先地位时可能引发交际困难。本研究讨论的心理咨询会话发生在医疗机构的心理治疗中心,咨询师和来访者一对一进行咨询,单次咨询时间为50分钟。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咨询师不仅要对来访者的讲述作出回应,还需要对来访者进行知识上的重塑。在该过程中,来访者对之前存在问题的经历或经验进行重新思考,并产生新的知识(Weisteet al.2016)。为了使读者理解相关研究背景,以下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根据理论基础的不同,心理咨询与治疗主要包括三大流派,即精神分析学派、认知-行为主义学派、存在-人本主义学派(马伟军等2017)。在本研究中,咨询师主要采用存在-人本主义学派的方法,同时也部分采纳认知-行为学派的治疗理念。尽管现代咨询越来越强调交际双方的平等性,但是当影响交际进程的因素出现时,作为机构会话的管理方,咨询师往往需要采用一定的策略加以应对,这也是有经验的咨询师区别于新手咨询师的一个重要方面。咨询师对来访者怀有交际期待,当发起会话时,他/她期待对方在相邻对的后件中予以回应。此外,来访者的自我导向性(self-orientation)是该语境区别于其他机构性语境的最主要特征(Mondada 1998)。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会坚持自己的观点,实施自己的行动议程,例如他们会持续、反复地对某一问题加以关注,尽管该问题在之前的会话中已经讨论过,这也是咨询师需要面对的挑战之一。
就特定知识要素而言,不同说话人对其了解存在程度上的差异。Sacks(1984)区分了一手知识和二手知识,个体所经历的为一手知识,当事人对此类知识享有认识上的优先权。类似的区分还有Labov & Fanshel(1977)提出的 A 事件(A-event)和 B 事件(B-event),以及 Pomerantz (1980,1984)提出的第一类型知识(type 1 knowables)和第二类型知识(type 2 knowables)等。知识在行为构建和会话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会话的主要推动力(Heritage 2012;Mushin 2013)。会话可以由知识较多一方发起,也可以由知识较少一方发起,交际过程可以理解为交际双方实现知识平衡的过程。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问题事件及其所引发的情绪存在于来访者的无意识状态,咨询师的任务是帮助来访者逐渐认识到自己无意识的心理过程。在对问题进行解释的过程中,来访者获得新的知识并逐步实现治愈(Weisteet al.2016)。心理咨询实践表明,来访者新知识的获得并非一个简单的过程。由于自我导向性的存在,来访者在会话过程中往往会坚持其个人经验知识,并强调自己在该方面知识上的优先权(Stiverset al.2011)。近年来相关研究探讨了医疗会话中的知识现象(如Ekberg & LeCouteur 2015;Landmarket al.2015;Lindström & Weatherall 2015),但是综观国内关于心理咨询会话的研究,尚未有研究对知识的协商展开探讨。鉴于知识在心理治疗中的重要性,我们有必要从该角度对心理咨询过程进行分析。
对话共鸣指说话人有选择地重复使用前面话语中的词汇或句式,使话轮之间在词汇、句法层面上的映射引发平行感知,并产生一定交际效果的语言现象(Du Bois 2014)。对话共鸣包括对他人话语的共鸣,也包括自我共鸣。本研究所讨论的对话共鸣由咨询师发起,具体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咨询师对来访者前序话语的共鸣;二是咨询师对自身话语的共鸣。在共鸣过程中,重复的部分并非与前面的话语完全一致,而是在形式上进行了修改或扩充,并伴有语调上的变化,但其核心内容或基本内容保持一致。
研究表明,对话共鸣可用于表达共同的立场(Siromaa 2012);它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语境,用于交际各方协调各自的立场 (Park 2013);对话共鸣亦可用于主体间性观点的表达或主体间性的提升(Du Bois 2007;Du Boiset al.2014);对话共鸣还可用作交际资源,有助于说话人对话题进行管理并展开深入的讨论(Laury 2005)。到目前为止,研究者尚未发现有关对话共鸣用于知识协商的研究。本研究聚焦汉语语境,关注对话共鸣在心理咨询会话中的作用。具体而言,当来访者坚持其个体经验知识时,他/她可能对咨询师的提问或评价不予回应,或者坚持其行动议程,给会话进程带来消极影响。下面我们将运用会话分析的方法,根据对话共鸣所重复的内容及其所出现的位置,对其所实施的社会行为展开分析。
语料来源于我国北方某医院医学心理科,该医院的心理治疗团队成员目前正在开展相关研究,以期改善心理治疗效果。在进行录音前,医生征得了来访者的同意,承诺该录音仅用于科学研究且不会透露任何个人信息。在近两年的时间里,该研究团队获得了超过60小时的心理咨询录音并建立了一个小型语料库。经相关机构允准,我们以该语料库为语料来源,采用Jefferson(1984)的转写体系对其中的19场录音进行了转写,共获得约12万字的文字材料。本研究主要采用会话分析的研究方法,即从语料出发,在话语序列中对研究对象进行细致的分析。我们对于语料的分析过程如下:根据定义,我们对前后话轮中出现对话共鸣的语段进行了标识,并在话语序列中探讨对话共鸣所要执行的行为或活动类型。根据于国栋、吴亚欣(2016)的观点,社会成员对言语行为的执行、识别和回应是社会秩序的重要指示器,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可以揭示出社会运作的有序性。同时,通过对言语行为和语言结构关系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执行手段的语法化过程,进一步丰富对传统语言现象的认识。
我们将从对话共鸣所出现的序列位置出发,对其所实施的社会行为展开分析。在以下例句中,字母T代表咨询师,C代表来访者。
(1) [REC 008自信心]
