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邹城市田黄中学)
当前时代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生对于信息的掌握量,使用获取信息方式的熟练程度都是会对学生的全面成长产生重要影响。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就是为了避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与时代脱节的问题而开设,但是,由于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不断发展的阶段,上课集中程度以及学习的积极性相对一般,针对于这种情况进行信息技术的教学,就需要教师采用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学习的积极性,并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
1.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借鉴学者王坦先生的概念界定,认为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指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的组织形式,系统的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活动。借助于小组学习的形式,对于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成员,在其成长、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具备社会人的主体性,但是这种主体性并不是游离于社会之外,必须要融入到社会群体制,才能够形成自觉地为社会贡献力量的价值观。不仅如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还能够增强学生的群体责任感,增强对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教学效率的提升也是具有重要作用。
2.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
当前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对于学生的成长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将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技术性的课程,不仅是由于当前生产、生活中使用工具的现代化、自动化以及智能化,更是学习信息技术课程能够扩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认识到社会的发展,帮助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到世界各地的新闻,掌握世界发展的方向。结合该目标,在初中信息教学的过程中不仅是要教授学生相应的知识与技能,还要教会学生相应的方法,让学生参与其中,更为全面地掌握信息技术。
本文以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指出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旨在对于提高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学习的效率。
1.合理分配合作学习小组
在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将学生合理分组。本着自愿分组的原则,在每一个合作学习小组中分配信息技术学习能力较强、中等以及相对一般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很能够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得到相应的锻炼。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将学生分配完合作学习小组之后,教师还要让学生自愿选出一个小组长,负责整个小组学习的相关活动。
2.甄选合作学习的任务
对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来说,分配合作学习小组只是其中的一项基础工作,更为重要的是为学生设置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任务。距离来说,在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主要是制作演示文稿,这其中的课程包括:搜集多媒体素材——加工多媒体素材——制作演示文稿——完善演示文稿这样几个课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给与学生一定的主题,让学生自觉的分配任务,并在学生制作完成之后,让学生派出一个代表到讲台上应用多媒体演示他们小组的课程作业结果。
3.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之后,教师要对学生制作的演示文稿进行评价,对于学生作业中完成较好的部分给与重点的展示,同时,教师还需要指出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期待学生下一次作业能够完成的更好。不仅如此,教师还需要让每一个学习小组的成员进行工作任务陈述。举例来说,X小组在完成演示文稿之后,不仅是要让A同学上台讲解内容,还需要向小组的B、C、D等同学针对A同学演示的内容进行提问,这样就能够确保每一个同学都可以对PPT制作过程有一个充分的了解,避免了只是表面参与小组活动作业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上的运用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存在较多学生可以参与的内容,教师可以指定相应的学习小组一定难度的活动主题,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借助于信息技术课程中学习到的内容,在课下的时间充分应用,完成小组作业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这对于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如此,借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还能够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采纳该方法。
[1]谢弘.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17,(A4) :120.
[2]张晓静.浅谈多媒体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8,(03) :9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