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永容
摘要: 语文作为母语为基础的课程,蕴含着语言文化知识以外的情感因素。小学生学习语文这门课程对他们的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也有很深的影响。就我国目前的形式来看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良的道德品质是衡量一个人能否为社会做贡献的标准。探讨语文中德育的渗透培养适合中国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關键词: 小学语文;德育;渗透
一门课程设立相关的知识点、语言策略、语言技能还应该包含文化因素与情感因素,语文这门学科也不例外。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知识的同时,无形中也受到语文中文化因素的影响。小学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还没有成熟的,正处于发展阶段。通过语文课上学习,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也较强,抓住关键期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有数据统计《中国青少年自杀现状》中分析,中国的自杀人口比例占据世界的百分十43.6,其中10-25岁这个年龄阶段的自杀比例占据最多。自杀人口的低龄化让我们也是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为了让孩子们茁壮健康的成长我们要充分探究有利于德育发展的因素,推动德育工作的进行。具体语文德育的渗透又分为很多方面,主要表现在语文教材内容的选择、教师的榜样行为以及学习活动的开展这三个层面。
一、语文教材的选取
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材改编更适合学生素质的养成。教材是老师展开教学的工具,也是小学生了解语文学习语文的工具。课堂教学内容以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展开教学。教材的编写也都是最权威的人士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各方面的标准进行编订的。语文教材其中除了语言点在选材的内容上也包含了很大的人文性、趣味性、社会性。拿人教版教材为例:《升国旗》这篇文章对升旗仪式进行描写,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了解升国旗的步骤、意义促进学生爱国意识的养成;《动物园王国开大会》对小动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小动物的好感度增加,潜移默化中树立了保护小动物、热爱小动物的思想观念;《祖父的园子》促进小朋友与他人集体建立关系意识,学会尊敬老人热爱生活;《给予是快乐》教导小学生给予也是一种快乐,不能够自私自利;《吃水不忘挖井人》告诉学生要懂得感恩,也要珍惜前任的劳动成果。总之小学语文课文中内容的选材都是具有情感意义的,包含了珍惜时间、学会坚强、热爱生活等很多方面。内容设置的相对简单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选取的主题也都是积极向上有一定内涵的材料。语文教材的学习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带领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茁壮成长。
二、教师的作用
言传身教,语文教师在专业的技能培训下所具有的高素质、正确的品行、良好的习惯对学生起着榜样的作用。语文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会刺激学生对举止行为的模仿。语文教师对待生活的态度、对待事物的观念也无意识的对学生产生影响。一个公正的老师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在学生中的威信自然佷高,学生也愿意把这样的老师当成自己学习借鉴的榜样。此外书本知识是固定的,但教师是灵活的。语文教师对教材的加工讲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在朗读过程是通过重音的调整情感的调控影响课堂的学习氛围。同时也推动了学生对知识中所蕴含的内在含义的理解。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主导者是课堂上的灵魂人物,把控着学生知识的学习和道德意识的形成。教师依靠自己的经验对学生的特殊性进行把控,做到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学生针对性的知道。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树立自信心让他们乐于学习乐于实践。有关学生除了知识外的生活问题给予指导,推动正确观念的形成。对较差一点的学生也不放弃,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对他们取得的进步给予鼓励。除了书本材料教师也可以选取当下的热点选取好人好事的例子对学生的教材进行补充,帮助学生养成关注社会大事时事政治的良好习惯。同时这样做也能让学生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养成道德意识法制意识。
三、教学活动的展开
教学活动是德育渗透的主要方式,老师的教导学生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身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语文课堂的活动方式多种多样,增强学习趣味性的同时也有利于德育渗透。课上在讲解一些较难理解的部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让学生进行小组表演,把书本上的内容演绎下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加强集体的凝聚力也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由于现在独生子女居多,家长对孩子的过分宠溺让孩子自私自利,而团队合作就锻炼了学生集体思维的养成。老师的讲解是一方面要想锻炼学生的道德素养还需要在实践中进行。语文教师可以选取一节课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组织一次主题班会对好人好事的事迹进行分享。结合社会上的好人好事给学生进行宣传。给学生做一些道德测试题让学生在两难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学生主动的发动思维进行思考效果要远比老师一味灌输要求学生行为要好。教师除了教会学生道德观念更要培养学生道德观念意识的自我形成,让学生从内而外的要求自己约束自己。这个过程就需要老师的循循善诱,不可急功近利。教学活动也可以采用课下的形式进行。语文课上新学了一节课要学会孝顺父母,老师可以留作业为父母做一项家务。在下堂课上课让学生互相分享心得体会,分享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成长反思的过程。除了书本上的内容语文相关的材料有很多,老师结合学生现阶段特点推荐一些较适合阅读的书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利用课余时间提高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
四、结语
德育的过程是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语文课堂作为学习知识和道德意识培养的平台。在小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通过隐形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语文知识是博大精深的,学生的学习活动也是多种多样的。在趣味学习的过程中,在老师正确科学的带领下健康茁壮的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明天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杨聪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6(5):86-87.
[2]杨文学.浅谈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的思考[J].才智,2014(12):65.
[3]相霞.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4(11)132.
[4]朱红梅.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的途径和方法[J].成功(教育),2013(1)249.
[5]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语文[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安徽省明光市滨河实验学校 239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