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东梅
(吉林省四平市郭家店镇第四小学)
不论做什么工作,都要全面交流、沟通、表达,从而写成书面文章。写文章是实际工作的需要,是每个社会工作人员的一种工作能力。写文章是件重要的事,所以从小就要学习写文章。
新课标规定,小学生在一、二、三年级要求学会2400个左右的汉字,其中80%要求掌握。五、六年级要求学会600个左右的汉字。这样,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要求小学生要学会3000个左右的汉字,其中要求掌握的有2500个左右。儿童一入小学,最先学的是识字。识字是小学生最基本的学习任务。这是因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一种社会交际、交流思想的工具。文字记载人类历史的文化知识。所以,学习一切文化知识,都得从识字开始。小学生在学语文课中必须特别重视识字。从写作文这个角度识字对学习写作极为重要,不识字就不能作文。识字少,也不能作文,或者说识字少不够用,写不成文章;识字多,就具备写文章的一种条件了。那么,多与少没有一个界限,有的根据情况各不相同。根据新课标识字要求,对于整个小学阶段三千五百左右的汉字都学会了,对每个字的字形、字音、字义都理解记住了,而且基本上都会运用了,那么,这个学生就能写出一般的记叙文、书信和简单的小评论等文章。当然,这仅仅就识字的数目说的,没涉及到写文章需要的其他因素。
例如,当你想起一句话要写的时候,比如说:“我爱祖国美丽巍峨的山峰!”可是“巍峨”两个字不会写。再如,“我上课要专心致志地听老师讲课!”“专心致志”四个字只会一个“心”字,那你怎么能写上这句话呢?每逢想出一句话的时候,都有一两个字不会写,它阻碍你去写要说的话,所以你就“写不出来”了。假设你一定要写的话,也只能是错字连篇,语言不通,难免笑话百出。所以说,必须掌握一定数量的文字,才具备写文章的起码条件。
识字太少,不仅直接写文章时不够用,提笔忘字,写不成文章;就是阅读文章时,也看不太懂,读不通课文。从阅读中学不到写作的知识。当然,要学会写作文,提升作文水平,是有一定的难度,可想而知。
必须占有较大量的词汇才能写好作文。词,是表示意思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每个词表达一个意思。比如,“他”是一个词;“学生”是一个词。但单独任何一个词,都不能表示出一个比较完整的意思,也就是不能成为一句话。如“他是学生”。许多话连在一起,进一步表现比较完整而独立的意思,这就是段。用几个段,从各方面去表现一个中心思想,这就成了文章。这样说来,词是一篇文章中最基本的单位。
词掌握得多,就有条件写出充分表达自己意思的文章;词掌握的少,就无法写出充分表达自己意思的文章。所以说要想学写作文,在认识较大量的字之后,紧接着就必须占有较大量的词汇。无论是阅读,无论是写作,都得在这个基础上得以提高。
词掌握得多少和作文的关系极为密切。例如,小学二年级学生李影只掌握“美丽”这样一个词;五年级张丽比她强,掌握了“美丽”“壮丽”’“艳丽”“华丽”这些近义词。让她们两个人都去形容衣服、山河、花的好看时,李小影只能说“美丽的衣服”“美丽的山河”“美丽的花”;而张丽就有条件从所掌握的四个词中,选择出最恰当的词去形容,她可以说:“华丽的衣服”“壮丽的山河”“艳丽的花朵”。上面的三个例子,都说明只有掌握大量的词汇,才能有选择地去恰当地表现事物,使写出的话充分表达出自己心里所想的意思。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好一门知识的前提条件。是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钥匙,是成才的重要起点。兴趣是激发人去认识、去设想、去探索、去创造并获得成功的内驱力,是成功的先导和“曙光”。
写作文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小学生年龄小,情绪波动大,持久性又不强,单纯依靠严格要求或者采用压服限制的方法,是写不好作文的,必须把培养兴趣放在第一位。兴趣是一种原动力,只要有了兴趣,再难的事,也敢做,也愿意做,并且可以做好。
发现“闪光点”,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作文兴趣是在写作训练中培养起来的,要循序渐进.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教师和家长都要及时、积极地给予肯定、表扬、鼓励,少严厉指责。小学生自己首先对作文不要害怕,相信只要认真努力,一定会写好的。写完作文后,要想一想这篇作文哪些地方写得好,能不能写得再好一些,要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信心。激发写作兴趣,让兴趣成为奋进的阶梯。一次次成功的快乐,是学生作文前进的动力。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诺说过“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员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因为兴趣对于一个人从事某项活动,获取某方面知识,发展某方面能力是一种强大的动力。一个作文成绩好的学生大概也是因为他们对作文有兴趣,把作文当作学习生活中的快事。
写作素材是学生获得直接材料的源泉。教师要帮助、引导学生获得积累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变“封闭式”作文为“开放式”作文,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观察自然、了解社会、熟悉生活。由于学生是各项活动的主体,对各项活动都有其亲身经历与感受,占有了大量写作素材。
通过“观察、调查、体察”,使学生有话要写,有感而发,字里行间都表达出自己所见、所闻、所感,并能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激发创造力。“要我写”变成了“我要写”,把写作当成乐趣,趣事,激发了写作热情,对积累的写作素材进行提炼、筛选、剪裁,从而写出的文章“有血有肉”“声情并茂”。作文水平不断地得到提高。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是作文的前提。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观察是打开作文材料宝库的金钥匙。没有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也就不可能有写作能力,观察得越细致,分析得越透彻,文章写得就越具体、生动。观察的广度与分析的深度,决定文章的质量和水平。例如,有的学生为了写春天的一篇作文,她认真观察了柳树发芽,柳絮轻荡;又观察了桃花盛开的过程,花瓣是怎样由红变粉,由粉变白的;还观察了杏花、迎春花、梨花的颜色、形状;另外,还注意了风给人的感觉,天空、水面的变化。由于观察仔细,再加上边观察边分析哪些事物最能表现春天的特点,它们的美在哪里……所以《春天》的作文写得非常成功。
掌握观察方法,有重点、有条理,按一定顺序观察。只有观察有序,才能做到言之有序,条理清楚。就观察顺序而言,常见的有方位顺序、时间顺序……
方位顺序就是观察点的变换顺序。即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自前至后或自后至前;先外后里或先里后外……先整体后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从主到次或从次到主。例如,观察《狗》就采用先整体后部分的观察方法。先看狗整体的外形特点,再从头到尾,一个部位、一个部位地观察,也就是在头脑中先有一个总的印象,再观察各个部分,就会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使文章结构、条理清楚、完整。
时间顺序就是按观察内容的不同时间变换顺序。例如,观察《雨》可按“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
总之,由于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观察的顺序也就不一样,只有按一定顺序观察,写出的文章才能有条不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