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要义*
——基于全球化空间生产视域的解读

2018-02-10 19:52徐国玉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资本主义资本人类

徐国玉

(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715)

乡村发展问题一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点,从“三农问题”、新农村的建设到新型城镇化的提出,再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无不体现乡村这个发展空间的重要性。从人类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我国当下乡村建设难题也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历史性问题。乡村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历史空间,在前资本主义时期,乡村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在资本主义时期及全球化过程中,出现了乡村发展落后于城市,继而引起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基于资本逻辑主导下的全球化空间生产视角看待乡村振兴战略,追问提出该战略的历史缘由,为更好的应对我国的乡村发展及整合社会协调性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一、人类社会、空间、全球化空间生产

空间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提及空间,很自然地在人们脑海里浮现为长宽高的数理三维空间,纯粹数理学意义上的抽象空间不是我们要谈论的主要方面。这里所言说的“空间”主要指,与人类社会和社会化的人类活动相关的空间即人类生产生活的场域。

(一)人类社会的空间

人的生产生活总是存在于某一既定的环境中。一方面,空间提供了直接的自然物质资料,以及烙上人类印迹的精神产物,这些资料直接存在于空间之中,可以说,人类社会就是空间性的存在。另一方面,人们通过生产活动进而创造人类社会是在空间的“场域”发生的。任何形式的活动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即所谓的位置、体积等形式上的存在,哪怕是人脑的意识活动,都有其思想的空间和范围。由之看来,人类的发展是在既定的空间范围内的再生和创造,空间天然的与人类社会密切关联。

空间是社会化的空间。空间不是外在于人的客观抽象,随着人类社会活动及交往程度的加深,空间越来越成为人化的空间。在人类历史还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空间格局前,换言之,还未出现统一的世界历史前,空间是被割裂的,是一个没有具体内涵的空洞符号和名称,谈及某个地方性的存在,只存在于想象之中。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都是区域性的存在,直至出现人类文明所创造的新的生产和交通工具打破自然空间中人的相对的“定在”,分隔的空间才逐渐走向整体并褪去抽象的外壳,融入到人们的活动中且被赋予社会性的特点。

(二)全球化的空间生产

在全球化进程中,空间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地位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在资本介入空间中的生产过程后,社会空间逐渐被纳入生产要素的范围。

空间的资本化。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列斐伏尔,他在马克思对资本生产方式研究基础上,提出资本在空间中的生产特点。他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新变化在于,它把原本在空间内生产的“场域”也纳入到资本的生产范围当中,换言之,空间也成为资本生产和消费的目标之一。“空间作为一个整体,进入了现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模式:它被利用来生产剩余价值。”[1],空间内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资本对利润的追逐,于是转向对空间自身的生产和消费的新型生产方式,以此来获取更多的利润。资本与空间的相互结合一方面打破了各个地区原有的封闭性,地域之间因资本的生产和流通密切相关,进而加快了全球化的进程。另一方面空间在资本的驱动下,自身结构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城市与乡村、农业与工业等等的对立以及各个地区和国家内部的社会结构变化,与此同时,由于外在的空间格局和基本的生活方式因资本驱动的消费方式的改变,而影响到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及观念认知的变迁。

资本主义空间生产对现代社会的型塑。其一,空间与资本结合的必然结果就是“全球空间生产引起空间结构的同质化、商业化、去差异化。”[2]。空间内的结构改造按照资本盈利的本性,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到处建构代替使用价值而追求商业价值为导向的社会景观和标志,其突出体现为现代化的都市生活领域。现代都市的发展从微观层面凸显了全球化空间生产的主要矛盾,资本力求在都市空间内消除各种差异性的存在,把人们的生产生活都吸纳到资本生产的同一逻辑,塑造同一化的大众模式。任何存在资本的地方都排斥个别性,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失去原有活力,遮蔽人们的真实需求,成为继异化劳动之后再次压迫人们的力量。其二,盛行消费成为资本主义顺利进行空间生产的主要手段。“商品完全被当作符号,被当作符号价值,符号则被当成商品。”[3]资本主义从商品的使用价值生产向具有标志性的符号或者景观生产转变,其目的是获取产品的交换价值,以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这种变化致使空间的物化,其本质特征是以追求商品的符号象征价值而非实际效用价值为目的。

全球化空间生产导致多重危机。资本与空间的结合,使得空间内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打上了资本的烙印,符号消费方式于无形中影响了人们的行为选择,潜移默化的模糊了人们原有的价值取向。为了满足资本的增殖需要,空间的生产及空间内的一切资源无不成为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工具,技术对自然环境的渗入加快自然人化的速度,破坏原有生态系统,引发人类社会的生存困境。同时,空间生产的同质性对异质性文化的消解弱化了区域民族国家的独特性,隐蔽的传播着资本主义的思想,逐渐给社会空间蒙上了一层意识形态面纱。

