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2018-02-10 10:47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18期
关键词:思政微课信息化

(泰山医学院)

当前,随着慕课、微课等教育信息化在国际范围内的逐步推行和开展,我国高校教育教学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一方面,教育信息化提升了教育效果,更新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另一方面,也对未来的教学模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除了需要更新课堂教学模式外,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重视社会实践教学与教育信息化的结合,借助于教育信息化的优势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提升高校社会实践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本文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总结出慕课、微课等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新途径和新模式。

一、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信息化模式的内涵

本文所指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信息化模式是指从当前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实际出发,抓住当前高校开展慕课、微课的契机,在开展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发布社会实践课题,在组织社会实践教学的时候采取化整为零的办法把大学生划分为若干社会实践小组,让学生利用慕课、微课等教育信息化手段进行“翻转课堂”的个性化研究式学习,同时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社会实践课题申请书申请社会实践课题进行研究,在开展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通过拍摄微电影、微视频的方式开展社会实践,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简单来说,就是把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项目化、信息化,把慕课、微课和研究式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从而创新当前高校慕课、微课等教育信息化趋势和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模式。

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价值与目标

1.理论创新价值与目标。为了推进高校社会实践教学活动深入开展,党和国家多次就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进行了规划和部署。本文所探索的教改教学模式探索主要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中宣部、教育部在教社政[2005]5号文件中对新时期如何加强高校社会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大力推进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的要求。为了顺应党和国家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改革的要求,本教改探索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紧跟时代前沿,紧紧抓住当前教育信息化的机遇,通过对教育信息化趋势下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研究化、信息化模式的试验和研究,更新教学理念,探索慕课、微课等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新规律,创新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模式。从理论创新的角度来看,在实现本教学模式创新的研究过程中,相对于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本教改模式的创新点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研究视角创新,即在慕课、微课等教育信息化的新形势下,抓住慕课、微课的契机,克服传统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经费紧张、学生人数多、规模大、学生积极性不高等难题,改革和创新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模式;二是研究效果创新,即是在社会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利用慕课、微课等信息化途径提高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实践能力。简单说来,就是实现研究式加信息化社会实践教学。

2.实际应用价值与目标。本教改模式可以有效激发当今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教学活动的兴趣,提升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实际效果。以往在实施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过程中,有的组织者往往受学生数量较多难以统一组织、担心学生安全问题以及社会实践所需资金缺乏等等种种因素的干扰,在组织社会实践教学的时候往往流于形式,最终让学生提交一篇社会实践论文了事,社会实践教学没有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和目的。本社会实践教学改革模式积极抓住当前我国高校开展慕课、微课教学信息化的大好机遇,以学生小型化分组为单位,授课教师上课时或在慕课微课平台发布社会实践课题,鼓励和指导大学生书写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课题申请书,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素养,同时,根据当前大学生比较普遍使用智能手机的现实基础,组织学生利用手机拍摄微电影微视频,实现社会实践过程和结果信息化数字化,这种方式可以极大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兴趣,该模式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另外,该实践教学模式经过多次试验和理论总结后,可以建构一种崭新的为广大学生接受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推广后可以发展成为一种有推广价值的崭新社会实践教学模式。

三、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模式创新探索过程及结论

自从2015年本研究得到山东省本科高校教改立项以来,经过调查访谈、文献研究、教学实验和总结,已经对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模式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现总结如下:

第一阶段,通过各种方式开展了对当前社会实践教学现状的调查。课题研究人员运用访谈法以及抽样调查法随机调查了部分大学生对传统社会实践模式的看法和态度。当被问及“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是否重要?”时,有61%的同学认为“很重要”,当被问及“学校是否实际开展过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时,有23%的同学回答“开展过”,有64%的同学回答“流于形式”,当被问及“你们学校思政课是否有专门的社会实践经费”时,有80%以上的同学回答“不了解”,当被问及“你们是如何完成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时,76%的同学回答“从网上找材料完成实践报告”,当被问及“你喜欢什么样的社会实践形式”时,80%以上的同学回答“简便易行、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访谈问和随机调查,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当前高校的社会实践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停留在过去那种简单化或者形式化的模式上,社会实践效果不太理想,迫切需要适应当前社会形势的发展以及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特点进行改革创新探索。

第二阶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课题研究人员搜集相关的文献材料积极开展了文献研究,对国际上流行的慕课、微课相关理论基础、新知识观、当代科学实践哲学理论、实践教学的价值论等进行了理论研究,开阔了眼界。对国内很多学者如柳礼泉、吴绍禹、贾亚君、雷芳、韩喜平、景志明、李宇飞、顾波、何绍铭、邵金莉等对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方法手段进行了梳理。从对以往国内外研究的梳理来看,以往对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以及传统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较多,成果也较丰富,但对慕课、微课等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实践教学的新特点新规律的研究比较缺乏,对如何把实践教学和锻炼学生科研能力结合起来的研究还不充分和完善。

第三阶段,利用慕课、微课等教学方式实施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改革实验。我们在前面工作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社会实践选题,如我的中国梦、大学生就业观念调研、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状况调查、大学生上网状况调查、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大学生的环境生态意识及环保习惯调查、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状况调查、大学生创业情况调查、泰安市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调查(可调查某一个文化企业)等各种题材的社会实践选题,供学生参考,同时又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依据思政课的内容自主选题。选题之后指导学生进行充分的研究论证,制定社会实践方案,然后根据实践方案拍摄微电影和微视频。我们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选取了我校口腔医学专业、临床医学专业以及市场营销等部分专业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改革。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选取的社会实践题材丰富多彩,拍摄的视频非常贴合实际。比如口腔医学专业的同学拍摄了“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考”“你经历过毕业吗?”“校园性骚扰”等微电影,临床医学专业的同学拍摄了“关于大学生校园贷的调查”“大学生占座现象调查”“再见,电信诈骗”“对校园冷暴力说不”等等微视频微电影。

第四阶段,对慕课、微课背景下社会实践教学改革模式进行评估与总结。这个阶段,我们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科学分析了该教学模式的试验实施效果。课题研究人员通过访谈和随机调查的方法,对该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估。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信息化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受到了大学生的欢迎,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在访谈过程中,当被问及“你选择了什么样的视频拍摄方式”时,90%以上的同学回答“用手机”,当被问及“你对这种社会实践方式感兴趣吗”时,87%的同学回答“非常感兴趣”,当被问及“该社会实践模式与以往的社会实践模式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时,92%的同学回答“更喜欢前者”,等等。调查结果充分显示,当代大学生对这种社会实践模式比较感兴趣,积极性很高,他们分组研究了拍摄选题和拍摄思路,在此过程中野锻炼了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关注社会、思考人生的热情和风采。拍摄完视频后,他们通过我校教学网络平台上传到网络教学空间,同学们进行了积极的交流。有的专家认为:该教学模式提高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提升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教学效果,有望推广成为高校大学生真心喜爱的社会实践模式。

当然,受大学生学习任务较重、物质条件不足、有的实践课题设计过难脱离了学生的专业范围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大学生存在消极应付现象,针对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课题研究人员打算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通过事先召开学生座谈会,先进行论证,把课题指南与学生的专业兴趣结合起来,设计更加适合学生开展课题实践调查的课题选题范围,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

基金项目:2015年度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面上项目;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项目(2016B-YD007);泰山医学院高层次课题培育计划项目(2016GCC18)。

猜你喜欢
思政微课信息化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月“睹”教育信息化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