01 C:$但是我还想问$,我最开始的那个问题=
02 T:=嗯?
03 C:嗯::(1.0
04 (0.5)
05 T:↑为什么非要给它命这个名呢?(0.8)为什么要给它贴一个::自信的标签儿呢?
06 C: 我想::应该::::是>给自己一个暗示<?
07 (0.5)
08 T:所以::当我们破茧成蝶的时候,我们还需::还有飞不起来的时候,我:需>当我们飞-<我们还需要扶着点什么,是不是?(0.3)它走不好这个:蝴蝶的路。
09 C:因为↑觉得:自信没有办法(.)恢复的话,觉得=
10 T:
11 (6.0)
12 T:
13 (13.0)
14 C: hhh.现在:来看的话,它o好像o:: $还:::tch.差一点儿什么$。
在例(1)的前序话语中,来访者向咨询师描述了他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源自他过去的生活经历。这些经历对他现在的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他认为其还将对他未来的生活产生消极影响。交际双方已经对该问题进行了讨论并达成了一致的意见。第01行中的“还”表明来访者仍然关注“这种感觉”,它属于来访者的个体经验知识,也就是Labov & Fanshel(1977)提出的B事件,来访者对这种经验具有知识上的优先权。第01和03行表明来访者仍关注其个体经验知识,尽管在此之前交际双方已经讨论过。在第05行中,咨询师通过两个反诘问句进行了回应。来访者在第06和09行对其原因进行了陈述,咨询师显然不同意其关于个体经验知识的认识,他在第10行重现了来访者在第03行中所提出的问题,第10行在句式上与第03行类似,对来访者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评价,表达了质疑的态度。在第11行中出现了相关缺失(于国栋2008)的现象,也就是当相邻对的前件出现后,没有后件跟随出现。面对该交际困难,咨询师在第12行中,再次重现了“那个是自信吗”,并伴以升调作为强调。第12行构成了对第10行的对话共鸣,即咨询师对其自身话语的自我共鸣(Du Bois 2014)。而第10、12行又构成了对第03行的对话共鸣。该对话共鸣促使来访者实施了相应的行为,在经过长达13秒的话轮间沉默后,来访者在第14行中给出了回应。同时,“它好像还差一点儿什么”表现出其个体经验知识发生了变化,与之前的观点形成了对比。
在例(1)中,咨询师引发的对话共鸣实施了特定的社会行为,即标识存在问题的知识,促使来访者进行回应。基于其专业知识,咨询师使用对话共鸣的方式实施专业知识和经验论知识之间的协商。除语法结构外,韵律的使用(如反问句、升调等)也有助于听话人在下一话轮予以回复(Stivers & Rossano 2010),咨询师接连两次的对话共鸣,并伴以语调上的提升,这也促使对方进行回应。
(2)[RNC 004 关于“他人的评价”]
