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大产业格局中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机会识别与实践路径

2018-02-10 18:07:55兰佩洁
乡村科技 2018年28期
关键词:创客机会旅游

兰佩洁

(西安培华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5)

目前,我国关于大学生创业机会识别研究的文献较多。例如,王飞等[1]提出,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创业机会识别,创业机会识别受到创业经验、知识结构、社会网络等多维因素的影响,因此,高校需要引导大学生储备创业知识,帮助大学生形成有效的社会网络积累社会资本,加强创业支持,鼓励大学生参与创业实践。田铁军[2]提出,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机会发现与识别能力,高校和社会需要优化课程教学模式,完善大学生知识结构;搭建创业实习平台,培养创业警觉性;拓展交往途径,健全大学生人际网络,以引导其及时把握机会并成功创业。杨学儒等[3]提出,农村经济发展中乡村旅游成为重要的创业机会,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需要有效识别创业机会,充分利用乡村资源进行旅游领域的创业。已有的文献关于在乡村旅游大产业格局中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研究不多。本文着重研究乡村旅游大产业格局中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机会识别与实践路径。

1 乡村旅游大产业格局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强化规划引导,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财政贴息、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扶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旅游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各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大产业格局即将形成[4]。

2 乡村旅游创业机会识别能力构成

2.1 创业机会

创业机会主要是指具有较强吸引力的、较为持久的有利于创业的商业机会,创业者据此可以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并同时使创业者获益。创业机会具有吸引力、持久性和适时性的特征。

2.2 创业机会识别能力

创业机会识别是创业领域的关键问题之一。从创业过程来说,创业机会识别是创业的起点。创业过程就是围绕着机会进行识别、开发、利用的过程。识别正确的创业机会是创业者应当具备的重要技能。与创业机会识别相关的能力主要有远见与洞察能力、信息获取能力、技术发展趋势预测能力、模仿与创新能力以及建立各种关系的能力等[5]。

2.3 乡村旅游创业机会识别能力

社会环境的变化,必然会给各行各业带来良机。乡村旅游大产业格局的形成必然会带来大量的创业机会,这就需要借助创业能力识别乡村旅游中的创业机会。乡村旅游创业机会识别能力是指创业者个人对乡村旅游创业机会的警惕性和辨别能力。

3 乡村旅游大产业格局中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机会识别

乡村旅游,就是以乡村原生态特色的田园风光和文化活动为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目的的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在乡村旅游大产业格局中,大学生返乡创业可以抓住乡村旅游这个思路,大力发展基于农业的假日旅游、特殊兴趣的自然生态旅游、文化与传统旅游及区域民俗旅游活动,提升旅游的教育性、愉悦度、体验感。

3.1 基于农业的假日旅游

乡村自然环境优美、风景宜人,基于农业发展假日旅游的思路,吸引城市居民在假期到乡村旅游,感受绿色、回归自然。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开发一些产品或服务让游客能够参与农事活动,体会农家生活,参加乡村的风情民俗活动,提高游客的参与性,注重游客的体验感。

3.2 特殊兴趣的自然生态旅游

各地根据各自的乡村资源特色,以特色的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建立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开展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举办一些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能力提升活动,大力发展教育性旅游,增强游客的环保意识,让游客获得愉悦的旅游体验。大学生可以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寻找创业机会。

3.3 文化与传统旅游

当前不少区域通过挖掘地方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乡村文化资源,建成农业、林业、牧业、渔业文化展览室、博物馆等大量的文化旅游场所,形成大量的特色鲜明的文化与传统旅游村,让游客能够感知、了解、体察人类在乡村呈现的各类特色文化。对于大学生返乡创业,则需要充分挖掘乡村旅游民族性文化,提升乡村传统与文化旅游的多样性、艺术性、神秘性、互动性。

3.4 区域民俗旅游活动

乡村具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如生活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口头传承文化、民间歌舞娱乐文化、节日文化及信仰文化等,因此,可以借助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发展乡村旅游。大学生返乡创业则可以充分挖掘乡村民俗文化,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提供个性化的乡村旅游服务。