二、乡村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变迁

文明起源于对自然的改造,而最初对自然的改造源自乡村地区的农业生产。不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社会,农业文明占据着人类社会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直到近代的社会分工和资本出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人类活动中心由乡村向城市转移,生产空间格局的变化带动了社会空间中心地位的变迁,以自然为基础的农业文明开始向工业文明过渡。

(一)前资本主义时期的乡村

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为我们把握乡村的发展变化提供了一条历史线索。前资本主义时期的乡村是人与人为依赖的共同体组织,在社会发展的第一形态当中,乡村作为人类聚居的共同体组织,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直接的、客观的空间。

生存于该空间范围内的人类社会有两大特征:其一,受到生产力水平的制约,人们的交往活动范围只能限于狭隘的自然界。“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4]以被动的姿态去适应自然界的客观环境而非主动的改造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呈现相互融合状态。在群居的共同体中,土地充当了人们交往的天然媒介,生产在每个孤立的乡村范围中重复进行,交往限于狭隘的地区,也正因为如此,每一个由文明所创造的人类工具或者历史文化极易受到来自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被破坏甚至消失,人类历史呈现为间断性的发展。其二,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力得以解放,人的发展从蒙昧时期向文明时期过渡。部落之间随战争或正常的友好往来积累起一定的财产,在某一固定区域范围内经常的交往成为可能,封建等级社会也因之逐渐发展起来。

(二)资本主义时期的乡村发展

资本主义时期的乡村在分工和私有制条件下,逐渐与城市分离并对立,成为资本主义城市发展的附庸。在封建社会发展末期,生产力的发展带动了频繁的商业交往活动,在不同行业之间及行业内部出现了分工。商人阶层的出现,扩大了以往的交往范围,代替了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生产活动,人们逐渐从地产制度中解放出来,向工商业生产领域聚集。而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出现加快了乡村的发展空间在社会发展中的孤立、被动和落后。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使乡村逐渐从属于城市。从社会发展的历时性层面来看,乡村空间的发展处于被动地位。“城市已经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受和需求的集中这个事实;而在乡村则是完全相反的情况:隔绝和分散。”[5]先进技术和生产方式在城市的集中,加快了城市的发展,使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占据了中心地位,相比之,乡村的发展由于长期受到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封建因素浸润,人们在生产和的生活方面都难以摆脱原有观念和习性,不同区域的乡村单位也因生产的自足性难以相互融合,在以糅合了各种先进要素的新兴工业城市面前,显得封闭和落后。面对资本主义工业的来袭,乡村的传统发展模式不能很好的适应其发展要求,只能被动地接受并从属于城市,而不能自主的创造或改变现有生产生存环境。

城市最终战胜了落后和孤立的乡村。资本主义在确立了大工业的生产方式后,按其内在逻辑建立起新的空间生产格局,乡村的劣势地位犹为突出。从生产资料方面来看,乡村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物质生产资料,并向城市输入大量的劳动力,在形式上建立起城市对乡村的包围,但是从生产的另一方面来说,资本生产剩余价值的追求在客观上造成了城市与乡村本质的分离和对立。生产的分工过程需要把乡村作为资料生产的来源地,而产品的销售主要在另一地区发生,使得乡村作为资本生产的环节而存在,导致乡村不能与城市的发展处于同一水平。城市的发展到处挤压和剥削乡村空间,由此城乡之间的落差状况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而出现。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造就了城乡的对立与人的片面发展。“城乡之间的对立是个人屈从于分工、屈从于他被迫从事的某种活动的最鲜明的反映,这种屈从把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城市动物,把另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乡村动物,并且每天都重新产生二者利益之间的对立”[5],城市与乡村的对立取决于分工和私有制的发展,分工不仅体现为生产资料在不同区域的分配,还具体体现在生产环节中的个人劳动分工上。在生产过程中,个人的发展受限于分工条件下的劳动和劳动产品的支配,只要他还处于人类社会中,他就必须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继续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这是每个社会人所面对的必然性和客观物质性。这种分工是凌驾于个人之上的异在,它把人的存在当成同机器般的客体性存在,个人在生产中只是被动的使用身体的某个单一功能,而不是自主发挥其内在的本质力量。

(三)全球化中的乡村发展

在资本主义大工业所开创的世界历史和世界市场下,乡村的落后状况成为全球性问题。起初城乡之间的分离和对立只发生在个别资本主义国家,二者之间的差别并不突出。伴以资本为主导的物与物的普遍交往形式在各个地区的确立,逐渐打破各个地区的孤立性,发达国家以牟取更大的利益、转嫁国内生产危机、扩大市场等等的要求开始向其他民族和国家侵袭,导致个别国家的乡村落后状况演变为世界性的存在,形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格局。

从本质上来看,上述格局是资本主义生产要素在全球空间范围内的重新组合,资本所导致的空间断裂性问题,即全球空间的两极分化。“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6],在这个资本全球化的过程中,乡村的发展依赖于世界市场,成为全球性的空间生产布局中的一部分,从其发展的纵向来看是向前迈进了一步,与人类历史的发展轨迹是同向的,但在与同时代区域发展水平的横向比较中,乡村总体上依然落后于城市的发展。