01 T:嗯(.)这是-就像刚才你说的,困扰你最大的一个问题,这么多年都是在-逆来顺受,在[人际中
02 C:[↑<对对对对对>。 ]
03 T:哦,今天终于有-终于能够梳理一下啊=
04 C:=<对对对对>。就是这件事儿我要是解脱了,我就能心理一下子达到百分之十的健康。我就像-那回看溥仪那个片儿(似的),
05 T:嗯。
06 C:我就想跟那个女的结婚。然后日本人说,你不能跟-那个女人,我给你找个漂亮的日本女人结婚=
07 T:=嗯。
08 C:我啊做啥事儿都像一个傀儡似的。
09 T:
10 C:我就是-没有是(0.5)尊重或者是完全是发自内心的感受。
11 T:嗯,迷失自我的感受。
12 C:=<迷失-迷失自我的感受>。
13 T:嗯。(0.5)在迁就谁啊,那溥仪在迁就日本人,是吧?
14 C:嗯。[我想做啥到底都
15 T:嗯。
16 C:我想做啥到日本人那儿[都不行=
17 T:=
18 (4.0)
19 C:假如说,就是拿离婚的事儿吧,我父母的傀儡或者我周边人的傀儡。我感觉他们要跟我说,你看你现在都啥岁数了,这么多年都这么过来了,你还离啥-还离啥婚啊,离婚了这又找不到对象。而且,周围这个说,或者那个说=
20 T:=你周围所有人眼光的(傀儡)。
21 C:周围人的傀儡。
22 T:是那些评价的傀儡。我们受不了周围人的打压,就像溥仪受不住日本人的压力,因为他靠日本人活着的,而我们受不了批判的压力-评判的压力,周围人那个-那些个-言语的压力,因为我们也是靠那个活着的,(0.5)这些事情让我们意识(0.5)到了实际上我们一直活在别人的评价当中,根本就没有在乎过自我,或者我们的自我就是别人评价的那个自我,没有真正走心的那个自我。你像当年我们-即使尿裤兜子我们都不敢和老师说,为什么不敢和老师说?你觉得说了会怎么样?你觉得说了会怎么样?
23 C:说了,老师或者不喜欢我或者我同意……
在例(2)中,来访者指出自己在人际关系中总是逆来顺受,这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影响。来访者在第06行中提出自己就像“一个傀儡似的”,第08行对第06行中的观点进行了重复,其意在凸显自己的“傀儡”身份。在第09行中,咨询师以特殊疑问句发问,邀请来访者就自己所宣称的个人经验知识展开协商。 在第 10 行中,来访者提供了类型不一致(non-type-conforming)(Robinson & Heritage 2016)的回答,并指出自己是没有尊重自己内心的感受。咨询师尽管在第11行对这种感觉进行了确认,但是他似乎并不满意关于“傀儡”问题的回答。第13行是对第09行的对话共鸣,通过该方式促使来访者给出类型一致的回答。在第14和16行两个话语序列中,来访者依旧没有给出类型一致的回答。第17行构成了对第09和13行的对话共鸣,来访者并未在相邻对的后件中予以回应,随后出现了长达4.0秒的话轮间沉默。终于,来访者在第19行中作出了类型一致的回答,对第09行中的特殊疑问句进行了回答,指出是“父母的傀儡”或“周边人的傀儡”。在第20和22行中,交际双方确认了这是来自于“周围人的傀儡”或“那些评价的傀儡”。
在例(1)中,对话共鸣用于应对相关缺失,即咨询师给出相邻对的前件,来访者没有给出相应的后件并出现相关缺失的现象。与例(1)不同的是,在例(2)中,来访者对咨询师提出的问题给予了回应,但却是类型不一致的回答。通过两次或多次对话共鸣的方式,咨询师希望来访者能给出类型一致的回答,这与咨询师的专业知识相关,在他看来,对于该问题的正确理解是解决来访者当前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3)[RFC 011 关于“过去的经历”]
01 T:所以说,我们是想通过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去了解之前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中间省去部分内容)
06 C:每个人成长的-各个方面儿不一样吧,梳理的问题也(.)。但是::-这个问题,困扰我的,我认为就是-困扰我的最核心的东西,这个问题要是能:完全地打开或者是::解决,不是那么的纠结的,处理完了,然后-我相信我任何问题(.)也都能迎刃而解。
07 T:它们都能让我们感到相似的迷茫(.)困惑,这种-它们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在我们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
08 C:tch.相似的特点就是令我吧,坚持不了自己,或者说是(.)左右为难。
09 T:嗯,这是我们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所产生的感受哈。
10 C:或者是手心手背儿都是-都是肉这种。而且↑很::难以取舍。
11 T:当我们-那当我们有了这种感受的时候,相似的感受哦,是在面对什么,
12 C:就是相同的感受是啥?
13 T:我们面临的问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就是我们产生了这样一个相似的感受,这三四个,四五个问题中,才让我们产生了::我们-相似的感受呢?
14 C:就是,相似点是-怕割舍,或者是怕失去,难以-难以割舍,或者是-tch.<两个都想要>。(0.5)或者是:::怕别人会评价我,或者是-或者是,或者tch.是不敢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承担,或者是::有担当,(0.8)或者是喜-喜欢让-让别人给我作决定,假如事情做错了的话,有推脱的?