3.5 其他机会

在全域旅游的产业布局下,大学生可以拓展乡村旅游文化的深度与广度,延伸乡村文化与传统旅游产业链条,提升乡村旅游产品附加值,壮大乡村旅游产业规模,打造集文化旅游、研学康养、度假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项目。

4 乡村旅游大产业格局中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实践路径

4.1 培育大学生农村创业的意识

高校需要针对大学生加强农村创业的政策宣传,为大学生农村创业提供平台,培育乡村创业的成功典型代表,加大乡村创业的传播和宣传,以培育大学生农村创业的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投入乡村创业中,进而能够发现和识别乡村创业机会,成为乡村旅游中的“创客”,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理念与模式的创新。

4.2 加强农村创业的对接服务

引入多家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参加大学生农村就业创业招聘会,帮助有乡村创业就业意愿的学生达成意向。设置“乡村旅游创客”创业合作招募区,集招募、招聘、展示、路演和互动于一体,为在乡村旅游领域有创业愿望的大学生提供合作创业机会;为大学生组织农信担保、农村电商、民俗文化村建设等对接活动,开展“乡村旅游创客”摸底调查,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为培育发展“乡村旅游创客”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6]。

4.3 加强乡村旅游的社会调查与实践

注重乡村旅游创业项目训练,加强乡村旅游的社会调查与实践,举办乡村旅游发展的创客沙龙,带领大学生参观、考察、学习乡村旅游企业,让“乡村旅游创客”与现代农业企业家、专家学者、投资人等进行深度对话,答疑解惑、寻求投融资,提高大学生对于乡村旅游的认知,丰富大学生乡村旅游创业的经验,有利于大学生识别乡村旅游中更多的创业机会。

4.4 完善大学生乡村创业的知识结构

做好大学生乡村旅游领域创业能力提升的培训工作,不断完善大学生乡村创业的知识结构,高校联合地方举办“乡村旅游创客”能力提升培训班,解读农业政策、乡村旅游营销创新、乡村旅游品牌建设、财务管理、农业补助及项目申报等内容,并实地考察农业基地、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企业组织和基础设施。为大学生举办乡村旅游创业比赛、参观考察、学习分享等各类活动,为“乡村旅游创客”搭建学习与交流平台[7]。

4.5 筹建乡村旅游发展的众创空间

筹建乡村旅游发展的众创空间,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创客”工作场所或者基地建设,构建有办公场地、有创业资源、有创业平台、有创业导师、有创业团队或创业伙伴的全要素服务能力的乡村旅游发展的众创空间,吸引大学生“乡村旅游创客”入驻,打造乡村旅游领域“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全程孵化链条,成为乡村旅游领域创业创新高地[8]。

5 结语

对于乡村旅游大产业格局中大学生返乡创业而言,创业机会识别很关键,高校需要积极整合资源,筹建乡村旅游发展的众创空间,全方位培育、孵化、服务、宣传“乡村旅游创客”,优化创业环境,努力让“乡村旅游创客”形象成为农业创业创新的重要标识。同时,需要注重提升大学生返乡创业的能力,做好大学生返乡创业服务对接工作,帮助更多的“乡村旅游创客”提高创业成功率,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创客机会旅游
给进步一个机会
海峡姐妹(2020年3期)2020-04-21 09:27:40
我是小创客
少先队活动(2018年9期)2018-12-29 12:19:06
最后的机会
NBA特刊(2018年17期)2018-11-24 02:45:44
给彼此多一次相爱的机会
海峡姐妹(2018年6期)2018-06-26 07:27:20
没机会下手
旅游
敢想 敢做 我们是创客
创新时代(2016年6期)2016-07-07 20:18:30
创客
IT时代周刊(2015年9期)2015-11-11 05:51:56
创客
IT时代周刊(2015年7期)2015-11-11 05:49:35
旅游的最后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