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霞
(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风湿免疫科,江苏 盐城 224001)
风湿病是临床一种常见疾病,目前具体病因暂不明确,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而升高[1]。该病具有病情急、进展快等特点,如果患者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很有可能会造成患者的病情加重,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缩短患者的生存期限等[2],因此需要选择较为合适的方式进行治疗,而临床通常采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为了研究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对于风湿病的效果,本研究分别选择不同方式治疗,详情报道见下文。
1.1 资料 选择我院就诊的风湿病患者作为探究对象(例数:30例;时间:2014年10月-2017年10月),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进行分组,15例/组。
本研究符合医学实验伦理学原则,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且2组均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经临床综合检查,证实为风湿病;(2)对本次研究并不存在过敏史;(3)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不配合研究者;(2)临床资料不全者;(3)合并严重感染者;(4)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
对照组男性/女性之比=2:13,平均年龄(37.54±5.31)岁;观察组男性有1例,女性占总例数93.33%(14/15),平均年龄为(38.41±5.55)岁;通过SPSS 21.0系统分析,上述资料无差异性(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845)进行治疗,剂量为每天0.25 g,连续治疗3 d。观察组:药物以上组相同,剂量改为每天0.5 g-1.0 g,连续治疗3 d。
1.3 评价指标 比较2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效果:以显效、有效、无效作为评估指标,显效表示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体征逐渐恢复正常;有效表示患者临床症状逐渐消失,体征逐渐恢复正常;无效表示患者上述指标均未达到标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头痛、恶心、腹泻作为评估工具。
1.4 数据统计 统计处理软件SPSS 21.0。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30例,显效20例(66.67%),有效9例(30.00%),无效1例(3.33%),治疗效果为96.67%(29/30)。对照组患者30例,显效8例(26.67%),有效12例(40.00%),无效10例(33.33%),治疗效果为66.67%(20/30)。两组显效例数对比卡方为9.642,P值为0.001;有效例数对比卡方为0.659,P值为0.416;无效例数对比卡方为9.016,P值为0.002;治疗效果对比卡方为9.016,P值为0.002。
2.2 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30例,治疗期间出现1例(3.33%)头痛,2例(6.67%)恶心,2例(6.67%)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5/30)。对照组患者30例,治疗期间出现2例(6.67%)头痛,1例(3.33%)恶心,3例(10.00%)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6/30)。头痛例数对比卡方为0.350,P值为0.553;恶心例数对比卡方为0.350,P值为0.553;腹泻例数对比卡方为0.218,P值为0.640;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卡方为0.111,P值为0.738。
风湿病是临床一种常见疾病,具有病程长、进展慢等特点。该病又分为难治型、危重型等多种,十分容易牵连心、肝、肾脏,或是引起严重并发症[3]。如不展开及时有效的措施,将对我国人口总体生活质量造成巨大的影响。在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早在1948年就有风湿病专家进行了第一次激素对风湿病的治疗实验,并取得了惊人的疗效,在之后几十年里,糖皮质激素已成为临床风湿疾病治疗中不可或缺的药物,具有超强的的抗炎作用。根据结果可以得知,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中,2组数据之间相比,并不存在差异性。表明使用0.5 g/d-1.0 g/d或是0.25 g/d的糖皮质激素,其不良反应相当,但大剂量的使用后,治疗效果明显增高。
综上所述,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冲击能明显增加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