15 T:↑好像我们在处理房子问题和车子问题的时候没有这么纠结哦=
16 C:=凡是处理小的事情的时候不太纠结。
17 T:可我觉得还有一个不同哦,就是处理房子跟处理车子问题和现在的问题相比,tch.有一个不同的地方,就是那都是物,
18 C:嗯。
19 T:我们现在处理的是人的问题。
20 C:情的问题?
21 T:嗯,(1.0)就在过去的我们处理的所有的纠结的问题上,让我们有相似的,糟糕感觉上一个共同就是关系问题,比如说和老师的关系,是满足自己的需要,还是满足别人的需要?我们不想去得罪,我们又想满足自己的需要,但是那是[矛盾的。
22 C: [矛盾的。
在例(3)的第07行中,咨询师向来访者提问,询问这些问题的相似点。与例(1)和例(2)不同的是,来访者在相邻对的后件中给予了类型一致的回应,该回应基于来访者的个体经验知识。而咨询师似乎并不满意来访者的回应,第11行与第07行的话语形成了对话共鸣。在第13行中,咨询师没有直接对第12行中来访者的重述加以回应,而是通过对话共鸣的方式重现了第07行的问题。通过该话语序列,咨询师既对第12行中的观点进行了否认,同时实施了对问题加以重述的社会行为。在接下来的话轮中,交际双方进行了多个轮回的协商,在该过程中,咨询师表达了自己关于该问题的专业见解。
有能力的社会成员使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寻求信息,交际者会根据交际情景选择有效、适切的交际策略(Pomerantz 1988)。冉永平(2004:342)也指出:“人际交往,尤其是言语交际,是交际双方为了实现一定目的展开、推进的互动参与过程,其间离不开说话人对语言形式与策略的选择,以及根据对方的语言和策略选择进行动态的调节与顺应。”在以上所讨论的心理咨询会话中,当交际出现困难时,作为会话管理方的咨询师需要顺应语境的变化,采用合适的方式予以应对:一方面,作为机构性会话的管理方,咨询师需要遵守一定的道义秩序,即从专业的角度对来访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并帮助解决相应的心理问题,这也是他在交际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为了维持与交际者的和谐关系,需要对对方的面子予以关照。当对来访者的知识提出质疑时,咨询师采取的不是直接批评,而是通过对话性重复的方式指出对方的知识存在问题。同时,当来访者在相邻对的后件中保持沉默时,咨询师又通过这种方式邀请或请求对方进行合作,在这个意义上,对话共鸣充当了“缓和语”,既减少了实施某一言语行为所产生的负面效果,也有助于“以言行事”的实现。
上述的观察和分析表明:对话共鸣可用于标识来访者存在问题的个体经验知识,提醒来访者重新认识其原有的经验或经历;当交际中出现相关缺失,即来访者没有在相邻对的后件中给予相应的回应时,对话共鸣起到了促使来访者回应的交际功能;对话共鸣还有助于交际双方在此基础上就知识展开进一步的协商,从而对其存在问题的经验知识进行重塑,促使心理治疗意义上 “来访者改变”(Voutilainen et al.2011)的发生。该研究对心理咨询临床研究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
Couper-Kuhlen, E. & S.A.Thompson.2008.On assessing situations and events in conversation:“Extraposition” and its relatives[J].Discourse Studies10 (4): 443-467.
Du Bois, J.W.2007.The stance triangle[C]//R.Robert Englebretson(ed.).Stancetaking in Discourse:Subjectivity,Evaluation,Interaction.Amsterdam: Benjamins, 139-182.
Du Bois, J.W.2014.Towards a dialogic syntax[J].Cognitive Linguistics25(3):359-410.
Du Bois, J.W., R.P.Hobson & J.A.Hobson.2014.Dialogic resonance and intersubjective engagement in autism[J].Cognitive Linguistics25 (3): 411-441.
