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公路交通精准扶贫现状及对策

2018-02-10 18:07:55孙艳梅
乡村科技 2018年28期
关键词:路长公路交通农村公路

孙艳梅

(河南《创新科技》杂志社,河南 郑州 450003)

现阶段,精准扶贫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工作[1]。交通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领域,也是脱贫的先决条件。当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不断见证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时,串联城乡的农村公路也考验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深度。同时,偏远极贫之地路难通、车难行的现状仍不容忽视,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得不补齐的短板。同时,如何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这些“毛细血管”,也需要持之以恒攻坚克难[2]。

1 农村公路交通精准扶贫现状

1.1 农村公路交通建设资金短缺

一般农村公路交通的建设资金主要有4个来源:一是各级人民政府安排的财政资金,包括土地出让收益、地方政府债券等资金;二是村民委员会利用行政能力筹集的资金;三是企业投资和社会各界捐助;四是利用农村公路冠名权和路域资源开发经营权等市场化方式筹集的资金,以及通过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由于国家政策方针的制定受地域条件的制约,再加上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有限,投入到农村公路方面的资金无法及时足额下发;地方筹集资金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等缺点,筹集力量有限。因此,建设资金短缺极大地阻碍了农村公路交通的发展,成为精准扶贫的阻碍。

1.2 农村公路交通建设缺乏统一标准,导致建设质量不高

由于大部分农村公路建设工程都没有通过招标方式确定设计和施工单位,设计水平有限,施工质量得不到保障,而且相关单位存在施工标准混乱、监管不力等问题,导致农村公路质量出现问题,直接阻碍了精准扶贫的步伐。

1.3 已建成公路的养护和管理不当,导致扶贫作用大大减弱

农村公路在建成使用以后,往往忽视养护工作或者养护工作流于形式,使得花费人力、物力、财力建成的公路遭到损坏,限制了公路的使用功能,为精准扶贫增加了障碍。

2 推进农村公路交通精准扶贫的对策

2.1 加强扶贫公路规划,确保建设资金及时有效的投入

按照“乡乡通县道、村村通乡道、较大自然村通村道”的原则完善农村路网规划,采取群众投工、财政奖补、企业垫资、项目整合和社会帮建等多元化投入机制,努力破解资金难题。整合扶贫攻坚、新农村建设等多方面的资金,合力推进农村道路建设。同时,筹集社会其他资金,形成“集小流成江海”的社会共建局面。具体而言,一是各省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安排财政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并逐步增加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偏远山区和革命老区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的支持力度。县级人民政府应建立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资金保障机制,将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乡镇人民政府应根据当地财力情况,安排相应的资金用于乡道、村道的建设。有上级补助资金来源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在上级补助资金到位前,地方政府可以先行垫付资金启动实施,上级补助资金到位后拨付归垫。二是鼓励社会力量捐助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鼓励利用农村公路冠名权、绿化经营权、广告经营权和路域资源开发经营权等方式筹集社会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三是建设资金合理使用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确保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实现独立核算、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侵占和挪用。

2.2 提升农村公路质量,为精准扶贫打好基础

为了农村公路实体质量和安全保障水平得到普遍提升,工程质量耐久性、抗灾能力得到显著增强,“油返砂”“畅返不畅”等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农村公路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取得实效,需要不断创新农村公路质量管理制度及建设技术,形成专群结合的质量保障机制,大力提升质量把控能力、项目监管能力、质量监督检测能力、质量管理人员素质,着力提升工程实体质量耐久性。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农村公路建设应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和经济条件确定技术标准。县道、乡道建设一般不低于三级公路技术标准;村道建设一般不低于四级公路技术标准,新(扩)建村道的路面宽度一般不低于6 m。二是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农村公路建设、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应明确安全和质量管理责任,落实安全和质量保证措施。三是农村公路设计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符合法定招标条件的,应依法进行招标。农村公路建设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技术要求进行施工,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工程监理制度;鼓励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保证农村公路工程质量。

2.3 全面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助力精准扶贫

公路的养护是一项长期坚持且不可轻视的任务,需要政府组织交通运输、财政等部门编制农村公路养护发展规划,健全养护评价机制,保障农村公路养护质量。具体而言,一是发挥大数据、“互联网+”技术在农村公路养管中的运用,使用功能全面实用、操作程序简单、可扩展兼容的投农村公路智慧养管系统,实现智能化养护和非现场治超执法。二是实行路长制,压实政府主体责任,各设区市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四好农村路”建设领导小组,指导、监督各县“路长制”推进实施;各地县长、乡(镇)长、村主任担任各级路长,作为辖区内统筹建、管、养、运协调发展的总负责人;县、乡两级均设立路长办公室,由分管交通的副县长担任县路长办主任、县政府办主任和交通局局长担任副主任,乡镇路长办与公路站合署办公,履行日常部门协调和工作督促。各级路长履职情况和“四好农村路”工作情况,纳入省对市、市对县、县对乡镇的政府年度绩效考核。三是全面实施农村公路灾毁保险。省级通过公开招标确定统一保险机构,由市、县与保险分支机构签订合同。保费由省、市、县三级财政全额出资。四是建立养护资金合理增长机制。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合理提高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标准。全面推进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建管养一体化发展,努力为贫困地区群众安全快捷出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3 结语

不断深化农村公路交通精准扶贫力度,打造产业路、旅游路、生态路等特色农村公路的“交通+旅游”模式,催生新旧动能转换蝴蝶效应,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公路建设的立体综合交通大格局,大力推进交通均衡化发展,全面拓展农村公路服务功能,把农村公路建成既是通村路、产业路,又是扶贫路、旅游路,更是老百姓的致富路。

猜你喜欢
路长公路交通农村公路
交通运输部:预计今年累计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15万公里
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 06:54:16
西藏2020年完成公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435亿余元
石油沥青(2021年2期)2021-07-21 07:39:52
因地制宜 适应不同区域“路长制”推进
中国公路(2020年23期)2020-01-18 00:26:31
大数据分析在公路交通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浙江:启动建立路长责任制
群众(2018年8期)2018-05-21 10:07:50
关于农村公路经济创新的思考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7:16
三问农村公路
中国公路(2017年17期)2017-11-09 02:25:05
农村公路的建设与养护须多管齐下
中国公路(2017年17期)2017-11-09 02:24:59
数读2016年公路交通发展统计公报
中国公路(2017年9期)2017-07-25 13:26:38
公路交通技术2015年总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