三、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要义

在当今全球化的空间生产中,乡村逐渐从人们日常生活的空间向社会生产的空间载体转变,乡村也丧失了其空间的独特性,成为生产过程中的一环。从总体上看,这是发展乡村所必须面对的事实,然而,如何尽可能的避免资本逻辑的同化过程,建构适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美好乡村空间,我国积极为寻求这一路径,为世界的乡村发展做出贡献。

(一) 以生态文明为导向的乡村发展模式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持续推进,乡村地区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从近几年的总体成果来看,不同于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以获取交换价值为导向的发展模式,我国乡村建设致力于发挥乡村本有的使用价值优势,凸显乡村在生态系统中独有的作用,重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一体性关系。总言之,我国乡村建设是在架构新型生产关系中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乡村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二生命区。城市作为现代化发展首要地区,随着资本在全球的布展,其自然成为资本聚集的密集区。虽然资本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便利,但同时也是矛盾丛生之地。主要有环境污染问题、住房问题、交通问题等,这些矛盾和问题无形之中增加了在城市中生活的压力,从长远来看降低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冀。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城市集中,其将会离人们对美好生活愿望的追求越来越远。相比之,我国乡村的发展,则是选择以生态文明为导向的发展模式,而非资本逻辑的发展方式。农业生产活动直接触及的是人身体的无机界——自然界,获得的产品直接来源于自然界,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在一定限度内可以通过自然本身进行修复,从而恢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一是恰当的将资本与生态文明治理相结合,以规避资本在这一过程中的过度参与造成的风险。二从具体实践方面来看,国家方针政策的顶层设计、社会各界组织机构到生产部门的具体实行,最终都要落脚于每个社会个体的生活之中,秉承治理乡村的准则——绿色发展理念,转变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则是实现生态文明发展的思想前提。三是注重乡村发展的文明治理。在乡村空间的文明治理中,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至关重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振兴乡村,是中国走向现代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能脱离这一发展的现实要求而孤立看待乡村的振兴。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文明创造的工具,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窥探未来发展将会出现的问题,避免资本生产逻辑走过的弯路。

(二)乡村振兴战略具体要义

乡村振兴战略以人为本要义。振兴乡村根本目的在于建设适于人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解放束缚人发展的制约条件,最终以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从内容上来看,包括合理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构建。在生产方式上,我国乡村地区从以往传统的生产模式向现代化的产业经营方式转型,以促使乡村生产与现代化城市的同步发展,同时,生产方式的改变解放了农村地区的自然生产力,缩短人们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必要劳动时间时,增加了人自由发展的空闲时间和发展空间。在生活方式上,网络媒体的覆盖,在丰富乡村地区的精神生活中,满足了人们精神发展的需要。振兴乡村离不开农民集体智慧,在以多元社会主体参与乡村治理过程中,培养具有现代性素养的农民,赋予其以自治能力,进而激发乡村建设的内生力,保证了发展的连续性。

乡村振兴战略的均衡发展要义。乡村的发展是国家整体建设中的一部分,其不仅仅是区域发展问题,还涉及到整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多个方面,从宏观视野来看,是均衡性发展的战略,是实现人们美好生活需求的发展结构、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的调整。绿水青山的生态文明体系的实现离不开乡村地区的建设,保护人类自然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为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美好居住环境提供了保障。从政治层面来看,农村、农民、农业的发展是振兴乡村的三大主要方面,关乎社会发展的平稳性,从经济层面讲,其承担着消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重要角色。

乡村振兴战略的世界性要义。随着人类的发展越来越成为一个休戚与共的共同体,乡村振兴也成为世界性的全球发展问题。生活于地球上的所有国家都处于一个共同的发展空间,而欠发达地区的贫困问题,日益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尊重欠发达地区人民的利益诉求,为他们的发展空间搭建平台,实现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平衡发展,祛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断裂性,构筑人类和谐共生的命运共同体,是我们振兴乡村的内在价值追求。此外,现代社会是多元文化并存发展的时代,乡村区域发展问题,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乡村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沉淀了深厚的历史,通过振兴乡村,以现代生活的方式传承历史文化,让传统文化在与新时代多元价值观的融合中获得了新生力。尊重文化的民族特色,建设以差异性、多样性的乡村文化,提升主体的价值认同感,满足了人们心理归属需要。

总而言之,乡村的发展涉及了我国整体性发展,关乎我国东部与西部、城市与乡村、沿海与内地、国内与国际的整个发展格局,更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一部分。立足于整个全球化的发展空间看待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构筑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的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和差异化的社会主义空间结构,为整个人类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中国方案。从长远来看,要实现好这一战略所期望的成果,则需要我们一代代人矢志不渝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49.

[2]孙全胜.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5:143.

[3][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3.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7-108.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56.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6.

猜你喜欢
资本主义资本人类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资本策局变
第一资本观
VR 资本之路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