Ekberg, K. & A.LeCouteur.2015.Clients’ resistance to therapists’ proposals: Managing epistemic and deontic status[J].Journal of Pragmatics90: 12-25.
Fox,B.A. & S.A.Thompson.1990.A Discourse Explanation of the Grammar of Relative Clauses in English Conversation[J].Language66 (2): 297-316.
Goodwin, C.1979.The Interactive Construction of a Sentence in Natural Conversation[C]//G.Psathas(ed.).Everyday Language:Studies in Ethnomethodology.New York: Irvington Publishers, 97-121.
Heritage, J.2012.The epistemic engine: Sequence organization and territories of knowledge[J].Research on Language & Social Interaction45 (1): 30-52.
Jefferson, G.1984.On the organization of laughter in talk about troubles[C]//J.Atkinson & M.Heritage (eds.).Structures of Social Action-Studies in Conversation Analysis.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8-52.
Keevallik, L.2010.Social action of syntactic reduplication[J].Journal of Pragmatics42 (3): 800-824.
Keevallik, L. & A.Hakulinen.2018.Epistemically reinforced kyl (lä)/küll-responses in Estonian and Finnish: Word order and social action[J].Journal of Pragmatics123:121-138.
Labov, W. & D.Fanshel.1977.Therapeutic Discourse:Psychotherapy as Conversation[M].New York: Academic Press.
Landmark, A.M.D., P.Gulbrandsen & J.Svennevig.2015.Whose decision?Negotiating epistemic and deontic rights in medical treatment decisions[J].Journal of Pragmatics78: 54-69.
Laury, R.2005.Dialogic syntax and the emergence of topics in interaction-an initial exploration[J].Phytopathology41: 165-189.
Lindström, A. & A.Weatherall.2015.Orientations to epistemics and deontics in treatment discussions[J].Journal of Pragmatics78:39-53.
Mondada, L.1998.Therapy interactions: Specific genre or “Blown up” version of ordinary conversational practices?[J].Pragmatics8 (2): 155-165.
Mondada, L.2014.The local constitution of multimodal resources for social interaction[J].Journal of Pragmatics65(1): 137-156.
Mushin, I.2013.Making knowledge visible in discourse: Implications for the study of linguistic evidentiality[J].Discourse Studies15 (5): 627-646.
Park, S, Y.2013.Stance, style, and vocal mimicry[J].Journal of Pragmatics53 (3): 84-95.
Pomerantz, A.1980.Telling my side: ‘Limited access’ as a ‘fishing’ device[J].Sociological Inquiry50: 186-198.
Pomerantz, A.1984.Giving a source or basis: The practice in conversation of telling ‘how I know’[J].Journal of Pragmatics8: 607-625.
Pomerantz, A.1988.Offering a candidate answer: An information seeking strategy[J].Communication Monographs55 (4):360-373.
Robinson,J.D. & J.Heritage.2016.How patients understand physicians’solicitations of additional concerns:Implications for up-front agenda setting in primary care[J].Health Communication31(4): 434-444.
Sacks, H.1984.On doing ‘being ordinary’[C]//J.Atkinson & J.Heritage (eds.).Structures of Social Action:Studies in Conversation Analysis.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13-429.
Siromaa, M.2012.Resonance in conversational second stories: A dialogic resource for stance taking[J].Text & Talk32 (4):525-545.
Sorjonen, M.L.2001.Responding in Conversation:A study of Response Particles in Finnish[M].John Benjamins,Amsterdam/Philadelphia.
Stivers, T., L.Mondada & J.Steensig.2011.The Morality of Knowledge in Conversation[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ivers, T. & F.Rossano.2010.Mobilizing response[J].Rresearch on Language & Social Interaction43(1): 3-31.
Voutilainen, L., A.Peräkylä & J.Ruusuvuori.2011.Therapeutic change in interaction: Conversation analysis of a transforming sequence[J].Psychotherapy Research21 (3): 348-365.
Weiste, E., L.Voutilainen & A.Peräkylä.2016.Epistemic asymmetries in psychotherapy interaction: Therapists’ practices for displaying access to clients’ inner experiences[J].Sociology of Health & Illness38 (4): 645-661.
马伟军,等.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三大流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06-23(A6).
冉永平.2004.言语交际中“吧”的语用功能及其语境顺应性特征[J].现代外语 (4):340-349.
于国栋.2008.会话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于国栋,吴亚欣.2016.基于汉语语料中言语行为的会话分析研究论纲[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